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城之最,百亿洗钱案震惊东南亚
2023-12-19怜青
怜青
新加坡警方从28亿洗钱案中缴获的大笔现金
10月初,新加坡内政部第二部长杨莉明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了一起洗钱大案的最新进展。截至当时,该案件涉案金额高达28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149亿元)。
今年8月,新加坡超400名执法人员同时行动,抓捕了10名涉嫌洗黑钱的外国人,其中1人甚至跳楼拒捕。警方当场查封了包括房产、汽车和巨额存款等在内的共计价值超8亿新元的财物。
《联合早报》称,涉案人士大多来自中国福建,被捕前曾疯狂购买豪宅,不少资产是嫌疑人在海外实施诈骗、赌博等犯罪所得,他们企图将这些资金在新加坡“洗白”。
此后随着调查不断深入,涉案金额也有所提升。9月5日,涉案资产上升至18亿新元;9月20日,再度跃升至24亿新元。没有人知道,28亿新元的数字是否就是最后的终点。
新加坡28亿洗钱案的十名嫌疑人画像
这起案件不仅是新加坡建国以来金额最大的洗钱案,也是全球近来最大的洗钱案。
多年以来,新加坡往往被认为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2022年,流入新加坡的财富总额达到1.5万亿美元,该国也是全球最受富人欢迎的资产存放目的地之一。如何更好地监管这些资产,成为考验新加坡金融中心成色的试金石。
神秘买家狂揽房产
洗钱案的端倪可以追溯至一年半前。
新加坡康宁河湾小区,毗邻新加坡河和克拉码头,地理位置极佳,周边坐落着大量金融公司和顶级商圈,是新加坡的繁华所在。
去年5月,一名来自中国的神秘买家,一口气买下了这个小区20套住宅,全部是三房或四房的大户型,每套价格在320万新元和550万新元左右,总成交金额超8500万新元。
当时甚至还有消息称,这位大金主还在考虑是否要再买10套,如果确认,总金额或许将突破1亿新元,随之而来的印花税也将高达3000万新元。
如此“壕”无人性、买房如买菜般的行为,甚至引发了《联合早报》的关注,毕竟在2021年,考虑到国外房产投资者对新加坡的过度热情,新加坡政府一度将外国购房者的印花税从20%上调至30%,外国购房者因此也明显减少。
这次的中国买家却“逆市而上”,实在引人好奇。出手阔绰的中国买家也一度成为当地房产中介圈的推广招牌,以及当地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当时,一些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称,之所以外国买家如此青睐新加坡,是将该国认作投资避风港,预计接下来还将有類似的高额交易。
然而事实最终还是让专家们失望了。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新加坡房产市场没再出现这样一掷千金的外国贵客,反倒是一则法治新闻,让狂扫20套豪宅的购房者身份浮出水面。
今年8月15日,新加坡警方以涉嫌伪造文件及洗黑钱为由,逮捕了10名外国人,涉案的9男1女年龄在31岁到44岁间,祖籍均为中国福建,但分别持有塞浦路斯、柬埔寨、土耳其、中国、瓦努阿图等国的护照。
执法现场,一辆辆停放整齐的豪车,与塞满一个又一个保险柜的成捆百元大钞,着实让新加坡人大开眼界。警方随后也对涉案人名下多达110处房产发出了禁止处置令。不久后,新加坡媒体才从知情人处获悉,这次洗钱案件嫌疑人中就有此前神秘的中国买家。
10月25日,新加坡警方把嫌疑人名下的四辆名车拖走
新加坡康宁河湾小区,其中一名嫌疑人在此买下了20套住宅
从房地产和加密货币到赌场和上市公司,洗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
事后来看,这名买家批量购房的行为,确实透着些不寻常的意味。在去年6月的报道中,新加坡媒体就曾援引熟悉交易情况的业内人士说法称,买家来自福建,他买房的资金是从印度尼西亚转入新加坡,只是这一线索在当时未引起舆论的更多关注。
买房是这10人的洗钱手段之一。据《新明日报》报道,嫌疑人之一苏海金也曾在新加坡买了不少房产,他非常高调,和家人租住在一个外国人不可购买但月租金高达8万新元的豪宅内,生活相当奢华。
其邻居表示,苏海金平日很爱炫富,但不知从事何种行业,即使是在疫情期间,苏家也常常有派对声传来。
反洗钱风暴来袭
对于这样一起巨额洗钱案,新加坡官方也相当重视。警方行动后不久,金融管理局也发文表态,不会容忍金融体系被滥用于非法活动,将重罚相关监管不足的金融机构。
新加坡媒体指出,除了10名嫌疑人被捕外,另有12人被要求协助调查,还有8名嫌犯或已离境,新加坡警方未披露这些人的身份,但将向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红色通缉令。
目前,这一案件正在审理中,计划在11月初至中旬开始预审。《新明日报》称,10名被告均聘请了本地资深律师,单是律师费或将高达1000万新元。
