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教材插图辅助小学语文教学

2023-12-19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王海英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4期
关键词:刺猬荷花古诗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祥瑞园小学 王海英

语文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基本科目和主要科目,语文学科既是工具学科,又是人文学科。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理解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插图启发学生学习,利用插图丰富的画面、鲜艳的色彩,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自觉意识,以此推动语文课堂教学高效发展。

一、导入插图,激发兴趣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未知事物存在较强的探究意识,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开展教学引导,这会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材插图形象性较强,素有 “第二语言”之称。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有多种形式,包括多图、单图及抽象性图形,插图与文字内容相贴合,能够辅助学生学习,较单纯通过文字引导教学更有助于学生接受。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为学生引入插图教学,以此通过丰富的画面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学习状态。

例如,在学习《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导课环节,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课文画面,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对学生形成视觉引导,刺激学生大脑皮层,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这是一篇讲述西南边疆民族小学课堂发生的故事,画面中有村落的全貌,几棵茂盛的树在图片的稍远处,图片的近处有几只猴子。看似简单的一幅插图,实则包含了 “猴子”“山林”“村落”等场景,且插图画面构思新颖,猴子的生态活灵活现。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画面构思一个小故事,以此培养学生的看图写话能力,也可以通过插图内容吸引学生探究课文故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观看插图,讲述了从自身角度认知的图片内容,如 “一棵高大的树下有一所小学校,教室开着两扇窗,隔窗望去,同学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上课,树上挂着一个大大的铜铃,两只小猴子在窗外看同学们上课。这可真是一幅和谐的画面!”在学生自主讲述插图内容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猜测与课文内容有几分相似。通过插图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课文,能够促进学生高效理解课文内容。

二、结合插图,体会情感

语文教材以文字内容为主,是以静态的方式存在的,这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利于学生理解。而教材中的插图画面生动,以形象化的方式解读抽象化的文字内容,会帮助学生高效理解课文中的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文分析思考能力。尤其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涵盖较多 “字词句段”方面的基础知识内容,这也是基础学习科目的主要特征。学好基础知识,是提高学生语文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插图,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习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课文情感内涵。

例如,在学习《剪窗花》课文时,为帮助学生营造形象化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美丽的窗花,也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强化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时,通过观看窗花剪纸,也能帮助学生高效认知课文内容,确保学生的课文学习能力获得突破性提升。

再如,在学习《带刺的朋友》课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一张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小刺猬。然后,对学生导入 “刺猬”的生字,让学生通过看图了解到刺猬的身上长满了刺,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通过插图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字。继而,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整幅画面,在月光下有一只可爱的小刺猬在爬,它想要爬上一棵枣树,整个插图内容明亮而温暖。教师可以通过第一幅插图询问学生,画面中出现的小刺猬想要干什么,它为什么在夜晚出来?通过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也可以以此提高学生的画面观察能力,让学生学会用语言总结思考内容,确保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可以获得有效突破。然后,教师为学生出示第二幅图,一只小刺猬身上插满了枣子,小刺猬慢慢地向前走,这幅画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小刺猬有了很大的收获。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内容,讲述小刺猬收获枣子的过程,并结合自身想象力描述小刺猬获得枣子后的心情。通过观察插图内容,让学生体会小刺猬的心情,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的思想内涵,确保学生能够深度学习文章内容。

三、古诗插图,图文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应培养孩子的多元化兴趣,而不是让孩子的世界中只有学习。”所以,教师应注意利用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引入插图内容,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贯穿在课前、课堂教学及课后环节,能够确保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前环节鼓励学生自主观看插图内容,并通过插图思考课文的大概内容,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出示插图内容,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再为学生导入课文文字,并根据插图内容及文字内容理解课文知识点,以此形成图文结合的教学模式。尤其在学习古诗内容的过程中,由于古诗与当前的语音表达方式有一定的差异,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而在融入插图教学的基础上,启发学生通过观看插图分析古诗内容,以此简化古诗学习难度,让学生从形象化角度理解抽象化的古诗内容,这会有效提高学生的古诗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夜宿山寺》这首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古诗的插图,有一栋亭台楼阁,一个古人在仰望一轮圆月,亭台的下面有遒劲的古树,远处有隐约、连绵起伏的山脉。学生通过观看这幅图,表示图片中的男子很孤独,没有人陪伴他,他只是一个人在看月亮。以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用上述语言描述古诗内容属于正常情况,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进行表达,满足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需求,也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具有将图片内容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古诗的含义,这首诗讲述了诗人惊叹山上寺院的高度,看起来像有百尺高,人站在楼上好似只要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让学生懂得这并不是诗人感到孤独,而是诗人登上寺院的高台后,看到月亮、星空,感受到了另一番意境。通过学生根据插图内容自主思考,以及教师对学生讲解古诗的含义,让学生以对比的方式理解古诗内容,以确保学生的古诗理解能力可以获得有效提升。

四、绘制插图,促进想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学生进行插图辅助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观察插图的能力,也应鼓励学生自主绘制插图,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表达问题,帮助学生高效率学习语文知识。

例如,在学习《画家乡》知识内容的环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以此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绘制出家乡的风景,自己定义绘画主题,如 “冬天的雪花”“夏天的荷花”“家乡的变化”等内容,以绘画的方式展现家乡的风貌,并在绘画后用简练的语言描述绘画内容,以此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与绘画技能的综合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字描述能力,确保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获得提升。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插图创作结束后,对插图内容进行展示,并以民主的方式让学生评价同学的作品内容,即对绘画及文字描述综合评价。如学生描写 “夏天的荷花”主题内容,可以先做出铺垫,表示周末跟随父母到公园玩,无意中发现池塘里的荷花都开了,与父母坐船观赏荷花,并拍摄了荷花的图片、视频。学生可以着重绘制荷花,包括粉色的荷花、圆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圆滚滚、晶莹剔透的小水珠,并注意配合相关的文字内容,可以粗略描写与父母发现荷花的过程,详细写如何观赏荷花、如何拍摄荷花的过程。这种通过绘画插图及文字描述的语文学习方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营造了一个立体化的空间,学生的文字思考及表达能力也可以通过绘制插图获得进一步突破。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融入插图内容,可以为学生营造文字与图形相结合的多元学习氛围,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插图内容理解文字知识,也可以通过阅读文字,详细观察相对应的插图。通过小小插图,可以让学生观看到大千世界,以插图的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刺猬荷花古诗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夏天的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