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地方公共图书馆传承地方文化的实践与策略

2023-12-17熊川燕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17期
关键词:福州市福州文献

【摘 要】本文以福州市图书馆为例,对政策、资源、馆舍、读者以及馆员等资源基础进行分析,以设置地方文献专区、开展多样化的闽都文化推广活动、地方文献数字化、试点“景区+分馆”模式建设鼓岭分馆等方式开展传承闽都文化实践,从而探讨提升的策略:包括提升馆员队伍素质、加强馆藏资源建设、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探寻文化科技赋能、与社会机构联手、借助文旅融合模式。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地方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25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7—086—03

一、福州市图书馆传承闽都文化的意义

(一)守护地方历史文脉

福州是福建历史上第一个建制的县,有“八闽首邑”的美称,具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是闽江流域的“滨海邹鲁”。历史以来的福州连山接海,特殊的区域地理形成了开放包容的地理气质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底蕴,闽都文化由此而生。昙石山文化、船政文化、三坊七巷文化、壽山石文化等成为闽都文化品牌的代表。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福州先民的智慧,闪耀着榕城的文化辉煌,有别具一格的闽剧、十番音乐、评话、伬艺还有精湛的寿山石雕、软木画、脱胎漆器、福州油纸伞技艺,这些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了千百年的榕城人,奠定了福州市厚重的人文底蕴,汇聚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闽都文化。

公共图书馆是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做到对有鲜明地域特色、记载着城市文明成果和发展脉络的文献方面的系统收集、整理、保存、展示、传播[1],并且能够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福州市图书馆在传承闽都文化方面有着自身的职能和地缘优势,地方文献和典籍是最直接、最全面、最完整地收录和保存地方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留下的智慧结晶和文化记忆。

(二)发挥社会教育功能

1975年国际图联将“开展社会教育”列为图书馆四大社会职能之一。从此以后,图书馆就十分重视社会教育职能的发挥,用“没有围墙的大学”的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了图书馆真正走入平民百姓中。[2]在社会教育中图书馆的重要性的认识方面,蔡元培先生用“教育不专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3]给予精确地阐述。

福州市图书馆利用自身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开展阅读服务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地方文化推广活动,是发挥自身社会教育职能的体现。读者在图书馆中阅读地方文献、参与地方文化推广活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对福州的认识和认知,提升了对这个城市的认同感,增强了自豪感,甚至转化成闽都文化的传承者。

二、福州市图书馆传承闽都文化的基础条件

场所是传承地方文化的保障,福州市图书馆新馆面积5.8万平方米,设有专门的地方文献专题区域,为开展地方文献征集、收藏、应用提供了空间基础,同时也为地方文化的研究、应用、普及提供了硬件条件。

文献建设是传承地方文化物质的基础,福州市图书馆重视地方文献征集、收藏和开发利用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地方文献已初具规模,当前馆藏3万余册。为传承地方文化,福州市图书馆已收藏到具有福州特色的地方文献,如《闽都别记》《福州通志》《福建省侯官县乡土志》《八闽新记》等珍贵的方志史料,馆藏涵盖了闽都非遗、闽都名家、闽都茶文化等多专题闽都地方文化,这些丰富的地方文献为传承地方文化奠定了文献资源基础。

专业馆员知识素养是传承地方文化的人才基础。福州市图书馆注重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专门成立学术与发展研究中心,根据地方文化建设开始相应的学术研究,“福州船政”“三坊七巷古建筑”“福州侨批”“上下杭商贸”“林徽因”“侯德榜”“鼓岭人家”等各种“虾油味”十足的福州地方文化得以研究和开发。在研究中,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图书馆员得以培养和成长。他们也逐渐成为闽都文化的文献征集采访者、加工管理者、宣传推广者。

读者是传承地方文化的第一要素。文化的传承离不开人的参与,地方文化要传承,就要近人心、进人心。作为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福州市图书馆积累了一大批稳定到馆的市民读者,截至2023年5月已拥有读者18.7万,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达18.1万余人。他们是传承地方文化中最重要的要素——人的资源。

三、福州市图书馆传承闽都文化的实践

(一)地方文献专区化

福州市图书馆十分重视地方文化的传承工作,早在20世纪90年底就设置地方文献室,专门存放地方文献资料,且配有专职人员负责地方文献的征集采访、获赠等工作,主动通过多渠道、多领域寻求社会合作,努力促成珍贵文献捐赠入藏图书馆。

同时,图书馆重视地方名家的联系,通过渠道与他们建立联系,以全国各地福建籍人士为对象,加强联系,形成征集对象和服务对象。经过多年努力,在湖北工作生活的福建籍人士为图书馆捐赠《湖湘文库》;福州市社会名流向图书馆捐赠各种长年珍藏的图书几万册。

多年来,福州市图书馆通过不断有偿征集、无偿捐赠、交换共享、联合共建等方式收集各时期福州市地方人士著述、地方史料、年鉴、方志、族谱等文献资料,建成了独具福州特色的地方文献体系,入藏方志、族谱、非遗各类型的地方文献资料馆藏达3万余册。

现代技术的应用是福州市图书馆传承地方文化的重要手段,图书馆通过对闽都文化电子资源的收藏和利用,制作“闽都名人墙”,采用点击电子屏可以快速阅读闽都名人著作以及介绍闽都名人的相关著作,实现地方文献充分的应用。

(二)宣传推广多样化

1.举办讲座

讲座因其受众面广且具有可持续、系列化等特点已成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重要方式之一。

