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发展理论对学生道德感培养之借鉴刍议
2023-12-19张旭
张旭
摘要:道德意志是个体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一定的道德要求的心理过程。道德教育过程中,学生的道德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是进行德育工作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不同的道德教育理论,其理论基础和研究重点各有不同。这就使得教师们在进行德育研究时,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而必须在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以理论为依据进行德育实践,使德育实践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时代性和系统性。基于此,文章详细分析道德发展理论背景下培养学生道德感的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德发展理论;道德感;科学性;合理性;时代性;系统性;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3-0073-04
道德发展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它主要关注学生在不同道德发展阶段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并以此来探讨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它分为前道德阶段、社会与道德发展阶段、道德教育阶段,不同阶段的要求和任务各不相同。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运用德育理论和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实现教育目标。
道德发展理论,又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在幼年时期就已经具有道德思维能力。这一阶段的儿童会对道德规范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怀疑,但不能理解道德规范的真正含义,在他们的人格发展中,开始出现道德判断能力、评价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童会按照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判断和评价,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表现出道德上的两面性。例如,儿童知道“这个行为是好的”“这个行为是不对的”等。他们还会根据自己所处社会环境和家庭情况作出判断。如在游戏中,有的儿童会把别人当成敌人而加以攻击,有的则会把别人当作朋友而予以合作。这些判断都是他们对世界形成初步看法时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活动。也就是说,儿童已具有了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能力。
1.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提出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理论进行反思后得出的,他认为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过于强调权威的作用,而忽视学生个体道德认知能力发展水平。因此,在德育实践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使他们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和技能。
儿童在开始学习时,所掌握的知识是很有限的,而且缺乏具体性,主要依靠外部环境来获得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水平的提升,儿童逐渐开始学习一些概念和规则,并在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觉性。但由于他们在学习中还缺乏足够的思维能力来进行判断和推理,所以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这一阶段被称为前认知阶段(前习俗水平)。处于该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道德标准和规范,不能认识到规则、制度、行为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从而将规则与行为等同起来。此时,教师应多讲一些道德观念方面的知识和道理,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遵守规则的能力,同时通过奖励和惩罚等手段帮助他们形成良好习惯。皮亚杰认为,前认知阶段是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儿童对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都有初步认识。
2.道德判断发展阶段
罗尔斯认为,要想在儿童的道德发展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考虑到道德教育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系统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对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进行科学划分,并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在罗尔斯看来,人们的道德判断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儿童和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道德发展也必然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教师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正确把握道德发展规律,进行道德教育时就会出现偏差。
3.社会角色发展阶段
社会角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个体在社会中扮演不同角色,便承担不同的责任和义务。社会角色理论认为,道德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只是“演员”,而不是“受教育者”。在这种理论框架下,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注意把握学生所扮演的角色,要引导他们明确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种理论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只注重学生的道德义务感和责任意识,而忽略道德感、价值判断能力以及情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德育时要注意将道德教育与学生个体发展相结合。因为只有當学生个体真正具有道德情感和价值判断能力时,他们才会具备对他人和社会行为作出合理道德判断的能力。
4.行为主义发展阶段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认为,行为主义学派所倡导的学习是以行为为中心的学习。其核心是学习以行为为中心,以操作为手段。行为主义学派强调有机体的行为是习得的,强调经验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斯金纳认为,任何一种学习都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形成的,而不是在先天的神经联系下形成的。他认为人有两种机能,一种是获得经验的机能,另一种是维持已有经验的机能。斯金纳认为,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知识,不是学习和记忆事实,而是学会如何做事情,不是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是学会如何适应外界环境[1]。
1.创设情境,激发共鸣
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在教学关于建设祖国的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教材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体会到祖国的伟大。教师可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现祖国的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如让学生观看有关长城的视频,感受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教师可为学生讲述一些名人的故事以及他们为国家作出的贡献,激发学生对祖国、对未来、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
2.组织讨论,形成观点
学生已经形成一定的道德感,但这种道德感是零散的、片面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形成观点,构建自己的道德认知体系。这种道德观点与人们原有的道德观有差异,不能完全照搬他人。为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对自己已有的道德知识进行反思和讨论,以形成自己完整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和平台,鼓励他们发表意见,让他们相互辩论、补充、修正。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观点展开深入思考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表达自己对不同观点的看法,这有助于提高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3]。
3.迁移经验,内化情感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经验进行迁移,并使其内化为自身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其道德认知。所谓的迁移经验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道德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认知经验相联系,以此为基础形成更加深刻的道德认知[4]。
例如,在教学关于尊重他人的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历,谈谈对“尊重”一词的理解。通过分析学生的观点和回答,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将“尊重”理解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爱等。然后开展讨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尊重家人、老师和各行各业的服务人员?通过讨论,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尊重”一词的理解,而且能够将“尊重”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将道德知识与经验进行迁移,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德育实效[5]。
4.激励评价,升华情感
在道德发展理论中,道德情感是道德评价的主要对象,因为情感是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通过情感可以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进人的自我完善。学生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容易受外在环境的影响。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如果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只是用分数或等级来评价学生,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负担。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合理、恰当的评价,以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形成。首先,教师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能力水平进行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重情感激励,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后,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当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时,要及时指出并给出建议,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道德发展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理论体系,它为教师全面、客观地分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充分运用德育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6]。
