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结奋斗的重要意义、时代要求及实践路径

2023-12-18苏曼丽张忠友

攀登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华民族总书记中国共产党

苏曼丽 张忠友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21 )

团结奋斗是贯穿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一个关键词。纵观历史,我们党百年来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团结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传承,又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历史经验。深刻领会团结奋斗的重要意义,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和实践路径,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凝聚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伟力。

一、深刻理解团结奋斗的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实践证明,团结奋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且是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战胜一切国内外挑战和困难的制胜法宝。

(一)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

在中华民族筚路蓝缕、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以团结奋斗为重要特征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不断取得各种历史成就的成功密码。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首先,团结奋斗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人民自古以来一个显著的民族精神特质就是团结奋斗。中华民族发展的早期就孕育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团结奋斗的精神内核。例如炎黄部落化干戈为玉帛,通过结盟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在洪水滔天之时,大禹团结率领百姓疏通水道,降服滔滔洪水。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团结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生生不息,创造出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团结奋斗的伟大民族精神,指出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1]他深刻指出这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在实践中明白的道理,“中国人民从亲身经历中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前进。”[2]在新征程上,我们要弘扬团结奋斗的精神,形成强大的合力继续推动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其次,团结奋斗是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在中华文化发展传承中,关于团结奋斗的哲学思想不断丰富着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内容。如《周易》中的“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强调了团结的强大力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揭示了奋斗的重要意义。中华文化中的“和”就包含着团结的深刻内涵。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揭示了团结的品格特征,荀况的“民齐者强”指出了人民团结的重要作用,孙武的“上下同欲者胜”揭示了团结对争取胜利的重要性等。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中国人民还总结提炼了关于团结奋斗的许多经典名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文化基因。如许多广为流传的经典名言或俗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根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等。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3]我们可以从中国人民的奋斗史和党的百年历史中更加深刻地理解团结奋斗的内涵。在新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团结奋斗精神的传承。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高度重视传承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短短几年时间就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党。毛泽东同志强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去战胜国内外凶恶的敌人,并创造性地提出了统一战线这一克敌制胜的法宝。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团结一致向前看”[4]。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事业。江泽民同志提出“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团结”。[5]我们党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同志指出:“没有我国各民族团结奋斗就没有祖国繁荣富强。”[6]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科学发展之路,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7]他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论断,为新征程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新的思想理论基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把团结奋斗的内涵扩大到对外交往中,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命题,深刻揭示了团结奋斗对于加强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成立后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8]。他强调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9],并号召“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10]。这些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创造历史伟业的主体和创造历史伟业的基本途径等重大问题。

首先,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既是利益相关的群体,又是一个个具体的、有独立利益的个体,有多样化的利益诉求从而产生多样化的思想。而团结的意识和精神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和认同,对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具有强大的作用。中国人民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力量的重要来源就是靠团结奋斗。近代以来,由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中国人民一度呈现一盘散沙的局面,陷入苦难的深渊。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再次团结起来,迸发出改天换地的蓬勃伟力,我们取得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如期实现了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前,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正在意气风发地为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团结奋斗。

其次,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然选择。回望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以发现,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辉煌的过程也是从一盘散沙走向团结奋斗的历程。在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上,不管是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还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没能使中国结束一盘散沙的局面。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起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伟业,这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中国人民面临的崭新课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迈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靠团结奋斗,从而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的伟业,这是中国人民的现实选择。改革开放后,全党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向前看,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历史伟业。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时代,奋力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党的团结带领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第三,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开辟美好未来的可靠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11]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高举团结奋斗的旗帜勠力前行。一是依靠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才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造,意味着人类历史上将出现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新的现代化道路,并将出现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但前进的道路已经进入人类历史发展的无人区,没有任何经验可循,而且面临各种困难。这个时候更应该高举团结奋斗的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二是依靠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过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已经展现在眼前。但习近平总书记也经常告诫全党全国人民,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目标就要越努力。他再三强调,幸福不是天上掉下来而是靠奋斗出来的,只有踏踏实实地团结奋斗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可靠的路径。

(三)团结奋斗是新征程上应对国内外挑战的制胜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12]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团结奋斗作为主题词,宣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所应具备的坚强意志,为应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深刻变化带来的挑战指明了方向。

