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的四个要点

2023-12-19教材编写组

健身气功 2023年6期
关键词:功法教学内容动作

教材编写组

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教学是老师和学员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主要是通过老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员掌握功法技术和基础知识,尤其是学会意、气、形的运用法则和锻炼规律,从而改善身心健康、提升精神境界。教学本功法既具有体育教学的一般特点和共同规律,同时又具有自身的教学特点和特殊规律。教学中只有准确把握好教学规律、合理运用好各种方法,才能使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中,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或不了解学员的生理、心理等状况,或没有使学员建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等原因,可能会导致学员出现生理、心理异常反应和损害身心健康等问题。因此,教师应以负责的精神,切实按照健身气功的项目特点做好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应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地讲解功法、功理与作用。切忌故弄玄虚,夸大练功效果,误导学员。二是应坚持循序渐进和区别对待原则。要根据健身气功锻炼的一般规律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身体素质、生理、心理状态等)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练习量。切忌贪功求快和“一刀切”的教学安排。三是教师在教学中应随时观察、搜索学生练功时的反馈信息(如心率、面色、呼吸、表情等)。对情绪波动大、心境不好的学员可采取谈心等引导的方式稳定其情绪和心态或令其暂停练习,一旦发现异常反应,应该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四是应注意做好收功这个重要环节。教学中特别是在功法分段时,教师应引导、提醒学员及时归气或收功,方法包括气息归元法、叩齿搅海咽液法、三线放松法、循经拍打法等。五是要注意钻研教材。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对本功法的动作、呼吸、意念以及功理与作用有着较深的理解,且具有较坚实而广泛的中医学及生理学、解剖学、生物力学等知识,才能正确的教导、指引学员以健康的思想、正确的方法学练功法。若教师对传授的教材钻研不够,理性认识上升不到一个应有的层面,则教学过程中势必出现对功法的动作、呼吸、意念以及功理与作用等说不清、讲不明的情况,由此就会用许多自我主观性认识进行讲解,或用其它不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硬拉硬扯地解释,势必会误导学员对功法产生错误的感知,严重影响学练效果。

课前老师的充分准备和合理的教学设计,是使学员能否学练好功法的重要条件。要从三个方面做好教学内容的合理设计和课前准备。一是了解学员、分解教学对象。包括了解学员已有的功法技术水平、年龄、性别、兴趣、目的和知识结构等情况,分析学员学练本功法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等,并准备好将要采取的预防应对措施。二是要选择适宜的教法和教具等。要在明确教学目标、任务和内容的前提下,研究分析不同层面、不同特点学员的身心状况,再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适宜教学方法、教学用具等。三是选择的教学内容要符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学员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设计教学内容的难度、深度、广度和结构等,既不能超出学员接受的限度,又能促进学员掌握功法技术和提高健康水平。要注意功法教学设计的完整性、连续性和灵活性。每节课既要有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又要注意保持与上节课和下节课的衔接和沟通,还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及时修正教学内容,确保学员在规定时间内能学会完整的功法技术和应有的功法知识。

教学方法既包括老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员学的方法,是老师引导学员掌握功法和理论、获得身心健康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运用中,老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动作难易程度、学员认知水平及场地坏境等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一)完整与分解教学法

完整教学法与分解教学法是紧密配合,交叉使用的,不是截然分开的,分解只是手段,是为完整地掌握动作规格和动作要领服务,一旦分解动作基本熟练后,就应立即过渡到完整动作。本功法在“形、气、意”配合的教学中,常采用分解与完整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一般是先教动作,使学生动作熟练后,再逐渐将重点转移到呼吸上,要求动作与呼吸相配合,强调“动息结合,着重于息”,最后向学生提出意念的要求,体现出“意、气、形”三者的紧密结合。

(二)示范法

老师正确优美的动作示范,不仅利于学员观察、模仿动作,建立正确的概念和动作表象,而且对激发学员学练的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示范时机要准确:老师讲授新动作时,在介绍动作名称后,应立即进行示范;但在复习动作或纠正错误动作时,可在讲解和提出关键问题后再进行示范,让学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部分动作或技术上,并引导学员注意观察需改进动作的部分。复杂、难度大的动作,可多示范几次;简单的动作,则可少示范。二是示范方向要得当:以左右移动(如“乾元启运”的开步、并步)、侧伸(如“金鸡报晓”的侧摆)、侧转(如“纪昌贯虱”的转体拉弓、“躬身掸靴”的转体侧后摆臂等)为主的动作,可采用镜面示范或背面示范;以前后移动(如“老骥伏枥”的下蹲马步勾手的动作)、前后屈伸(“躬身掸靴”的俯身摩运动作及起身动作)为主的动作,可采用侧面示范;若带领学员进行练习,可采用背面示范,方便学员看清动作的路线方向。选择动作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结构,使学员能完整地看到动作的主要技术为最佳选择。三是示范质量要過关:示范要力求动作标准、姿势优美、富有表现力,使学员感知动作各个部分的主要技术要领,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四是示范位置要合理:既可在队伍的正、侧或斜对面,也可在队伍的中间进行示范,选取原则是方便学员都有机会能看清楚动作。如队伍为横排,示范位置应在与横排两侧成等边三角形的顶端处;队伍为圆形,可站在圆心或沿内圆进行。教师选择的示范位置,应尽可能防止学员迎风和面对太阳练习,避免不良环境影响学员学习。

