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气功干预肌少症探究

2023-12-19谢颖韦庆波徐勰吴云川

健身气功 2023年6期
关键词:肩同屈膝两臂

谢颖 韦庆波 徐勰 吴云川

肌少症即肌肉减少症,指因骨骼肌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的减小引起的肌肉功能衰退综合征。肌肉减少带来的危害,不仅包括运动能力的减少、意外伤害风险的增高,还包括对骨骼、代谢健康等系统正常功能的影响。控制肌肉减少通常需要多方面的方法,包括合适的锻炼计划、营养补充、物理治疗和医学干预等。

本病的诱因复杂,缺乏运动、疾病、神经系统影响等多种原因,均可导致病理性肌肉减少。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质量和体积往往生理性减少,这被称为“老年性肌肉减少”或“肌肉肥胖”。长期体育锻炼不足、缺乏活动或长期卧床是导致肌少症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肌肉减少。如癌症、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肾脏病、心衰、肝病等,均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肌肉,包括肌肉蛋白质分解的增加和合成的减少;神经系统疾病或受损可以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导致肌肉失去刺激和使用,最终导致肌肉减少;其他因素,如某些药物的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缺乏,以及饮食不均衡都可以导致肌肉减少。

中医将肌少症归属于“痿症”的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责于先天禀赋不足与后天失于濡养,尤以脾胃失和、气血亏虚为要。中医理论认为“治痿独取阳明”,可见阳明精气充沛,能够营养四肢肌肉与筋脉,令形气俱趋充沛。《素问》曰:“脾病,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因此,着眼脾胃,治取阳明,在痿证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兼顾脾肾、补益气血也是肌少症的常见中医治法。

(一)脾胃虚弱证

病症表现:神疲,气短,食少,便溏,渐见下肢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舌苔薄白,脉细。

干预原则:补中益气,健脾升清。

(二)肝腎亏虚证

病症表现:病起缓慢,肢体无力,或腰脊不举,膝胫痿弱,不能久立,腿部肌肉萎缩,咽干,目眩,发落,耳鸣,或有遗精,遗尿。舌红绛,少苔,脉细数。

干预原则: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三)湿热浸淫证

病症表现:症见肢体痿软无力,晨轻暮重,肢体困重,甚则肌肉萎缩,胸闷食少,身热不扬或汗出不解,口渴多饮,痰黄难咳,小便赤涩热痛,大便黏滞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干预原则:益气健脾,清化湿热。

(四)寒湿困脾证

病症表现:四肢痿软无力,筋脉弛缓,食少纳呆,胸闷身重,甚至肢冷畏寒,肌肉枯萎。苔白或腻,舌淡胖,脉濡缓或沉迟

干预原则:温中散寒,健脾化湿。

肌少症患者可通过健身气功练习改善肌肉状况、增强肌力、提高灵活性、促进循环等,以促进肌肉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处方由健身气功功法动作和推拿法组成。健身气功处方反复操作10~20分钟,每日2次,早晚分开练习为宜。每次锻炼前应进行不低于10分钟的热身活动,每日锻炼总时长应不低于30分钟。锻炼强度应以逐步增加为原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对患者的肌肉和关节造成过大负担。体质较差或初次开始锻炼者可酌情减少至每周2~3次,且每次锻炼时长不宜超过45分钟。自我推拿手法可适时操作,不拘时间。

(一)健身气功功法动作

1.基本方

(1)鹿抵

功法动作:两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两腿微屈,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左前方迈步,脚跟着地;同时,身体稍右转;两掌握空拳,向右侧摆起,拳心向下,高与肩平;目随手动,视右拳。随后身体重心前移;左腿屈膝,脚尖外展踏实;右腿伸直蹬实;同时,身体左转,两掌成“鹿角”,向上、向左、向后划弧,掌心向外,指尖朝后,左臂弯曲外展平伸,肘抵靠左腰侧;右臂举至头前,向左后方伸抵,掌心向外,指尖朝后;目视右脚跟。随后,身体右转;左脚收回,开步站立;同时两手向上、向右、向下划弧,两掌握空拳下落于体前;目视前下方。