首先,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靠团结奋斗。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提出了“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命题。[13]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论断。[14]在这两个大局中,“全局”表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复兴,是事关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一帆风顺的,敌对势力不会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利实现,会在经济、政治、外交和意识形态等领域采取各种挑衅、分化、瓦解等措施,试图搞乱中国和平发展的局面,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越是发展,这些打压就越可能变本加厉。因此,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应对外部打压和干扰的制胜法宝。“变局”意味着世界生产方式、经济格局、治理体系、国际力量对比等方面的改变。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抬头,国家之间的博弈日益激烈。气候变化和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等人类生存安全的威胁,全球治理遇到史无前例的风险挑战。这个错综复杂的严峻环境要求中国人民必须凝心聚力,团结奋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勇敢和智慧,积极主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大变局中凝聚国内和国际共识,不断拓展合作共赢的全球伙伴关系,抓住机遇、齐心协力,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以靠团结奋斗把握中国发展进步的主动权。

其次,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靠团结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体现了我国人民的新愿望新要求,但也把平衡发展、充分发展和共同富裕等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更加突出的摆在执政党的面前。大力弘扬团结奋斗的精神有利于解决新社会主要矛盾带来的新挑战。一是弘扬团结奋斗精神才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利益的矛盾是人与之间最常见的矛盾。但如果个人或者小团体只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争斗,不仅不能解决矛盾还会激化矛盾。而通过团结奋斗将有利于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也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协调分配,从而缓和社会矛盾。因此,在团结奋斗中推动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社会的最优选择。二是弘扬团结奋斗精神才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零和博弈、赢者通吃,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更不利于发展成果全体人民共享。因此必须弘扬团结奋斗精神才更有利于在公平正义中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三是弘扬团结奋斗精神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制度的优越性去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安排都是要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但要落到实处还需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做到以人为本,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解决资本主义制度难以解决的区域性发展差距扩大、贫富两极分化的世界问题。

第三,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靠团结奋斗。党的二十大之后,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到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和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成为新征程上全面从严治党新的重大战略任务。一是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必须要靠团结奋斗。“四自”意味着每个党员要从自身做起,通过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从而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必须以团结为目的,以奋斗为动力才能更好地达到“四自”的目标。二是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必须要靠团结奋斗。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最终成败。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本身就是把党与各种腐败分子、不良作风等作斗争的成果及经验用制度体系巩固下来,并通过健全的体系继续展开斗争的过程。对党内的各种问题、顽疾的斗争是长期的,必须团结奋斗才能持之以恒。三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要靠团结奋斗。党的自我革命是当代中国最深刻的革命,牵一发动全身,将影响社会各个领域。自我革命关系到坚决清除党内的腐败分子、不合格党员,改造党员的主观世界、改进党员的作风等方面。自我革命必须旗帜鲜明地高举团结奋斗的旗帜,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保持政令畅通、令行禁止。

二、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提出:“要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15]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明确了由谁来领导、依靠谁、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去团结奋斗,以及团结奋斗的基本方式和共同理想等重大问题,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如何团结奋斗指明了方向。

(一)团结奋斗的主心骨:要在党的旗帜下团结

团结奋斗必须有主心骨,有了主心骨才能万众一心共同奋斗。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经验可循,没有模式借鉴,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历史已经充分证明,在重大历史关头,具有崇高信仰、敏锐判断力、强大号召力和统筹协调能力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国人民最值得信赖的主心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治理我们这样的大党大国,如果没有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如果没有全党全国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什么事也办不成。”[1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这是我们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的根本遵循,这是历史的选择、民心之所向,是新时代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取得辉煌胜利的根本保证。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就有了更加强大的号召力、引领力,中国人民就有了团结奋斗的统一意志和力量。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党政军民团结如一人,就一定能战胜和克服新征程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二)团结奋斗的主体力量:要依靠全国各族人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践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的实践就不会有任何的人类历史和社会进步。人民作为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团结奋斗的主体力量。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后就始终秉承依靠人民、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原则。百年党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革命斗争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都高度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初心使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依靠人民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了新阶段,为人类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必须“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17]。在党的二十大分组讨论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依靠人民团结奋斗才会成功。他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18]在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尊重每个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体地位。人民是一个抽象的群体,但组成这个群体的每个中华儿女都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每个人都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的见证者和建设者,都能有自己独特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既发挥坚强的领导作用,也高度重视每一个个体的作用,紧紧地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汇聚起磅礴力量,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一路向前。

(三)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要如“一块坚硬的钢铁”

