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文科建设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探析

2023-12-17陈永琳

关键词:新文科教学改革

陈永琳

摘  要: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作为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课程,“大外语”教育理念和“数字人文技术”共同助推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这是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人文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技术方法路径,跨专业知识融合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容建设路径,“以文化人”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育人思想路径。在改革中,我们要注意“创新”的真切落实,也要注意在改革具体环节中贯彻“守正”思想。这对于高校新文科建设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文科; 大学公共英语;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H319.1;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3.05.021

近年来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深入,推动了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理论研讨和实践进程。相较于初期理论和实践的摸索阶段,在中国知网以“新文科”“外语”等为主题词检索相关研究文章,从2020年至今已有500余篇。这些文章大多围绕新文科与外语教学的概念源流、理论探究、实践策略、发展前景展开论述,提供了较为充实的案例支撑与经验启示。可以说,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我们唯有从理论探究与实践经验中不断归纳、总结、反思,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育人潜能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

一、 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新文科建设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转型的重要背景和导向。新文科理念倡导打破专业壁垒,建设学科交叉融合的自主知识体系,推动了公共英语教学界“大外语”概念的理论革新与实践推广。而大数据时代“数字人文技术”的完满融合与应用推广,也为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课堂带来巨大变化,极大推动了新文科理念下的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改革进程。从典型教育理论和技术因素着眼,可以看出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深化新文科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 “大外语”教育理念促使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在传统的公共英语教学模式中,由于学期课时的限制,师生一般围绕指定教材的单元内容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训练。从教学内容来看,通用教材往往以人文社会题材为主,自然科学等领域题材内容呈现较少。在这种教学语境下,学生英语学习的知识结构存在单薄且割裂的问题。近些年在新文科建设的推动下,外语学界提出“大外语”的理念并不断深入人心且已展开实践。有学者指出,“大外语观应从知识、文化、能力、技术及认识等维度来综合考量。”[1]可以说,这种综合知识、文化、能力、技术、认识在内的英语学习,正是新文科倡导的跨学科知识交叉之体现。

“大外语观”下的公共英语教学课堂在指定教材的学习外,在教学内容方面强调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在教学重心方面注重从语言技能学习向语言文化培育的转移,但这种语言文化培育是不排斥技能应用职能的,如翻译服务(translation services)便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在教学模式方面主张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将公共外语教学融入学生专业学习的轨道中。大外语教学理念强调教师不再仅仅围绕课本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知识训练,而是结合公共英语课程学生受众的专业背景,增加专业英语知识教学环节。比如,在给历史学专业的学生上课时,教师让学生针对单词“Science”(科学)考辨其词条背后的词源历史。学生在主动的探究过程中发现,Science在当今日常生活中的词义主要指代自然科学,但其背后却有着深刻的词源演变史。古希腊时代的Science一词,主要指认知、理性传统的意思,直到19世纪在日本传译的过程中其内涵发生改变,Science一词逐渐仅指代自然科学。从深层意涵来看,“科学”一词的意义发生窄化,转变为实用指涉的技艺内涵。而当时的中国由于翻译人才匮乏,Science一词的“赛先生”之意,更寄托着中华民族在历史危难时刻,仁人志士对于自然科学救国的希望。在这样的大外语教学环节中,学生不仅加强了传统的知识技能学习,还发挥了专业背景优长,主动地探索英语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意涵,对其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有益的。而在对Science一词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关联学习中,也让学生了解到自然科学对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意义,以古鉴今,达到思想育人的教育目的。