右势与左势同,唯左右相反。一左一右为1遍,共做6遍。

功理作用:鹿抵运动的屈伸过程,可有效地摩熨、导引、运化五脏六腑气血运行,在弯屈中保持上下一体重心稳定,可锻炼机体平衡能力。其中运转尾闾对强腰补肾具有较好功效;通过腰部的侧屈拧转,使整个脊椎充分旋转,增强腰部的肌肉力量。

(2)双手托天理三焦

动作说明:两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两膝微屈,两手垂于体侧。两掌移至腹前,掌心向上,两掌五指分开在腹前交插,掌心向上,目视前方;两掌挺膝伸直,同时两掌上托于胸前,随后两臂内旋向上托起,掌心向上,抬头目视两掌,两掌继续上托,肘关节伸直,同时下颌内收,动作稍停,目视前方;两腿膝关节微屈,同时两臂分别向身体两侧下落,两掌捧于腹前,掌心向上,目视前方。全部动作一上一下为一次,共做六次。

功理作用:脐以下为下焦,胸膈至脐为中焦,胸膈以上为上焦。通过两手交插上举,缓慢用力,可对躯干四肢肌肉进行拉伸刺激,同时通畅三焦,使脏腑气血调和。通过拉长躯干与四肢各关节周围的肌肉与韧带以及下关节软组织,锻炼肌肉韧性,提高关节的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

(3)倒拽九牛尾势

动作要点:两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左式。双膝微屈,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侧后方约45°撤步;右脚跟内转,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同时,左手内旋,向前、向下划弧后伸,小指到拇指逐个相握成拳,拳心向上;右手向前上方划弧,伸至与肩平时小指到拇指逐个相握成拳,拳心向上,稍高与肩;目视右拳。身体重心后移,左膝微屈;腰稍后转,以腰带肩,以肩带臂;右臂外旋,左臂内旋,屈肘内收;目视右拳。身体重心前移,屈膝成弓步;腰稍左转,以腰带肩,以肩带臂,两臂放松前后伸展;目视右拳。重复二至三动3遍。身体重心前移至右脚,左脚收回,右脚尖转正,成开立姿势;同时,两臂自然垂于体侧;目视前下方。右式与左式相同,左右相反。

功理作用:通过腰的扭动,带动肩胛活动,可刺激背部夹脊、肺俞、心俞、脾俞等穴,达到疏通夹脊和调节心肺之作用。通过上肢握拳和下肢弓步等静力性训练,改善软组织血液循环,提高肌肉力量及活动功能。

(4)攢拳怒目增气力

动作要点:两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右移,左脚向左开步,两腿徐缓屈膝下蹲变马步,同时,两掌握固,拳眼向上,目视前方。左拳缓慢用力向前冲出,与肩同高,拳眼朝上;瞪目,视左拳冲出方向。左臂内旋,左拳变掌,虎口向下,目视左掌。左臂外旋,肘关节微曲,同时,左掌向左缠绕,变掌心向上后握住,大拇指在内,目视左拳。左拳曲肘回收至腰侧,拳眼向上,目视前方。右势动作与左势动作相同,该势一左一右为一次,共做三次。

功法作用:“肝主筋,开窍于目”。“怒目瞪眼”可刺激肝经,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有强健筋骨的作用。两腿下蹲十趾抓地、双手攒拳、旋腕、手指逐节强力抓握等动作,可刺激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和督脉等;同时,使全身肌肉、筋脉受到静力牵张刺激,长期锻炼可使全身筋肉结实,气力增加。

2.随证加减方

(1)脾胃虚弱证:基本方加“熊运”

动作说明:熊运:两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目视前方;屈膝下蹲,掌心朝内,捧于腹前,身体中正,目视前方。两手呈熊掌,置于腹下,上体前腑,身体顺时针划弧,向右、向上、向左、向下,重复3遍;再逆时针划弧,向左、向上、向右、向下,重复3遍。本势动作一左一右为1遍,重复做3遍。

功理作用:“熊运”对应脾。通过腰腹运动,挤压腹腔脏器,增强消化功能,同时牵动脾、胃二经,引导内气运行。同时,熊运也注重于锻炼下肢肌肉群,增强核心力量,有利于全身肌肉功能的恢复。

(2)肝肾亏虚证:基本方加“两手攀足固肾腰”

