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陕北窑洞元素

2023-12-17马盘东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7期
关键词:传统元素室内设计

马盘东

【摘 要】当今,许多室内设计师正努力探索更多的创新与可能性,然而,这些创新最终还必须依靠优秀传统文化来支撑。陕北窑洞作为历史的承载者,蕴藏着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十分有必要深入探究它的艺术价值,并努力把它的延续下来。本研究旨在利用文献资料和网络,收集有关陕北窑洞的相关材料,总结其中的经典元素,探索陕北窑洞的生态特征、文化意义、装饰风格等方面的特点,来使人们更直观地了解陕北窑洞的魅力所在。经过系统的研究,深入挖掘窑洞的各种元素的价值,以便在当下的审美环境中,利用这些资源来融入到室内设计作品中,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室内空间,也为现代人们提供设计和生活的灵感。

【关键词】陕北窑洞;传统元素;室内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41.5;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045—03

陕北窑洞的形成与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正是黄土高原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造就了陕北窑洞这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文化,直到如今,陕北地区还保留着这种极具地域性的建筑风格。陕北窑洞历经漫长的演变,从最初的简陋状况逐渐演变成如今的精致结构[1]。这种古老的建筑方式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既体现了汉族的农业文明,又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陕北窑洞既具备独特的居住功能,又具备丰富的历史意义,更具备珍贵的艺术性与环境保护意义。

陕北地区的窑洞是一种独特的住宅建筑,在其元素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近年来,随着陕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窑洞被拆除或改建,这也加强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因此,本文旨在对陕北窑洞元素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阐述其特点、风格和文化内涵,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对于窑洞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2]。

通过对陕北窑洞元素的深入研究和了解,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农村文化,有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将就陕北窑洞的文化元素进行探讨,对陕北窑洞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陕北窑洞民居的传统装饰元素研究

(一)建筑的元素运用

窑面对于窑洞人家来说是家里的门面,因此窑屋的窑面既必须牢靠又必须漂亮。窑面反映出一个家庭的财富,因此,无论富裕家庭或普通家庭,都会认真地打造窑面。窑面的装修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古老的水波纹、耙纹、草泥涂层、砖块砌成的窑面,后来又演变成木结构的屋顶[3]。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如石头、陶土和其他建筑材料,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例如,在普通的住宅中,通常使用陶土和黏土来覆盖墙壁,而在富裕的住宅中则使用各种建筑材料。

(二)门、窗的元素运用

不管什么类型的窑洞,它的门窗设计总会受到严格的要求。通常,它的外观以半圆形与方形的组合呈现,以此来表达“天圆地方”中的精神。除此之外,它的内部空间以木制的框架组织,分为了四大类:天窗、斜窗、炕窗以及其他类型的门窗。两扇精心组装的木制门框,窑面以精致的木格装饰,呈现出绚烂多彩的花纹,令人叹为观止。

由于窑洞进深较深,需要一个朝南的入口来获取阳光,因此,这个入口处被安装了一個巨型的窗框,成为唯一的采光处,窑洞窗户起采光和封闭空间的作用,将麻纸覆盖在外,这样可以让阳光穿过,但也可以阻隔一定的风,从而达到密封的效果。谈及窑洞的门窗,就必须要谈到窗户文化[4]。窑洞窗户花色各异,从正方形的、菱形、工字、回字、万字,灯笼锦,再到步步锦,每个花色的构思和制作过程,尽管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匠人们的精湛技艺。人们热衷于将窗户装饰的美观多彩,特别是喜欢用剪纸来装饰方格或菱形的窗户,这些窗户的造型、装饰都被视作神圣的象征,蕴含着古代的规制与现代的诉求。

(三)铺地的元素运用

原本,窑洞的内外地面是由土地为主,后来发展成了方形砖块和铺路石。靠崖式窑洞,内外均用青砖铺砌,铺砌造型各异,内多铺长砖,横竖铺砌,或菱形铺方砖,外多平行铺砖或错顶铺砌铺路石,用水泥板框砌台阶。由于下沉式窑洞内部比较潮湿,洞内地面主要铺设青砖,透气吸水。