(二) “数字人文技术”助推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以往的公共英语教学课堂主要依赖师生围绕教材的口头教学,辅之以多媒体为手段的教学辅助知识内容呈现。这样的英语课堂模式往往是教师主导知识传授,内容也多依赖于课堂限定时间内的知识容量,学生的听说能力、知识结构、认知视野等都受到较大限制。而新文科在最近几年兴起,一方面,教育主体意识到英语教学知识交叉融合的必要;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建设的技术进步,改变了旧有的教学生态,数字技术与人文交融的“数字人文技术”得到关注与运用。所谓“数字人文技术”,有研究将之定义为“数字技术通过对人文学科的渗透和干预所带来的方法论创新。”[2]同时指出数字人文技术与外语专业的共识点:一是都主张跨学科融合,二是强调数字信息技术在人文专业中的作用。在英语课程教学中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与思想,对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在当前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中,部分新文科建设的先行院校已经打破单纯的语言文化教育模式,加入了计算机基础、统计学导论、媒体信息处理、计算与人工智能、计算机与英语教学等体现数字人文特色的交叉知识技能培育课程,有效地拓宽了英语专业学生的技能与知识应用水平,适应新时代的英语语言应用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而公共英语课程受限于培养课时的局限,难以展开全面、系统的数字人文英语教学。但我们可以通过跨院系的课程沟通与调整,加强数字人文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目前就公共英语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可以尽最大可能将数字人文技术的优势,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当中,激发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数字人文技术学习英语的热情。比如,在进行指定教材内容讲授时,教师可结合配套的智慧教学云平台的数字共享信息,通过调用教学资源库、编辑个性化的课件、发布互动题目等技术手段,实现既定英语课堂的知识扩容与交叉。学生亦可借助数字人文手段通过知识云共享的方式,实现多元化英语学习信息的摄入和吸收。再比如,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利用数字信息平台用英文阐释英文单词的意涵。此时,学生可以通过大数据检索“剑桥词典”“牛津词典”“柯林斯词典”等相关词条。如单词confidant(知心朋友),其解释为“a person you trust and share your feelings and secrets with”。如单词oxygen(氧气),其解释为“a chemical element that is a gas with no smell or colour.Oxygen forms a large part of the air on earth,and is needed by animals and plants to live”。在對上述权威词典的数字检索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对既有英语语言内容的学习,还通过英语句法表达的方式,进一步在原典中还原英语语境,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句法表达与自主英语学习等能力。可以说,数字人文技术的成熟与运用,更便捷地提升了公共英语教学的效率,是当前新文科背景下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总之,新文科建设成为了当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标。理论层面强调专业破壁,综合知识、文化、能力、技术、认识在内的大外语观,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界的共识。大数据时代兴起的数字人文技术手段,更为大外语观的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文科建设必然要求和推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其中诸多具体经验和启示同样值得深入检视。

二、 新文科建设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

新文科建设从技术手段到教育理念,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方位的推动作用。大数据时代造就的新技术环境,有益于师生在人文与科技融合的氛围中促进公共英语教学。新文科强调跨专业知识融合的教育理念,让师生都在各自主体性的发挥过程中,深化公共英语教学的现实效用。而“以文化人”的外语教育理想,则指引着学生在公共英语课堂的学习中,不断提升文化素养。

(一) 人文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技术方法路径

大数据时代教学技术手段的迅速革新,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既带来了机遇,也隐藏着挑战。当前“AI+”“互联网+”的教学媒介环境,如同加拿大媒介理论专家麦克卢汉所形容的那样,“一切技术都是肉体和神经系统增加力量和速度的延伸”[3],“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迅速构成新的教学语境。目前进入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群体多出生于新世纪之后,他们从小在互联网时代便捷的知识索引环境中成长,超链接式的知识获取方式极大地延伸了他们学习的能力与速度。而目前进阶的数字技术学习手段,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并不难掌握。当下新文科建设强调综合性的跨学科知识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合理意义。就新文科发起者美国希拉姆学院而言,“美国教育界对希拉姆学院的改革却并不乐观”[4]。这是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弱视了互联网语境中高校学生群体的独特特质。这批学生不是纸媒时代信息隔膜语境里成长起来的学生,对他们而言,在有限的课堂内进行跨专业学习的效率是低下的。我们应引导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主动运用丰富、便捷的新技术手段以培养人文素养,这才是新文科背景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人文与科技融合的重要经验。

就当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而言,利用新技术手段进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日趋成熟。学生结合信息化终端的单词记忆、听力训练软件,将涵盖CET-4、CET-6、TOEFL、LELTS等在内的公共英语评价考试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高频错词、曲线记忆训练,已经是这批学生熟悉的日常技艺。教师在公共英语教学时可以顺应这批学生的大数据优势,尝试结合时代热点问题,让学生运用大数据手段,在英语语言学习外增强人文理性的语言文化能力。如将新闻英语的话题带入课堂教学,学生检索讨论“WHO declares coronavirus pandemic”,索引到“118000 cases in 114 countries”“4291 people have lost their lives” 等重要数据信息,并做出恰当的评判(“a pandemic that can be controlled”“it was not too late to control the outbreak”等)。教师引导学生从全世界的疫情讯息中,继续反思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价值,从而更好地实现新文科背景下公共英语教学人文与科技融合的使命。

