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研究

2023-12-18周静丹

新楚文化 2023年25期
关键词:废都译者主体性葛浩文

【摘要】20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以后,译者的地位得到提升,译者主体性也日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硬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学“走出去”也是当下热议的话题。本文从目的论视角,研究译者主体性在长篇小说《废都》的体现,以期为中国文学外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葛浩文;《废都》;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5-0069-03

一、引言

翻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翻译,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可以相互交流起来。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中介,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但译者的地位在一开始并没有得到重视,自古代到近代,译者的地位都十分低下,传统翻译理论将原作者视为“主人”,将译者视为其“仆人”,并以原文为中心,将“忠实”作为翻译的基本目标,要求译者忠实、客观地再现原文,并不出现在翻译作品中。直到20世纪70年代,受“文化转向”的影响,译者的地位才从边缘走向中心,身份和地位都得到认可,主体性地位得到广泛认同。“文化转向”以后,功能翻译派在翻译研究活动中越来越活跃,功能派提出目的论,译者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肯定,随后翻译研究的视野不断扩宽,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由语言文字组构而成,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随着中国的硬实力不断提高,中国软实力对国际的影响也必然不能落后。葛浩文是当今世界上一名极其优秀的翻译家和汉学家,他翻译了中国的许多文学作品,他的许多译本都在国际获得大奖,例如《蛙》《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等,因此关于葛浩文的翻译研究接连不断。本文从目的论视角对其英译本《废都》所体现的主体性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借鉴意义。

二、目的论和译者主体性

(一)目的论

目的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德国,是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成熟。目的论认为任何形式的翻译,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被视作一种行为,而任何行为都有其目的和目标(Nord,1991:4),在翻译时应遵循三个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目的原则是指翻译目的决定翻译行为,即“目的决定手段”(Nord,2001:124),在三个原则中居于核心地位。“连贯法则”是指译文要符合逻辑,并在目的语文化中有意义。“忠实原则”是指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其程度和形式是由翻译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来决定的(李长栓,2004:12)。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其目的可以大致归纳为三种:交际目的(如说服、告知等)、译者的目的和使用特殊翻译手段以期达到的目的。交际目的在一般情况下是翻译的主要目的。在这三种目的的驱使下以及出于不同的交际目的,译者主体性的表现形式也十分不同。

(二)译者主体性

20世纪70年代“文化转向”后,对翻译研究的焦点开始转向译者,译者不再是翻译活动中的隐形者和原作者的附庸,目的论提出后,译者的主体性得到进一步肯定。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需要译者和委托人共同确定翻译要求,译者通过此要求来推断出翻译目的,并决定所要用到的翻译策略,最终实现委托人的要求,翻译出预期的成功译本。译者主体性在国内外有着不同的定义,仲伟合和周静将之定义为“在尊重客观翻译环境的前提下,在充分认识和理解译入语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整个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仲伟合、周静,2006:43)。也就是说,译者的主体性就是译者所能作用的主观能动性,并贯穿于翻译过程的始终。目的论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一个动态的角色。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从最早译者选择源语文本,到对原文创作背景和作品本身进行了解,选择文本、解读文本,做出取舍,选择翻译策略和翻译手段,译者主体性都在起作用,因此可以说,译者决定了翻译过程中的“译什么”和“怎么译”(许钧,2002:63)。当然译者的翻译行为也并非只任凭其主观任意发挥,翻译的目的也制约着其行为。译者也要通过发挥主体性,以期最大限度上实现目的论的三个原则。

三、葛浩文及其英译本《废都》

葛浩文先生被誉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之首席翻译家”,是诺贝尔奖得主莫言的英语翻译,他翻译了中国作家约60多部文学作品,并在海外市场大获成功。早在2000年,他所译《荒人手记》便获得美国翻译奖,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推动作用毋庸置疑。葛浩文也是一名有名的汉学家,其翻译研究和中文造诣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2001年,他所著《萧红传》获得萧红研究奖。葛浩文先生是美国人,也在中国服役过一段時间,对中英文都十分熟悉。

《废都》是贾平凹先生所写的长篇小说,反映了陕西省地区人民的生活方式。小说以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描写了知名作家庄之蝶与许多女性的情感生活,记叙了作家庄之蝶等“四大名人”的日常生活,展现了各式各样的“废都”景观。文中通过描写“废都”景观和名人的日常生活,体现了贾平凹的批判性思维和美学观念。葛浩文于2016年对之进行翻译,当时《废都》的外译本寥寥无几,葛浩文一经翻译便获得美国读者的青睐,其译本所使用的翻译方法和体现的译者主体性,十分有借鉴意义。

