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美亚区域实验室运行机制比较研究

2023-12-17谢雨欣莫松怡孙一沈强张联盟

关键词: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

谢雨欣 莫松怡 孙一 沈强 张联盟

摘  要: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并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演化的严峻态势。为抢占世界科技制高点,创建高水平科技研发平台并探寻我国区域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创新路径和发展战略十分迫切,也十分必要。基于对欧美亚区域实验室的基础性地位和发展战略的认识,深入分析了欧美实验室灵活的人才引育政策和柔性的管理机制,以及日韩实验室运行的“供血、造血”可持续发展经验,并对欧美亚区域实验室的评估、考核和淘汰机制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分析,得到了如强化政策支持、增强“造血”功能、加强人才培养、与产官学界紧密结合以及建立多元化合作伙伴关系等重要启示,冀能为我国区域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和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区域实验室; 欧美亚; 运行机制;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N24; G31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3.05.004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科技创新发展的中长期态势也在发生重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都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合作。在这场全球的科技竞争中,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无疑是最主要的参与者,而其他新兴科技强国也逐渐崭露头角。

在百年大变局的背景下,全球科技竞争呈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3年十大新兴技术报告》(见图1),概述了未来3-5年内有望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技术。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同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伦理和社会责任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各国都在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寻求合作与竞争的平衡点,确保科技优势。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下的国际科技竞争不仅关乎技术前沿和产业链高端发展,更关乎国家的未来和人类的命运。在这个快速变革的时代,各国都需要掌握科技主动权,共同面对激烈竞争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一、 欧美亚区域实验室的基础性地位和发展战略比较

欧美亚地区的区域实验室在科技创新和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基础性地位,但由于地区差异和综合国力等因素的影响,其发展战略存在一些差异。下文以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韩国工业技术研究院(KITECH)、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比利时法兰德斯技术研究院(VITO)为例,比较欧美亚区域实验室在基础性地位和发展战略上的差异。

(一) 欧美亚区域实验室简介

国家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Advanced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称AIST,下文同)是日本最大的公共研究机构之一,它专注于打造和应用对日本产业和社会有益的技术,同时消除创新技术与商业化之间的差距[1]。作为公共研究机构,AIST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引导产业结构转型;第二,立足于地方研究基地的研发活动,为地方注入发展动力;第三,提出技术政策导向,输出新型产业技术以支持企业发展;第四,积极构建全球网络,与世界各地的主要研究机构签署综合研究合作备忘录。AIST聚焦于科学发现的应用化和商业化,重视各学科间的研究和发展,它的发展战略主要集中在工业尖端研究、推进长期性政策的研究以及基础科学研究。

韩国工业技术研究院(KITECH)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制造业的核心根基技术、环保清洁生产系统技术,以及开创新产业的融复合生产技术行业的实用化技术等[2]。实验室的使命是引领中小企业的成长,通过支持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培育全球中小企业,努力为韩国的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其设立的宗旨在于探寻自然奥秘——无论研究成果多寡,只要具备前所未见的特质,均被其认定为创新性发现,皆在其探索的范围之内。实验室的首要任务包括提供理论研究的实验支持、揭示自然现象与法则、制作科学研究所需器材,并供理论验证所用。此外,该实验室还兼具研究和教学的性质和功能。实验室教职人员因此承担双重使命,只不过在具体做法上有所侧重。当研究人员处在科学研究的创造性巅峰时,鼓励其专注于研究,而处在其科研创造力低谷时,就转而强调研究人员的教育和系统化知识学习,深化对概念与理论的探究[3-4]。

比利时的法兰德斯技术研究院(VITO)早已在世界科研界崭露头角,成为国际研究和咨询领域的引领者。该机构的使命旨在通过综合跨学科研究和大规模试点装置的运用,减轻企业创新的风险,同时增进法兰德斯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结构的稳固。这一实验室积极展望未来,旨在推动法兰德斯以及全球朝着竞争激烈、清洁可靠的能源系统迈进,同时倡导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在世界各地打造可持续的循环经济生态系统,显著降低法兰德地区的化学工业对化石原料和能源的依赖。基于测量仪器和数据的应用,该机构还致力于激发医疗保健和预防性医疗的创新,并推动“负担得起”的医疗保健的发展。此外,它还积极参与空间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涉及领域包括健康、农业等多个方面[5]。