(三)讲解法

主要是利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向学员阐明动作的名称内涵、动作规格及要领、动作机理及作用,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而且通过讲解体会其理论内涵。首先讲解要目的明确,有针对性。在初步掌握动作阶段,学员的动作容易紧张、生硬不连贯,缺乏控制力,讲解不宜太多,主要讲清动作的正确姿势、运行方向、路线及起止点;在复习巩固动作阶段,应对动作细节、呼吸方式、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以及上下肢和手眼的配合技巧等进行全面讲解;在完善动作技术及意、气、形合一阶段,应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动作技术,抓住心静体松和意、气、形三者合一的关健,如呼吸的深度、动作的力度等。其次讲解要语言准确,有启发性。要力求深入浅出,尽量使用术语进行讲解。应正确表述动作要领,并注意所讲内容的逻辑性,注意引导学员在已知的基础上,提高学习效率和动作难度,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在讲解过程中可提示动作难点、关键点和易犯错误等,并结合必要的提问,使学员随着老师的讲解进行积极的思考及回答问题,巩固和提高所学的功法理论或技术动作。第三讲解要语言形象,有生动性。老师的语言应符合功法的特点、要求和节奏,语言的强弱和缓急要适度,更要通过简明、扼要、肯定、生动、形象的讲解,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第四讲解要讲明要点,有顺序性。条理要清楚,切忌忽上忽下、忽左忽右。以单个动作为例,其讲解顺序一般是:吸气→提肛收腹→手法或手型→呼气→松腹松肛→步法和步型→手法和手型→眼睛注视方向。或者是吸气→提肛收腹→步法或步型→手法和手型→呼气→松腹松肛→步法或步型→手法或手型→眼睛注视的方向。第五讲解要抓住关键,有递进性。学习开始阶段,讲解应有重点,不宜太多,主要讲清动作的路线和步型、手型的要求就可以了。到了改进提高动作阶段,讲解要深刻全面,对动作细节意守的位置、呼吸方式、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以及上下肢和手眼的配合技巧等均应系统进行讲解。到了动作运用自如阶段,讲解要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重点抓住“意、气、形”三者之关键,如意守的强度、呼吸的深度、动作的旋度等,均应反复强调,落实到每一动作中。

(四)提示与暗示法

提示主要是老师在学员练习时采用简短、积极的语言强化正确部分,提示动作要领等,可以提示学员的呼吸方式、手法与手型、步法与步型以及眼睛注视的方向等。暗示是老师在指导学员练功过程中,通过简短而积极性的语言引导学员放松入静的一种形式,能使学员尽快进入自然愉悦的境界。如学员出现动作僵硬、注意力不集中、耸肩憋气、表情呆滞等现象,老师可采用积极暗示的言语(如放松、入静、气沉丹田、心情愉快等),给予学员正确的方法和积极的心理暗示,以使学员能放松肌肉、缓解紧张情绪,从而感到轻松舒畅。

(五)练习法

是学员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反复练习单个动作、组合动作或整套动作,以形成正确功法技术技巧的方法。练功的种类很多,既有集中注意力练习、念动练习、重复练习、变换练习等方法,也有集体练习、分组练习和个人练习等形式。进行练习时,要使学员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与方法,对学员练习的数量、质量、难度、速度、独立程度和熟练程度等都应有计划地提出要求,使學员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达到熟练完善。其中,领做练习法是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当学员建立了初步的动作概念后,将动作连接起来进一步实践,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练习。重复练习法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不改变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按动作要领反复练习的一种方法。在基础阶段,主要目的是使学员反复体会动作的正确要领和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深入学习和完善阶段,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改进动作质量,要抓住重点,注意细节,纠正错误,使学员集中精力练习动作以提高动作质量。

本功法教学课的结构通常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每一个部分有各自的任务、内容和组织教法的要求,但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本功法的教学课也要遵循由安静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工作能力逐步提高,最后又逐步降低的规律。

(一)开始部分

在开始上课时,一般应由班长整理队伍,报告人数,记录考勤,师生问好。老师宣布本节课的目的、内容和任务等,并提出课堂要求,使学员对本课所学内容心中有数。

(二)准备部分

主要是使学员从杂乱纷纭的日常思绪中解脱出来,让学员身体各器官系统逐渐兴奋起来,为上好课做好身心的准备。通常采用三种方法:第一,调身。做一些伸展四肢和活动各关节的动作,使学员身体各部位得到活动所运用的动作结构和节奏以及肌肉活动的性质应适应于这一部分的要求。第二,调心。安排动作与呼吸的配合的练习,做好练功呼吸上的准备。第三,调心。使学员意念集中,心神宁静。

(三)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是教学课的主要部分,主要任务学习功法技术和功理知识,并通过意、气、形的反复练习,使学员达到健身养生和掌握功法、功理的目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三点:一是在编写这部分教案时,要把教学内容的动作名称、技术要领、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步骤、易犯错误与纠正、功理与作用、学员的组织形式和练习方法等,均以图、文等形式加以详细说明。二是注意教学与练习有机结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练习次数、练习时间等,做到讲练结合,精讲多练。三是把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员学练的积极性结合起来,合理应用教学手段和练习方法,做到区别对待,因人施教。

(四)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的主要任务,是放松活动与课堂小结。放松活动一般选用轻、柔、缓、慢的练习内容,如气息归元法、三线放松法、循经拍打法等,可以较快地使身心放松和消除肌肉的疲劳。课堂小结是老师将本课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学员的优缺点、经验与教训、以及要努力的方向等进行总结,为今后持续教学做好准备。

猜你喜欢

功法教学内容动作
论忽雷太极拳十一层功法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七星归位”劲意真诀
王培生太极功法之日月增辉行功真诀
传统养生功法,助你改善睡眠
动作描写要具体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画动作
动作描写不可少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