四、从目的论角度看译者主体性

在《废都》中的体现

译者主体性贯穿于译者翻译过程的始终。翻译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译者从选取文本到最后翻译成功,其间要经历许多阶段,这些阶段都需要译者对源语文本进行仔细推敲,并结合翻译目的进行解读,做出翻译方法及策略的选择,进行翻译。

(一)源语文本的选择

翻译作为一项有目的的跨语言的交际活动,从起始阶段起,译者主体性就在起作用。翻译目的决定译者对文本的选择,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目的的指导下选择“译什么”(许钧,2002:63)。目的论认为源语文本地位较低,只起到给译者提供信息的作用。译者受自身兴趣、文化、历史背景、对作者的熟悉度、成长经历等,经常会出于自己的偏好对作品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文本。

葛浩文出生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时加入美国海军,在中国台湾当一名通讯官。这时候,葛浩文接触到汉语,并开始对汉语产生兴趣。返回美国后,他继续深造,以中国研究为专业,拿到了硕士和博士文凭。他还是有名的汉学家,近40多年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文化和翻译中国文学,因此对中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积累。在文学翻译中,翻译目的往往很模糊,葛浩文在选择文本时特别注重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偏好,他曾说过:“所谓的知识分子小说他们(美国人)不怎么喜欢。他们喜欢的有两三种吧,一种是sex(性爱)多一点。第二种是politics(政治)多一点……”(转引自胡安江,2010:12)美国读者偏好描写性和政治多一点的小说,而《废都》这部小说早在1993年便出版,最初由于其大胆的性描写被禁,随后在16年后被解禁,于2009年重新出版,以其对性的描写而争议颇多。而且《废都》描写了中国社会的过渡期,揭示了人性和中国社会黑暗的一面,这些都是吸引美国读者的因素。而且他本人阅读兴趣也基本认同“人性本恶”的说法。(胡安江,2010:12)。所以葛浩文选择《废都》既出于他本人兴趣和研究,又迎合美国读者偏爱的性和黑暗的话题,这既是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是迎合目标读者市场的需要。

(二)解读源语文本

译者在选择好源语文本后,首先要作为读者,将文本通读并做出自己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译者要充分了解原作者的信息(例如个性、教育背景、写作风格等)、源语文本所有的背景信息以及他的作品。葛浩文之前曾翻译过贾平凹所著的《浮躁》,对贾本人以及其作品并不陌生,而且葛浩文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也极其深入,这些都为他理解《废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解读源语文本以及了解作者后,译者要确定翻译目的,因为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的交际行为,交际目的指导翻译过程的每一步。目的论的核心原则是“目的决定手段”,所以译者在翻译中,要找到翻译所要达成的目的,在翻译目的的指导下,积极有效地开展翻译活动。葛浩文说其翻译是“为外国人翻译”,他认为翻译必须要让译入语读者接受,所以《废都》的翻译目的主要是交际目的。

(三)译中翻译策略的选择

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的内容和翻译策略,文学作品中,其交际目的一般是主要翻译目的,是为了让译入语地区的读者接受源语地区的文学和文化。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也就是说“怎么译”是由译者决定的,当然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不是任意发挥的,而是根据文本的客观情况,结合译入语地区读者的思维习惯所进行的。《废都》这篇小说深深植根于本土文化,描写了陕西省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当地的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葛浩文是美国人,中西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在翻译时必定会遇到许多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问题。为了让目的语读者理解,实现交际目的,译者就需要在正确理解源语文本情况下,选择正确的翻译策略,重现源语文本的美感,将其成功地翻译成目标语文本,并受目标语读者的喜爱。葛浩文在翻译时,了解了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关注到了中西的差异,并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例子如下:

例1:姓名

庄之蝶:Zhuang Zhidie;唐婉儿:Tang waner;周敏:Zhou Min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人名葛浩文进行了音译处理,而且葛浩文在Ruined City这本书的前页对人物进行了介绍,例如庄之蝶(小说的主角;有名作家;“四大名人”之一),唐婉儿(庄之蝶的前任;周敏的女朋友)。所以尽管是音译,但葛浩文对人物以及人物间的关系进行了大致介绍,并不妨碍外国读者的理解。葛浩文在译注里,也对庄之蝶的和周敏的名字进行了介绍:庄之蝶的名字和道家的庄子有密切的联系,庄子有一晚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即“庄周梦蝶”,周敏的“周”姓即是庄子别名“庄周”的周。因此,如果读者读了译注,就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些名字的由来,了解中国姓名的渊源。在对名称的翻译中,葛浩文采用音译加注释的翻译策略,并没有改变原名称,在使读者理解的同时也保存了中国独有的姓氏文化。

例2:文化负载词

ST:“常闻大师能卜卦预测,不妨占这花将来能开几枝”(贾平凹,2012:1)