VITO的研究议程聚焦于当今社会面临的主要挑战,如气候变化、粮食供应的安全性、原材料的稀缺性、可持续能源供应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为更好地满足中欧产业发展需求,促进中欧科技深度创新合作,VITO在中国建立了多个研究机构。该实验室通过破除长期以来传统的技术买卖和技术授权合作模式,将国有研发机构作为主体,直接向中国提供开放性的“技术投资”和“前沿技术共享”。这一举措加速了一批国际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和规模化,既有助于中国的发展,也实现了与欧盟的互利共赢局面。近年来,VITO的收入不断呈上升趋势,这为实验室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金来源(如图2所示)。

(二) 欧美亚实验室基础性地位比较

综合上述概况,欧美亚区域实验室主要存在着两大差异,而首先就是在基础地位上的差异。如下表1所示,欧洲国家注重跨国合作,建立了许多国际性研究机构和联盟,如欧洲科学基金会、欧洲空间局等。这些机构在推动跨国科技合作、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一直是科技创新的领导者之一,拥有众多世界一流的研究大学、国家实验室和创新企业。这些实验室在国防、能源、医药等领域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也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商业化。亚洲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科技创新成就,尤其是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等地。这些国家投资大力度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了一系列实验室和科研中心,有力地推动了技术领域的发展。表1  欧美亚实验室基础性地位比较实验室基础性地位比较欧洲美国亚洲注重跨国合作,在推动跨国科技合作、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国防、能源、医药等领域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推动了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国家投资大力度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动技术领域的发展。

(三) 欧美亚实验室发展战略比较

其次是发展战略上的差异(如表2所示)。欧洲注重跨国合作,通过欧盟框架在研究、创新和教育领域推动整合,还强调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等战略,鼓励实验室在这些领域发挥作用。美国实验室的发展战略则侧重于强调自由市场、企业创新和大规模投资,国家实验室通常与大学、企业和政府合作,致力于解决国家级的科技问题,如国防、能源安全等。亚洲国家在实验室发展方面注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投资、政策支持和合作来推动科技产业升级。例如,中国强调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日本注重机器人、绿色能源等,韩国关注5G、半导体等。表2  欧美亚实验室发展战略比较实验室发展战略比较欧洲美国亚洲通过欧盟框架在研究、创新和教育领域推动整合,还强调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等战略强调自由市场、企业创新和大规模投资,国家实验室通常与大学、企业和政府合作,致力于解决国家级别的科技问题注重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投资、政策支持和合作来推动科技产业升级

总体而言,欧美亚地区的区域实验室都具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战略都受到了地区特点、政府政策和产业需求的影响。无论是跨国合作、自由市场竞争还是技术创新,这些实验室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各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 欧美国家实验室灵活的人才引育政策和柔性的运行管理机制

欧美国家的国家实验室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持国家实验室的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欧美国家在人才引育政策和运行管理机制方面都采取了一些靈活和柔性的措施,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求和挑战。

(一) 人才引育政策

1.面向全球招揽人才。欧美国家通过提供各种奖学金、补助金、签证便利、就业机会等方式,吸引全球优秀的留学生、青年学者、科研人才到其国家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例如,2022年5月英国推出了高潜力人才签证计划,面向英国以外50所顶尖大学过去5年的毕业生,不设出生地限制也无需公司担保,以吸引全球顶尖大学学生赴英国工作。美国则通过设立国家奖学金和实习项目、提高人才签证额度等方式,确保半导体领域的应用人才供应。

2.重视跨学科交叉融合。欧美国家认识到基础学科交叉融合产生新学科体系的趋势,因此在人才培养方面强调跨学科背景和能力的培养。例如,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跨学科研究和教育计划,目标就是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博士生,自1998年以来该计划已经支持超过200个研究项目,培养了包括10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内的近万名跨学科博士。

3.采用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欧美国家通过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来保持对国家实验室人才的正向激励作用,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例如,美国国家实验室普遍采用绩效预算的管理办法,根据研究成果和影响来确定下一个预算周期中绩效拨款的额度。还采用市场化的薪酬制度,根据市场定价和谈判来确定研究人员的薪酬水平。

(二) 运行管理机制

1.立法保障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欧美国家通过立法来规范和保障国家实验室的运行管理,明确其定位、职责、监管、评估等方面的内容。例如,美国通过《联邦政府采购条例》建立了高技术研发机构——国家实验室,并陆续通过了一系列补充条文,规定了国家实验室相关重大事务。英国通过《工作健康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来规范和保障实验室安全[6]。