(二) 跨专业知识融合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容建设路径

新文科建设的教育理念在于实现跨专业的知识融合。而新文科背景所推动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同样试图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搭建学生跨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知识融合模式。特别是2020—2022年线上教学模式的推广与普及,为公共英语教学生态带来巨大新变。学生通过“腾讯会议”“钉钉”等APP终端,特别是“弹幕”等功能,极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与参与感,教师通过网络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和学生共享知识的感受。师生之间教学主体性的双向互动,极大促成了跨专业知识融合的教学效果。

跨学科知识间浅表的拼接重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融合。师生充分调动主体性,利用多元的知识结构、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推进英语讲授与学习,同时教师对学生加强引导,才是新文科背景下跨专业知识融合的应有之义。以世界经典名著The Tragedy of Hamlet,Prince of Denmark(《哈姆雷特》)讲授为例,教师并未按照惯常讲法对剧中主要人物(特别是哈姆雷特)的心理延宕展开细读,而是让学生在充分自学文本的前提下,发挥他们在大数据语境下开展自主学习的优势,多视角进入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实际教学中,有学生从心理传记批评、社会历史批评、人文主义批评等社会科学批评方法对《哈姆雷特》进行新颖解读。也有学生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践方法进入《哈姆雷特》文本的深层意义空间,如运用系统科学的大数据分析计算哈姆雷特等人物叙事的言语特质等。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利用量化的新技术手段,以自然科学的实证思维切入英语语言文学文本时,容易忽视以审美形态为本质特征的《哈姆雷特》解读。因此,教师应注意合理引导学生培养多元知识融合的整体能力,在理解英语语言文学本质的前提下吸纳多元成果。

(三) “以文化人”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育人思想路径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不在于知识的简单灌输,而重在实现语言文学“以文化人”的教育理想。百年前燕京大学英文系在重视语言训练和文学教育的双重目标下,培养出了如凌叔华、萧乾等新文学名家,以及杨刚、王友竹等翻译家,让学生体悟到了融贯中西、博雅中正的文学趣味和知识[5],实现了英语语言文学“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当下新文科建设强调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社会理想的中国学派,公共英语教学是我们面向世界的重要育人环节。让英语语言文化教育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结合,提高学生中西文化素养,也是新文科背景下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留给我们的重要经验。

提高文化素养是我国英语教育的使命和任务,这种文化包含西方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前高校外语类课程标准多将“多元文化交流”规定为英语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也就是说,学生要学习英语的语言知识和英语世界的文化,但不能单一被动地去学习和接受,而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西文化的差异。既尊重和理解世界多元文化,也坚定文化自信,樹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若学生不能有效从世界文化语境进行英语学习,则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应用效果。比如教师在对词汇“农民”的英语翻译进行讲授时,“peasant”和“farmer”的涵义和感情色彩有较大差异,虽然这两个单词都对应“农民”一词,但如果学生混淆了这两个单词在西方文化中的具体所指,则会在跨文化交际中闹笑话。

同时,在西方英语语言文化泥沙俱下的互联网舆论场中,也出现了一些抬高西方文化、贬抑中华文化的不良趋向。如在讲授饮食文化话题知识时,有学生提到网络中介绍中西方词典对“动物”的文化解释的段子,称西方文化中多是对动物的客观性描述,很少跟“吃”联系起来,而中文词典中对于动物的介绍,多有“肉可食,皮可制革”之类的描述,由此得出结论,西方文化对动物是友善的,而中国文化对动物是残忍的。该文化段子尽管有一定道理,但联系到“残忍”显然有刻意歪曲的嫌疑。教师应联系日常生活经验,向学生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对饮食文化比较重视,民以食为天,日常打招呼中“吃了吗?”即是对饮食的重视。在动物介绍中注重对“食用性”的介绍,物尽其用式的解释也反映了传统农耕文化对“实用性”的重视。上述英语教学案例在知识的讲解中融入了课程思政的要素,实践了“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树立中华文化自信。

