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万全区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3-12-17刘锦楠高智超郑志兴杜春山范翠丽
刘锦楠 高智超 张 静 郑志兴 杜春山 范翠丽
(1.河北北方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2.张家口市万全区政协 河北 张家口 076250;3.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园林花卉研究所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中药材是我国传统中医治疗中的重要医疗资源。 近年来,中医药在新冠病毒疫情及其他慢性病的防治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不断被世界各国所认可。在“治未病”等健康理念推动下,消费者对预防、保健类的中医药产品与服务需求逐步增加, 中药材产业发展市场进一步拓宽, 中药材产业在国家支持下迅速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通过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成为各级政府引导群众增收、打造具有地方特色新兴产业的有效抓手。 万全区地处张家口坝上坝下咽喉,“北枕长垣、南临洋水”,区域面积1 161.5 km2,耕地面积330 km2,河川盆地区面积317.95 km2,丘陵浅山区面积200.80 km2,山区面积642.73 km2,是川、丘、山并存的地区。 近年来万全区开始发展中药材产业, 当地政府提出通过中药材种植实现乡村振兴。 随着万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增加、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中药材种植将逐渐成为万全区的朝阳产业。 本文作者对当地中药材的种植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结了中药材种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在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基础上, 研究发展中药加工业、 中药流通业等相关行业,形成完整的中药材产业链,使中药材产业成为万全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以产业发展带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1 张家口市万全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万全区位于张家口市西北部,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地形、气候特征均有利于中药材生长,现有多种道地药材和仿野生药材种植[1]。 经实地调查, 截止到2022 年末, 全区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00 hm2,种植的品种有射干、山楂、柴胡、黄芩、桔梗、黄芪、防风、知母、苦参、甘草、水飞蓟、板蓝根、铁皮石斛、连翘、蒲公英、菊花等40 余个品种, 其中射干126.7 hm2、 山 楂46.7 hm2、 柴 胡33.3 hm2、 防 风33.3 hm2、黄芩30.7 hm2、桔梗20.0 hm2。 由于中药材种植产业刚起步,且自身条件原因总体规模偏小,除射干外其他中药材品种种植面积均不超过100 hm2。
1.2 种植模式
万全区中药材种植模式主要分为2 种,一种为合作社或中药材企业承包种植模式,主要是合作社或公司以租赁农民个人或集体土地的方式进行规模化的统一种植,种植和管理由合作社或企业进行统一指导,由雇佣的工人完成,销售由合作社或公司负责。 另一种为农户自种试种模式, 农户根据前一年或近几年中药材市场行情,自由零星种植,产后自行销售。
1.3 种植产业化情况
全区有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及中药材企业共6 家,种植规模较大的有安家堡乡的袁野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景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张家口市爱康生态茶叶有限公司,种植主要品种为射干、山楂、菊花和蒲公英,种植面积达到333.5 hm2,该种种植模式所占比例约为62.5%。 全区共有9 家种植散户,种植主要品种为射干、黄芪、黄芩、防风和知母,种植面积共约200 hm2,该种种植模式所占比例约为37.5%。
2020 年, 万全区依托国家永定河流域治理工程的独特优势, 规划在安家堡乡建设总面积39.2 hm2的中药健康博览园, 目前已种植中药材35 个品种。药博园的建立雏形已现, 以期带动周边乡镇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同时致力打造全区新品种引进、 试验示范、科研试验、休闲农业、中药康养平台,力争将中药材产业发展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万全优势产业。
2 张家口市万全区中药材种植的发展优势
2.1 地理环境条件适宜
万全区地处张家口市坝上坝下交界地带, 北枕长垣、 面临洋水, 地形北高南低, 东西向为西高东低, 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8.3℃, 年降水量371 mm, 年平均无霜期190 d, 全年总光照时数280.3 h。 丘陵浅山区面积200.8 km2, 山区面积642.73 km2,丘陵山区占全区面积72.6%,且平均海拔较高、气温偏低、年降水量少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有利于形成天然的中药材繁衍基地[2]。
2.2 自然条件无污染
