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大脑CTO张健:互联网人在媒体
2023-12-17王卓尔
文_王卓尔
在中科大攻读电子信息博士的第三年,张健来到了传播大脑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传播大脑”)担任首席技术官。在别人眼中,兼顾工作和学业是极其困难的事,他倒显得云淡风轻。当被问到“博士论文在写了吗”时,他很坦然:“还没来得及呢。”紧接着又加上一句:“我觉得没问题,别人能做到我肯定也可以。”
他总是对他的选择很有信心,正如今年年初传播大脑的成立让他看到了媒体与技术深度融合的巨大潜力,便决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11 年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专业毕业后,张健进入中兴智能手机事业部担任用户体验工程师。但很快,他发现这不是他理想的工作,一种想要看到更多可能性的笃定敲打着他。2012年,中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比例增长至72.2%,首次超过台式电脑,这意味着国内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也是在这一年,他来到了人民网,从事人民新闻客户端的设计与开发工作,也开始逐渐了解媒体这个行业。此后,他又辗转多家互联网公司,比如百度等头部公司,深入了解B2B(即Business to Business,简称B2B,意为企业卖家和企业买家之间的交易)、O2O(即Online to Offline,简称O2O,意为线上对线下进行交易)等不同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更多时候,他在产品经理或更高级别的管理岗位上快速积累着经验。他很少感到行业能力的恐慌,缺少产品的相关知识就去找书看、在网上学、向前辈请教,缺少系统的管理技能就去申请读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发现问题,寻找方案,解决问题,这成了他对待自己和工作的一条极简高效的处理原则。所以,等再次回到媒体行业时,张健已是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的首席技术官,那年,他还不到30岁。
理想主义的碰撞
产品是针对用户需求的打磨
有观点认为,产品是一种价值交换的媒介,企业用产品与用户交换价值。它并非出于开发者的一时兴起,而是要紧紧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提供可供交换的物品或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品就像是一个以用户为导向的解决方案,在立项时就要明确它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存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产品经理就是将产品进行落地的核心角色。如果在传媒业的框架下进行讨论,张健将媒体客户端比作一个大型购物商场,技术团队就像施工方,负责搭建建筑本体和装修;内容部门像招商管理,负责根据商场定位来确定店铺;运营部门是商场的营运管理,负责品牌宣传、客流引导,保证开业率;而产品经理不仅像商场的建筑设计师,负责商场的定位、选址、规划、设计,更多时候,还要对商场的管理、绩效负主要责任,并依据需要不断调整细节。每个产品使用者都是其用户,都能根据自身体验提出产品的改进方向,但只有产品经理能够同时从开发者和用户的视角去考虑问题,让产品本身具备更大的价值。这也是张健认为这个角色令人着迷且具有成就感的地方。
他对产品抱有一种理想主义,总是在寻找产品带给人们更大的意义。这跟传统媒体的行业特征非常契合。主流的媒体类产品,并不以盈利为最终目的,而是为了用专业资源满足公众对新闻资讯的需求,引导舆论,传播党的声音。也正是由于传统媒体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客户端产品不能简单套用互联网模式。张健认为,传统媒体客户端主要依靠使命驱动,其次才是用户驱动。这就意味着传统主流媒体客户端不能按照商业媒体的底层逻辑来打造,在遵守“满足用户需求”原则的前提下,锁定目标用户人群,为其开发相应的功能,是适应传统媒体的开发思路。它的影响力无法单纯用流量的多少来衡量,而在精确。张健举例,“社区”功能是客户端提高用户黏性的一种方式,但这并不是说在客户端内再造一个“朋友圈”、微博或是小红书,而是挖掘党政用户特点,切中其工作生活的需求来营造。
跳出媒体看媒体
客户端流量不能仅仅依靠爆款
当然,理想与现实之间始终横着一条沟壑,这才是具有挑战性的那部分。随着互联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遇到的冲击是客观存在的,比如用户流失、收入减少、创新能力不足等。但答案也浮在问题上。张健认为,传统媒体失去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不够了解互联网,没有依照其特征和运行逻辑做相应布局和改变。“媒体的通病在于,他们往往对自己的产品不够了解。”他认为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翻译”能力,无法将顶层设计中的宏伟目标转化为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小目标;二是缺乏用户思维,无法提出战略性的产品迭代需求。也就是说,很多人并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更无法将理念传达给用户,让用户理解、赞同并接受。很长时间以来,媒体人固守“内容为王”的原则,认为只要是好内容就应该被发现、被认可。这固然不假,但问题是,媒体客户端无法仅仅依靠内容取胜,而是应该由内容、产品、技术、运营、经营五个方面共同支撑,这也是媒体融合的意义所在。