2.国有托管体制促进融通创新。欧美国家大多采用“政府拥有、委托承包商运营”的管理模式,政府负责国家实验室的战略指导和宏观调控,承包商负责国家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运营,实验室具有较大的自主权和独立性,这种管理模式使资源配置更加灵活,对广泛、多样的创新需求可以快速响应。例如,美国国家实验室采用国有托管体制(government-owned,contractor-operated,GOCO),由大学、企业、非政府组织等第三方机构托管,通过长期资助协议来规范和保证国家实验室的发展。

3.财政拨款和绩效评估体系共同支撑自由探索。欧美国家通过财政拨款和绩效评估体系来保证国家实验室的经费来源和使用效率,支持国家实验室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研究。例如,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联邦财政非竞争性的直接拨款,实行预算管理。每个预算周期结束后,由美国审计署对国家实验室的绩效进行外部评估,并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来确定下一个预算周期中绩效拨款的额度[7]。

4.依托科研装备一体化发展并吸引全球人才。欧美国家通过建设一流的科研装备和设施,提升国家实验室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吸引了全球优秀的科研人员到其国家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例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建有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为全球数千名物理学家提供了开展高能物理研究的平台[8]。

5.产学研协同创新。欧美国家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国家实验室与产业界、高校等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例如,美国通过《拜杜法案》,规定了国有托管体制运行的国家实验室的技术成果转化,允许联邦资助单位将其资助项目所产生的专利权许可给私营部门或非盈利组织[9]。

6.开放、共享、自主性环境。欧美实验室鼓励团队的自主性。每个团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目标,自主选择项目和分配资源。这种自主性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激发了团队的创新精神。为了促进团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欧美实验室提供了开放和共享的实验环境。各个团队可以共享设备和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 欧美国家实验室特色机制比较

在全球科研领域,欧美实验室无疑占据了领先地位。这背后的成功,除了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资金支持,更重要的是其独特的人才引育政策和柔性的运行管理机制。这两者为实验室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推动其在科研领域不断创新。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诸多实验室相互吸纳较好的人才管理政策与运行机制,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同时一些实验室也拥有创新性的特色机制,保留着个性。例如,大多数欧美实验室拥有着开放的胸怀,面向全球招揽人才、重视跨学科交融以及完善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等。个别实验室则推陈出新探索出个性化运行管理机制,例如多元化薪酬构成、灵活自主的团队建设以及透明的反馈与评估机制,等等(如图3所示)。

总之,欧美国家实验室在人才引育政策和运行管理机制方面都展现了一定的灵活性和柔性,其有利于激发国家实验室的创新活力和竞争优势,欧美国家实验室的这些做法为中国国家实验室的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三、 日韩国家实验室“供血、造血”可持续发展机制比较

(一) 日本国家实验室可持续发展机制

1.法律保障。为了最大程度地激发日本各个领域的人才和资源,以完成政府设定的科学技术发展目标和计划,日本政府积极推进在创新领域的产官学合作。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别制定了《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以及《产业技术力强化法》。与此同时,日本政府还建立了国家级技术开发项目体系,以促进工业、医疗、环境等领域的科技发展。举例而言,政府支持大型工业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产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医疗福祉机械研究开发项目、地球环境产业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等多个领域。

2.薪酬发放。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支配自主权,这有利于改善整个研究机构的研究氛围,吸引更多顶尖科学家的加入(每年实验室人事费用占全部项目费用的近30%,与直接研究费用相当)。此外,该实验室还将研究经费的预算管理制度改为决算制度。这一改革的目的在于方便研究计划的灵活规划和调整,有利于将资金集中用于关键研究计划的推进。这些举措提高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从而促进科研工作的高效进行,加速科技领域的进步。这一制度改革也体现了日本在科研管理方面的先进性和灵活性,值得我国科研机构借鉴和学习。

3.实验室经费来源。日本政府提供的公共科研资助分为两大主要类别,即稳定的运营交付金(事业运行费)和竞争性资金。前者占绝大多数比例,尽管后者的份额逐年增加,但在过去5年中一直保持在大约11%左右。以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为例,该研究机构不仅获得政府按计划拨款的大部分资金,还通过与产业界的合作研究或委托研究获得额外资金,并通过技术转移机构进行的技术许可来获取企业的财务支持。政府拨款的管理由理事长负责,以确保重要的研究计划能够得以实施,这些拨款向实验室内的所有研究人员开放,他们可以根据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提交课题申请,通过竞争获得资金。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参与外部竞争,争取获得研究经费。这种多元化的經费来源为实验室的可持续运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科研项目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建立分支机构。日本的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不仅设有东京总部和筑波总部,还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多个研究中心,包括北海道研究中心、东北研究中心、中部研究中心、关西研究中心、中国研究中心、四国研究中心和九州研究中心。这一分布网络的建立使得实验室能够更好地覆盖国内各个地区,充分利用地区特色和资源,促进科研合作与创新。各个分支机构都在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推动了当地的科技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加强实验室内部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共享与转化。这种多中心的组织结构有助于提高实验室的科研效率和创新能力。