万全区土壤由北向南主要属栗钙土与灌淤土、草甸土和水稻土[3],大部分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利于中药材种植, 且万全区常驻人口只有18 万人,而中北部山区人口密度更小,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小,尤其中药材主要种植区工矿企业较少,工业“三废”排放少,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 本区大部分农民使用农药、化肥量也较少,区域内大气、土壤、水源通过环境监测评价,结果均为洁净。
2.3 政府重视机遇好
近年来, 河北省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2021 年出台 《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优化种植布局、突出重点品种、建立繁育体系、培育本地品牌等方面为下一步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一定政策支持[4]。 万全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中药材产业发展现场调研专题座谈会研究中药材产业的扶持政策。 2022 年4 月12 日出台《张家口市万全区关于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推动万全区中药材全产业融合健康快速发展指明发展方向, 并在保障措施中明确各职能部门任务, 采取结合国储林招商制定林下种植补贴办法,并在租地款、农机设施上都予以政策支持, 同时优化土地保障政策鼓励优质中药材企业在万全创业、兴业。 近年来万全区实施河北省省级林果产业基地建设项目2 个,一是《张家口市万全区永旺家庭农场林下药材人工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设规模26.68 hm2,全部为林下种植中药材, 总投资为160 万元, 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80 万元; 二是《万全区特色经济林种植基地建设项目》,林下种植防风、荆芥等中药材20 hm2,投资规模240 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20 万元。
2.4 产业发展潜力大
万全区可种植中药材的土地资源较为丰富,山地、丘陵、林地等均能适应多种中药材种植[5]。 近年来由于生态造林工程拥有面积巨大的生态林, 截至目前,全区林地总面积达到6.96 万hm2,林木绿化率达到60%,林木覆盖率达到42.67%,林地为中药材种植提供土地保障,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潜力巨大[6];另一方面,在张家口区域内,万全区在交通位置和特色产业发展中有一定区域优势, 可带动中药材产业纵向发展。
3 张家口市万全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起步初期,发展意识、经验不足
大部分农户习惯于种植玉米、蔬菜等传统作物,不愿意随意改变种植现状, 只有个别农户有发展意愿。 中药材大部分为多年生, 种植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且市场价格不稳定,投入多、风险大,收入稳定性不足。 作为一项新兴产业,中药材种植在当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部分农户对中药材种植了解不多, 不知如何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 适销对路的品种, 不少种植户因缺乏及时供需指导信息或受滞后的虚假信息蒙骗而盲目种植, 导致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7]。
3.2 规模小、布局散、品种杂
从体量上看,除有极少部分农户和合作社种植中药材相对成规模外,大多数农户为分散种植,种植面积小不能形成一定的规模,不利于药商收购。 从布局上看,呈点片状分布在全区10 个乡镇15 个村,种植区普遍较小, 难以形成规模生产, 不利于种植技术交流和集中销售。 从种植品种上看,主要依靠农户自主选择,因此种植品种多样,种植基地缺乏规范化建设。
3.3 组织化程度低
中药材产业近几年全国市场发展较好, 但在张家口万全区仍为新生产业, 本地无较大的中药材龙头企业及市场基础带动。 农户种植中药材时间较短,主要依靠药商上门收购,未开拓出自己的销售渠道。政府方面对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研究较少, 区域内无招商引资相关中药企业, 暂时不能给种植户提供正确的积极引导,影响了产业发展。
3.4 基层技术人员缺乏
现阶段区乡等基层技术人员较少且不够专业,影响了对本地中药材种植情况的指导。 主要表现:中药材种源获取主要依靠从外地商贩处购买, 无专业人员指导,品种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区域内大多数技术人员为从事玉米、蔬菜种植的相关专家,缺乏对中药材种植专业技术的指导, 导致中药材种植管理粗放,生产出的中药材产品品质和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不能发挥。
4 张家口市万全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建议
针对万全区中药材种植业规模小的现状, 在逐年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要在精细经营上下工夫,在规划布局、科技支撑、政策保障等方面实现突破,大力推广有市场、适应本地发展的主打品种,以绿色、优质为目标,向订单化、机械化、品牌化推进,为中药材市场提供独特的优质产品, 实现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助力万全区乡村振兴。
4.1 优化布局,加强中药材产业集群发展
