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模式优化策略研究

2023-12-18艾海明蔡大鹏

西部学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办学大学教育

艾海明 蔡大鹏 张 震

(1.北京开放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0081;2.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院务办,北京 100029;3.北京开放大学 教务处,北京 100081)

北京人口老龄化特征表现为老年群体基数大、预期寿命显著增加、高龄化程度加深、区域差异大等[1-2]。相比于国内其他城市,北京老年群体在医疗健康、教育文化资源等更具优势,对美好生活向往和终身学习需求也更加突出,对全市老年教育供给侧提出更高要求[3]。为适应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满足老年群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对国内外老年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现状,探索其现有办学模式关键问题并提出对策。

一、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办学现状

(一)办学目标及定位特色

北京老年开放大学深入推进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初步建立老年教育体制机制,服务于首都老年群体文化养老和老龄事业[4]。确立两个办学目标,即“办人民满意的老年教育”和培养“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新时代老年人;坚定两个办学定位“示范引领”和“统筹指导”,一是强化市校自身建设并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是对各区级分校和相关老年教育机构进行统筹指导。办学特色体现在“四个坚持”原则和“四个着力”路径,坚持夯实根基强化内涵建设,坚持市校—分校系统联动协同办学,坚持线上教学、线下面授混合式教学方式,坚持深入基层办学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着力增强系统办学协同黏性,着力提升教学管理服务能力,着力提升老年教育办学质量,着力扩大老年教育办学社会影响力。

(二)办学体系框架结构

2020年11月,北京老年开放大学依托区级开放大学设立了17所区级老年开放大学,以及一家行业企业学院(清檬学院)。区级老年开放大学开展三级办学体系建设,将老年教育向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企业具有灵活的办学机制,效率高、执行力强,通常采取“康养学游”融通的办学模式。清檬学院是北京老年开放大学与清檬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建立的行业企业分校。学校构建的办学体系框架结构覆盖全市老年教育资源,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办学服务体系建设属于办学网络中最底层的根基,是老年群体提供学习服务的主要开办场所。学校形成了市、区、街(乡镇)、居(村)四级纵向服务体系,各区老年开放大学开展区域内办学体系建设[5]。

二、老年开放大学办学的关键问题

(一)政策制度不健全,办学系统合力不强

1.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制度不具体

老年教育法律制度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协同治理工程,涉及如何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如何拓展老年教育发展路径、如何加强老年教育支持服务、如何创新老年教育发展机制、如何促进老年教育可持续发展等,上述问题解决需要政府多职能部门协同和多元办学主体广泛参与。尽管国家已出台老年教育系列法律法规,但对于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的法律规定、经费保障、监督管理缺乏专项法律法规,导致某些行政区没有专项财政经费投入,在落实过程中缺乏监督指导机制,导致职责交叉、效能不高。

2.办学标准不明确,监督考核评价不完善

现有政策制度规定不具体,仅宏观布局老年教育,缺乏清晰的办学标准和实施细则,对于老年开放大学办学业务涉及归口部门、管理办法、预算标准和考核标准也未具体规定。各区老年开放大学政策制度依据各区行政管理部门而制定,尚未形成全市体系化办学标准。尽管政策文件也鼓励多方参与办学,但没有操作性标准,导致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开放大学办学积极性不强。对于老年教育办学的监督考核评价也不完善,未确定适合办学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办学主体责任、多层次考核指标和科学性考核方式。

(二)体制机制不顺畅,办学层次低、规模小

1.多元主体交流不充分,沟通协作不到位

多元主体参与老年开放大学协作办学仍存在较大问题。首先,办学过程中社会机构、市场主体和公众对于协作办学不重视,缺乏直接的见面沟通,导致协作办学黏性不强。其次,各主体未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决策能力、政策执行力和沟通交流的意愿不强,相互协作办学能力薄弱。最后,各主体缺少主动分享自身资源意识,协作办学各方资源仍处于分散状态,共享机制尚未建立,也没有完备的协作机制对各主体进行秩序规范和利益调节等。

2.管理机制不系统,统筹规划待提升

老年教育一直存在着管理机制不系统、市场调配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表现为领导体系不清晰、各级办学性质和办学目标不清晰、市场化配置制度未建立和多元主体共建办学长效机制不健全。由于缺乏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统筹规划,各主体资源未形成办学合力,造成了职能部门相互协作不足、支持力度欠缺。非学历老年教育和学历教育发展严重失衡,对于老年群体学习需求未划分层次,仍以文化休闲娱乐为主供应学习服务,而忽略老年学员学历教育和再就业技能提升的学习服务供给。民办企业参与老年开放大学办学的相关市场化配置制度未建立,其经营办学合法性和办学经费支持保障性均很弱。

(三)教学体系不健全,办学质量有待提升

1.师资队伍缺口大,教学研究水平需加强

老年开放大学任课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由于缺少编制、待遇低、职称晋升受限等师资管理机制不畅,导致教师流动性大,师资队伍极不稳定,很难留住优秀的教师,没有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稳定的师资队伍就难以保证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教而不研则浅,面对老年教育这个世界性难题,老年教育科研力量薄弱,理论研究不足,紧扣老年教育重难点问题研究不多,对于老年教育发展规律、课程体系研究不全,研究对象不够多样,研究领域向基层延伸不足,科研人才严重匮乏已严重制约老年教育发展。

