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国大学的教学空间创造相遇的条件

2009-01-08张旭博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

张旭博

摘要:“一个‘公共空间不是空间或者社会组织,而是一个让‘公共空间不受约束的随机出现的条件。”人们因为与形成这个空间的条件相遇,而与世界、与他人,及与每个分享相同经验的人相遇。中国大学及中国大学生都有其特殊性,本文分析中国大学教学区及大学生,论述如何在此地创造“相遇的条件”,而形成一个“公共空间”。

关键词:“相遇的条件” 公共空间 中国大学生 教学区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4-

第一,相遇的条件。本文中,“相遇的条件”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的“相遇的条件”。公共空间的存在建立于与他人同在的可能性之上。同在指的是完全接受与其他人公共生活的事实。而这个事实的接受依赖于共同经验的存在。只有在公共记忆被唤醒,彼此确定感受到对方所感受的,一个公共活动场所才成为“公共空间”。

第二,中国大学中的大学生。对于“相遇的条件”的创造而言,由人群由心理特征而衍生出的行为特征十分重要。在中国大学,处于青年中期的学生的私领域并不如少儿容易开放,虽然同样具有自我抒发的欲望,而做出在课桌等地乱写乱画的行为,但却绝对不愿意别人目睹这一过程的发生。即使一群人在进行的动作吸引了其他大学生,如果不是被明确告知可以参与,几乎所有人的选择都只是观看。行为过程私密化,即使跃跃欲试也鲜少主动表现,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事物表现僵硬,因此,在大学公共空间的创造,期待过多的陌生人的相互合作,主动呈现行为过程并不是合理的方式。

第三,大学的教学区。教学区的人很多,在集体上下课的时候,几乎造成交通堵塞。这种时候,人是没有可能耐心而仔细的体会一件作品的,所以需要作品的自我倾诉性极强,否则将沦为路障。大学教学区的特点是人的流动性与不确定性。学生在有课的时候来到,上完一节课就大可离开。没有固定的教室,更没有固定的座位。在教学区的主要原因就是学习,不学习时,大学生活发生在其他地方。因此,在教学区内不可能也不应该做一件让人愿意长久处于教室外的作品。

第四,在中国大学的教学空间创造“相遇的条件”。某教学楼与教学楼前的广场及一些人造风景组成了的教学区。教学楼前广场空旷,已经成为学生用以停放自行车的场所。现在,学校希望在这个广场上树立起一座雕塑,用以体现大学的精神。如此的一件作品,如何引起公共记忆,而创造出一个与他人相遇、同在的公共空间,并且确实的能够潜移默化的对学生们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

根据之前对于中国大学生及教学区的分析,在这样的环境中,静止的事物被忽视的可能性极高。即使凭借“出众”的外表在出现的前几天备受关注,人们也会很快的对其见怪不怪。因此,整个作品是以“流动的”方式呈现的。——可以反映周遭环境的部分、不能反映周围环境却映射投影的部分、安置在教学楼外墙的投影装置,组成整个更适合用“装置”,而非雕塑来形容的作品。

作品(如图)呈现鱼尾及风帆的衍生外在形态,出现凸凹两面,镜面质感的凸面可以反应周遭环境,而磨砂质感的凹面不能反应周围环境却映射投影。作品基座内扎于地,呈现水平状态,以方便人观看,更好的传递信息。投影装置置于教学楼外部弧形廊墙壁上(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人为影响,而只在人很靠近雕塑时才成为投影面的一部分)。一天内有人在此活动的时间,向雕塑的凹面投射画面。

无疑,这样的作品,在夜间比白天,阴天比晴天更加的明显。当人们想走近仔细看清所描绘的究竟是怎样的图画的时候,自己或他人的身体可能也成为投影屏幕的一部分,而改变了原来的画面。这给予所有人的启示是:人和自然都拥有极大的改变事物的能力,只是自然更整体,影响更大,而我们虽局部却破坏性很大。首先,要意识到自己言行对事物的影响而注意自身;其次,每个人都具有潜在影响力,不要妄自菲薄或自我否定。

雕塑的凸面则在一天中反映着周围的环境——天气、时间以及人。而这个环境正是改变凹面投影画面的因素。就如同外在的环境影响内在。这个关系在此被放大、视觉化,让无论从凹面看到凸面还是凸面看到凹面的观者都体会到“环境对内在的影响”的主题,从而更加强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

作品本身的目的即为引起公共记忆,让观者感受相同的感受,而不是强制性的说教。在作品的周围,希望成为投影一部分的人、期待看到画面全貌的人、指点画面与人讨论的人,听到他人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从雕塑中认识到环境和自身的人。人们在此分享相同的经验,唤醒公共记忆,完全承认与他人共处一个空间。由此,一个作品本身作为一个相遇的条件,让人因与其相遇,而与世界、与他人,与每个分享相同经验的人相遇。

参考文献:

[1]【法】卡特琳•格鲁,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都会里的艺术创作.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美】汉娜•阿伦特,竺乾威译.人的条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
试析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设计要点及措施
公共空间突发事故灾难逃生应急导识研究现状
公共视觉传达系统在历史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购物中心公共空间分析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