TT: “I often hear people say that the abbot can divine the future by using the Eight Taoist Trigrams. Can you tell us how many shoots this flower will produce. ”(Howard,2016:3)

卜卦预测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负载词。这里葛浩文将其翻译为“divine the future by using the Eight Taoist Trigrams”,這是因为随着中国文化的输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人都知道“八卦”和道家,所以这里葛浩文使用异化和直译的翻译策略,保留中国文化的特色。

例3:谚语

ST: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贾平凹,2012:146)

TT:The Yellow River changes its course every thirty years. (Howard,2016:191)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中国有名的一句谚语,意思是风水三十年在黄河东,下一个三十年可能就会跑到黄河西,比喻世事变化无常。中国特有的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在原文中是指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里的河指的是黄河,葛浩文采用直译的方法将本句的涵义译出,并保留了黄河和三十年的意象。葛浩文将“change”着重译出,有利于目标语读者的理解。

例4:句子

ST: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伤了胃(贾平凹,2012:57)

TT:Getting drunk on revolutions brew, ruins the partys name, causes stomach woes true. (Howard,2016:78)

这句话是文中一个贫民所说,是一首打油诗,听起来有点粗俗,但意义十分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揭露了干部的堕落。中文里句子段落间常用修辞手法,例如押韵、排比、比喻等,这里“醉”“胃”以“ui”押韵,“胃”虽然发音是“wei”,看起来似乎和“ui”不一样,但在中文里,其读音很相似,所以这里“醉”“胃”押韵。葛浩文翻译时用“brew”“true”作为每一小句的最后一词,也以[u:]押韵。葛浩文选择合适的词语,使译文的最后一个单词也保持押韵,保留了原文的语言风格。这里使用异化和直译的翻译策略,并没有因为原文的韵律而亦步亦趋,在保留了原文的大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原文的韵律美感。

这一小节,笔者分析了葛浩文选择《废都》、解读《废都》源语文本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葛浩文的主体性在其中的体现,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葛浩文选择《废都》时,既考虑了目标语读者的接受需求,也是自己偏爱的文本类型和内容。在翻译时,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有一些词汇和句子形式,英语里并不存在,比如姓名、谚语和文化负载词都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目的语读者势必会云里雾里,这时候译者就有很大的空间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此外不同类型的句子具备的交际功能、语气、用途也不同,在翻译时,译者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文章进行解读,尽量重现原文的交际功能。在选择文本、解读文本以及选择翻译策略时,葛浩文既迎合交际目的,又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文本进行了合理的处理,主要采用直译以及结合解释的翻译策略,并没有对原文的内容和形式做太大的改动。

五、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限制

翻译是一项涉及众多主观和客观因素(语言、文化等)的复杂活动。译者的翻译行为并不是只任凭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翻译目的也会对其产生制约,译者的主观能动性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限制。忠实和连贯是目的論的两个原则,忠实是翻译的第一要求,但由于中英语言和文化的不同,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考虑到对原文的忠实,其主观能动性势必受到许多限制。在《废都》翻译中,出于忠实和连贯的考虑,译者的主体性受到了一些限制,例如在处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时,葛浩文选择直译,并使用较长的译注,译注较长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感,但考虑到要保留中国文化,使句子较简洁,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译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删除、加译注、直译、意译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原文进行处理,以期最大程度上实现交际目的。

六、结语

翻译是一个从理解到输出的动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占据主要地位,其主体性贯穿翻译的始终。葛浩文所译的《废都》是目的论视角下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的佳作。他通过自己独特的理解以及翻译技巧将翻译的许多中国文学作品带上世界舞台,打破了西方对中国文学的轻视和无知,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输出,对中国文学成功外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Nord Christiane.Text Analysis in Translation[M]. Amsterdam-Atlanta, GA:Rodopi, 1991.

[2]Nord Christiane.Tran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al Press,2001.

[3]Howard G. Ruined City[M]. 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2016.

[4]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线——试论译者主体性与译者的天职[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7):43.

[5]胡安江.中国文学“走出去”之译者模式及翻译策略研究——以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例[J].中国翻译,2010(06):14-20+96.

[6]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4.

[7]许钧.论翻译之选择[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2(01):62-69.

[8]贾平凹.废都[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周静丹(1996-),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中原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商务英语、教学法。

猜你喜欢

废都译者主体性葛浩文
省译策略指导下的葛浩文《狼图腾》英译本研究
翻译家葛浩文研究述评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从译者主体性解读曾朴的翻译思想
Translation Thoughts Inquiry of Howard Goldblatt
目的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陕军东征,殊途同归——浅论《白鹿原》与《废都》
贾平凹小说研究综述
救经济?南非要 “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