福州市图书馆为传承地方城市文化,在讲座内容上可谓是包罗万象,从福州古厝建筑到福州文物故事、从闽谚声韵到姓氏源流、从寿山石韵到茉莉花茶,力图将福州的方方面面都搬到讲座上,向读者讲授博大精深的闽都文化。如:“闽江之畔话古厝—带你触摸古城根脉,探寻闽都古韵”“闽谚声韵之真趣”“追根溯源,探秘福建姓氏文化”“寿山福地·国石瑰宝——品读寿山石的历史与文化活动”“茶通人心——茉莉花茶香自榕城”等。

2.闽都文化荐书

导读是图书馆一项主动性的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发挥教育职能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利用文献资源,更好地引领读者阅读。[4]

为宣传推广闽都文化,进一步提高福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打造阅读推广服务品牌,福州市图书馆在线下纸媒开设“悦读·闽都文化”专版配合福州市图书馆官方公众号上的“品闽都文化 探闽地风华”系列推文,通过对馆藏闽都文化书籍(主要包含闽都名人系列、闽都非遗系列、闽都古厝系列、闽都乡音系列等主题)线上和线下的推荐,增强闽都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铸造福州城市的文化品质。

3.开展线下展览、互动体验活动

闽都文化的呈现是多元的,有静态的文献典籍、古城遗址,也有动态的福州非遗技艺。公共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文献和场馆资源优势,开展线下展览和互动体验活动。

为深化闽都文化传承保护,彰显福州城市文化特色,福州市图书馆相继举办了“闽都文化书展”“榕籍书画家作品展”“非遗文化图片展”等多场展览,带领读者朋友们共同领略闽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地方文献数字化

“对特色文献进行数字化建设”是当下图书馆保存文献的重要技术手段,“地方文献数字化”是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福州市图书馆通过深入挖掘福州地方的特色文化,收集、加工、整理形成了价值颇高的地方文献自建数据库,包括:手绘福州、馆藏地方文献数据库、林则徐专题库、船政文化数据库等。

(四)试点“景区+分馆”模式

鼓岭是福州海拔最高的风景区,鼓岭分馆是福州市图书馆在榕城之巅打造的一个高颜值分馆。分馆开辟专区展示与景区有着密切关联的绝版文史类书籍,如《大鼓山·涌泉寺》等所在地文化书籍、地方志、文献等。分馆通过“闽都形胜”闽都地方志及影像记录展、露天播放福州十邑古厝和《探秘福州》纪录片等方式丰富馆藏服务的开发,吸引游客踊跃参与并打卡,一同探索闽都文化源流和鼓岭历史。

通過这样的“景区+分馆”模式试点,游客和读者能够近距离触摸到珍贵闽都文化,品尝鼓岭丰富的历史。

四、地方公共图书馆传承地方文化的策略

(一)提升馆员队伍素质

馆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工作的成效和质量高低。地方公共图书馆需重视对馆员的业务培训,提供馆员学习交流机会,建立馆员培养机制;图书馆应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和服务激励机制, 激发并鼓励员工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服务意识,形成一批有干劲、有创新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推动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工作创新。

(二)加强馆藏资源建设

收藏是基础,地方公共图书馆要承担起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大力开展文献征集活动。一方面图书馆采购部门要重视地方文献的采购工作,将地方文献采购作为每年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工作;另一方面图书馆业务部门需积极走访当地的机关团体和知名老先生,对地方城市文化相关的专题文献大力收集,丰富地方文献馆藏特色资源。

(三)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开发利用是目的,全方位、有深度地推广优秀城市文化资源,可以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例如:开封市图书馆围绕开封宋文化打造了市级地方文化品牌——两宋图书展,并成为由河南省与浙江省共同举办的“两宋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5]杭州图书馆以文献为依托,展览和分享沙龙相结合,以代代相传为手段的“杭州匠人”项目。[6]公共图书馆可结合自身资源和当地城市文化,借助当下的新媒体技术和广告运营公司,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在品牌活动中吸引更多市民朋友参与到活动当中,引导人民群众了解、学习、延续地方文化,并使之转化为凝聚城市文明建设的精神纽带,增强文化自信。

(四)探寻文化科技赋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图书馆应积极跟进,利用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提高文献加工、管理和利用的效率。此外,通过利用新媒体工具如微信、微博和短视频平台等,提高信息推送的速度和覆盖范围。同时,引入VR、AR等科技手段,为图书馆参与城市文化建设赋予更多的科技力量。

(五)借助文旅融合模式

在文化推广中糅合旅游宣传,探索推广地方旅游的着力点;又在旅游推广中融入文化因素,寻找推广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抓手,只有两者深入结合,才能实现文化与旅游推广的双赢。[7]2018年3月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以来,文旅融合成为时下热点,公共图书馆应该紧跟潮流积极探寻文化和旅游的结合,通过举办研学活动,通过“景区+分馆”模式将地方文化送达游客身旁,从而达到推广地方文化的目的。

五、结语

公共图书馆传承地方文化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需要长期开展馆藏特色资源建设、推进开展地方文献利用的相关工作,形成社会联动的传承机制,让广大的市民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增强当地市民的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汤敏.文化的歌者:公共图书馆在传承城市底蕴中的作用[A].第29届全国十五城市公共图书馆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7.

[2]李华艳.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图书馆,2021(8).

[3]高叔平.蔡元培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4]蒋松萍.图书馆导读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4).

[5]葛智星.公共图书馆参与地方文化传承建设的实践与策略研究——以开封市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6).

[6]柴玲姬,陈锋平.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化传承工作探析——以“杭州匠人”项目为例[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5).

[7]刘鸣,邹雅婷.文旅融合视域下公共图书馆活化地方传统文化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1(12).

作者简介:熊川燕(1991—),女,福州市图书馆特藏文献部主任(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福州市福州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二)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
——福州市冯宅中心小学简介(一)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福州市老促会到连江拍摄电教片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以生为本:互动中落实高效讲评——以“2018年福州市质检卷”为例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