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的立场与境界
——基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视角*
2023-12-18戴圣鹏代琼花
戴圣鹏 代琼花
在这个科学日新月异的历史时代,科学的作用已是过去的历史时代所无法比拟与相提并论的。科学不仅在深入改变我们的生活,也在深入改变我们的世界;不仅在深刻改造客观世界,也在深刻改造我们的主观世界。在现代社会,科学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与人民的幸福生活紧密相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 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第245-246 页。因此,对于科学而言,研究其立场与境界不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还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有无立场
科学有无立场,是近代以降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科学是有立场的,有人认为科学是无立场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探讨这个问题都有其现实的背景与意义。在一般的理解中,立场问题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政治问题。而在很多人看来,科学是远离政治的,或说科学与政治是无关的,这是很多持有科学无立场论的人的理论依据。此外,在一个世界政治割裂与政治时常左右科学的历史时代,强调科学无立场比强调科学有立场也许更能够促进科学的发展。对于科学家而言,科学交往是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但如果因为立场不同而导致无法正常进行科学交往与科学研究,这是广大科学家不愿意看到的社会现象与不愿面对的社会现实。正是因为如此,对于很多科学家而言,其更愿意强调科学无立场。在这方面比较鲜明的言论或观点就是科学家有国界而科学无国界,换一种表达就是科学家有国家立场(国家属性)或民族立场(民族属性),但科学是无国家立场或民族立场的。很多科学家不愿意把科学与政治混合在一起来谈科学问题,这自然无可厚非。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科学家所说的科学无立场,指向的是科学无国界与科学无政治立场。在这里有必要指出,科学无国界并不能代表科学无立场,或者说,科学无国界与科学无立场在内涵上是不能完全画等号的。科学应远离政治或科学与政治是无关的,这固然可以为科学家们坚持科学无国界无立场提供理论依据与解释,但这个解释背后还有另一个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在大多数科学家的眼里(当然也包括非科学界群体),科学是人类共同的事业与人类进步事业,不是哪一个人或哪一个国家的私人事业。科学家们对于科学的这种认识又在某种意义上告诉我们,科学家眼里的科学无立场,是有其特定意涵的,也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科学家们认为科学无国界与无立场,往往与一些政客们或极端的民族主义者基于自身政治的需要或狭隘的民族利益的需要而强调科学的国界意识与本民族的利益意识等有着十分紧密的因果关系。近几年来,一些美国政客对中美科学交往的政治阻拦以及禁止美国科技流入中国等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在美国政客及极端民族主义者的认知理路中,科学并不是无国界与无立场的,而是有着非常鲜明的国家属性与民族属性。这也告诉我们,在关于科学有无立场的问题上,人们的认识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互冲突与对立的。总而言之,不同的个人、不同的组织或群体出于不同的目的,在回答科学有无立场这个问题上,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与做出不同的回应。
在探讨科学有无立场这个问题上,有一个前提性问题也是应该讲清楚的,这就是科学是什么的问题,或什么是科学的问题。在一些人看来,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但无论是前一个问题,还是后一个问题,毋庸置疑,都是关于科学本质的问题或关于科学边界的问题。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人们的一般认识中,科学就是发现规律并形成对规律的正确认识,再用对规律的正确认识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与行为。因此,只要是人们发现规律的活动,无论是发现自然规律的活动,还是发现历史规律的活动,抑或是发现思维规律的活动,都属于科学的范畴。也正是因为如此,科学也被划分为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不同的科学形式。当然也可以根据其他标准,把科学分为理论科学与应用科学。毋庸置疑,无论是理论意义上的科学研究,还是应用层面的科学研究,都属于科学的范围。需要指出的是,对于不同的科学而言,在理解与把握有无立场这个问题上,人们的认识也是大有不同的或难以一致的。对于自然科学而言,主张其是无立场的声音会远远大于认为其是有立场的声音。而对于人文社会科学而言,很少有人认为其是无立场的,也就是说,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虽然有人主张自身的研究或思想是无立场的,但人们在这个领域对于有无立场问题的探讨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是比较少的。人文社会科学之所以容易被认为是有立场的,也是有其社会原因的。在很多人看来,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都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或者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形态色彩,而社会意识形态是有阶级属性与阶级立场的,因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而存在的人文社会科学必然也有鲜明的立场。还有一个科学领域,就是思维科学领域,在这个领域,也有很多人主张其是无立场的。例如,逻辑学作为思维科学,在很多人看来,其就是无立场的。对于逻辑学被认为是无立场的,探究其缘由,就是在人们的一般认识中,逻辑学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因而其也像自然科学那样是无立场的。由此可见,在关于不同科学有无立场这个问题的认识上,人们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有人主张有立场,有人主张无立场,有人主张自然科学与思维科学是无立场的,有人主张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与思维科学,认为人文社会科学是有立场的。