5.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实验室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聘用国外的研究人员。这一灵活的用人机制对于促进研究交流、技术创新以及培养年轻的高级研究人才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与国际上的科研精英合作,实验室能够借鉴世界各地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从而提升自身的研究水平。同时,对年轻高级研究人才的培养也是实验室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与国内外的科研专家合作,年轻研究人员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研究机会,有助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如图4所示)。

图4  日本国家实验室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 韩国国家实验室可持续发展机制

1.法律保障。韩国的区域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实验基地的设立遵循《关于政府资助研究机构等的设立、运营及育成法》。该法明确规定了这些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编制、科研活动和成果分配等方面的事项。采用这种混合方式,为研究机构的运营和研究活动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和弹性,使这些机构能够回避国立机构必须遵守的刚性预算会计法和公务员任用规定,从而在人事管理等方面创造更为宽松的环境。这不仅为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还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研究成果。这一法律框架的建立为韩国科学研究提供了更为灵活和高效的管理机制。

2.薪酬发放。以韩国工业技术研究院为例,基本工资和薪金的增长机制主要包括两种方式:(1)年终评价机制,它侧重于定量评价(占50%)和领导评价(占50%),根据综合评价结果来决定增长标准;(2)工作年限评价,要求在本单位或本系统工作满10年才有资格参与此类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包括领导评价、同僚评价以及服务保障部门评价。

对于可变薪酬,它与奖金直接相关。一般来说,从研究课题所得利润中划拨出30%至50%的资金作为奖金在课题组内进行分配。具体的分配方案则在与劳动组合协商后确定,以确保公平和透明性。这种薪酬制度的灵活性和公正性有助于维护员工的积极性,推动科研课题的高质量完成,为研究机构的长期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实验室经费来源。近年来,韩国政府已经实施了一项重要的改革,将其资助的研究经费体制从过去的“一次性拨款制度”转向了全新的“基于项目管理制度”。这个改革的实质性变化在于,研究部门的管理责任由研究项目负责人承担,而不再是整个部门。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的方方面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包括项目申请、组织、实施、研究经费分配以及确定项目研究团队成员和各自的职责等方面。此外,引入了合同制度以聘用外部研究人员,实行了人员结构的灵活调整等措施[10]。

韩国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实验基地的经费来源相当多元,绝大部分来自公共财政资金,而来自民间的研究委托费仅占总经费的4%到5%,主要包括政府资助金、自身收入、基金和其他收入。政府资助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务总理室,这一部分资金主要用于维持研究机构的日常运作,大约占国家科技预算的3/4。政府其他部门也提供了小部分的资金支持[11]。自身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来自科技部委托的国家研究开发项目的拨款,以及企业委托研究费和技术转让收入的一部分。基金和其他收入的大部分也来自科技部。

政府对实验室的财政拨款分为两个主要部分:资助金和政策研究费。前者由国务总理室拨发,后者則由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基金资助包括基础研究资助和研究基地资助两个部分。基金资助体现了政府对科研的长期承诺,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以便他们能够专注于重要的研究工作。此外,政府还通过政策研究费来支持研究开发项目,确保了研究机构在具体领域的研究活动得以持续进行。这一多层次的经费体系有助于保持科研的多样性和深度,为科技领域的不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财务支持。

4.实验室分支机构。韩国生产技术研究院(KITECH)在韩国的仁川、安山和天安市分别设立了三个关键研究领域的研究所。这些战略性位置的选择旨在为附近的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支持。此外,KITECH还在光州、大邱、釜山、江陵、蔚山、全州和济州等地设立了区域部门,以进一步加强与地方产业的合作与支持。这一多层次的合作网络促进了科研成果的传播和技术的转移,对于韩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紧密的合作关系有助于实验室与国际和本地合作伙伴共同推动科技发展和创新。KITECH与高校的合作涵盖了德国、俄罗斯、美国、中国、日本等众多国家和地区,这为实验室运行提供了丰富的国际人才支持,具体机制如图5所示。

