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区外环境景观空间使用行为研究
---以河南科技大学为例
2023-12-16李东升赵思梦燕亚飞罗铠申家宁
李东升赵思梦燕亚飞罗铠申家宁
(1.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2.洛阳市生态景观设计重点实验室,河南 洛阳 471000)
环境行为学(Environment-behavior studies),也称为环境设计研究(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是研究人与周围各种尺度的物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随着我国高校建设迅猛发展,现代教育理念对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新要求,关注人的行为、心理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满足人们对个人空间及交往空间的使用需求[2]。高校教学区作为师生使用频率最高,使用时间较长,环境景观需求多样的场所,在高校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目前,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校教学区环境景观设计研究,主要集中于规划层面[3-5],很少从具体的环境景观要素以及使用个体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故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河南科技大学公共教学区的外环境景观空间使用情况,探究高校教学区外环境景观对使用者行为需求的影响,总结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1 调研对象
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呈组团式规划布局,其中公共教学区坐落在学校的中心,各组团都围绕其依次展开布局。公共教学区内5栋教学楼以连廊相连接矗立于琴湖之畔,地理环境优越,景观视线良好,其承担着全校学生公共课的教学活动,人流量大,学科交融性强,行为需求多样;同时其也是校园文化传播的窗口,承载着校园的集体精神,综上几点原因把河南科技大学公共教学区作为本次调研的对象。
2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PSPL调研法,同时运用GIS进行辅助分析。扬·盖尔提出的PSPL调研法是一种针对公共空间质量和公共生活状态的评估方法,如今该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在校园景观空间的分析中,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了解使用者在空间中的行为特点,为日后校园建设与改造提供依据,具体由公共空间分析、公共生活调查与总结建议组成[6]。
本文根据公共教学区内部的空间形态、功能分区、景观绿化、基础设施等因素将其划分为5个区域,进行相对独立的调研与分析,见图1。并参照PSPL四项调研法——地图标记法、现场计数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来获取相关信息及数据。
图1 河南科技大学公共教学区环境景观分区图
3 环境行为调研
3.1 环境现状调研
河南科技大学公共教学区的场地现状调研主要针对5大分区域从空间定位、功能、基础设施、绿化种植、空间特点几方面进行调研分析,见表1。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准确掌握场地内的环境特点。景观环境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有可能直接影响使用者行为,所以对使用者的行为分析应首先建立在景观现状的基础上。
表1 公共教学区各分区环境概况
通过调研可知各区空间定位明确,但基础设施都较为单一陈旧,即使部分区域绿化种植良好但也因未能善加利用而导致空间功能的缺失。相较之下C区的景观环境总体优于其他各区。
3.2 使用者行为调研
扬·盖尔曾将人的活动区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并指出人会自觉或不自觉的适应现实环境并产生相应的行为[7]。根据前期对于调研场地的观察发现,由于教学区环境景观空间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所以使用者的行为活动类型主要以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为主。
其中,必要性活动的具体呈现方式主要为使用者上下课时在场地内的动态穿越和短暂停留等行为,这些行为的强度变化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较大且行动轨迹较为固定。因此,分别选取了工作日和休息日划分具体的区域及时间节点对人流变化进行调研,见图2、图3;同时利用GIS大数据对空间进行核密度分析,有助于更直观的得到不同时间、空间人群的活动分散区和汇聚点[8],见图4、图5。
图2 公共教学区工作日各分区人流量变化
图3 公共教学区休息日各分区人流量变化
图4 公共教学区工作日核密度图像
图5 公共教学区休息日核密度图像
自发性活动往往依赖于外部的物质条件,需要主观意愿加上适宜的外部条件才能发生。根据观察得出,基于公共教学区现有的环境景观条件使用者的自发性活动主要有阅读、休憩、交谈、吃饭、停留等。通过调研发现公共教学区各区使用者的自发性活动与必要性活动在时间上呈现互补的特点,说明人的活动对行为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于是针对活动高发时段对使用者的停留时长及特点做进一步调查,结果见表2、图6。
表2 河南科技大学公共教学区各区使用者行为记录表
图6 公共教学区各分区使用者停留时间统计
总结以上行为调研发现,早、中、晚等上下课高峰时段内公共教学区易形成集中高密度定向人流,说明公共教学区部分活动具有阵发性和定时定向性,该特点在出入口空间尤为突出。综合对比得出,C区备受使用者喜爱,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正常通行及开展活动的各项必要条件。而调研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在于,通过对比发现休息日的人群数量仅占工作日的1/4,而且高达83%的使用者在场地内的停留时间不超过20min,说明场地在学习以外的活动上吸引力不够,也从侧面说明了必要性活动要远大于自发性活动。
3.3 问卷调研