三、 新文科建设中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的重要启示

教育部相关领导曾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到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6]。具体落实到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守正创新和价值引领的启示作用不容忽视。在当前新文科公共英语教学实践中,在教学观念创新方面也出现了过度逐新而相对忽视守正的倾向。因此,一要注意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实践中“创新”的真切落实,二要在改革具体环节中“守正”外语教育的文化意蕴,是我们不可偏离的航道。

(一) 要注意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中“创新”的真切落实

在目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中,不断发掘和推进着新文科之“新”,使创新成了新文科建设的显性目标。具体来说,这些教学改革创新可大致分为技术创新与课程理念创新。就技术创新而言,互联网及AI技术的媒介工具革新极大改变了传统的课堂生态环境。新技术具有庞大的信息库,它为师生提供了信息来源和知识交融的基础。同时,教师群体在具备微表情、弹幕等功能的网络在线教学平台,体验了与学生平等推进课堂的感受,这也是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新模式。就课堂理念创新而言,数字人文技术推动下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发生改变,使得传统的教学结构得到重新组合。师生共同在课堂中发挥主体性,他们从不同知识侧面出发的讨论,也实现了跨学科知识交融的效果。不过从具体的课程教学实践反馈来看,上述新文科背景下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在实践环节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为创新而创新的消极影响。

过度追求创新阻碍了新文科背景下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效果。一方面,是新技术手段的工具滥用。以在线教学平台中的弹幕为例,教师若对弹幕的内容引导和运用场合、频次等管理不当,如放纵弹幕内容的随意发布,很容易导致“弹幕文本作为‘噪音与影像文本同时存在于同一信道中,两者在有限的信道空间内必然会相互产生挤压”[7]的恶果。比如提到单词“black tea”(红茶)时,总有调皮学生反复发送“黑茶”的弹幕。讲到“white lie”(善意的谎言)时,有不少学生会在弹幕中发送“白色的谎言”。再比如教师谈到“call me names”(辱骂别人)时,有学生会在弹幕发布“叫我名字”,随后亦会有学生发布班内任一同学姓名,对知识准确传播以及学生注意力等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是过于追求形式上的跨学科知识融合,而忽视了英语语言文学更为本质的审美感知效果。比如在课堂上拓展至“To be,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的话题时,教师引导学生拓展至海明威名著The old man and the sea(《老人与海》)选段时,有学生以音乐(《老人與海》中文流行歌曲)引入,在老人与大马林鱼搏斗解读中引入量化数据,借此推测实际上老人失败的可能性更大。借由这些貌似科学的方法,导致文本所表现的文学审美精神与生活理性相冲突,降低了学生心中对文学表现力的感知。

反之,若教师恰当引导学生利用弹幕等网络即时技术交流手段,实现内容层面的跨学科知识融合,便可以有效地推进新文科建设期待中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比如,在讲述“Fast Food”(快餐)时,教师会发动学生分组发掘世界各地的快餐文化。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在评论区以图文弹幕形式,将“night market food”(夜市美食)和“street food”(街头小食)等世界各地饮食文化背景展示出来。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数字人文技术手段索引资料,用英语描述不同美食背后的民俗学表达。总之,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使用新技术手段,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同时还要和学生形成双向互动的关系,让公共英语课堂在跨专业知识融合的文化交际中,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二) 要在改革实践中“守正”英语教育的文化意蕴

传统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往往根据教材由教师主导课程节奏,进行单词、语法、阅读等内容的讲授。随着当前数字人文技术手段的普及运用,在为跨学科知识融合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学生依赖技术理性,对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意蕴不求甚解的问题。英语课程的学习,归根究底是探讨语言文学艺术的文化思想和审美感受,文明互鉴,吸收先进的文明成果,在这个过程中“守正”乃是“出新”的前提。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推进公共英语教学改革,“守正”是课程教学的重要启示。在词汇、语法、阅读教学等具体环节,理应贯彻“守正”思想。

