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
2023-12-16岑文静
岑文静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快速增强,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同时,“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和“一带一路”也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物流业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因此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面临着新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既懂物流业务、又熟悉智能化和数字化运营技术的复合型物流人才成为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向。然而当前多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没能跟上物流企业需求的变化,致使人才培养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契合度不够,亟需重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2020年7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制定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决定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2021年12月共有50所高校入选了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根据“指南”,现代产业学院将人才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训实习实践、学生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科技创新功能有机结合,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打造集产、学、研、转、创、用于一体,互补、互利、互动、多赢的实体性人才培养创新平台。许多地方高校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希望能依托现代产业学院的优质平台,培养符合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1 文献综述
1.1 现代产业学院的相关研究
从江苏省的30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来看,有校企共建、校行企共建、政校企共建、政校研企共建等多种建设模式,其中半数以上采用校企共建模式[1]。通过分析广东省114个参与遴选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的相关数据,总结出包括校-企-教育集团、校-企-培训中心、校-企-协会等在内的七种合作模式[2]。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应关注的内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和协调育人效能的提升[3]。成都工业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通过组建行业-产业-专业专家委员会、改善加深校企合作机制、重构人才培养体系等途径进行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学院的建设[4]。
多个地方应用型高校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上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不难发现这些文献对现代产业学院的目标定位、合作模式共识不够,导致政策落地和建设具体路径上也容易出现偏差。
1.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相关研究
随着大智移云等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行业,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既能扎实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又懂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的新型人才[5]。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起步相对较晚,虽然一直不断探索,但在人才培养的质量尚无法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人才培养模式滞后、不注重培养创新型人才[6];缺乏新时代智慧物流师资力量、缺乏智慧物流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校内智慧物流实训室建设相对落后、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足[7];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不清晰、育人体系法适应物流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物流专业人才就业竞争力不高[8]。
徐明凯[9]认为可采用“人才培养方案为轴线”,以“教研教改平台驱动、学科竞赛平台驱动、校内实践平台驱动、校企合作平台驱动”的“一轴四驱”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理论、时间和创新全方面发展,多方面提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9]。许多学者也提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改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但大多数学者是根据经验提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实施方案,缺乏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融入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大局的研究。
2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许多地方高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仍需要进行较大改进才能更好地对接现代产业学院“产、学、研、转、创、用”的建设要求。主要表现如下:
2.1 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体系滞后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课程评价体系等滞后性明显。教学方法上以教师单方面理论讲授为主,教师难以把握理论和实践的关键连接点,导致大数据内容的教学过于理论化,学生实践体验感不够。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而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高校偏重物流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主要内容为:仓储堆码、叉车操作、运输计划、拣选配送等传统环节,缺乏结合智慧物流、大数据技术的相关实践体系,更缺乏对应的实践教材、实践项目计划书、实践案例库和评价标准。随着智慧物流的发展,传统的实践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产业发展的需求,最终造成学生实践能力不足,难以对接工作岗位。在进行课程评价时,侧重强调记忆知识点,对实操能力却不够重视,缺乏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
2.2 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不够
许多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当前的产教融合程度未能契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目标。虽然在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校企合作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取得了成效,但远不够全面、深入。一些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诸多实践基地仅仅体现为合同形式,没有开展实际应用;因教学科研任务沉重,许多年轻教师无法到物流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缺乏企业实践,更难以理论联系实际;由于学生顶岗实习会导致学习压力增加,企业培训成本也增加,使得多数高校往往只安排毕业班学生到物流企业进行毕业实习,低年级的学生缺乏深入物流企业见习实习的机会。物流企业对高校人才培养参与度不够,鲜少与高校合作设计课程、编写教材、指导实习和论文。
2.3 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未显现出特色
纵观当前我国部分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大同小异,无法充分凸显高校自身的特色,也没有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许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掌握运输、仓储、装卸、配送等物流作业基本知识和技能,很少涉及智慧物流、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前沿内容。部分高校虽有智慧物流或智能供应链方向,但师资水平、实训平台和课程设置尚未能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2.4 师资水平难以匹配人才培养要求
智慧物流、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着物流行业飞速发展,教师的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却滞后于行业发展,许多高校的物流管理师资团队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难以匹配人才培养要求。大部分教师并不具备智慧物流、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使得教学内容相对落后,无法适应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据调查,物流管理专业教师中有60%为双师型教师,但双师型教师仅凭行业相关证书即可评定,不代表教师具有行业从业经验,也不一定说明其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
