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上杭县实例的家庭农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对策探析

2023-12-19李军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9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家庭农场

李军

李 军. 基于上杭县实例的家庭农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对策探析[J].南方农业,2023,17(18):-89.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家庭农场不仅能够作为农产品的生产者,还能够成为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者。为给农村经济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有益见解,介绍了家庭农场的基本概念,并以福建省上杭县陈进周家庭农场为例,探究家庭农场的基本情况,分析家庭农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各种作用,探讨保障家庭农场稳定发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用的相关对策,包括政策支持、技术培训、创造市场准入条件、强调可持续发展等。

关键词 家庭农场;农业经济发展;福建省上杭县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18.028

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村发展和食品安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种小规模农业经营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还为当地经济提供了多种益处。因此,本文将结合福建省上杭县陈进周家庭农场的实际经营现状,深入探讨家庭农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确保其作用有效发挥的相应对策[1]。

1 陈进周家庭农场基本情况

上杭县陈进周家庭农场位于龙岩市上杭县茶地镇茶地村,成立于2012年5月,由上杭县第1位农民全国劳动模范陈进周创办,家庭成员2人,常年雇工1人,临时雇工15人。农场有55.00 m2楼房作为办公场所,有粮食水稻基地(流转土地)4.33 hm2、基地房和排灌站102 m2,以种植水稻为主。

具体来讲,陈进周家庭农场目前的发展情况如下。1)引进品种优良。2015年,相关单位在该农场建立了谢华安院士专家工作站茶地分站,建立了优质稻野香优699、晶两优534等新品种基地,开展了优质稻“茶米香”红米、黑糯米品牌的研究,共主持农业科研课题项目90余项。2)推广先进技术。陈进周家庭农场建立以来与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协作,积极配合市县农业部门,2016年成功举办了全国水稻新品种抗稻瘟病鉴定现场会,参与起草农业农村部《水稻品种试验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价技术规程》(NY/T 2646—2014)行业标准。3)设施设备齐全。陈进周家庭农场有电灌站和农药、肥料房65 m2,新增加电感温湿度记录仪、稻瘟病孢子电动捕捉仪、高倍显微镜等高科技器材,有建设大棚0.2 hm2,农机设备齐全,排灌方便,田埂已硬化。4)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打造精品农场,真正做到科技示范农场,根据各农事季节,到镇、村进行五新技术推广,把良种、技术传授到农民手中。2010年4月,农场主陈进周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7年,被评为龙岩市劳动模范;2018年,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

2 家庭农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2.1 提供就业机会

家庭农场为当地居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家庭农场通常依赖家庭成员的劳动力,使得从耕种、养殖到农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都需要人力投入,不仅为家庭成员创造了就业机会,还为周边的居民提供了额外的工作岗位,从而缓解了农村劳动力闲置的问题[2]。比如,在农田耕种环节,家庭农场需要人手进行播种、施肥、浇水、除草和收割等一系列操作,为农村居民提供了稳定的短期就业机会。同时,在家禽、牲畜的养殖方面,需要劳动力照顾和管理动物,从而创造了长期性的就业需求。

除了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家庭农场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村人口外流的压力。许多农村年轻人常常因缺乏就业机会而前往城市寻找更好的发展,导致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然而,家庭农场的存在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留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3]。

2.2 保障食品供应

家庭农场通过生产各类农产品,成为当地食品的重要来源,为地方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蔬菜、水果、谷物、畜禽产品等,从而满足人们的日常食品需求。1)家庭农场的多样性经营模式使得其生产范围广泛,能够供应多种类型的食品。不同于大规模农业企业的单一化、专业化生产,家庭农场通常种植多種农作物,养殖多种的动物,为市场提供了多样的食品选择,增加了农产品的供应量,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多样化食品的需求。2)家庭农场生产的食品通常更新鲜。家庭农场在生产、收获后,能快速将农产品送达市场,使得食品更加新鲜,保留了更多的营养价值。此外,家庭农场的经营者通常更注重农产品的品质,更易实施小规模、精细化的生产管理,从而确保了食品的安全。3)在食品供应短缺的情况下,家庭农场还可以迅速调整生产策略,增加特定农产品的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4]。

2.3 提高经济多样性

1)经济多样性降低了家庭农场的风险。在传统的单一农产品经营模式下,农场的经济表现会受到单一农产品价格波动、病虫害暴发等因素的影响。然而,家庭农场通过种植多种作物、养殖多样性的动物,使得收入来源分散,降低了风险。当一个农产品受到不利影响时,其他农产品的表现可以起到稳定作用,从而减轻了家庭农场面临的经济压力[5]。2)经济多样性有助于抵御外部冲击。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市场需求波动等因素都可能对农业经济造成冲击,家庭农场的多样性经营意味着其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例如,在气候变化引发气象灾害时,某些作物可能受到影响,但其他作物则不会。这种多样性降低了家庭农场受外部因素影响的程度,有助于维持稳定的经济状况。

