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秩芳华始为序

2023-12-18

中国美术报 2023年43期
关键词:南京博物院通史博物院

1933年,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在南京成立。以蔡元培等为代表的一代学人全情投入,以“不输欧美”的眼界追逐理想,以“舍我其谁”的担当坚守阵地,奋力托起了中国人的博物馆梦。规划中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在建院伊始,就确立了“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的宗旨。

宏伟蓝图下的国立中央博物院兼收并蓄,汇聚了一批集中国古代文化之大成的珍贵文物,就此奠定了其丰富的藏品基础。抗战全面爆发后,筹备处辗转数省,于1940年冬播迁至四川李庄。李庄六年,众多博物馆人于艰难时局中不废求索,开展了包括川康古迹考察、川康民族考察、西北史地考察、西南古建筑调查等工作,搜集了一批具有地域性、民族性的藏品,擎起了文化抗战的旗帜。

新中国成立一年后,1950年3月,国立中央博物院正式更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明确了“东南地区物质文化史博物馆”的定位,辅导全国特别是东南五省历史类博物馆建设。这一时期,南京博物院继承前辈学人精神,在考古学研究上基本构架出江苏历史发展脉络,在民族学研究下为我国民族识别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除此之外,南京博物院还积极组织专题展览:1958年,南京博物院举办“中国历史文物陈列”展,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展出文物5600余件,这是其第一个大型通史陈列;1960年,南京博物院举办“江苏历史陈列”展,展出2500余件历史、考古和民族文物,开创了我国博物馆地方通史陈列的展览范式,产生了积极且广泛的影响。

改革开放后,南京博物院与时代同频共振,保护文化遗产、探索地域文明、创新服务理念,在改革春风中阔步前进。围绕区域文化研究的考古工作,多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中顺山集遗址的发掘,填补了淮河下游新石器中期早段的文化空白,将江苏古代文化史向前推进了1500年。科学的考古发掘之外,南京博物院还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保护文物的有效手段,漆木器文物脱水、定型技术,旧纸张加固技术等多个门类的修复技术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1989年,在上一历史时期通史陈列的基础上,南京博物院更进一步,策划的“长江下游五千年文明展”,生动形象地阐释了长江下游的物质文明发展史,被誉为中国博物馆通史陈列的“南京博物院模式”。1999年,作为江苏省六大文化工程之一的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落成并对外开放,设立了珍宝、玉器、明清瓷器、书画、青铜、陶艺、漆艺、织绣等11个专题陈列馆,展陈馆藏珍品5000余件,荣获了“1999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2008年2月8日起,南京博物院正式免费向公众开放,受到了社会的热烈欢迎。正因南京博物院持续发挥出的显著社会效益,2008年南京博物院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

进入新时代,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蔚然成势,南京博物院完成二期改扩建工程,形成包括人文馆、艺术馆、特展馆、民国馆、数字馆、非遗馆在内的“一院六馆”新格局。民国馆通过建筑场景的真实还原,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的南京城市巡游体验;以“生命因你而永恒”为主题的数字馆,为国内首个实体数字化展馆,增加了文物的可及性、趣味性;一张八仙桌,一盏碧螺春,观众就能在南京博物院听着昆曲享受“浮生半日闲”,非遗馆是全国第一家省级非物质文化遺产馆,每年推出几百余场非遗展演,真正推动非遗融入了当代生活。2015年,南京博物院“法老·王”展览首次探索策展人制度,采取低票价、高品质模式契合公众需求,可复制、可借鉴、易推广,现已成为实现展览效益最大化的成熟策展模式。随后,南京博物院还首创“江苏省博物馆商店联盟”运营模式,推出了有文化、有温度的创意文创,满足了人民群众高品质、个性化的消费需求。不断加强与国内外博物馆的互通协作,传播文明、交流文化、增进友谊,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对外合作交流格局,提升国际影响力,也是南京博物院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奋斗目标。

九十年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南京博物院90年的发展历程,就像一面镜子,折射了时代浪潮下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期待中国博物馆能以昂扬的姿态奔赴新时代,以奋发有为的气魄表达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无限珍惜、对中华文化的礼敬传承、对创造中华文明新辉煌的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南京博物院通史博物院
博物院寻兔记
如镜取影 妙得神形
——中国美术馆、南京博物院藏明清肖像画展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隽逸书艺 绝妙好辞
——南京博物院藏清代对联展
西方音乐通史写作中的流行音乐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南京博物院
参观河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