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逻辑宰制下科学技术的生态幻想
2023-12-17马玉欢
孔 琳,马玉欢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 830046)
马克思从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观察中把握科学技术与自然力的关系:一方面科学技术拥有对自然界的变革力量,另一方面外部自然界处于优先地位。过去,科学技术的不恰当应用对自然界造成了严重伤害;如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在被现代工业文明掩盖过后,出于社会发展的强烈要求被重新唤醒。然而,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仍有人坚信科技的进步可以带领人们走出生态困境。随着生态危机日益严峻,人们逐渐认识到唯有认清资本逻辑宰制下科学技术的生态幻想,以制度正义呼唤生态正义的回归,才能有效牵引资本与科技的良性互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一、问题的缘起:科技发展与生态平衡的两难冲突
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平衡生态系统,人类并非是优越于自然的存在,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变革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过程中,人类不仅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也对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界造成严重破坏,由此造成科技发展与生态平衡的两难冲突,引发了人们对人与自然、科技与生态关系的反思。
(一)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
自远古以来,科学技术便是人类变革自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人类社会也正是在不断借助科学技术变革自然、扩大人化自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从本质上讲,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革命性力量。从原始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物质世界。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改造能力得到质的提升,“科学技术作为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力量, 在历史上曾把人从受制于自然的被动地位提升到与自然平等对话的地位”[1]。以至于到近代,人类有了支配自然、控制自然的力量,将物质生产变为对自然力的统治,将自然界中人类所能涉及的每一个地方都打上了人类的烙印。
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由于工业生产的需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将科学技术纳入生产范畴,使之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服务于资本。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使劳动资料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智能化生产使以往人的部分劳动工作可以让渡给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性能更强的智能机器设备完成,不断改进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除此之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越高,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与劳动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劳动者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科学技术武装自己,进而达到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效果。同时,科学技术拓展了劳动对象的范畴,化工冶炼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更多以往被忽视的自然资源成为可用资源,例如潜水泵的发展使得在地下水位区域采煤成为可能。不仅如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触角逐渐蔓延至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决定着人们的生活节奏。时至今日,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生活设施为人类提供了一个舒适和便捷的生活环境,火车、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加速着人们的生活节奏,互联网、计算机等科学技术的应用缩短了人们交往的空间距离,人工智能、基因工程等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医疗水平。总之,科学技术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有力杠杆,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二)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压力
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物质繁荣的同时,也严重破坏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引发了一系列危及人类自身的生态危机。当前,科学技术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重重阻碍从根本上来讲是生态危机的现实凸显。伴随科学技术自身的不断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人类对自然的支配力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科学技术产生的社会效应,使得人类愈发相信自己对自然的征服是不可抵挡的。然而,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类生活在科技打造的现实世界中,并享受其带来的一切物质财富,但也置身于巨大的风险中,其中生态危机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完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中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2]科学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石,人类利用它改造客观世界,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客观而言,科学技术能够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达到节约自然资源的效果,各种新技术的出现能够减少特定类型的污染排放。但受到工业文明的影响,人们热衷于通过科技进步获得征服自然的快感。然而人类并不会因此成为自然的主人,相反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过程中遭到破坏,自然界早已展开对人类的报复:土地沙漠化、物种消失、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具体的环境问题以及更严峻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也正因如此,全球范围内各个地区的环保运动从未停歇过,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人类耗费大量精力缔结诸类全球性气候协定,试图以此来治愈全球性生态危机。
科学技术的不当应用致使人类生存的自然界遭到严重破坏,当前学界对科学技术的价值存在两种极端:一种主张科技万能论,认为凭借科技的进步足以改变未来,将科技进步与生态危机之间两难冲突的根源简单化,肯定科技进步对缓解生态危机的决定作用,忽视了科学技术之外其他社会因素对生态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从而陷入科学技术万能论的窠臼,造成对科学技术的生态幻想;另一种主张科技悲观论,将生态危机的矛头直指科学技术本身,以此全面否定科学技术的存在。无论是科技万能论还是科技悲观论,它们都错误地将科学技术绝对化。站在马克思资本批判的理论视角,可以拆穿孤谈科技本身而忽视资本逻辑这一根本原因的生态谎言。
二、幻想的破灭:资本逻辑的逆生态性
科技发展与生态平衡并非二元对立关系,造成二者之间两难冲突的根源是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资本逻辑的逆生态性决定了资本逻辑宰制下的科学技术必然导致生态危机。
(一)资本逻辑追求的物质至上损害了生态效益
资本对生产力的解放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的逐利本性不断暴露出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的本质:“它的目的也不是取得一次利润,而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3]资本逻辑不顾一切代价追逐物质利益,在资本逻辑所追求的物质至上的价值引导下,对科学技术的功利性和经济性的价值认识迷惑了人类的双眼,从而导致人类在利用科学技术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以更大的力度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