图5  韩国实验室可持续发展机制

(三) 日韩实验室运行可持续发展机制对比

日本和韩国在科研和实验室方面都有着强大的基础和一定的实力,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它们在可持续发展机制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1.政策和法规上,日本和韩国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以促进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这些政策的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在投资和资金分配上,日本在科研方面投资巨大,有着丰富的科研经费,支持实验室的发展。韩国也在提高科研经费,但可能相对较少。在人才培养上,两国都重视人才培养,鼓励年轻人从事科学研究。日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享有国际声誉,吸引了许多国际学生和研究人员,而韩国也在培养国内外的科研人才。在经费上,日本在科研经费方面一直投入大量资源。日本政府、企业和大学都在科研领域投入了相当可观的经费。这一切使得日本在许多科学领域都能够保持领先地位。韩国也在增加科研经费,韩国政府一直在努力提高对科研的经费投入,以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2.在创新方面,日本的实验室有以下几个特点:(1) 长期研究的稳定性。日本的研究实验室通常以长期的研究项目为特点,注重基础研究和长期的科学探索。这种稳定性有助于在科学领域取得长期和深远的成果。(2) 跨学科研究。日本的实验室鼓励跨学科研究,将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相结合,以应对复杂的科学挑战。这有助于推动创新。(3) 国际合作。日本的科研实验室经常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这有助于分享知识和资源,推动创新。而韩国的区域实验室有以下几个特点:(1) 创业和技术转移。韩国在实验室创新方面强调技术转移和商业化,许多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创新技术,并将其转化为商业机会,从而推动经济增长。(2) 政府支持。韩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资金支持科研创新,鼓励企业与实验室合作,以推动创新项目的发展。

总的来说,日本和韩国都在实验室运行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日本强调长期研究和跨学科合作,而韩国强调技术商业化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这两个国家的区域实验室都对科学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 欧美亚区域实验室评估、考核和淘汰机制的比较分析

区域实验室是指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由多个国家或地区共同建设和运营的大型科研设施,在我国多指省实验室,旨在促进区域内的科技合作和创新,解决共同面临的科技挑战和社会问题。区域实验室通常涉及高端技术、巨额投资、复杂管理等特点,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估、考核和淘汰机制,以保证区域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

(一) 欧洲区域实验室

欧洲是区域实验室的先驱和领导者,拥有多个世界知名的区域实验室,如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欧洲南方天文台(ESO)、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等。欧洲区域实验室的评估、考核和淘汰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欧洲科研评估体系如图6所示)。

1.以定期评估为主要考核方式。欧洲区域实验室通常采用定期评估的方式来考核区域实验室的运行状况和科研成果,评估周期一般为3-5年,评估内容包括区域实验室的战略规划、科研方向、项目管理、资源利用、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方面。评估结果一般由专家委员会或第三方机构提交给理事会或执行机构,并作为区域实验室的改进和发展的依据。例如,EMBL每五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外部评估,由一个国际评估委员会负责,评估结果由总干事向理事会报告。

2.兼顾科研考核和管理运营双重指标。考核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对科学和技术(S&T)成就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使命成就,研究设施的设计、制作、施工和运行以及科学技术项目管理;另一方面是对管理和运营(M&O)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综合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商业系统,设备和基础设施资产组合的获取、制造、运行、维护和更新,综合防护和安全管理以及应急事务管理系统。绩效考评的结果直接与财政拨款相关,科学和技术(S&T)成就的考评结果决定了能获得的绩效酬金的上限,管理和运营的考评结果决定了最终酬金乘数,两者共同决定了承包商最终获取的绩效酬金。

3.评估结果与影响。大多数欧洲国家将科研评估结果纳入到科研经费拨款的计算中,直接影响了科研组织和科研质量。其中,英国大学的研究评价——研究卓越框架(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REF),通过REF结果有选择地向高等教育机构分配研究经费、提供基准信息并建立研究机构的声誉、研究公共投资提供问责制。其评估结果能够有效提高研究质量、开拓经费来源、增加环境和研究设施管理的灵活性、提高研究训练水平和研究效益等。而德国马普学会评估小组的评估结果一般会影响到研究所有无必要存在、研究所的研究计划、研究基金的增加或减少、研究人员的薪酬等。而其他大学或研究机构的评估结果一般都会影响到研究人员的薪水与晋升等情况。但影响方式一般不是惩罚方式,而是待遇相对降低的方式。

4.以退出机制为最终淘汰机制。欧洲区域实验室通常设有退出机制,允许成员国或地区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退出区域实验室的成员资格,终止其在区域实验室的权利和义务。退出机制是区域实验室的最终淘汰机制,一般只在极端的情况下使用,如成员国或地区与区域实验室发生严重分歧或冲突,或者成员国或地区自身发生重大变化等。例如,英国曾于2012年退出了EMBL,但于2019年重新加入。