立足全区实际,深入剖析土地资源、水利条件、自然气候、地貌特征、区位特点等要素,对中药材种植进行科学布局。 以点带面,以安家堡药博园及中北部山区为发展中心点,辐射拉动周边乡镇、村。 利用周边乡镇基础发展规模化种植的同时, 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地及生态林间隙、 林下空地及其他未利用的土地等,积极探索山地药材生态种植、林下林药间作套作等发展模式,开展道地中药材人工抚育、仿野生栽培和生态栽培[8],发展中药材种植及加工产业,形成有规模的中药材种植产业链, 将万全区打造成为道地中药材产区,推动全区乡村振兴。 借助万全区区位优势,从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着手,通过政府招商引资和发挥种植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并支持种植合作社或企业由生产中药材初级产品逐渐向精深加工为主的产品转变。 依托现有专业化企业和种植大户等,利用城区周边农产品交易市场,形成中药材交易信息平台,使中药材产品能够快速进入市场并进行流通, 构建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集群,拉长中药材产业链, 从而把中药材种植产业培育成为可持续绿色发展的生态产业。
4.2 强化支撑,不断推进科技服务
根据中药材种植管理的各关键环节, 广泛开展中药材种植的宣传和技术培训。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奖励鼓励机制,每年有计划引进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中药材种植技术人员, 同时积极选配一批原有技术骨干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学习培训,培育一批愿意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的本土科研技术人才。在每年年初,组织相关药材种植专家、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前一年度种植情况总结适宜于万全区中药材种植品种的通俗易懂的培训内容, 对基地种植户和农户进行培训和讲解,全面提高种植户的科技素质。 积极组织相关专家、 种植大户在中药材生产期间到重点乡镇召开现场观摩会, 指导中药材的种植和现场培训,为种植户进行现场示范指导和交流,为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3 多方发力,逐渐加大政策保障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 为中药材种植发展提供全方位政策支持,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坚实基础。 积极发掘万全区资源禀赋, 抓住省市对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视,积极向上申报中药材种植、加工等项目,争取国家及省市项目; 政府可加快出台本地中药材产业实施方案等相关具体扶持政策, 列出政府专项资金, 对在万全区域内新种植中药材的农户、 合作社、家庭农场、企业进行合理奖补,为中药材种植产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到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去。 涉农部门要宏观考虑,科学规划,要充分利用中北部山区气候冷凉和西南部乡镇水土条件好的优势, 推广中药材种植,并加强水电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推进中药种植区实现高效科学用水, 有序扩大本区中药材种植面积。 自然资源和林草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合理统筹各药材种植基地用地需求, 夯实种植土地基础, 在中药材集中种植区为龙头企业发展产地初深加工及储存合理规划一定的建设用地, 保障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持续性。
4.4 规范操作,逐步推广标准化生产
只有通过规范化的种植生产, 才能切实提高种植技术水平,满足中药材市场的需求,让农民和企业真正实现效益最大化。 对万全区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分析,土壤、水源等取样检测,并根据现有各类中药材品种在不同种植区域的药用成分含量,综合评定找出适宜在万全区境内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根据省内生产技术标准,坚持按标生产,推行中药材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积极实施有机肥替代,落实绿色防控措施,强化对中药材种植的全程管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和市场准入,以优质高效的产品与国内外市场接轨[9]。 注重中药材质量安全检测, 政府要推行本区域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正常运行,也要引导生产主体建立自律性检测点,强化有害物质检测,严禁不合格中药材采收、销售、流通,保证中药材质量安全。
4.5 积极探索,引导扶持发展模式
稳定的生产和市场是产业化成功发展的前提,围绕这2 个方面搞好服务就是抓住了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是种植户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要在信息资源分享、惠企政策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培植扶持,不但为农户中药材种植生产搭建优质服务平台,也为企业发展拓宽路径。 积极鼓励中药材龙头企业、种植合作社通过推行“龙头企业+订单+保单”产业发展模式,由企业根据生产技术标准制定范本,由农户进行规范生产,最后企业统一收购销售。 这不仅解决了农户产销困难,进一步调动农户种植的积极性,还提高了企业的产出效率,极大地增加种植效益。 政府相关部门以打响“万全中药材”品牌为目标,扶持引导种植加工企业开展中药材品牌申报认证和产品宣传推介, 以万全区优质中药材品种打造道地中药材品牌,拓展销售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