但需要指出的是,在谈论科学的立场问题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不同的科学类别来研究不同科学的立场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关于科学有无立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自然科学与思维科学的探讨上,而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认为其是有立场的人可能要多于认为其是无立场的人。在唯物主义历史观与马克思主义科学观看来,科学并不是无立场的,不仅人文社会科学不存在无立场的问题,自然科学与思维科学也同样如此。从另一个维度来说,不仅理论科学不存在无立场的问题,应用科学也同样不存在无立场的问题。对于科学交往与科学发展而言,科学有无立场并不是制约其交往与发展的根本性因素,真正制约科学交往与科学发展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制约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社会关系以及从社会关系中生长出来的社会力量。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或者是思维科学,都是人的实践活动与一般历史发展过程的产物。对于自然科学而言,其更是在近代才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价值的科学被人们所推崇。在探讨科学有无立场的问题上,有一个问题是必须讲清楚的,那就是科学的立场问题,其实质上是在讲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关于科学有无立场的问题就是一个假问题。众所周知,立场问题,往往是从人的维度来讲的,立场是人的立场,无论我们是在讲个人的立场也罢,还是在讲集体的立场也罢,抑或是在讲社会组织的立场也罢,说到底,还是在谈人的立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个事物是不是具有立场,往往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第一个维度就是这个事物本身就是有立场的。例如,在阶级与私有制存在的社会里,作为社会主体而存在的人,其本身就是有某种阶级立场的。另一个维度就是这个事物本身是无所谓有立场和无立场的,但由于其是人的活动及其产物,因而其具有属人属性,而其作为具有属人属性的事物,当其能对人与社会产生影响与作用,特别是能深远地影响人的生存与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时,就可能被赋予一定的立场。对于科学本身而言,其本身无所谓立场与无立场的问题,但由于科学具有的属人属性与社会本性,以及科学对人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其在现实生活中就会被赋予一定的立场。在政治社会,科学很难与政治切割;在阶级社会,科学也无法抹去其阶级属性。之所以如此,究其原因就在于科学的立场问题不是科学本身所赋予的,而是科学活动的主体——人以及由人所创造的人类社会所赋予的。正是因为科学具有属人属性与社会本性,因此,科学的立场问题,实质上就是站在谁的立场来做科学,以及科学的应用是为了谁的问题。具体来说,科学的立场问题可以细分为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科学理论的立场问题。科学理论属于人的社会认识范围,而社会认识难免是有立场的,因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科学理论是可能存在立场问题的。第二个问题是科学研究活动本身的立场问题,也即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是基于何种立场来从事科学研究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科学的应用问题,也可以说是科学最终为谁服务、为谁谋利的问题,这个问题更能体现科学的立场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在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中,科学有立场不应成为一个忌讳,我们真正需要探究的是什么样的科学立场才是有利于科学本身的发展以及人本身的发展的。
二、科学的立场取决于什么
科学虽然存在着不同的类型与表现形式,但无论是作为自然科学而存在的科学,还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而存在的科学,或者是作为思维科学而存在的科学,在私有制与阶级存在的社会里,都难以说是无立场的。对于科学而言,只要其存在于阶级与私有制存在的社会中,只要其作为人的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而存在,其就可能存在立场问题。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角度讲,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有实践主体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赋予科学主体地位,但科学本身是不能作为主体而存在的。科学本身之所以不能作为主体而存在,究其原因就在于,科学是人的科学,科学既是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也是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产物。因此,对于科学而言,在谈论其立场与境界时,是无法撇开人来探究与分析的。撇开现实的人来谈科学,科学必然走向抽象与脱离实际,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经院哲学。正如上文所指出的那样,科学的立场不是科学本身所赋予的,而是科学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由其所处于的社会关系与生产关系所赋予的,是科学在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被赋予的。归根结底而言,科学的立场生成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它既生成于作为从事科学实践活动的主体的科学家的实践活动之中,也生成于科学的应用者的实践活动之中。是科学的实践活动以及制约着科学实践活动的社会关系与生产关系决定着科学的立场,是一定历史时代的、属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以及从事一定科学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及其阶级属性与立场决定着科学的立场。