图6  欧洲科研评估体系概述

(二) 美国区域实验室

美国也有一些区域性的科研设施,如北美合作氢实验研究装置(NACER)、北美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设施(FELIX)等,但这些设施相对较小,影响力有限,不具备欧洲区域实验室那样的规模和地位。因此,该部分将以美国国家实验室为代表,分析美国的评估、考核和淘汰机制。美国国家实验室是指由美国联邦政府投资建设和管理的大型科研设施,主要从事基础科学、能源、环境、国防等领域的研究。目前,美国有17个能源部国家实验室,10个国防部国家实验室,以及其他部门的一些国家实验室。美国科技机构评估体系如图7所示,图示参考了曹詩嘉、孙占辉等学者的已有研究[14]。

美国国家实验室的评估、考核和淘汰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财政拨款和绩效评估为主要考核方式。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经费绝大部分来源于联邦财政非竞争性的直接拨款,实行预算管理。每个预算周期结束后,由美国审计署对国家实验室的绩效进行外部评估,并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来确定下一个预算周期中绩效拨款的额度。此外,美国还通过设立专门的评估机构或委员会,对国家实验室的科研方向、项目、成果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内部或外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励或惩罚。

2.同行评议机制。以一定期限为周期,针对研究人员或研究课题,或针对国家实验室及其科学部(所)进行评议。对国家实验室的同行评议一般分为对实验室科学技术的评议和对运作管理成绩的评议。评估委员会成员大多为本国和外国同行领域中的学术界、工业界、政府机构及其他国家实验室高水平的科学家或专家,包括部分实验技术专家、财务管理专家等。对于研究成果或研究项目的同行评议,一般采用预期同行评议和后期成果评议(或称跟踪评议)。预期同行评议运用于研究项目、研究设备研制及购买的竞争性立项;通过优势评估,从一批研究建议书中择优立项。跟踪评议主要针对研究成果及实施中或新近完成的研究项目的评估。美国一些国家实验室注意到,同行评议有时不适用于某些原创性的探索研究,如某些新的研究方向和边缘科学研究不宜应用同行评议制。

3.国家实验室的绩效评估机制。美国能源部体系管理的国家实验室的绩效评估机制具有较强代表性。从评估主体来看,美国能源部作为评估发起单位,对托管机构在履行托管合同、达成实验室建设目标等方面进行评估。从评估标准来看,主要包括科学技术评价与实验室运营管理两大方面:科学技术评价主要包括实验室的战略计划和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水平,特别是评价其在促进科学探索和学术自由方面的努力和效果;实验室运营管理主要是评价实验室的运作和管理成绩,注重突出实验室运营管理特别是用户服务工作的导向。从评估过程来看,评估工作通常采取同行评议和托管单位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被评估的国家实验室要向能源部提交自评报告,并接受能源部的最终审查。

4.以竞争性承包为最终淘汰机制。美国国家实验室采用竞争性承包的方式来淘汰不合格或低效的承包商,即在承包期满时,由政府重新公开招标,选择最优秀的承包商来接管国家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营。这种方式既保证了承包商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又保证了承包商的竞争性和创新性。例如,2006年,能源部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NL)的管理权从加州大学转让给了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安全公司(LANS),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核武器研发机构的管理权转让给私营部门。

(三) 亚洲区域实验室

亚洲是区域实验室的后起之秀,近年来也建立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区域实验室,如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亚洲同步辐射光源(ASIA)、东南亚核子研究中心(SEANRC)等。图8为具有代表性的日本科技机构评估体系,图示参考了曹诗嘉、孙占辉等学者的已有研究[14]。

亚洲区域实验室的评估、考核和淘汰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以自愿评估为主要考核方式。亚洲区域实验室通常采用自愿评估的方式来考核区域实验室的运行状况和科研成果,评估周期一般为3-5年,评估内容包括区域实验室的战略规划、科研方向、项目管理、资源利用、成果转化、国际合作等方面。评估结果一般由专家委员会或第三方机构提交给理事会或执行机构,并作为区域实验室的改进和发展的依据。例如,ASIA每五年进行一次自愿评估,由一个国际评估委员会负责,评估结果由总干事向理事会报告。

2.以专家委员会为重要咨询机构。亚洲区域实验室通常设有专家委员会作为重要咨询机构,由各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负责对区域实验室的科研方向、项目、成果等进行评审和建议,并向理事会或执行机构提供专业意见。例如,APSCO设有技术委员会、教育培训委员会、数据共享委员会等多个专家委员会。