工业化以来,经济活动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经济增长同社会进步等同起来。资本逻辑对物质利润的极致追求,导致资本主义生产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沦入“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无视自然的可持续发展需求。然而,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这不是要求放弃经济发展,而是要求放弃不合理的经济发展,内在地要求人们在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推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资本主义生产以经济效益为主导,无视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无限开发生态自然,导致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失衡。在这一环境下,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地步,都只会是资本自我增值的工具,无法根治生态危机。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4]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然是自然对资本逻辑无视生态发展客观规律的警告。
(二)资本逻辑实行的无限扩张无视了生态阈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生产的界限。人类每创造出一种新型财富,其根本目的都是为实现交换价值的增值,但交换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存在不能自洽的界限。尽管每一次科技革命都能开发出更多的以供交换价值增值的空间,例如人工智能的产生和发展打开了新的消费需求所构成的市场空间,但任何消费空间的扩张必然以消耗更多自然资源为代价。因此,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对资本增值规定了界限。
资本对科学技术的控制力度决定着某项科研活动能否继续,能否得到资金的支持。这里有一个基本现实,那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科学技术作为独立要素服务于资本。在这种环境下,资本家越发重视科学技术的市场效益。科学技术每一次的重大突破,都意味着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能耗得到降低。“资本通过自己的增殖来表明自己是资本。”[5]无限制地获取剩余价值是资本唯一的生活本能,因而资本逻辑主导下的生产也是以无止境地获取剩余价值为目标。在这种生产模式下,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被资本作为膨胀自身的工具应用到现实的生产中,作为协助资本增值自身的工具而存在。正因如此,科学技术的中立性湮没在资本逻辑无限扩张的运动中,受资本逻辑的影响而不断开拓自然资源并将其投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逻辑的无限扩张内在地规定着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这些应用非但不会起到节约自然资源的作用,反之,资本会选择与科技合作,利用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更进一步地开拓自然资源。于是,资本逻辑的无限扩张趋势遮蔽掉了生态资源的有限性。
除此之外,资本逻辑要求无限扩张,但自然资源的再生与生态环境的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生态恢复的速度跟不上资本扩张的进度。资本周转的无限循环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是没有限度的,在资本增值的强制压力下,生态恢复的时间被不断压缩,资本主义生产沉浸在物质财富积累的快乐中无法自拔,科学技术的更新为缩短资本周转时间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日渐失去节制的生产速度不断造成自然资源的加速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的持续累积,最终导致生态危机日趋严重。
(三)资本逻辑导致的科技霸权遮蔽了生态正义
生态正义关注人的生态利益,即人们是否享有平等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是否公平地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其核心要义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利益划分与生态责任划分。资本为谋取最大限度的利润,通过对科技要素的垄断和全球生产网络的控制,极力制造全球科技发展的不平衡,以此为自身的科技霸权提供制度激励[6]。资本逻辑宰制下的科技霸权进一步导致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存在不平等的生态利益与生态责任问题。发达国家利用自身在科技领域的主动权,将生态危机转嫁到其他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具有逆生态性的一面,发达国家利用科技霸权将环境污染扩展到全世界,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承担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生态代价。在科技霸权的作用下,全球贫富差距进一步增大。如今生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人们享受着先进科技带来的高品质生活,但世界上仍然有数以亿计的人处于贫困落后的状态,他们不仅没有享受到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物质满足,而且还要为发达国家的生态污染买单。人类共享生态资源,各个国家应公平地分配自然资源。同样,面对生态保护问题理应承担共同的责任。
不仅如此,生态正义同样关注现实的人与未来的人之间的生态利益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是永恒的,只要自然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始终存在。资本依靠科技霸权将生态危机转嫁到发展中国家,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所造成的生态危机。在科技霸权的保护下,资本主义生产将继续无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继续大肆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7]。然而在资本逻辑的宰制下,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科技霸权过度开发自然,无视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随着生态正义问题的凸显,资本逻辑的逆生态性逐渐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下,它使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资本逻辑宰制下科技霸权对生态正义的遮蔽。
三、出路的探寻:在资本规制中实现科技应用的生态自觉
全球生态问题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自然问题”或“科技问题”,生态问题的背后掩藏着资本逻辑对全球生态的压榨。既然资本逻辑存在逆生态性,我们是否可以全面排斥资本逻辑呢?答案显然是不能的。现阶段,我们既需发挥资本逻辑的积极作用,又要科学规避资本逻辑的负面效应。通过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型培育生态自觉的生活方式,发扬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进而实现对资本逻辑的有效规制,促进科技与资本的良性互动,解决生态问题。
(一)推进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型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恶化,科学技术在其中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人们不断利用科学技术征服自然,与此同时也承受着自然界的报复。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资本主义生产却将自然界作为异己的对象进行征服和控制,因而对自然界的控制实质上是人对自身的奴役。
当前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存和发展,解决生态危机迫在眉睫,现代科技亟待生态转向。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向,一方面意味着科学技术应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朝着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方向发展,传统的人类统治自然的价值观不利于生态文明的构建,科学技术的选择和应用应与生态环境相容,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才是符合自然界发展客观规律的潮流;另一方面意味着要抛弃盲目使用和过度崇拜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念,推动科学技术朝着生态友好的方向发展。马克思就曾提出要依靠科学技术认识自然规律从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他在《资本论》中阐述了如何借助科学技术减少工业和生活废物:“化学工业提供了废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变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茜素),近来甚至把它变成药品。”[8]合理规划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和应用绿色科技,使科学技术的正向作用在维系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中国早已认识到科技发展生态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向世界做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郑重承诺。同时,中国在实践中积极践行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型,加快推进绿色科技的创新与应用,循环使用能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损耗,降低生态损害。