5.自我反思,内化情感
自我反思是学生道德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进行德育的重要方法。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和情感进行反思,进而使自己的道德感得到升华。通过自我反思,学生能够明确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同时还能够挖掘自身道德情感的积极因素。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写一篇反思日记。通过日记的形式,学生可写出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同时还能够写出对活动成功之处以及不足之处的思考,了解自己在道德发展过程中的进步和不足,这对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会起到积极作用。教师可通过让学生了解道德发展理论,引导他们进行反思,增强道德感,也可利用道德发展理论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判断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还可通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内化道德感[7]。
6.开展榜样教育,提供示范
榜样教育理论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榜样影响的。一个好的榜样,往往能够起到“一种示范”“一种感染”和“一种激励”的作用。例如,学习道德规范,不仅要让学生记住一些道德规则,还要让学生模仿道德榜样。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模范人物,让学生从榜样身上汲取养分,受到熏陶和感染。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人生体验和道德认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应根据其自身特点来进行,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7.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游戏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阶段来进行。首先,要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游戏。团体游戏可分为集体游戏和小组游戏。集体游戏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小组游戏可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团体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正确引导。其次,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道德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第一,教师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安排实践活动。第二,在组织实践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学生应着重开展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实践活动,低年级学生应着重开展操作、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初中阶段则应着重开展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实践活动。第三,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最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善于发现、挖掘游戏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因素,二是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在玩中理解道德知识,三是要根据游戏活动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因素来组织教学,四是在组织游戏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教育。总之,在德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教材中蕴含的道德教育因素,通过各种形式促进学生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还要注意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实践活动[8]。
8.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道德感
道德發展过程中,行为和情感的形成是相互促进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道德发展中出现的情感和行为脱节现象,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当道德情感产生后,往往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训练。因此,培养学生道德情感要重视实践活动的开展。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教育机会。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对道德情感的认识。例如,可开展“争做文明学生”“红领巾向国旗敬礼”“做文明小公民”等实践活动,可带领学生参加义务植树、义务清扫街道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情感,加深对道德行为规范的认识和理解。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学生道德行为养成和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将其认识到的正确道德感内化为自觉、自律、自主、自强的良好习惯。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社會实践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青少年学生对社会上各种现象和问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惑,不了解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不懂得这些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意义。因此,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在校园中开展“小手拉大手”“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街道、工厂进行实地调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让他们了解社会生活,增强他们对道德生活的体验。再比如,学校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区,进行“社会调查”“社区公益”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生活,感受社会需要和社会问题。通过这种形式的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和道德情感的形成与发展。
总之,通过对道德发展理论的了解,教师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道德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更好地落实德育工作。道德感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有耐心,不断地引导学生从自我发展走向社会道德形成。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明确这一目标,并以此为出发点,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学生的道德感。要善于发现和总结自身在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以此来促进道德教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舒翠青.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视域下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3(22):67-69.
[2]刘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3(15):69-70.
[3]李静波.就业创业指导中思政教育价值分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19):112.
[4]王海生.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3(03):56-58.
[5]魏美琼.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思考[J].名师在线,2023(03):91-93.
[6]李军山.道德“两难”:培养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思辨力[J].教书育人,2022(35):68-70.
[7]尤佳,高嵘.道德“两难”:从是非判断走向利弊权衡———浅谈培养学生道德选择能力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22(33):27-29.
[8]张越.培养学生的友善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友善教育的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2(28): 73-75
Discuss on the Reference of Moral Development Theory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Moral Sense
Zhang Xu
(Changning Town Changning Middle School, Minqin County, Gansu Province, Minqin 733399, China)
Abstract: Moral will is a psychological process in which individuals consciously regulate their behavior to meet certain moral requir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students’ sense of morality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Cultivating students’ moral sense is a problem that must be solved in moral education work. Different moral education theories have differe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research focuses. This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teachers to separate the two when conducting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Instead, they must conduct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based on theory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make it scientific, reasonable, contemporary, and systematic.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provide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methods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moral sen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oral development theory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moral development theory; moral sense; scientificity; rationality; timeliness; systemic;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