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

2023-12-19吉利学院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3年14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价值观思维

吉利学院 许 燕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出发,只有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辉煌足迹。高等学校数学教育专业是为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而设立的专业。高校数学教育具有专业性、地域性、基础性和文化性。目前,大学教育中的数学教育基本是一个 “学科”体系,在体现大学数学教育的德育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性进展。

今天,当中国面对全球化的文化渗透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如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信仰等。中国数学文化以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形成了深刻的宇宙观和数学观,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文化的走向。从汉唐天文、数学著作《周髀算经》开始的《算经十书》,不仅是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高峰,而且延伸到世界各地,对数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学文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数学的辉煌成就。中国传统数学的实践性和算法性与西方数学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形成了灿烂的中西文化,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也凸显了时代发展的特点。

基于上述背景,数学文化、哲学思维和数学理论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动力。中国人不仅赋予数学以数学意义上的整体概念和数量关系,而且孕育了中国人的价值取向、思维特征和审美情趣。数学的象征性、直观性、简洁性和审美情趣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一脉相承地了解数学文化的历史渊源,传承爱国主义,为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从这个角度看,在数学文化的影响下,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从困难中学习的创新精神,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涵育数学文化的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中国人的特点和天赋不仅塑造了发展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长期以来,人们往往不自觉地重视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而忽视了数学文化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数学知识教学中的各种问题都与数学文化教育密不可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障碍,其中许多原因是文化教育的缺乏。要改变数学枯燥、单一、被动的现状,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数学知识的教学应通过文化层面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很多时候,尤其是进入社会工作后,很多数学知识很快就被遗忘了,但数学文化深深地烙印在学生的心中,陪伴其一生。

目前,数学教育中的数学文化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将数学文化恰当地融入教学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数学文化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彰显其独特魅力?如何在数学文化教育中传递教材、布置课堂,是数学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要搭建数学文化的平台,把握数学文化所特有的时代、思想、科学和发展的特征,通过观察、类比、联想、猜想、实验、归纳、推理等一系列数学思维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数学知识、语言、方法等内化到人们的意识形态中。这说明理解数学规律的过程体现了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进一步发展了批判性思维和原创性思维的特点。通过数学文化的洗涤,培养了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缜密透彻的逻辑论证,对和谐简约的完美追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学会了对数学的创造、发明、反思和修正的独特思维习惯。

数学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和系统性可以在折衷文化中得到充分体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可以迸发学生的求知欲。只有勤于思考,才能肯探索。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诠释数学特有的理性思维,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中国文化和本土文化,从辩证、发展和变化的角度理解数学知识的根源和规律。

大学数学中的文化教育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语境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数学连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数学文化使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学习,达到高度的融合和统一。在数学不断自我完善的历史过程中,它也在无形中推动着人们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数学文化具有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具有道德修养的情感认知能力,致力于学习和求真。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观念。同样,在数学文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数学教育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数学教育文化观的有效结合,可以为数学教育的未来走向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三、着眼数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数学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外延。数学文化的传承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更重要的是在接受数学文化教育的同时,可以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过程。顾培指出,狭义的数学文化是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及其形成和发展。广义上,除上述内涵外,还包括数学家、数学历史、数学美、数学发展中的人为因素、数学与社会的关系、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从数学文化、数学思想和数学理论的角度审视数学教育,理解数学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理解数学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探索精神如何影响人类的精神生活。因此,可以从情感态度和情感价值观的角度对数学知识体系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索。

数学文化丰富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莫里斯·克莱因说,数学是充满理性精神的,是充满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化境界,是包含人类理想和长久向往的世界图式。数学文化的内涵比数学知识体系的内涵更为深刻。它解释了宇宙万物无限生长的自然原理。数学文化中的精神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拓展和丰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无论是从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个人自身发展的角度,关注数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遵循数学文化教学中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原则,在数学教学中注重情景教学,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解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基础教育领域,要始终弘扬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渗透到数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加强数学文化基础研究,体现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在教学中把握数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数学教师一项重要的基本能力。数学教师的文化传承是数学文化教育实施的重要保障。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解读、教学活动的组织等都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文化素养。提高数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底蕴是决定未来教学质量的关键。数学已经成为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果不了解数字的产生和发展,不了解对象的内部结构,不了解数学的基本逻辑推理,不了解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学教育家颜世坚曾说,中国古代有辉煌的数学成就和杰出的算法思想……数学教育的艰巨任务是实现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真正现代化。没有数学文化的数学教育,会使学生在现代化进程中逐渐失去欣赏和交流的能力,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失去创新的源泉。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孕育的数学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人文精神、个人素养和科学精神的健康发展,不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实践注入无尽的力量。本文所讨论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还会出现许多新的问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志着数学文化观也进入了教育的视野。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这类问题的研究也会越来越全面。数学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过程和方法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培养、意志性格的培养、兴趣动机的培养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文化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更新、拓展、反思、创新的过程,它将数学文化的精神特征与现代价值全面融合,使数学文化的价值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价值观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我的价值观
思维跳跳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