具体而言,一是在英语词汇教学中注意联系文化语境,辩证地看待文化现象。新文科背景下的词汇学习可以从跨专业的角度入手,着眼于文化差异性进行文化素养培养。从比较的角度可以看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和思维差异。例如,对于“privacy”,其中有一个释义是“隐私”,在汉语语境中多是指“不愿意告诉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但在潜意识里,多会引起负面的“不可告人之事”的联想,带有贬义色彩。在西方语境中,“privacy”却是人的正当权利,没有负面意义,在中国人看来通常不属于隐私的“工资收入”“婚姻状况”“年龄”等问题,在西方却属于“隐私”范畴。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讲解,西方对于“privacy”的重视源于对个人和个性的重视,非常重视“群己”界限,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群体的重视高于个人——当然,在全球化、现代化浪潮下,中国现代社会对于“隐私”的重视和尊重也在加强。因此我们也不能静态地看待文化,文化也在融合和发展。

二是在語法教学中注意规则背后的文化成因,培养文化思维。新文科语境下的语法教学要在跨文化语际实践中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视野中理解不同的文化思维习惯,以及这些文化思维与英语语法现象的关系。如英语句子中总能找出主干和枝干,层次清晰,各种语法成分嵌套在一起,通常给人一种叠床架屋式的感受。而汉语的句式比较灵活,是一种话题式的流水展开结构。不过现代汉语受到欧化影响,吸收了部分西方语法,同时也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故而我们总能在中英句法比较中发现异同。英语语法的严谨使得英语在表述指令性语言时非常清晰,而汉语语法的灵活使得汉语在诗性传达上有弹性和优势。“五四”时期在科学思潮下,新文化先驱对西方语法的借鉴就是看中了它表意的严谨。但是汉语语法也有自身的优长,英美意象派对于汉语诗性表达的学习即是一例。因此,新文科背景下的语法教学,应突破语法规则的单一讲解,更应探索语言规则之后的文化成因,并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三是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辩论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坚定文化立场,树立文化自信。新文科背景下的英语阅读讲授,应还原跨语种交流的文化语境。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英语阅读的主动性,以辩论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用文明互鉴、多元并存的眼光看待中西文化差异,树立文化自信。在英语教材中,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题材,如饺子、月饼、故宫、功夫等带有民族文化符号的语言材料,这些是表层的中国传统物质文化介绍,只是浅层次的传统文化熏陶。我们还应重视精神文化层面的文化素养的提升,这就涉及深层次的文化比较和鉴别吸收。比如在人伦关系上西方文化比较重视契约关系,即便在家庭内部也比较重视私人领域,而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血缘关系,推崇“孝文化”。因此,我们在课堂中介绍中西方人际关系时,就要结合双方的国情和文化背景进行参照式比较,汲取对方合理的营养,摒弃我们传统“孝文化”中的愚孝因素。这样在文化碰撞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优点得以赓续,有利于文化认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

总之,“大外语”的新文科教学理念、“数字人文技术”正说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是高校新文科建设的必然要求。人文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技术方法路径,跨专业知识融合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容建设路径,“以文化人”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育人思想路径。在改革中,我们要注意“创新”的真切落实,也要注意在改革具体环节中贯彻“守正”思想。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学科交叉:新文科背景下的新外语构建和学科体系探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14-19,26.

[2]  佟和龙.数字人文视域下我国英语专业改革发展的路径[J].外语电化教学,2023(1):25-31,108.

[3]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9:127.

[4]  麦可思,王慧.一场新文科的尝试[N].北京日报,2018-09-19(19).

[5]  凤媛.新文学如何成为一种知识:对1920-1930年代燕京大学英文系文学教育考察的另一种视角[J].现代中文学刊,2020(5):101-112.

[6]  吴岩.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 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EB/OL].(2020-11-03)[2023-05-06].https://www.eol.cn/news/yaowen/202011/t20201103_2029662.shtml.

[7]  孙振虎,赵甜.参与式文化视角下的弹幕视频分析[J].当代传播,2018(06):90-93.

(责任编辑  文  格)

Reform of College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CHEN Yong-lin

(College of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Hubei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Wuhan 436032,Hubei,China)

Abstract:College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as a course with both instrumental and humanistic characteristics,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big foreign language” and “digital humanistic technology” jointly promote the reform of public English teaching,which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deep integr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technical method path of college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reform,the integration of cross-professional  knowledge is the content construction path of college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reform,and “people with culture” is the ideological path of college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reform.In the reform,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al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and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tegrity thought ”thought in the specific links of reform.This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unde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Key words:new liberal arts; college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猜你喜欢

新文科教学改革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