2.专业课程层次低,未有效满足办学需求

现有课程大致分为文艺休闲类、大健康养生类、智慧生活类、文学历史类和智能科技类,课程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体现首都地域文化特点课程。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未充分考虑老年人个性化和学历教育需求,也未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多层次“专业课程体系”。老年市民亟需的健康心理学或社会再适应等课程内容少有涉及。老年教育专业建设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匮乏,课程建设质量评价标准如教材、教学大纲、教案等缺失,导致老年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很难迭代更新。

三、老年开放大学办学的优化策略建议

(一)建立健全政策制度,促进办学体系合力

1.推动政策法规健全,保障老年教育发展

首先,从首都功能定位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老年教育的统筹立法,确定老年开放大学办学的战略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计划和保障措施等。其次,从维护社会经济高水平发展出发,研究制定老年人教育的政策法规,对老年教育总体目标、政策制度、机构设置、经费保障、运行机制等做出法律规定,鼓励更多的社会机构承担起服务职责。再次,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力度,将老年教育纳入国民终身教育序列,依据区域内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规模在财政预算中安排教育经费,并采取优惠政策如生均补贴等形式,扩大老年教育资金筹集渠道,保障老年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最后,建议办学多元主体建立联席工作制度,督促老年开放大学成员单位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促进内部管理和提高办学质量。

2.明确办学评价标准,完善监督考核机制

各级政府强化对多元办学主体领导,明确办学评价标准和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办学评价标准包括四个维度,即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的定量指标、政府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学习满意度指标、办学管理指标,这些标准指标不仅采纳宏观指标、客观指标和结果指标,也要灵活采用微观指标、主观指标和过程指标。监督考核机制结合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战略目标,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避免办学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问责机制,制定一体化问责标准流程,引导政府部门相互协作,提升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模式的规范性和秩序性;健全监督考核主体多元化,召集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广泛参与,鼓励媒体和群众监督,确保监督考核机制科学合理。

(二)理顺体制机制,提升办学层次规模

1.构建沟通协作机制,强化多元主体办学

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搭建一个综合性网络平台,实现各级政府部门、市—区级老年开放大学体系、社会机构和行业组织等高效沟通协作群,推进老年教育资源互通共享,增强协调效应、合作效应、整体效应和增值效应,进而实现各级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模式优化。多元主体通过综合性网络平台,可分享和宣传各级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开通专项反馈栏解决办学难题,建立大数据信息库可对各类老年教育资源进行分类汇总,便于数据记录、查询等操作,实时交互处理信息源,提升多元主体协作办学活力。

2.系统化体制机制,实现教育资源融通

加强市委领导、市政府统筹,教育、老干部局系统、民政、文旅、老龄部门密切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老年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老年教育工作统筹领导工作小组,建议由教育部门牵头,统筹规划体制机制,整合资源协调矛盾。市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模式建立配套的办学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系列化办学评价标准,明确多元主体职责和权益,建议将老年开放大学列入编制,使得各级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有切实的建制、师资经费等诸保障。加强市校统筹指导各区老年开放大学的业务职能,建立多元主体共建办学长效机制,协调政府部门和公共文化资源,为老年教育提供新渠道,建立市场化配置制度广泛合作,充分借助社会办学资金、办学师资、办学场地等资源,完善师资库、教材库等资源库,丰富老年教育的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格局。

(三)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提升办学质量

1.提升师资队伍水平,打造教学研究实力

通过各种渠道扩充师资力量,打造“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老年教育师资队伍。各级老年开放大学可聘有热情、有经验、有精力、有能力的退休人员为办学工作人员,充分利用高校教师专业优势,聘任在职教师进行授课,并拟聘在读研究生、退休教师、社会上“能工巧匠”来校任教。积极推进老年开放大学师资队伍体制机制改革,在岗位设置、职称评聘、薪酬福利、绩效考核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打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发挥市级老年开放大学“老年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引领作用,坚持教研先导,各区老年开放大学成立老年教育研究室,组织专兼职教研团队,打造老年教育研究基地,以问题为导向拟定研究方向,用校本研究引领老年教育科学发展,解决办学实际问题,促进老年开放大学办学规范和创新发展。

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健全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老年人特点和学习需求,明确非学历和学历老年教育的培养目标,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依据国家学科分类准则,结合我国老年大学30多年的独特办学经验,建议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可借助北京开放大学自主业务办学权,向北京市教委积极申报老年教育类新专业建设。在老年开放大学课程体系建设中,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树立老年学员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遵循因需设课和引导设课相结合原则,立足当地实际促进特色办学,构建老年开放大学课程体系,逐步形成系列化、层次化、模块化课程群,侧重课程设置和学习资源建设科学性、系统性,每门课程基本实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要求授课教师准备教案,并将教案列入薪酬考核范畴。

四、结束语

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模式优化有助于提升老年群体幸福感和获得感,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示范城市提供有力保障。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办学模式是由办学资源特殊属性及其组织架构所决定,其办学模式优化策略将助力各区级老年开放大学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结合北京实际办学需求,为实现创新发展,成为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新型老年大学,北京老年开放大学需进一步创新办学模式、完善办学结构、丰富共享资源。

猜你喜欢

办学大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