想打造全能的“五边形”战士不容易。长期以来,内容和经营是媒体人天然的舒适圈,产品、运营往往和技术绑定在一起。在主流媒体的组织架构中,技术部门既要负责技术支撑和创新,也要统筹产品、运营。在张健看来,媒体单位中的组织体系还有可以提升优化的地方,让五个板块各司其职,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紧密配合,高效协同,是更符合互联网本质的做法。
除了产品,五个方面中更容易被忽视的是运营。很多时候,“运营”自动与“流量”画了等号。人们总是将客户端安装下载量寄希望于推广渠道,或者在一些活动的拉动下,冲一波日活,最好是依靠爆款内容。张健觉得需要正视的事实是,媒体客户端无法指望爆款获得大流量,短期内,这或许有一定效果,但不是值得长期推行的做法,做好高质量内容的持续输出才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一个简单的原因在于,爆款无法被预测。以“吸金”的好莱坞电影工业为例,热门IP 的兴起很可能靠的是运气。比如华纳兄弟在《哈利·波特》书籍在英国还没那么火的时候就拿到了电影版权,只是因为某一天,一位女士偶然买到这本书,便把它推荐给自己的老板,而她的老板又恰好是华纳兄弟高管的一位朋友。买下故事时,他们根本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随后,《哈利·波特》系列风靡全球,电影也成了爆款。
同时,张健认为,运营不能单兵作战,要依托内容形成流量闭环,将活动变为客户端的一个功能。比如,潮新闻客户端的春风亲子悦读空间活动,以钱江晚报“春风悦读榜”的评选为出发点,拓宽了IP触及的广度与深度,也增强了用户对于“春风悦读”的黏性。
技术让想象力落地
大模型会提升媒体的生产力
距离今年年初传播大脑以百万年薪全球招募首席技术官已过去大半年时间。记得来浙报集团面试时,张健印象最深的是在面试开始前,姜军社长先花了五分钟为他介绍浙报集团的情况,这让他觉得“特别真诚”。后来,浙报集团副社长、传播大脑公司董事长钱伟刚的一句话,更坚定了张健的选择。他说:“你是个干事的人,这是个干事的地方,能让你把想干的事干好。”
情怀正是媒体的魅力所在,这也是张健看好媒体行业的一个重要原因。如何在情怀中注入澎湃的现实动力,浙江走了一步先手棋。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电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浙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四大集团共同发起的传播大脑公司,是媒体技术行业的独角兽,为浙江媒体形成核心技术提供解决方案。
从支撑到引领,技术在媒体深度融合中的核心功能没有改变,那就是服务内容、服务产品。即使人工智能的崛起让人不免为新闻业的前景感到担忧,从目前来看,利用好前沿技术才是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在2023 中国新媒体大会“新智媒 新机遇”主题技术应用论坛上,张健谈及人工智能和新闻行业从业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媒体人首先要了解技术,知道如何运用技术更好地为自己服务,辅助内容生产;其次是在懂内容、懂运营、懂用户需求的基础上,需要运用技术训练出一个专属的创作助手,实现内容生产的高效生成。而大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媒体少走弯路。
2023 年5 月,传播大脑在浙报集团内部上线“传播大模型”内测版,包括多款媒体内容生产类AIGC应用;6 月,与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发布“传播大模型”,依托媒体领域的深度实践和应用场景沉淀,借助拓尔思在内容生成、多轮对话、语义理解、跨模态交互、知识型搜索、逻辑推理、安全合规、数学计算、编程能力和插件扩展方面的十大基础能力,满足智能化创新需求。事实上,在浙报集团媒立方采编平台,已有三个传播大模型可供员工使用,每个大模型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张健认为,借助大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采编人员的生产力,提升采编人员的平均水平;同时,大模型的加持能为媒体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今后,与实时内容资讯紧密结合的知识型平台或将是媒体的一个发展方向。
当然,他对媒体存在的短板也绝非视而不见。与商业平台相比,传统媒体的技术实力不足,缺乏创新的主动性。但他相信,随着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人才储备的不断增强,这不会是阻碍,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张健非常敬佩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曾说过:“我们接着要做的事,又是人们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而他,也一直这样坚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