(四)建筑色彩的元素运用

陕北窑洞的建筑色彩重要源于建筑材料,其中大面积的黄色为陕北地区随处可见的黄土,这种土壤质量通常具有较高的耐火性,并且在高原上非常稳固,在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得以保留。随着社会的发展,黄土烧制的砖与青灰色的砖材和石材运用到建筑中,这种窑洞的建筑质量逐渐被改善,由于其兼具结实与美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在窑洞建造中,这时的陕北窑洞建筑颜色多以砖材的青灰色为主[5]。通过改变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与大自然相协调的窑洞风格。中国传统的建筑风格中,许多建筑物都采用天然材料制作,如瓷砖、陶瓷、水泥等。在建筑中,经常会使用天然材料制作建筑物的门框、门板、屋顶等。还会使用各种颜色的瓷砖、陶瓷、水泥等材料,以营造出与大自然相协调的建筑风格。就像一个镜子,将室内的美丽景色映射出来,构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像。

(五)室内摆设的元素运用

陕北窑洞的建筑特点使得它们无法接受太阳的照射,因此,在室内布置上,必须充分考虑到阳光的利用。窑洞的主客厅朝向南方,窗户也朝向南方,而且炕的位置也要放在靠窗的位置,以便夏季时,室内避免接受太阳的照射,而炕本身又具有散热的作用,从而让窑洞内保持凉爽。冬天来临,炕和灶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灶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炕,而土料本身具有良好的蓄热性,可以使热量均匀分布,从而达到加热的效果。洞内的炕、小灶柜、小缸、小瓮,都是当地特色,窑洞人家偏爱传统的家具,而且窑洞还可以用于粮食储存、生产和运输,因此窑洞还兼具储存空间和仓库的作用。

(六)庭院布置的元素运用

一些大户人家的院落布局比较讲究,不仅因为它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建筑雄伟,而且建筑风格独特,砖瓦木结构。石刻建筑技艺精湛,总体轮廓保存较为完好,院内彩绘、木雕、砖雕随处可见。木雕作品,取材于各种民俗或故事,无论是屋顶、窗棂还是家具,都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含义,尤其值得一提的,木雕作品中的精品楠木床,需要数工匠花费多年的心血,楠木床由多部分构成,完全无需一颗钉子,更能够随心所欲地拆装,采用透雕镂空雕的技术,床柱则采用了竹节形状的雕刻,代表着一个个坚固的结构,象征着一个个坚强的人。楠木床的设计十分独特,它的内部和表面都刻画了图案,包括金鸡、麒麟送子图、福禄寿三星、春夏秋冬。它的制作技术十分出色,甚至被传说能与皇帝的龙椅相比。

二、陕北窑洞民俗元素的视觉审美价值

(一)陕北剪纸的审美价值

陕北地区的人们通常居住在窑洞里,他们的门窗上都会贴上剪纸。民间艺术家们用灵巧的手在红色的纸张上创作出各种造型,传承着古老的审美观念和精湛的手工技艺。陕北地区的剪纸画是一种传统的装饰,它们被贴在窑洞的墙上,旨在保护墙壁,祈求吉祥平安。新人结婚时,也会贴上剪纸画,以表达喜庆的气氛。这些剪纸画通常都是用来表达喜庆的,而不是用来表达晦气的。剪纸画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品,它还具有多种寓意,如富贵吉祥、平安幸福等。除了剪纸还有炕围子画,炕围子画不仅可以隔离土炕上的被褥,使其与土墙壁保持一定距离,有效防止潮湿,保持床铺的清洁。

(二)陕北窑洞门簾的审美价值

窑洞的居民都会在门洞上安装门帘,这样可以在冬天抵御寒冷,保护窑洞免受冻害。夏天,门帘可以阻挡阳光和雨水,防止蚊虫侵害。在陕北地区,人们通常会使用拼布制作的门帘,这不仅是为了实用,还能展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陕北妇女用平日里做衣物和被子剩下的边角料,经过精心剪裁,将各种形状的布块拼接起来,创造出多样的门帘。陕北地区,制作出精美的拼接门帘,不仅令人自豪,更能够与整个窗户的格调相得益彰,彰显出陕北人民的淳朴和勤劳。