(二)培育生态自觉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消费的形式,受社会物质生产发展制约。现今的科学技术是组成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支撑,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不断变革,人们的消费也越来越走向奢侈和浪费。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享受是人的本性,是人终其一生的需要,但享受不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必要的需要就是本身归结为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的需要”[9],也就是人的生存需要。满足享受需要的首要前提应是正当的享受。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不断异化,催生了炫耀式消费、奢侈消费、享乐消费等诸多不当消费行为。这种生活方式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损害了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缓解生态危机,需要从当前人类的生活方式着手,推动生活方式向生态自觉的方向转型。习近平针对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问题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风尚[10]。除此之外,通过生态环境信息公开、生态环境科学普及、生态环境舆论引导等形式的宣传、教育[11],使社会大众逐渐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坚持适度消费、低碳消费、可持续消费,将生态自觉观念贯彻到日常的衣食住行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生态自觉的生活方式,养成节约用电用气用水的生活习惯,实行绿色出行,减少碳排放,身体力行地将生态生活观与实践观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推进社会整体生活方式的生态化转型。
(三)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追求利润、让自身增殖”[12]是资本的本性。资本沉醉于向外扩张而不关心生态保护的特性。其增值逻辑意味着它只会在加速周转和不断扩展交换范围的过程中追求利润和积累,对环境保护等事务漠不关心,这便是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逻辑是由资本自身本质特性规定的,只要资本存在,资本逻辑就必然发生作用。而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了资本的秉性就是贪婪,既然如此,资本逻辑下免谈生态正义。对于中国而言,在驾驭资本的过程中通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一优势集中体现为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资本逻辑所具备的逆生态性与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违背。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坚持利润至上的发展理念,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向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共生共荣,实施生产、生态与生活三者相融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中国运用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层面上实现由自在到自觉的转化[13]。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多年来不断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提高生态环境的治理效能,着力打造绿水青山美丽中国。这一价值追求与实践路径防范和矫正了资本逻辑在生态发展中的越轨行径,确保了资本能够朝着和科技良性互动的方向发展,避免资本逻辑下科学技术异化导致的生态危机。社会主义制度既能保证资本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正常发挥,又能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既利用市场和资本,又约束市场和资本是社会主义鲜明的制度优势。通过发挥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来构建制度正义,以此牵引科技与资本的良性互动,促进生态正义的回归,避免未来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应用下产生更为严峻的生态危机。
(四)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自工业化以来,GDP的增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大众公认的社会进步的标志,但经济发展乃至社会进步所追求的不应仅仅是量的增长,更应是质的提升。尽管资本逻辑不能与GDP直接画等号,但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逻辑的自我增值很大程度上通过GDP这一指标表现出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单纯以GDP作为经济发展的标志,以需求无限和资源无限为两个“规范的假定”,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以生态发展换经济发展。虽然实现了经济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但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自然是经济发展的基石,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不是就此忽视了经济建设的需要,而是要在规制资本的过程中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二者的和谐统一。
资本逻辑的二重性意味着资本“无所不能”,但资本的风险也无处不在。资本的扩张本性和逐利属性需要加以克制。超越资本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把握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对资本逻辑的驾驭与运用为当今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转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例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合理设置规范资本的红绿灯,既能有效利用资本要素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又能对资本的无限扩张进行有效制约,防止资本对科学技术的霸权以及在社会、自然和经济这一复合生态系统中的泛滥,保障科技和经济发展始终朝着有利于人民的方向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布局之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证明了资本逻辑与生态建设并非二元对立的关系。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识。
四、结语
如今,科学技术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在尽享科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陷入了科学技术带来的生态危机。但科学技术从来不是引发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逻辑的逐利本性和扩张趋势才是导致科技异化的根源,由此引发科学技术因资本主义应用产生的一系列生态危机。但科学技术并非万能,试图单独依靠科技进步挽救生态危机的鸵鸟心态,都是资本逻辑宰制下对科学技术产生的生态幻想。当下科技万能论者看不到生态危机的真正根源,就仍将面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人类要可持续地生存下去,解决生态危机,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危机的根源,即“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14]。现今,只有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积极解构由资本逻辑主导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转型,才是缓解生态危机的真正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