3.以退出机制为最终淘汰机制。亚洲区域实验室通常设有退出机制,允许成员国或地区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退出区域实验室的成员资格,终止其在区域实验室的权利和义务。退出机制是区域实验室的最终淘汰机制,一般只在极端情况下使用,如成员国或地区与区域实验室发生严重分歧或冲突,或者成员国或地区自身发生重大变化等。例如,APSCO允许任何成员国在提前12个月通知秘书处后退出组织。

(四) 欧美亚区域实验室评估机制比较

综合来看,欧美亚区域实验室在评估、考核和淘汰机制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如表3所示),但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和问题。欧洲区域实验室以定期评估为主要考核方式,兼顾科研考核和管理运营双重指标,以退出机制为最终淘汰机制,其优势在于其法律地位的稳固性、组织结构的合理性、评估方式的规范性、退出机制的灵活性,但也存在着成员国或地区利益分歧的可能性、评估结果的执行力度的不足性、退出机制的滥用性等问题。美国国家实验室以财政拨款和绩效评估为主要考核方式,拥有完善的同行评议机制,以竞争性承包为最终淘汰机制,其优势在于其管理模式的灵活性、考核方式的激励性、淘汰机制的竞争性,但也存在着政府干预的可能性、考核方式的单一性、淘汰机制的不公平性等问题。亚洲区域实验室以自愿评估为主要考核方式,以专家委员会为重要咨询机构,以退出机制为最终淘汰机制。其优势在于其法律依据的灵活性、决策机构的民主性、考核方式的自主性、退出机制的自由性,但也存在着法律依据的薄弱性、决策机构的低效性、考核方式的缺乏性、退出机制的频繁性等问题。表3  欧美亚区域实验室的评估、考核和淘汰机制比较欧美亚区域实验室评估、考核和淘汰机制比较欧洲区域实验室美国区域实验室亚洲区域实验室以定期评估为主要考核方式以财政拨款和绩效评估为主要考核方式以自愿评估为主要考核方式兼顾科研考核和管理运营双重指标同行评议机制以专家委员会为重要咨询机构以退出机制为最终淘汰机制以竞争性承包为最终淘汰机制以退出机制为最终淘汰机制

目前我国区域实验室由省级政府统筹规划、地方政府牵头组建、高校企业参与共建,对区域科技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共享。各省各地區积极响应,经过3-5年积极探索与建设发展,区域型实验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呈百花齐放式发展。截至2022年9月,各省市布局建设的“区域型实验室”已有100多家。在区域实验室繁荣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浮现,由于目前各个实验室建设进度不一致,发展程度大相径庭,未来战略方向南辕北辙,并且还未有适用于所有区域实验室的绩效评估体系,只能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不断优化绩效评估和考察体系,完善实验室长效激励机制、淘汰机制。通过分析欧美亚区域实验室的评估、考核和淘汰机制,对我国区域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意义。

其中欧洲区域实验室最值得借鉴的是拥有完美兼顾科研考核和管理运营的双重指标,结合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的评价体系,能够适用于我国各地实验室发展程度和规模差异大等实际情况。而美国实验室值得借鉴的在于拥有多方评价机构,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与第三方评估并行,能够对实验室运行的整体情况进行客观、公平、完整的评价,我国第三方评价机构缺乏规范性,并未纳入评价体系。亚洲区域实验室作为后起之秀,同样有可圈可点的地方,日本、韩国等区域实验室拥有完善的评估标准分级分类机制,在运行管理中拥有灵活性、民主性、自由性、自主性。尽管我国的实验室也具备相似的特点,但由于财政支持和发展背景的不同,实验室的自主性和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因此,亟需加强我国科研评估指标的体系建设,以促进科技评估指标的更加合理化演进。这包括对实验室的经费分配、科研成果评价、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方面的评估指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进,以适应我国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这一过程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实验室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质量,推动科技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国家的科技需求和挑战。这也是我国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有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创新领域的竞争力。

五、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 研究结论

在百年大变局下,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欧美与亚洲地区的实验室在基础性地位和发展战略上存在显著差异。欧美实验室采用了灵活的人才培育政策和运行管理机制,为其在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提供了重要支持。而日本和韩国的实验室则依赖一种可持续的“供血、造血”发展机制,确保了长期稳定的运行和发展。此外,值得比较分析的是欧美和亚洲地区实验室的评估、考核和淘汰机制。欧洲区域实验室以定期评估为主要考核方式,兼顾科研考核和管理运营双重指标,以退出机制为最终淘汰机制。美国国家实验室以财政拨款和绩效评估为主要考核方式,拥有完善的同行评议机制,以竞争性承包为最终淘汰机制。亚洲区域实验室以自愿评估为主要考核方式,以专家委员会为重要咨询机构,以退出机制为最终淘汰机制。