2.4 实现农业集约化

农业集约化是一种高效的农业经营模式,旨在通过科学管理和资源整合,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家庭农场能够将有限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等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实现高产、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从而有效促进生产经营水平的提高。尽管家庭农场规模较小,但其在种植、养殖等环节的集约化操作能够更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如土地和水源。通过合理的轮作、间作和养殖计划,家庭农场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避免土地的长期耕种导致的退化问题。此外,在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家庭农场可以更加灵活地整合劳动力、技术和资金等资源,这种整合不仅包括家庭成员的劳动力投入,还可能涉及与邻近农户的合作,可在农业生产中共同分享农田、农机等资源,有助于提高农业经营的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3 家庭农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结合龙岩市各地家庭农场的经营现状,发现家庭农场经营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政策支持不足。家庭农场通常规模较小,缺乏资金和资源,而当前针对家庭农场的扶持政策不够明确或执行不到位,家庭农场难以获得必要的支持,其发展空间受到限制。2)技术推广应用不足。现代农业依赖于先进的农业技术,涉及种植、养殖、管理等多个方面,但多数家庭农场缺少对这些技术的了解和接触机会,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甚至出现产量波动。3)市场准入困难。受限于供应链、流通渠道及对标准和质量的要求,家庭农场面临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的问题。4)生态环境压力。部分家庭农场缺乏环保意识,导致出现土地退化、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同时,过度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也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过度使用农药和化肥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

为了保障家庭农场稳定发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在家庭农场发展中的角色至关重要,通过制定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可以为其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而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1)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土地政策,为家庭农场提供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和保障。在一些地区,家庭农场面临土地流转难、承包期限短等问题,限制了其发展。政府可以通过延长土地承包期限、建立土地流转市场等方式,为家庭农场提供长期的土地使用权,鼓励土地的规模化流转,从而促进家庭农场的稳定发展。2)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为家庭农场提供资金支持,包括向家庭农场提供直接补贴用于购买种子、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减轻其在生产成本方面的压力。3)政府可以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减轻家庭农场的税收负担,包括减免土地使用税、减免农产品销售税等,从而降低家庭农场的经营成本,提高其竞争力[6]。

3.2 提供技术培训

提供技术培训有助于帮助家庭农场掌握新的农业方法和技术,从而提高产量和产品品质,提升农业经济效益。1)加强与农业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等的合作,开展精准施肥、节水灌溉、无土栽培、病虫害防控等方面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和推广活动,通过培训帮助家庭农场了解最新的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从而提高产量和效益。2)技术培训应覆盖农业生产全周期,包括农作物选择、育种、种植管理、收获和储存等各个环节。有关部门可以组织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为家庭农场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指导,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地区特点,制定合适的种植和管理方案。

技术培训不仅要注重技术本身,还应强调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家庭农场应该积极应用合理轮作、土壤保育,以及农药、肥料的安全使用等,以保证长期的农业高效生产。同时,政府可以建立农业示范基地,作为家庭农场技术培训的实际操作平台,家庭农场经营者可以前往示范基地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亲自实践,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

3.3 创造有利市场准入条件

为了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创造有利的市场准入条件至关重要。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市场、提供营销渠道等方式,帮助家庭农场将产品卖到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实现农产品增值。

1)积极建立农产品市场和交易平台,为家庭农场提供展示和销售产品的平台。无论是传统的农贸市场,还是现代化的农产品交易中心,都可以提供销售场所,帮助家庭农场了解市场需求。2)拓展销售渠道。除了传统的农贸市场,还可以考虑建立线上销售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的远程销售;或是与超市、餐饮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合作,实现农产品的多元化销售。3)进行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通过品牌建设,家庭农场可以在市场上创设自己独特的形象,得到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3.4 强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农业实践,如有機农业和生态农业,可以保护土壤、水源和生态环境。1)应积极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限制化学农药和合成肥料的使用,倡导自然农法和生态平衡,保护土壤的健康和水源的纯净;生态农业强调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通过多样化的种植和生态循环,降低对环境的负担。这些可持续农业实践有助于减少农业对环境的损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2)鼓励家庭农场实施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程,包括建立梯田、沟渠,种植河岸带植被,修复湿地等,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土壤质量,保护水源,维护生态平衡,为长期的农业生产创造有利的环境。

4 结语

家庭农场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兴旺,还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社会各界应共同关注家庭农场的发展,为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使其在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家庭农场必将为农村地区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为构建美丽乡村、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多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孙杰民.家庭农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J].时代经贸,2020(23):58-59.

[2] 李文刚.家庭农场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J].农家参谋,2022(13):84-86.

[3] 聂登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2(20):95-97.

[4] 程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服务现代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芜湖市繁昌区为例[J].山西农经,2021(19):44-46.

[5] 焦琳惠.甘肃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D].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22.

[6] 李红娟,孟凡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探析[J].山西农经,2023(3):75-77.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发展家庭农场
家庭农场规模经济效率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浅析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重庆市农业化学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探析“一带一路”对新疆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