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加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时候常常用“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进行形象的比喻。在党的二十大期间进一步用“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要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揭示了各族人民团结的程度和状态,是一种紧密团结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展示了中华民族水乳交融、心意相通、互相帮助,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良好形象。同时,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对各国人民热情好客,包容和善,在对外交往中积极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使团结奋斗的价值观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团结奋斗的一系列讲话可知,要达到如钢铁般的团结奋斗,需要做到如下几点:一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用好统一战线这个法宝。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历史所证明。奋进新征程,全党必须不断坚持和发展统一战线,树立稳固的民族自信,同舟共济,广泛凝聚中华民族奋斗的智慧和勇气,万众一心汇聚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共襄民族复兴伟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二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使各族人民认识到我们拥有共同的家园,休戚相关、命运与共,为团结奋斗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新征程上,我们要不断巩固和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心意相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得如“一块坚硬的钢铁”一般。三要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19]面对国际上一些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挑战,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还要团结世界各国人民,使世界上爱好和平、渴望发展、友好交流的所有人民也团结得如“一块坚硬的钢铁”一般,以有效应对气候、资源、战争等世界性难题。

(四)团结奋斗的基本方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团结奋斗不是纸上谈兵,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的。要达到团结奋斗的效果,就必须在思想上相通,在行动上一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的:“中国这么大,不同人会有不同诉求,对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要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20]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既指出了为什么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原因,而且进一步指出了实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具体方式就是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段话,首先,要深刻认识当下的国情。我国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只有各族人民互相理解、彼此包容,就具备了化解矛盾,求同存异的前提条件。其次,通过沟通协商凝聚共识,为团结奋斗提供现实途径和基础。中国特色的民主形式就是大家坐下来沟通协商,有话好商量。其背后的文化底蕴就是“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等中国传统“和”文化。这种文化鼓励通过沟通协商来保障各方的利益,这是共赢的思维方式,而不是通过零和博弈以一方的获得去损害另一方的利益。要避免零和博弈,实现多方共赢,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沟通协商的组织者必须客观公正,不能有自己的私利。因此,西方政党难以做到以协商民主来解决各阶级、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利益分配,而是通过竞争式的方式来确定赢者通吃。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人民利益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商量,所有人的利益都获得尊重,通过沟通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实现所有利益相关方利益的最大化,全体人民在团结奋斗中共享发展成果。这与西方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竞争式民主形式有着根本的区别。只有通过互相理解包容、平等沟通协商,形成最大同心圆,才能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五)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毅然崛起,与无数仁人志士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密切相关。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1]。共同理想体现了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构建和宣扬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毅然承担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并确定了中国人民共同理想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对共同理想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更加深刻,并进一步把共同理想具体化,绘制了实现共同理想的路线图景。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的部分民主党派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把共同理想和共同奋斗联系起来,阐述了中国各党派秉持共同理想、坚持共同奋斗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意义。[22]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确定了当前党的中心任务也就是现阶段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未来的使命光荣而艰巨,在共同理想的鼓舞下,全世界的中华儿女就拥有了团结奋斗的共同愿景和勇毅前行的正确方向。

三、新征程上团结奋斗的实践路径

行胜于言。蓝图已经绘制,路线已经确定,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成为关键。因此,明确新征程团结奋斗的实践路径有利于把理想变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地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23]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断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确立团结奋斗的领导核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定海神针”,是团结奋斗的根本保证。乘势而上开启新征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形成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历史上,当我们党确立了党中央的核心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之后,就是党夺取历史性胜利,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的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之后,党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迈向了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党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和全党的核心,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地位之后,改革开放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党和人民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当前,党中央提出“两个确立”之后,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奋战新征程的主心骨。新征程上,全体党员必须要做到“两个维护”,全党上下团结如一人,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带领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迈向新征程。

(二)强化团结奋斗的根本动力: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视察工作时强调:“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24]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和信心,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根本动力之所在。一是坚定对远大理想的信仰。中国共产党是以信仰立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以为人民谋福祉为初心,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信仰是共产党人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的源泉。纵观历史上的各种政治团体,以利益为号召,利益尽则人心散。而以信仰为号召,信仰坚如磐石则团结坚如磐石。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25]。二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指导人类走向自由解放的科学体系。人们向往真理、崇拜真理、追求真理。真理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为真理而斗争是团结最大多数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就要真学、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用真理的力量去号召人、团结人,去共同奋斗以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三是坚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信心。当前,我国的发展面临各种困难,前进的道路可能会遇到各种“黑天鹅”“灰犀牛”等不确定性因素,甚至遭遇惊涛骇浪的考验。越是困难越需要坚定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信心才有利于团结一致共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26]总之,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

