移民新西兰之“囧途”
2023-12-19西施惠
西施惠
2023年8月7日,新西兰奥克兰,一位游客在伊甸山上俯瞰城市天际线
今年开始,新西兰的入境人数开始显著增长。但不少中国留学生、工签申请者以及居民签证的申请者都发现,他们的申请卡在了一个叫“国家安全检查”(NSC)的第三方检查。
尤其是对于“居民签证”的申请者来讲,这个NSC检查甚至会耗费长达一年的时间,他们在等待中经历了困惑、迷茫、焦虑、愤怒等情绪。终于,他们决定通过请愿的方式,发出自己的声音。
神秘的NSC和无尽的等待
在新西兰移民局的官网上,对NSC检查的定义有着明确的阐述:只有少数申请签证的人需要接受新西兰安全情报局(NZSIS)的国家安全检查。他们对边境进行检查和监控,旨在查明与国际极端主义团体、间谍活动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有联系的旅行者。
等待搭乘新西兰航空的旅客
单纯看这段文字,几乎没有中国签证申请者会觉得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事实上,移民局也从来没有公布过触发NSC检查的条件。但在实际的操作中,申请居民签证的中国人,几乎无一幸免地需要进行NSC检查。
“据我所知,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家的申请者也都需要进行NSC检查,像印度、菲律宾也有可能要,但他们只是抽查,而我们是100%。”受访者A向我解释道。目前A正在奥克兰从事IT工作,他在去年提交了技术移民的申请,但截至目前,已经等待了320多天。
A从18岁就来新西兰上学,在这里上完了本科和研究生,毕业之后也顺利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也就是说,A成年之后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新西兰度过,他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花将近一年的时间去做这个调查。
在感到困惑的同时,A也觉得非常不公平。A的印度同事是和他同一批申请的,但他们早在半年前就获得了签证。听说最快的同事,在一个月内就下签了。
但A发现,被NSC检查打乱生活节奏的不止他一个人。在10月上旬,几个同样被NSC检查卡住的中国申请者建了一个请愿群,希望号召有同样遭遇的朋友一起参与举牌子活动,向新西兰政府表达中国申请人的合理诉求。
A迅速加了群,并打算和女朋友一起去参加11月在奥克兰的现场活动。不到两周,群里就有将近500人。而根据新西兰移民局的最新数据,目前还有接近8000名中国人在苦苦等待。
L目前持学生签证,是某所高校的在读博士生。L在国内是中学老师,2019年出国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拿个博士学位,然后回国内高校任职。
但疫情打乱了L的计划,因为新西兰边境封锁,L和先生分居了整整三年。去年边境开放之后,L和先生商量了一下,因为她还没读完博士,短时间内回不去,所以决定让先生辞职过来,起码两个人能在一起。
与此同时,L的朋友告诉她,她可以尝试在新西兰申请中学老师的资格认证,在新西兰教书。凭借国内丰富的教学经验,L很快在奥克兰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并在去年12月顺利递交了技术移民。
“我现在等于是全职读博加全职教书,真的顾不过来了。但我没办法,因为我拿的还是学生签证,如果我不读书,我也就失去了工作的权利,但我辞掉工作吧,技术移民就作废了。如果NSC检查能快点结束,顺利下签,我就可以把博士转为兼职,两头都可以兼顾。”
帮助更多华人
进群后,志愿者可以根据特长,报名进入现场活动的媒体组、文书组、演讲组、财务组、后勤组等,在网络协作下,一切准备工作在稳步推进。两周后,组织者们顺利获得有关部门的审批,会在惠灵顿和奥克兰两个城市进行现场请愿活动。
目前在新西兰一所高校任职的Y也是群里一名活跃的志愿者。Y在美国和澳大利亚都生活过,选择来新西兰,是因为读博的待遇比较好,有奖学金,博士生和配偶都能无限制地工作,孩子可以享受免费的教育。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吸引人才的有利条件。
新西兰惠灵顿风光
申请卡在一个叫“国家安全检查”(NSC)的第三方检查。
他谈到参加活动的初衷:“我觉得这个活动并不会影响我自己的下签速度。但我很希望借助这个机会,认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团结更多的华人。未来我想成立一个非政府组织,帮助我们同胞针对各种不公平的情况去维权。”
然而,Y也和我坦言,他的家人并不支持他。他在新西兰获得了博士学位,有体面的工作,家人觉得拿到身份只是迟早的事情,没必要冲出去,枪打出头鸟。Y说,他理解老人的想法,但他始终觉得,新西兰是一个讲理的国家,觉得现状不合理,是应该去沟通和争取的。
“我给移民局写过信,也投诉过,但收到的只是模版回复。有些接电话的工作人员也是很同情我们的处境的,但他们做不了什么,所以还是需要让高层知道。”
Y的新西蘭老板和同事了解之后,都觉得很不公平,他们主动帮Y去找有关部门反馈。Y孩子的学签问题,一度也是卡住了,Y的老板就去帮我联系,后来也是顺利解决了。
“我还是挺喜欢新西兰的,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没有感受到歧视。签证下不了,对我最大的影响是暂时不能买房,始终就是没有安定下来的感觉吧。如果NSC检查这样子无限拖延下去,极端情况下,可能我也会离开吧。”
在组织者和志愿者的积极宣传之下,即将在11月进行的活动获得了不少当地媒体的报道。巧合的是,在10月下旬,积压已久的中国申请人的NSC检查,开始有了动静。L和部分请愿群的申请者已得到移民局的邮件通知,告知他们的NSC检查已顺利通过。
“群里大概有10%的人已经通过了,我有些朋友会把这个归结为幸运。但我觉得是因为大家闹出动静了,移民局迫于压力,才开始处理的。”A分析道。
“但等待的人还是多数,即使现在给群里的人都下签了,那以后的申请人呢?我们必须坚持到底,持续去扩大事件的影响力,争取我们华人的权益。疫情期间的大赦,就是印度人不断去请愿去争取,最终得来的。”Y对于11月的活动,依然非常上心,他甚至考虑带孩子也一起去。据说,他的新西兰同事也会前去声援。
至于已经通过NSC检查的L和先生,在短暂的庆祝之后,也表示了依然去参与现场活动。但当下,他们还有更着急的事情要解决,他们被房东坑了押金,L正在想办法维权。
“我特别支持Y的想法,希望这次针对NSC检查的请愿之后,华人能成立维权组织,帮同胞去解决问题。”
特约编辑姜雯 jw@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