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中的经济痛点,如何解决?

2023-12-18金姬

新民周刊 2023年46期
关键词:里海金砖中欧

金姬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因此,“一带一路”中的经济热点和难点也成为第七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的高频词之一。

从11月24日的企业家论坛到11月25日的专家研讨会(经济专场),与会专家们纷纷建言献策。

今年8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会上,金砖国家元首邀请另外六个新兴经济体国家(沙特、埃及、阿联酋、阿根廷、伊朗、埃塞俄比亚六国)在2024年1月加入金砖国家集团。这样金砖国家数量由原来的5个扩展到11个。这一邀请基于金砖国家对包容性多边主义的承诺,以及由最初五个成员国一致同意的一套原则、标准和程序。同时,有40多个国家表达了加入金砖机制的愿望,一些已递交了正式申请,金砖国家组织正展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这些新成员来自非洲、拉美和中东,其中许多是“一带一路”投资的受益国。

如何发挥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的交互作用?在11月24日上午举行的“一带一路”企业家论坛上,君安常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君晟研究社区创始人王维钢提议,在“一带一路”沿线推行金砖货币储备机制与金砖稳定储备基金的全球公共产品。

从广西到印尼:驶进“千岛之国”的中国新动力,这是位于广西柳州市的上汽通用五菱生产基地的生产线(资料照片)。

许多西方和亚洲国家都是亚投行的成员。“金砖+”集团与许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系紧密,并且许多“一带一路”国家本身就是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员国,这些国家与新开发银行的其他成员国一样,都受益于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

因此,王维钢建议组建各主要金砖国家贸易顺差优势商品(石油、黄金、矿产、工业品)支持的金砖稳定储备基金作为金砖货币的锚。具体来说,就是中国以工业品全球供给能力贸易顺差规模背书的人民币认购金砖货币储备份额,资源国以石油、黄金、矿产资源储备规模认购金砖货币储备份额。新开发银行(NDB)建立金砖稳定基金管理金砖货币储备,并履行帮助金砖国家稳定币值的使命。中国建立有合理回报的人民币资产池供金砖国家贸易伙伴和金砖稳定基金长期持有。

除了锚定金砖货币储备机制,企业家论坛上有关发挥金融对“一带一路”的支持作用也讨论得热火朝天。

例如,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业务部副总监雍志强建议,增强人民币在“一带一路”国家资金融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的地位。

今年9月,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公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份额中获得创纪录涨幅,其份额从年初的3.9%升至5.8%,首次超过欧元所占份额。这一数字也反映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在中国央行鼓励人民币在境外使用的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正不断取得新突破,人民币的海外“朋友圈”越来越大。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沙特中央银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500亿元人民币/260亿沙特里亚尔,协议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据不完全统计,此前已有巴西、印度尼西亚、伊朗、俄罗斯、德国、阿根廷在内的数十个国家逐渐在贸易结算或投资中转向使用人民币。人民币在全球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认可度大幅提升。

中国人民银行今年10月公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今年1—9月,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为38.9万亿元。其中,货物贸易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付总额的比例为24.4%,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这十年,中国已与20个共建国家签署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7个共建国家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的参与者数量、业务量、影响力逐步提升,有效促进了贸易投资便利化。

11月24日上午举行的“一带一路”企业家论坛。

另一些企业家则更关注中国企业在“一帶一路”沿线国家的风险挑战。

东方锐眼风险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中信改革发展研究基金会资深研究员郑刚,2014年便在中巴走廊建设一线。“我们对巴基斯坦国内利益相关方的态度、立场、权利结构、项目将怎样影响当地的生态,都要做非常精细的信息收集。”

郑刚举例表示,目前在中巴走廊面临着混合型安全威胁挑战,基建工程是大项目,往往不容易下沉。下一步,精细对接当地的纺织业、渔业、农业,进而助建学校、医院等,更有利于民心相通。

欧盟中国城市发展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协海智特聘专家张毅则强调了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合规经营有多么重要。

当前,世界进入新一轮动荡变革期,大国博弈竞争加速升级,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甚嚣尘上,中欧“一带一路”建设面临新的挑战。欧盟坚持对华“三重定位”,突出中欧关系的竞争性,将中国视为“制度性对手”。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深陷能源危机和高通胀的“泥潭”,自身危机感上升,收紧对中国企业投资并购审查,对中方出口光伏设备、电动汽车、钢铁等发起反补贴调查,意图通过破坏市场规则削弱中国产品的竞争力。面对这些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中欧迫切需要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团结反对分裂、以合作促进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2021年12月,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提出在2021—2027年投资3000亿欧元的“全球门户”计划,旨在改善新兴工业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2022年6月,七国集团(G7)峰会提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GII)倡议,计划在5年内筹集6000亿美元资助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美国将在5年内筹集2000亿美元。