(三)增强团结奋斗的勇气和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既有惊涛骇浪,也有潜流暗滩。面对严峻的挑战,还需要增强团结奋斗的勇气和本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三个务必”,其中之一就是“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27]。敢于斗争是立场和原则,体现为敢于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善于斗争是方法和策略,体现为党在实践中不断增强的战胜各种困难、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要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作表率。首先,要强化斗争意识、坚定斗争意志。强化斗争意识就是要认识到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因此,斗争不可避免。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总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即一定存在新的因素克服旧的因素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新旧斗争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比较平和,也可能比较激烈,但都是在斗争的基础上完成的。因此,进行前无古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没有矛盾斗争。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必须强化斗争意识,坚定斗争意志。其次,是要把握好斗争的艺术。斗争不一定是枪炮对立的激烈战斗,更多的是通过巧妙的办法解决矛盾斗争,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进步。作为党员要学好弄通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是学会利用矛盾分析法来观察、分析事物,通过抓住主要矛盾这个“牛鼻子”,科学地解决问题。要熟练运用矛盾分析法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才能扎扎实实地提高斗争本领。第三,要敢于和善于与自己的缺点进行斗争。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共产党员的宝贵品质。一是敢于直面自己的缺点,承认自己的不足。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检查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敢于进行自我批评,诚恳地邀请党组织和其他党员帮助自己进步。二是敢于批评别的党员,帮助党员克服缺点。要克服怕得罪人的心理,树立真诚帮助别人的心态,真诚地指出其他党员的缺点,共同进步。

(四)提高团结奋斗的政治素质: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干部是领头羊,干部自身的能力素质过硬,做到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才能让群众服气,群众才愿意团结在干部的周围去贯彻落实党中央的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他指出:“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做事总是有风险的。正因为有风险,才需要担当。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的事,我们就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28]达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要求,干部需要做到如下几点:一要提高“七种能力”,以强大的本领让群众心悦诚服地团结在干部周围。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强调,干部要提高“七种能力”,并指出:“在领导干部的所有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29]怎样提高政治能力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政治能力,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从政治上分析问题才能看清本质,只有从政治上解决问题才能抓住根本。”[30]二是要形成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以良好的作风团结带领群众去奋斗。人民群众痛恨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领导干部只有求真务实,担当实干才能激发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热情。要脚踏实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良作风,以务实的态度提高团结奋斗的本领。三要加强党性锻炼,克制个人的欲望,处理好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人有欲望很正常,但共产党作为先锋队,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少计较个人得失,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个人欲望往往会干扰领导干部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这就需要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锻炼,以党性克服个人的私心杂念,把个人的价值实现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之中,促进团结奋斗的内在动力。四要探索科学的工作方法,增强干部的宗旨意识,团结和带领群众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团结奋斗要讲方法,不能蛮干、瞎干。干部要有开放的心态、广阔的胸怀去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干部要走进一线、走进基层,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党心、民心相通;干部要扮演好“人民勤务员”的角色,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有事多与群众商量,鼓励群众参与管理、监督、评价。总之,干部要提高宗旨意识,以身作则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到出实策、重实干、讲团结,带领群众共同奋斗。

(五)牢记团结奋斗的现实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31]围绕着明确目标最容易形成可靠的团结,有助于共同理想的实现。要实现这一奋斗目标需要做到如下几点:一要紧紧依靠人民。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告诉我们,与群众在一起,党就充满力量,脱离群众就是最大的危险。伟大的中国人民向来具有百折不挠、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是党的力量的来源。只有始终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凝聚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才能带领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去创造美好生活。二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党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所有的奋斗都要为人民谋利益。全体党员要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贯穿“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这一崇高境界,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而团结奋斗。三要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法宝。广大党员在树立起依靠人民群众、强化为人民服务宗旨之后,还要运用好工作方法。遇到困难挑战要懂得问计于民,只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群众的支持下,办法总比困难多。密切联系群众,深入了解人民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民。要进一步完善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基层的调研,做到识民情、解民意,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猜你喜欢

中华民族总书记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