探究科学的立场,首先要探索的是从事科学研究或科学实践活动的人的立场。前面我们说过,科学的立场往往是通过从事科学研究或科学实践活动的人的立场来体现的。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属于一定社会关系的有血有肉有意识的个人。在阶级与私有制存在的社会中,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属于一定阶级的个人,都是有其现实利益的个人,也是有其特定立场的个人。也就是说,在私有制与阶级存在的社会中,任何现实的个人都是有阶级属性的,也是有其阶级立场与利益诉求的。在阶级与私有制存在的社会,我们是不可能忽视人的阶级属性与利益诉求来谈人的现实活动的。在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对立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有其各自的阶级立场与利益诉求的,资产阶级有资产阶级的立场与利益诉求,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立场与利益诉求,并且二者在立场与利益诉求上还是相互对立与对抗的。有利于无产阶级的不一定有利于资产阶级,有利于资产阶级的不一定有利于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而言,从事科学研究或科学实践的人,到底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还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往往决定着谁是科学的最大获利者与最大受益者。如果从事科学研究或科学实践的人是为资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其所持的必然是资产阶级或现代资本家阶级的立场;同样,如果从事科学研究或科学实践的人是为无产阶级的利益服务的,其所持的就是无产阶级的立场。因此,从事科学研究与科学实践的人到底为哪个阶级服务或为哪个群体服务也决定着其从事的科学的立场。例如,对于实践的唯物主义者而言,作为历史科学与哲学科学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其所持的是无产阶级与全人类的立场。
科学的立场与科学的实现或科学的应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既可以说在科学的实现或科学的应用中体现了科学的立场,也可以说科学的立场是通过科学的实现或科学的应用来展现的。科学是如何应用的或科学是如何实现的,对于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阶级而言,其实现与应用的方式或途径是不一样的。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生产中,科学的应用,也即“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851 页。“只表现为劳动的剥削手段,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因而,表现为属于资本而同劳动对立的力量。”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第851 页。这也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生产中,“科学通过机器的构造驱使那些没有生命的机器肢体有目的地作为自动机来运转,这种科学并不存在于工人的意识中,而是作为异己的力量,作为机器本身的力量,通过机器对工人发生作用。”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第774 页。也就是说,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生产中,科学所表现出来的立场并不是工人,而是资本。科学不仅通过转化为机器变成了固定资本,还通过机器成为生产资本的手段并成为与工人相对立的异己力量。科学的这种转变,自然而然地使得科学具有了资本的属性与资本的立场,而不是工人的立场与无产阶级的属性。如从阶级的维度来讲,在资本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生产中,科学的立场是现代资本家阶级,而不是现代工人阶级。马克思关于科学实现于机器而转变为固定资本的思想,也足以说明科学的立场源于科学的实现或科学的应用,并体现于科学的实现与科学的应用当中。这也告诉我们,科学有无立场并不取决于科学本身,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是如何实现的,或科学是如何应用的,特别是取决于科学在实现中转变为什么样的事物以及科学的应用是为了谁。
在资本主义社会,科学的实现与应用体现了科学的资本立场或科学的现代资本家阶级立场。但在社会主义社会,在以现代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中,科学的实现与应用所体现的立场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在以现代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中,科学的实现与应用所展现的立场是人民,也即以广大的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群众。科学在不同性质的社会里所表现的立场的不同告诉我们,真正决定科学立场的是科学在什么样的社会中的实现与应用,更确切地说,是在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或者在什么样的生产方式中的实现与应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占支配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的实现与应用表现为科学转变为资本。例如,科学转变为机器等固定资本,成为与工人或工人阶级相对立的异化力量,从而使得科学在其实现与应用中具有资本立场与资本属性。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占支配地位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科学的实现与应用不是表现为转变为资本,成为与工人或工人阶级相对立的异己力量,而是变为有利于工人或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社会力量或者是有利于工人或工人阶级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力量,从而使得科学在实现与应用中具有人民立场与全人类立场以及人民属性。科学存在与发展于一定的社会之中,也必然受一定社会的制约,必然会打上其所处的那个社会的印记与显现出其所处的那个社会的属性。因而,在阶级与私有制存在的社会里,哪个阶级主导着科学,科学就会打上哪个阶级属性的烙印,并展现哪个阶级的立场。科学不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但科学一旦转变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力量,这种现实的社会力量在阶级与私有制存在的社会里就会被赋予某种阶级属性与社会属性,从而展现其阶级立场与社会立场。
三、科学立场决定科学境界