(二) 对我国的政策启示

1.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欧美亚的政府在不同程度上为实验室提供了资金、政策激励和法律支持,这为实验室的研究活动和技术转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政府应当继续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创新投资、科研合作和知识产权保护,为实验室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2.加强人才培养。欧美亚实验室通过培训、教育和人才培养,为地区输送了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这提示我们,实验室除了解决科技攻关问题,还需要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广泛吸引各国优秀的研究人员加入,同时为青年科研人员提供机会和支持,培养出更多科技创新领袖,为彻底解决我国的“卡脖子”问题、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国之重器”提供人才支撑。

3.与产业界的紧密合作。这不仅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也提高了实验室的社会影响力。这种合作模式强调实验室不仅仅是纯粹的科研机构,更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引擎。实验室需要进一步深化与产业界的合作,增强“造血”功能,鼓励技术创新、商业化和市场应用,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建立多元化的合作伙伴关系。无论是与大学、研究机构、产业界还是政府,实验室的合作伙伴关系都扮演着推动科技创新的关键角色。这表明实验室的成功不僅仅取决于内部的研究能力,更需要广泛的外部支持和合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实验室应该进一步加强与不同合作伙伴的联系,共同解决复杂的科技问题,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顾建平,李建强,陈鹏.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院的发展经验及启示[J].中国高校科技,2013(11):38-40.

[2]  刘红玉,黄继红,周岱,等.印度和韩国国家级实验室和研究实验基地运行管理分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03):111-117.

[3]  阎康年.卡文迪什实验室选择和培养人才的经验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6(03):197-206.

[4]  眭川,眭平.实验室创新发展与实验室主任特色素质关系分析:以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3,40(01):248-252.

[5]  Vito-Flanders-Chiana Chambero Commerce[EB/OL].https://www.flanders-china.be/zh/about-us/partners/vito.

[6]  李辉,房超,黎晓东.美国国家实验室运行管理经验与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3,40(03):243-249,254.

[7]  鲁世林,李侠.国外顶尖国家实验室建设的主要特点、核心经验与顶层设计[J].科学管理研究,2023,41(01):165-172.

[8]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Annual reports(2017-2019)[R].[2023-04-18].https://www.embl.org/documents/document/annual-report-2017,2018,2019.

[9]  刘娅.英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运行机制研究[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19,34(02):40-49.

[10] 吴金希,李宪振.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推动产业创新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10):130-137.

[11] 陈炳硕.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运营模式研究及启示[J].中国科技人才,2022(02):24-30.

[12] 李建强,黄海洋.国家实验室的体制机制与技术扩散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9-11.

[13] 周寄中,蔡文东,黄宁燕.GOCO模式及其对我国国家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3(10):95-100

[14] 曹诗嘉,孙占辉,程明,等.美日科技评估体系比较[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21,43(02):204-215.

(责任编辑  文  格)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Laboratory

in Europe,America and Asia

XIE Yu-xin1, MO Song-yi1, SUN Yi2, SHEN Qiang3, ZHANG Lian-meng3

(1.School of Economics,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Hubei,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70,Hubei,China;

3.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70,Hubei,China)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the accelerated evolution of precedent changes in a century,the glob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showing a severe situation of diversification and multi-level evolution.In order to seize the commanding heigh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 high-leve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tform,and explore the operating mechanism,the innovation path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regional laboratories.On the basis of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fundamental statu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aboratories in Europe,the United States and Asia,this paper deeply analyzed the flexible talent promo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laboratorie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and studie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blood supply and hematopoiesis” in laboratory operation in Japan and South Korea.A series of analyse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assessment and elimination mechanism of laborato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have been carried out,and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has been obtained,such as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enhancing “hematopoietic” function,strengthening talent training,closely integrating with industry,government and academic circles,and establishing diversified partnerships.It aim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construction,development and policy-making of regional laboratories in China.

Key words:regional laboratory; Europe,America and Asia; operation mechan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运行机制可持续发展
网上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机制评析
农村医养结合运行机制构建研究
减刑、假释工作运行机制之重构
检察机关业务运行机制面临的难题及解决之道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