因此,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该利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契机,探讨多种合作共建机制,将众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尽早掌握新行业动态,把握经济发展趋势,从而培养适应新经济发展形势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3 地方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3.1 明确现代产业学院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现代产业学院是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当前及未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要求。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结合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要重新思考专业教育的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内容”等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可调整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和熟悉国际物流管理等理论和相关知识,适应人工智能、智慧物流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具备物流作业流程管理、供应链优化与管理、航空物流管理、快递运营管理、应急物流管理等实务运作能力,能够在物流领域从事采购、仓储、运输、配送、航空物流、快递业务和应急物流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3.2 重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指南”要求高校瞄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打造一批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当依托现代产业学院,从“产、学、研、转、创、用”六个角度出发,强化“产学研用”体系化设计,重构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力量、教学评价体系、实习实训基地、产学研服务平台等重要因素,进一步推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推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物流企业实际需求紧密对接,致力于培养符合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人才培养方案筹备阶段,应重点到合作单位进行人才需求调研,了解物流相关岗位设置、人员配备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情况,明确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要求,最终才能形成符合产业、行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
3.2.1 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许多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要求。“指南”明确要求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应推进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应进行合作式、任务式、项目式的改革。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契机之下,可以依托行业优质企业,对传统的物流管理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密切关注物流企业发展新动态,将教学过程与物流企业流程对接。紧密结合物流行业发展,向综合型、设计型实践教学倾斜。如紧跟智慧物流的趋势,引入智能制造、智慧供应链、智能仓储大数据分析、物流无人机操作与运维、智能仓储装备应用及维护等技能培训课程体系。还可结合物流企业实际的业务流程设计教学内容,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融入不同的实践任务;也可参照特定的物流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来设计教学和实践项目;结束全部物流课程的教学后,可开展物流企业综合实训,模拟物流企业的真实工作情景,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在教学方法上,借助雨课堂、微助教等现代化工具,尝试颠倒课堂、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现状,创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3.2.2 探索新型教学评价体系。人才培养体系是否完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企业实际需求,不应只由校内相关机构进行评价,更应引入社会评价。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背景下,高校与企业合作成立建设指导专家委员会,教学评价体系可结合行业标准、专业认证等方式,促进专业认证与创业就业资格协调联动,提升专业建设标准化、国际化水平。探索基于物流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推出的评价标准体系。
3.2.3 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地方高校应借助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机遇,充分利用物流行业优质企业资源,构建基于物流行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内容应由浅入深、点线面结合。实习实训基地由校内和校外两个部分组成,校内基地由学校主导,主要进行课程实验、物流设备操作、实验室模拟实践等实训。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接收参观见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由企业和实训基地共同主导。建设校内实训室时,前期应做好充分调研,每个实训室应明确自身的功能和实训流程、所辐射的课程、所培养人才对应的专业能力,以及相对应的岗位。充分研讨这些对应关系,实训室才能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充分运作起来,才能接轨物流企业实际需求,免于流于形式,保证物流相关专业的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为对接产业学院建设要求,应增加无人AGV、地狼智能分拣机器人、无人驾驶叉车等先进的实践教学设备。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时,应当重点打造智能物流、电商人才、物流无人机、应急物流、直播等产业实训基地。
3.2.4 加快打造创新型师资队伍。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背景下,应加快打造创新型师资团队,以适应人才培养需求。其一,可依托合作单位,鼓励教师经常参加合作单位开展的培训,更新物流行业前沿知识;鼓励教师经常到合作单位顶岗实习,提高实践技能和解决物流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二,依托合作单位,聘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员成为校外导师,鼓励校外导师到学校兼职任教,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参与课程体系设计、共编教材,指导实习和毕业设计。在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背景下实现师资双向流动,形成一支与时俱进的创新型师资队伍。
3.3 进一步推进“引企入校”
“指南”要求高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同探讨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现代产业学院以前,多数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校企合作,“引企入校”并不是新事物。然而在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背景之下,应当在原有基础之上更深入合作,进一步推进“引企入校”。依托现代产业学院平台,大胆引导物流企业专家“走进来”,成为物流管理专业校外导师。校外导师经常性地与校方围绕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沟通交流,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专题讲座、人才培养座谈会、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和就业指导。除此之外,还应鼓励物流企业专家参与开发特色课程、编写产业学院特色教材、针对教师开展行业前沿培训。“引企入校”有利于加快教学内容更迭代,使教师随时掌握物流行业的动态发展,推动课程内容与物流行业标准、流程科学对接。
3.4 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
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过程中,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整合高校和企业双方资源,建设产学研平台,发挥学校人才和专业优势,以及物流企业的实务优势,强化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开展的培训,积极参与企业科研项目,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双方合作的经验和成果应引入教学环节,形成科研与人才培养互融互通相互转换的良好局面,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显著提升,是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重要内驱力。
4 结语
现代产业学院由高校联合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个主体建设而成,资源共享、共创价值、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立足地方经济,面向行业产业,是地方应用型高校培养高质量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优质载体。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当利用建设现代产业的契机,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从深化校企合作、开发特色课程体系、革新教学评价体系、坚实打造校内外实训基地、搭建优质产学研平台等方面进行探索,致力于打造一条切实可行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然而,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强化就业对接企业需求等工作永无止境,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应时刻根据时代需求和行业发展变化,不断探索、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