按照新加坡的法律,洗钱最高将面临10年刑期及50万新元罚款,而此案10名被告中,9人还被加控了持有赃款、伪造文件等罪名,新加坡检方指控被告人的涉案款项多为从事线上赌博、诈骗和非法放贷所得的赃款。
新加坡国家法院认定,除了被扣押的财物外,多名被告在海外仍有共计近9000万新元的资产。法官也以被告存在潜逃、毁坏证据、串供等风险,对他们拒绝保释。
若这10人最终被认定有罪,他们将在新加坡服刑完毕后,遣送回所持护照国家或引渡至与新加坡有引渡协议的国家。
杨莉明表示,早在2021年,反洗黑钱部门就发现了此次犯罪的相关线索,但因嫌疑人数众多且金融巨大,所以在充分掌握證据后才决定收网。
这场大案也在新加坡掀起了新一轮的反洗钱风暴。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英兰妮称,政府将从内政、律政、人力等部门抽调精英,组成跨部门委员会,以此次案件为例,学习和检讨现有的反洗钱制度,加强跨部门合作,持续打击反洗钱犯罪,后续还将对公司、金融机构、房产中介加强监管和指导,帮助其更好地识别和对抗洗黑钱活动。
在这里洗钱的好处,是可以更容易地将资金转移到英国、欧盟等处。
反洗钱的浪潮同样影响到了一些外资背景的金融机构。据彭博社报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将对瑞士信贷在该国的分支机构进行调查,监管部门将与相关人员面谈并审查文件资料,以评估其在处理高净值客户需求时是否合规。
而之所以瞄准了瑞士信贷,是因为该案一名嫌疑人在瑞士信贷银行的账户中,持有9200万新元—这也是此次调查中金额最大的账户。
作为洗钱流水线的潜在下游,房产行业也是此次审查的重点。新加坡房地产代理理事会已启动调查,以确认是否有房产中介在洗钱案中违规操作以促成交易。
按照规定,一旦发现买家从事可疑的洗黑钱活动或恐怖主义融资,开发商都必须向商业事务局通报,而如果中介明知客户资金来源成疑,依然参与交易,也涉嫌违法。《联合早报》称,约有60名房产中介或牵涉其中。
此外,虽无明确说明,但有当地自媒体博主发现,案发后银行相关业务所需时间变长。
一次新的挑战
对于洗钱零容忍的新加坡,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案,也与疫情后大量资金涌入该国有关。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数据显示,该国整体资产管理规模从2018年起连年攀升,疫情期间年均增长率都在15%以上,2019年这一数字约为4万亿新元,2020年则升至4.7万亿新元,而2021年则增长了16.4%,升至5.4万亿新元。
巨大财富的背后,则隐藏着罪恶。钱浪翻涌之下,黑灰产似乎从不缺席。新加坡政府披露,2020—2022年间,每个工作日平均收到超150个可疑交易报告,有240人因洗钱被定罪,涉案金额超12亿新元。
金融科技进步为用户提供便利之余,也让洗钱者有了更多渠道。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公司治理专家麦润田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从房地产和加密货币到赌场和上市公司,洗钱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
而这次的案件就与“家族办公室”这一近来在新加坡非常火热的概念有关。所谓“家族办公室”,是指为富裕家族管理财富的私人机构,其核心工具多为家族信托。
为了更好地吸纳国外的财富,新加坡对于家族办公室在税收和入籍方面都有一定的优惠政策。新加坡经济发展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2年里,新加坡的家族办公室数量从400家增长到1100家。
这次案件被捕的多人籍贯相同,互相之间也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而在案发前,新加坡当局才刚刚提升了家族办公室的门槛和审查标准。
一方面,新加坡所面临的,或许是所有快速增长金融中心的共同挑战。但另一方面,新加坡被罪犯盯上,又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国际组织“透明国际”去年发布的全球清廉指数中,新加坡排名第5,该国金融业也一直以廉洁高效而闻名。
可如今,新加坡严格的法律与执行,如今却被洗钱者视为“高风险高收益”的象征,竟颇有几分“怀璧其罪”的意味。
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副教授陈庆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加坡对洗钱者很有吸引力,因为一旦资金进入这里的金融系统,就不太可能受到怀疑。“洗钱者愿意冒险,在这里洗钱的好处,是可以更容易地将资金转移到英国、欧盟等处。”
责任编辑吴阳煜 wyy@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