我们对于科学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科学本身的意义,还要认识到科学的历史意义。对于一个事物而言,科学意义与历史意义是不一样的。没有科学意义的事物可能有历史意义,有历史意义的事物不一定有科学意义。当然,对于很多事物而言,其既有科学意义,也具有历史意义。就科学的历史意义而言,科学不仅有其立场,还有其境界。正如科学是有其立场的一样,科学也是有其境界的。科学立场问题事实上讲的是科学是谁的科学的问题,或科学是为谁服务的问题,而科学为谁服务的问题,又是科学的境界问题。也就是说,科学有某种立场,就必然有某种境界。因此,对于科学而言,其立场决定其境界,有什么样的立场就会有什么样的境界与之相适应,反之,科学的境界反映了科学的立场。科学立场与科学境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对于科学而言,其最高的境界就是大公无私。与科学的大公无私境界相对应的科学立场就是全人类或人类社会,也只有这样的科学才是真正无国界的科学。在科学的发展中,科学的境界也是在不断提升的。纵观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大家会注意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在科学境界上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了,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更愿意把自身的科学事业奉献给人类进步事业。但同时,我们不可否定,在一个资本与现代大资产阶级占主导地位与发挥支配作用的社会里,科学仍然是资本的婢女,听从于资本的安排。
前面我们说到,科学的立场问题,事实上是从事科学活动与应用科学技术的人的立场问题,因此,科学境界到底也是人的境界,主要是指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的境界以及应用科学的人的境界。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说,是人的立场决定着科学的立场,也是人的境界决定着科学的境界。科学既是人的活动,也是人的活动的产物。现有的任何科学都具有属人的属性。不同的人,其境界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其境界是心中无我的境界;有的人,其心中只有他自己而无别人。人的不同境界会通过人的行为与活动表现出来。当你心中装着人民、为人民着想的时候,你的所作所为必然会为了人民;当你的心中只装着自己、只为自己着想的时候,你的所作所为必然只会为了自己。同样,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时,心中装着人民和心中没有人民,为人民着想和为自己着想,其社会属性与精神境界是不一样的。对于一个科学家而言,在其科学家的称呼前面能不能加上人民二字,其意蕴与境界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为人民做科学研究的科学家,才能称为人民科学家。在人类的科学发展史上,成为科学家的人很多,但能够称为人民科学家的则很少。人民科学家,不仅体现了科学家的人民立场,也体现了科学家的人生境界。科学是造福人类的事业,但如果只是为少数人谋福利,那么科学就在现实生活中丧失了本性与发生了异化。毋庸置疑,科学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异化是有其必然性的,因而在我们这个时代要消除科学的异化,就必须对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变革。
科学的人民立场,在马克思主义的话语表达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理论逻辑中,还可以表述为科学的无产阶级立场与全人类立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140 页。这是马克思关于旧唯物主义与新唯物主义的立场问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述。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是18 世纪法国的机械唯物主义,还是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它们的立脚点或立场都是市民社会,也即当时的资产阶级社会。而对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而言,其立脚点或立场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也即共产主义社会或无产阶级。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告诉我们,作为科学而存在的哲学,特别是作为科学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有其立场的。马克思的这个观点在恩格斯的思想中更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明确地指出:“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第265 页。作为“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265 页。的唯物主义历史观与新唯物主义,“一开始就主要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从工人阶级那里得到了同情”,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第265 页。也在世界工人运动与共产主义运动中得到了传播与发展。不仅对于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个科学是这样,对于其他科学也同样如此,只有以广大人民群众为立足点与立场的科学,才能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才能真正创造历史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为谁做科学,站在谁的立场上来做科学,以及科学的实现与应用是为了谁,是科学立场与科学境界的根本问题。正如科学的立场受到社会生产关系的束缚一样,科学的境界也同样受到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与影响。一般来说,在私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科学想要做到大公无私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科学才能达到大公无私的至上境界。究其原因就在于,无论是科学研究活动,还是科学应用活动,都是人的实践活动,而人的实践活动是会受到其所处的生产关系的制约与影响的。在不同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中,人的实践活动所呈现的社会性质是不一样的。因此,对于科学研究活动与科学应用活动而言,其境界必定会受到其所处的生产关系的制约与影响。可以说,在不同社会性质的生产关系中,科学会因其所处的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境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对于广大的科学家而言,不仅要在科学研究与科学应用中坚持人民立场,还应把科学论文写在中华大地上,为21 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自身的力量。广大科学家只有坚持人民立场,秉持为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以及人类进步事业做科学研究的人生境界,科学才能在现代社会褪去其资本属性,展现其社会本性,并从一把双刃剑变成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杠杆与第一推动力。可以说,科学的人民立场与全人类立场越坚定,科学的境界就越高,科学也就越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