为了补充完善相关问题并对以上调研结果加以印证,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学区各区域的满意度、使用需求、使用感受、评价及建议等方面,进行问卷调研及访谈。共发放调查问卷246份,其中线下问卷80份,线上问卷166份,收回有效问卷240份,受访者覆盖各个年级专业及使用人群,统计结果总结如下。
在公共教学区最喜欢停留的区域,有46%的人选择景观较好有一定基础设施的C区;20%的人选择空间尺度较大植物覆盖率较高的E区;17%的人选择A区;11%的人选择B区;仅有6%的人选择D区,因为无法开展活动。
公共教学区环境景观空间所应承担的职能,26%的人选择休闲活动;24%的人选择特色景观;22%的人选择文化展示;15%的人选择室外学习;13%的人选择科普宣传。
对公共教学区环境景观空间营造的需求,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洁净优美、设施完善、便捷、用途多样和舒适,见图7。
图7 对公共教学区环境景观空间营造的需求调查
使用者对公共教学区空间定位的评价,其中在校教师对教学区的定位感觉最轻松,其次为本科生,而大部分研究生和入校新生往往较难对公共教学区有较为清晰的定位,见图8。
图8 使用者对公共教学区空间定位的评价
公共教学区的整体满意度,有26%的人较为满意,29%的人觉得一般,45%的人觉得不满意。其中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有交通通行不顺畅,基础设施不完善,景观缺乏特点缺少人文景观,难以形成准确定位等。
4 总结与分析
4.1 影响教学区使用的因素
4.1.1 时间因素
时间对于教学区使用的影响可以划分为2个维度,即时间性质的划分和时间段的划分。工作日的使用率明显高于休息日且行为类型更多样。在一天当中使用者多喜欢避开人流高峰在上午和下午的时间段内开展活动。
4.1.2 使用者行为
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以及活动范围会影响整个教学区的人群分布及使用情况。使用者通常会选择人群密度较低的时间段或区域进行活动,同时人群的聚众心理会使人群分布相对集中,导致其他空间利用率较低。
4.1.3 空间类型及界面
场地内使用者更倾向于半开敞且尺度相对较大的空间,这类空间有利于开展各项活动,也能给使用者带来心理上的舒适与满足。同时空间界面的丰富程度也决定了使用者的停留时长,直接影响了空间的使用率。
4.1.4 景观要素
景观要素的丰富程度和营造方式决定了使用者对路径及活动类型的选择。使用者习惯于在遮阴条件好风景雅致的空间展开休闲活动,在植被覆盖率高可互动性装置少的空间进行读书学习。标识性景观小品也能引导人们对方向的判断加强对场所的记忆。
4.1.5 设施水平
基于适合开展活动的空间,人们往往依附于某种固定设施开展相应的活动,可见设施布置的状况及水平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选择态度,设施密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在其附近活动的人员聚集水平高低状况[9]。
4.2 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4.2.1 空间功能划分不够深入
空间性质决定其主要功能,但不能因此忽视其他次要功能的存在。作为主要出入口的A区和E区不仅起到形象展示,疏散人流的作用,还应具有交通组织的功能。但如今场地内未合理规划停车区,导致人车并行,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4.2.2 缺少可供停留的空间
场地内的自发性活动较少且停留时间都较为短暂,使得教学区缺少活力。停留性空间具有相对独立、受外界干扰较小的特征,而作为最佳选择的D区只进行了单一的绿化种植,并没有产生人与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
4.2.3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公共教学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存两方面的问题。场地内的基础设施的分布不均导致了人群分布和空间利用率的比重失衡;场地内的设施密度不能满足人群需求。如,C区座椅的数量较少常常导致供不应求的情况发生。
4.2.4 缺乏标志性的景观要素
场地内的景观营造都较为单一且同质化严重,公共教学区作为校园的核心区景观相较于校园其他区域应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应着眼于教学区内部根据使用者的行为需求创设特色景观环境,让人们在脑海中形成更为清晰的认知地图。
4.2.5 精神文化较为缺失
教学区环境景观不仅具有生态和空间的意义,也具有文化和历史的属性。精神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当人们的精神达到共鸣也会对场地产生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教学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5 结论及建议
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在建设之初选取组团式布局是为了方便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但也造成了公共教学区被冷落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建设也不断提出新的口号,“多学科融合”正在成为高校目前的发展方向,而公共教学区也就成为了最合适的载体,为了顺应新的发展方向,对河南科技大学公共教学区的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5.1 合理规划景观空间
根据使用者的环境行为特征,运用设计手法对不同空间内的使用功能合理划分。通过扩大开放度划分停车区,解决出入口人车通行集散等问题;其他空间也应根据活动类型、干扰程度及现有景观要素综合考虑细致划分。
5.2 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设置应根据群体的数量,使用需求及特点加以衡量。完善休闲座椅、灯光照明等配套设施可以极大延长空间使用时长,根据空间性质有针对性地增添基础设施能有效解决空间使用的单一性,同时也为多学科的交流融合提供了有利场所。
5.3 打造可识别的景观要素
铺装的材质和纹样能加强对使用者的心理暗示使空间使用更有秩序,出入口设置特色鲜明的精神堡垒来加深使用者的空间认知,丰富场地的文化内涵。结合学科特色树立标识标牌有意识引导师生了解学科特色共同发展。
5.4 倡导使用主体参与景观设计
拥有较高学识素养、能为校园建设出谋划策的使用者是建成人性化景观的重要保障。各专业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反馈,使校园建设更有针对性,并在此过程中增强大家的领域感和归属感,唤起其珍惜和管理意识,产生“场所精神”[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