(三)陕北传统生产工具的审美价值

石碾是一种古老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源于几千年前的劳动人民,当时他们用石头、木材等材料制作而成,主要用于碾碎五谷和去皮。如今,许多农村仍然在使用,成为乡村的一种文化象征,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石碾通常被安置在村庄的中心或大户人家的门口,无论是个人出资还是集体募捐,村民们都能使用。这里也是村民们聚会的地方,当人们吃完饭后,老人和小孩们都会围坐在石碾旁,聊天、玩耍,而且,当村庄举行重要会议时,村长们也会聚集在这里召开会议。石碾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它与窑居者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三、现代室内设计对陕北窑洞元素的继承与发展

(一)地域文化精神提炼表现

陕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深厚的黄土地。陕北窑洞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当地的居民。因此,应该利用陕北窑洞的历史和地理优势,结合当地的风俗习惯,打造具有地域特点的陕北窑洞文化景观村,并通过创新的设计,让人们感受到陕北窑洞的魅力。陕北的民俗风情包括腰鼓代表了陕北人的豪爽、自由、欢快的精神。当今,许多日常使用的器具,例如水缸、轴辘,已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但通过重新把它们纳入当代的室内空间设计中,不仅可以让它们重新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标志,还可以让它们成为陕北窑洞文化的一部分,让它重新焕发新的光彩。通过将延安窑的独特文化和传统特色符号融入进设计中,使人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当地的魅力。

(二)装饰元素直接运用在设计中

在设计中,我们往往直接把的建筑样式、传统装饰纹样和窗格文化融入现代的室内环境中,来创造独特的室内氛围。然而,将这些元素直接运用通常会显得过于呆板,所以多被用来做较小的装饰,如果广泛地应用,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视觉冲击。因此,通过重新演绎与再现传统的场景与物品,融入当地的文化象征,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比如,将陇东庆阳的“五绝”移植到设计作品中,陇东庆阳的“五绝”展示了庆阳的传统技艺,包括刺绣、皮影、剪纸、陇东秧歌以及陇东道情等。庆阳的传统手工技艺不仅是一种精致的装饰,也是一种展示庆阳本土文化的绝佳方式。此外,皮影戏、陇东秧歌、陇东道情等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也是庆阳本土文化的一种象征,它们不仅展示了庆阳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庆阳的精神财富。将其融入到设计作品中,不但可以衬托当地窑洞的独特,也能够彰显出来民俗美。

(三)融入现代审美打造独特风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地进步为人类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而这种快速的变革也迫切需要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符合当下社会环境的设计方案。因此,设计不仅仅要满足基本的功能性,还应该结合当下的文化背景,采用具有特色的、具有个性的设计风格,以满足当下的审美追求。使用这种方式需要艺术家拥有丰富的想象力、熟练的技巧、独特的思维方式,并且需要考虑到观众的喜好,所以具有较大的挑战。

四、结语

受现代社会发展,很多新建筑已逐步替代传统窑洞民居。对比以往低成本砖瓦结构,现在居民都比较愿意买轻便商品房。尽管如此,还是应该珍视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具有特殊设计理念,它们既反映了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并融入现代审美观念,既造型优美,还具备实用功能。所以在使用这些要素时,还需对地方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考察。通过对当代民族特征的考察,既能运用有代表性,又抽象的形象,表现各地风土人情,也可以使之融入当代建筑中,使传统的地方文化重新塑造,并且带来了别具韵味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华露嵘.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之应用[J].居舍,2022(33).

[2]袁莎莎.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有效运用[J].文化产业,2022(30).

[3]宋棋超,张丹阳,侯宇.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居舍,2022(29).

[4]张加奇.传统民居装饰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19).

[5]姚璐,杨晴晴,贾思寒.豫西靠崖式窑洞空间改造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2(8).

猜你喜欢

传统元素室内设计
陈奕含室内设计作品
室内设计作品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住宅室内设计
作品三
低碳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中国传统美术元素的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审美特征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依托大众文化对传统的现实构建
传统元素与现代空间的共融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