欧洲参加“一带一路”的国家比不参加的国家GDP高6%,参加“一带一路”可以促进近4.1%的就业。

作为“一带一路”企业家论坛的主持人,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仁伟对《新民周刊》表示,“欧美搞的这些计划其实是在抄中国作业。我们尚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他们从来没提过‘全球基础设施’计划。我们做了10年,和我们合作的国家越来越多,他们就匆忙提出这些计划。当然,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非常大,在这方面欧美和中国可以考虑相互搭台合作”。

在11月25日举行的专家研讨会(经济专场)上,学者们也从学术角度针对“一带一路”的经济难点进行头脑风暴。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室主任朱帅表示,“一带一路”在下一个十年可能面临的四大挑战:随着气候变化、技术发展,民粹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崛起,以及地缘政治冲突和动荡。未来十年国际政治环境将复杂多变;世界经济面临着逆全球化、全球通胀压力、全球货币调整,对国际产业合作带来冲击;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进,全球的产业链、价值链加速重构,“一带一路”国家尤其需要一些中国给予他们的建议;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对于环境和社会产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建设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将是一大挑战。

对此,朱帅也提出了四点应对——

第一,加强政策协调和规划的对接,首先是一个顶层设计,建立国家“一带一路”政策协调机制,开展产业规划对接,建立“一带一路”的新型工业化项目库,加大对于新型工业化领域的政策研究力度。第二,全面提升产业链水平,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引领产业链向高端发展,推动“一带一路”国家在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第三,促进技术创新合作,建立“一带一路”技术创新合作平台,设立“一带一路”技术创新联合研究基金,加强在标准化领域的合作。最后,推动绿色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在绿色基礎设施建设和绿色能源利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加强合作,在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产业创新方面加强合作。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世博园区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

11月28日,X8155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

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张屹峰,提出欧亚地区跨境运输格局的转型及其影响。

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第一项行动就是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中方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办好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

今年5月发布的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提到,要加快推进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其中也包括跨里海运输线路。

跨里海运输走廊是中欧通道的一部分。从新疆出境的中欧班列一般走北线经俄罗斯到达欧洲;还可从南线经伊朗、土耳其抵达欧洲;另外可通过海铁联运,经里海、黑海直接抵达欧洲,这也被称为“中间走廊”。

2016年12月,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国际协会成立,总部设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根据该协会官网公布的路线图,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起自中国,贯穿哈萨克斯坦、里海、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后沿陆路到土耳其,或经黑海延伸至欧洲其他地区。

俄乌冲突爆发后,中国多地开始通过跨里海走廊往欧洲运输货物。2022年4月,中欧班列长安号跨里海、黑海班列在西安国际港站首发,采用铁路、海运等方式进行联运。2022年5月,中欧班列(渝新欧)、中欧班列(成都)跨里海、黑海班列首发。2022年6月,中欧班列(武汉)也启用跨里海、黑海线路。

此外,“中间走廊”还包括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简称“中吉乌铁路”)。

去年9月召开的上海合作组织撒马尔罕峰会签署了推进中吉乌铁路建设协议。这条铁路的吉尔吉斯斯坦路段将从吐尔尕特山口向西北延伸,最终与乌兹别克斯坦铁路网相连。

中吉乌铁路建成后,将一路向西,途经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南高加索和土耳其,最终抵达欧洲。这条铁路线预计将把中国与土耳其之间的运输距离缩短约900公里。在张屹峰看来,名不见经传的中吉乌铁路值得大家关注。

而本次论坛的主持人、复旦大学一带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丁纯,则通过一组数字证明了“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成功——欧洲参加“一带一路”的国家比不参加的国家GDP高6%,参加“一带一路”可以促进近4.1%的就业。也就是说,中国的“一带一路”有利于欧洲本身经济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从12月1日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15天的政策。欧洲方面是否也会做出积极回应,可能马上就能见分晓——据《参考消息》援引彭博社报道,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将于12月在北京举行。

走过十年的“一带一路”倡议,虽然源于中国,但机遇和成果属于全世界。

猜你喜欢

里海金砖中欧
2020中欧数学奥林匹克
第11届中欧数学奥林匹克(2017)
这才是搁置争议的正确打开方式
里海适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吗?(答读者问)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El nuevo mundo de los BRICS
窑里金砖的演绎
迎金砖会议
“金砖”褪色
建筑师行迹中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