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023-12-16黄继奎
黄继奎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是新课标要求的21个学生必做实验中的重点实验,为提升同学们的科学探究素养及“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能力,下面通过四个维度加以突破。
[实验要点]
1.实验原理:光的反射定律。(装置如图1所示)
2.主要器材及作用:(1)玻璃板不但能反射成像,而且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平面镜不能透光,无法确定像的位置);(2)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可以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3)刻度尺可以测量物距和像距;(4)光屏可以判定像的虚实,若光屏能承接到像,则为实像,反之为虚像。
3.实验方法:等效替代法(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其中一支蜡烛等效为另一支蜡烛的像)。
4.器材组装:白纸对折后展开,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将玻璃板竖直放置在白纸中间的折线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玻璃板后的蜡烛B不点燃。
5.实验操作的关键:(1)判断像的大小和位置的方法: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蜡烛B的位置和大小就是蜡烛A的像的位置和大小。(2)收集数据的方法:在白纸上标记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两支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并比较两组数值是否相等,连接两支蜡烛的位置,判断连线与玻璃板是否垂直。(3)多次实验的目的: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4)数据表的设计:记录物距、像距、物像大小关系及多次实验的数据。
6.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目的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2)玻璃板要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目的是确保物和像重合,否则玻璃板后的蜡烛无法与像完全重合;(3)点燃玻璃板前蜡烛,目的是使成像更清晰,玻璃板后蜡烛不点燃,替代镜前蜡烛的像,这用到了等效替代法。
7.实验结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实验拓展]
1.选择薄玻璃板的原因:由于玻璃板的前后表面均能反射成像,为了减小两个像之间的干扰,玻璃板要尽量薄一些。
2.选择方格纸代替白纸的优点:可以更加直接地确定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3.在光具座上做实验的好处:确保实验装置都在同一水平直线上,使实验更易操作。
4.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玻璃板的两个反射面分别成像造成的。
5.若玻璃板向点燃的蜡烛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若玻璃板向未点燃的蜡烛方向倾斜,则蜡烛的像在未点燃蜡烛的下方。
6.测得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相等的可能原因:玻璃板较厚;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不垂直;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没有完全重合;测量长度时存在误差。
7.对虚像的理解与观察视角: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到的镜后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没有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光屏不能承接。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在镜前反射光线所在的区域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像,在镜后无法观察到物体的像,因为镜后没有反射光线进入人眼。
[能力提升]
例1 (2023·湖南)如图2甲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的装置,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再拿另一支外形相同的蜡烛B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白纸上标记A和B的位置。移动蜡烛A,重复多次以上实验。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______ 。
(2)实验中两支蜡烛要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_______ 。
(3)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你认为在图2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___ 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解析:(1)玻璃板既能透光也可成像,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不透光,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2)选取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物体与像始终大小相等,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仍与A相等,像的大小不变。
(4)实验时平面镜必须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它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图2乙中,图①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低的情况,图②和图③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如图3、图4所示,发现图4中蜡烛A的像偏低且倾斜,故③符合题意。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 (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不变 (4)③
[综合实践]
例2 (2022·山东·济宁)在校园科技节活动中,小明观看了隔着玻璃吹蜡烛的魔术。表演者介绍如图5中的道具后,旋转平台,使玻璃板一侧正对观众,分两步完成了表演:①用两个打火机同时“点燃”两支蜡烛;②在玻璃板正对观众的一侧吹A蜡烛。观众看到两支蜡烛同时被“吹灭”。小明利用道具,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其中的奥秘。
(1)小明用兩个打火机同时点燃两支蜡烛,然后模仿表演者吹A蜡烛,结果只吹灭了A蜡烛。和同学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表演者在表演中只点燃了A蜡烛,B蜡烛并未被点燃。随后,小明通过实验验证了他们的猜想,最终明白了其中的道理:B蜡烛并未被点燃,观众看到的是A蜡烛的烛焰通过玻璃板所成的_______。
(2)小明经过进一步探究,发现了确保表演成功的两个关键点:
①两支蜡烛的大小应符合的要求是_______;
②玻璃板两侧的蜡烛,在放置位置上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
解析:(1)魔术中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观众看到的是A蜡烛的烛焰通过玻璃板所成的虚像。
(2)①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因此两支蜡烛的大小应相同。 ②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因此玻璃板两侧的蜡烛,在放置位置上应满足的条件是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且连线垂直于玻璃板。
答案:(1)虚像 (2)①大小相同 ②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且连线垂直于玻璃板
(作者单位:山东省薛城区教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