动作说明:两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心朝内,捧于腹前,身体中正,目视前方。直膝起身,两臂前伸,上举至头顶;转掌心相对,内合下按至与胸前;上动不停,两臂外旋,兩掌心朝上,掌指内旋,经腋下向后反插;上动不停,两掌心贴背,沿脊柱两侧向下摩运至臀部;同时上体前俯,两手顺势沿膀胱经下至足跟,再向前攀足尖,目视下方,意守涌泉穴;稍停后,随吸气,缓缓直腰,双手顺势起于头顶之上,两臂伸直,掌心向前,目视前方。如此反复做6遍。

功理作用:本势以脊柱屈伸运动为主。通过牵引、活动脊柱可疏导督脉经气,激发全身阳气,培补肾阳,阳中求阴。两掌摩运循经按摩两侧膀胱经,起身时又能有效牵拉足少阴肾经,与此同时刺激表里两经,可起到充盈经气、补益肾精的效果。

(3)湿热浸淫证:基本方加“呼字诀”

动作说明:两脚开步站立,与肩同宽;屈膝下蹲,掌心朝内,捧于腹前,身体中正,目视前方。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向肚脐方向合拢,至肚脐前约10厘米;微屈膝下蹲;同时,两掌向外展开至两掌心间距与掌心至肚脐距离相等,两臂成圆形,并口吐“呼”字音,目视前下方;两膝缓缓伸直,同时,两掌缓缓向肚脐方向合拢。重复5遍。本式共吐“呼”字音6遍。

功理作用:“呼”字诀与脾脏相应。口吐“呼”字具有泄出脾胃之浊气、调理脾胃功能的作用。通过两掌与肚脐之间的开合,外导内行,具有促进健脾泄浊、清利湿热的作用。

(4)寒湿困脾证:基本方加“三盘落地势”

动作说明:左脚向左侧开半步,两脚距离约宽于肩,脚尖向前;直膝缓缓起身,同时,两手向外侧上托至侧平举,掌心向上,目视前下方。屈膝下蹲;同时,沉肩、坠肘,两掌翻掌向下,逐渐用力下按至约与臀同高,两肘微屈,掌心向下,指尖向外;目视前下方。同时,口吐“嗨”音。翻转掌心向上,肘微屈,上托至侧平举;同时,缓缓起身直立;目视前方。

一二至三动反复进行,共做6遍。完成后,两手自然下落,左脚收回与肩同宽,目视前方。

功理作用:两掌下落如按水中浮球,两掌上托如托千斤重物,通过上下蹲起可增强腰腹及下肢力量,锻炼下肢肌肉;同时两掌的上托下落,上下蹲起,能调理脾胃二经,按摩腹内脏腑,温煦脾胃,清泄寒湿。

(二)自我推拿法

适度的按摩可以增加局部血流,有助于改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帮助肌肉修复和恢复。操作时应避免施加过大的压力,以免对脆弱的肌肉和骨骼造成损伤。

摩脘腹(转乾坤):双掌相叠,置于神阙穴(脐眼),先逆时针,从小到大摩脘腹30圈,然后再顺时针,从大到小摩动30圈。

振胸膺:坐位,先用右手从腋下捏拿左侧胸大肌9次,再换左手如法操作。然后双手十指交叉抱持于后枕部,双肘相平,尽力向后扩展,同时吸气,向前内收肘呼气,一呼一吸,操作9次。

揉腰眼:两手握拳,用拇指掌指关节紧按腰眼,作环形按揉1分钟,力度以酸胀为度。

揉血海:坐位,双拇指分按于两侧腿部的血海穴上,作旋转按揉1分钟

按三里:双手食、中指相叠。按揉足三里穴(人体强壮穴)50次。

拨阳陵:坐位,两拇指分按于两侧阳陵泉穴(人体筋之会穴)上,余四指辅助,先行按揉该穴1分钟,在用力横向弹拨该穴处肌腱3-5次,以酸麻放射感为好。

猜你喜欢

肩同屈膝两臂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常练呼吸保健操
What can you do?
保养颈腰常做养生操
Hard Work Is just a Tool.But Where Do You actually Want to Go
太极拳养生八式(中)
颈椎不好 练练徒手操
颈椎不好练练徒手操
仰卧屈膝牵抖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2例临床观察
预防肌肉萎缩健身法
家庭体操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