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城市(组诗)
2023-12-19王学芯
◎王学芯
[独 饮]
自在入微
或一种尺度式的自应
独饮中 圆形的脸与圆形的酒盅相含
自如举止的自得其乐 飘飘然样子
气场即是感觉
此刻良宵
全世界都在为代价支离破碎
料峭的暖光湿漉漉一片
嗡嗡声里的人影 传到
眼睫边缘
空空的胃间烟雾缭绕
疑惑像是一道道会爬的藤蔓
在腹部之外缠结
这种境况
窗户里的树木沉静下来
不复戏剧性情节 感染性肆恣和裂肤的谵妄
刺激性的肉体液态
粘到稳定坐姿
如在愈合伤口
而尽废余词 渐离东一个西一个声音的指头
并在月圆那时 光晕舒展其时
眨眼的瞬间
终于
遇到了自己
[一个人的城市]
一个人的城市
突出的感应和飘扬的思想
带有一处方位 像感觉中的高高星云
所猜测的空间或街巷 几乎无法推演路径
只有门前一棵老石榴树的传说
像他身上一件皱巴巴的外套
一座城市
内化一个人呼吸和血液里沉静的声音
磨薄的灯晕在每扇窗户里遁于无形
大楼高过
仰视的山峦
他的四周
同样咆哮的喧嚣声响 注满车流的容器
像摇滚一样的水喉 嚎嗓此起彼伏
点燃着唾液的干裂火苗
嘶吼着日子
深陷其中 如同没过头顶的树丛
缀着灰白的叶子 鲜红的花朵
在视野的光线里怒放
一个人的城市
楼盘万万千千 公寓的墙壁上斑斑驳驳
一如他蓬乱黑硬的头发
支棱着环境 并视那些风一样的嘈杂
像月球上的荒凉山峦
紧闭着一扇
隐匿的窗子
[路 上]
很长的路尽头
有轮浮冰似的月亮高高悬起
植入了眼圈
像在清扫黄色尘土
揉和着风
地面光滑
觉得冷热和干湿
落到一个地方 同迈出的每一步
一起踏进整丛的花簇里
身影拉短
突然的三分之二行程倏地走完
附近渐渐朦胧开来
似乎说不出任何理由
只有预卜的脚
贴着尚未显现的、不计其数的窟窿
这样向前
同样的人与人 摩肩接踵
睁大了看不见的眼睛
很长的路
交织白天黑夜 神经性的阻滞
结为某种心理问题
半衰期过程
反复核算的趋近距离或间隔
总有一点点窘迫的困境
[漫步方式]
我喜欢自驾汽车满城闲逛
觉得这个时候才是一个真正的市民
可以自己掌控方向
替代重复步态
看到稳笃笃景象 妥帖 轻快
在树旁移动
我延续这种游历
往往朝方向盘后面一坐 就像在某个起点
形成一方直觉和格调
使把控的车速或密度 知道什么叫做回程
并在行驶的车辆中间
突击了机智 灵敏和平等的冷静
偶尔一次最珍贵的闪让
像是一声
默默的祝福
我就这样不断启发自在 实现自己的谦卑
在阳光或风雨中
与一种可能的明亮连在一起
脚加了动力
肩膀添了翅膀
·创作谈·
诗歌的耐心
都在说不容易写好一首诗,或者说一首好诗必须达到罕见。我听到这种语辞,总会想一首好诗的问世,除了功夫在外的因素,实际内化中的诸多因素里,耐心更重要。
写诗的人往往满足一挥而就的状态。而我经历过的体验是:诗是一种体悟过程中的隐隐约约又倏忽闪现并触动自己内心的东西,是各种与心境和意象密不可分的含义,更是细微差别之间的筛选与比较,从这个原理来说,找到最恰当的词语,既是使命,也是责任,它催逼着我们以更好的天赋,或更诗的方式,达到一种品质。
诗不能稀释。从所思到所知再到传递,应该有一个较为漫长的锤炼流程。这流程我称之为“寂静的回旋”。也就是说,应该懂得怎样与一首自己的诗进行持久地较劲。荷尔德林说“语词如花”,那就必须让手中开出的花朵,在读者眼里绽放。
理想的状态是:尽快完成初稿,搁置一旁,让它被自己完全忘记或遗忘,然后再把它放在眼前,以最陌生化的目光审视立意、句式以及每一个词和字;同时设想一个个瞪着眼睛看你的人,从他们的冷峻中看出什么是诗的、该保留的,什么是该删除或该补充甚至需要重写的。只有这样反复润色、修改,折腾自己,才有可能完成一首或被美称的好诗。
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而写诗,写出一首好诗必须越慢越好。
因此,一个写诗的人,每一行语言都要坐到读者的眼睛里去,使自己怎样从一个原创者变成一个内心的旁观者,这种视觉的转化,当有了类似紧闭双唇,不断搓动双手,或指甲深深嵌入掌心的感觉,直至掐痛为止的时候,或许才会显示出一点点价值。
诗歌的耐心,完全是个人化的书写态度。它既是一种劳作,那肯定是艰苦的,这正像打磨一件艺术品一样,从来不是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