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观察

2023-12-19胡丽萍刘科位郭先彬蔡俊秀龚清涛李志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22期
关键词:溶栓氧化应激神经功能

刘 艳, 胡丽萍, 刘科位, 郭先彬, 蔡俊秀,潘 敏, 唐 婕, 龚清涛, 李志国, 王 力

(1. 四川省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四川 自贡, 643020;2. 四川省荣县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四川 自贡, 643100)

急性脑梗死是指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突然中断或瞬间减少后发生的神经功能受损的表现。该病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是由于局部脑组织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血栓斑块脱落,使脑内血管狭窄甚至逐渐堵塞,造成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具有高致死率及致残率[1-4]。快速溶栓并恢复脑组织血供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静脉溶栓能够在短时间内疏通血管,恢复患者脑部供血供氧,维护脑组织及神经系统功能,有利于获得良好预后效果[5-6]。静脉溶栓的窗口期在4.5 h内,有研究[7]证实发病至溶栓治疗时间<60 min是患者预后良好的有利因素。研究[8-9]发现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患者病史信息以及病情评估、血液检验、医学影像等关键临床指标,使医疗团队快速掌握患者病情,拟定治疗方案,缩短患者溶栓等待时间,提升救治效果。目前,中国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医疗机构救治模式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系统化管理[10]。本研究采用以网络技术为辅助的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平台,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时间效率、早期神经功能及氧化应激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自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31例,年龄49~93岁,平均(75.31±9.75)岁。纳入标准: ① 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者[11]; ② CT检查无脑出血者; ③ 凝血功能正常者; ④ 明确发病时间<4.5 h者。排除标准: ① 自行来院及院内卒中患者; ② 存在溶栓禁忌证者; ③ 重要脏器存在严重病变患者; ④ 合并非动脉硬化性血管疾病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根据救治模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0),对照组采取传统救治模式,观察组采取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

对照组: 接到急救中心调度电话后,由家属陪同将患者送至医院; 送至急诊室后,由急诊医师对其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头颅CT、实验室指标测定),并结合患者检查结果及临床症状由神经内科会诊制订急救方案; 经判断符合静脉溶栓指证的患者,予以静脉溶栓治疗,开通绿色通道,药物选择注射用阿替普酶,首次剂量为0.09 mg/kg, 并在1 min内完成注射,总剂量为0.9 mg/kg, 剩余剂量在60 min内采用微量泵静脉完成注射,最大剂量不超过90 mg。

观察组: ① 成立基于网络平台的院前院内协同救治小组,在救护车上建立院前急救工作站; ② 接到急救中心调度电话后,通知救治小组,并安排携带远程传输设备的急救车前往救治; ③ 救治小组以电话的形式确认精确位置,安排监护人迎接,询问患者病史等基本信息,完成初步信息搜集并通过远程传输设备上传; ④ 到达急救现场后,救治小组采用先进的无线传输监护与急救设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同时进行急救与运转,在院内医师远程指导下给予患者吸氧、心电图检查、血样采集、建立静脉通路、持续心电监测等院前救治,并通过车载无线设备将患者音频与视频信息、生命体征波形以及心电图导联波形传送至院内救治网络技术信息平台,转运途中为患者及其监护人介绍溶栓相关知识,并通过院内信息展示客户端向其展示当前医院环境、床位、挂号排队等情况; ⑤ 院内救治网络技术信息平台接收到信息后立即进行接诊准备,该平台包含医护共享信息界面,方便医护人员同时获取患者信息,并制订院内急救方案,开放急救绿色通道,进行溶栓准备; ⑥ 患者入院后,院前院后协同救治小组快速交接,落实“先救治、后付费”的原则,完成相关手续,救治小组成员全程陪同进行再次检查; ⑦安抚患者及监护人情绪,溶栓治疗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① 收集并比较2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合并情况等。② 比较2组静脉溶栓时间效率,包括发病到就诊时间、就诊到溶栓时间以及就诊到签署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时间。③ 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分别于入院时、入院后7 d及溶栓后90 d,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估,该量表评分越低表示神经功能受损越小。④ 比较2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其中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分别采用比色法、TBA荧光法测定。⑤ 统计2组患者死亡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组年龄、性别、冠心病、心房颤动、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2.2 2组患者静脉溶栓时间效率比较

2组患者发病到就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就诊到溶栓时间及就诊到签署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静脉溶栓时间效率比较 min

2.3 2组患者神经功能比较

2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入院后7 d、溶栓后90 d时,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 分

2.4 2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2组患者GSH-Px、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2.5 2组患者死亡情况比较

对照组有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3.33%(1/30); 观察组中未发生患者死亡情况。

3 讨 论

急性脑梗死好发于老年人群,发病后引发的炎症反应会进一步对脑内神经造成损伤,引发颅内水肿,因此患者病死率极高。即便患者幸存,伴随多种生理功能受限的风险仍较高,部分患者甚至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12-14]。时间因素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关键,静脉溶栓时间短、见效快、预后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首选方法[15]。翟跃芬等[16]研究发现,重度脑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后的神经功能优于常规治疗,并提出该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行性。然而,静脉溶栓的窗口期仅有4.5 h,曲广枝等[17]研究发现,在4.5 h内进行溶栓治疗可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武华等[18]调查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仅有3.48%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院前延迟率高达80.67%。因此,有必要采取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以避免院前延迟,争取治疗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本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就诊到溶栓时间及就诊到签署静脉溶栓知情同意书的时间缩短,入院后7 d、溶栓后90 d的NIHSS评分降低,血清SOD升高,且未发生死亡情况,提示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有利于提升患者静脉溶栓时间效率,减少神经功能损伤与氧化应激反应,有效避免了患者死亡情况的发生。分析原因为: 该模式将院前与院内串联,使院内救治团队及时准确了解患者病情,及时拟定治疗方案,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缩短救治的时间和院前延误时间,使急性脑梗死发生后血管疏通、再灌注时间更早,脑组织缺血缺氧得到改善,对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氧化应激具有积极的意义。陈实丽[19]以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现院前院内一体化模式有利于大幅度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罗亚丽等[20]发现,院前院内一体化急诊模式在促进患者生理功能恢复的同时,提升了患者家属满意度。此外,本研究在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中引入了网络平台,包含先进的无线传输监护与急救设备、远程传输设备、院内救治网络技术信息平台、院内信息展示客户端以及医护共享信息界面,进一步提升了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能力。

综上所述,院前院内协同救治模式可有效提升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时间效率,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减轻氧化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溶栓氧化应激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改良溶栓法治疗梗死后心绞痛的效果分析
CT灌注成像在rt-PA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价值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