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铁路汽车物流运营保障能力提升途径
2023-12-16代方会
代方会
(中铁特货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1 铁路汽车物流发展现状
现如今中国已全面进入汽车社会,交通和出行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汽车出行已成为交通常态。汽车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普通家庭的消费品和必需品。2022年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达到225.9辆,前三年平均增加26.3辆,但即便如此,中国人均保有量远不及发达国家。2020年美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831.7辆、欧洲为542.1辆。我国汽车销售市场仍存在较大需求空间。
2022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 702.1万辆和2 68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3.4%和2.1%。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产销2 383.62 万辆和2 356.3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2%和9.5%,增速高于行业总体。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 万辆和688.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2022年,尽管受疫情散发频发、芯片结构性短缺、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国际政治冲突和其他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在购置税减半等一系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有效拉动下,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汽车市场在逆境下整体复苏向好,实现正增长,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较高的乘用车销量带动了我国汽车物流业蓬勃发展。
铁路运输在汽车整车物流中占据了近半壁江山。中铁特货是一家专业的铁路汽车物流公司,近两年汽车物流发送量持续突破600万台,位居全国乃至全球第一。中铁特货公司已形成覆盖全国省会城市和部分二三线城市的铁路商品车物流网络,具备铁路商品车门到门物流服务能力。十年磨一剑,中铁特货通过积累经验和不断实践,努力探索汽车物流市场规律,不断加大运能保障、开发物流产品,积极开发新型运输装备和设备,完善全程物流运作机制,以优质服务不断提高铁路商品汽车市场占有率,大力推动了铁路汽车物流业务的发展,转变了汽车主机厂对铁路运输的传统观念。
2 中铁特货铁路汽车物流运营保障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铁路汽车物流运营保障现状
中铁特货公司坚持“一体化运作、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的原则,建立了商品汽车物流服务体系[1],改变了单一的铁路运输物流模式,可以提供全程物流范围内的任意段运输,例如“厂到站、站到站、厂到库、厂到店”等。其整个物流环节包括上门提车、在站装车、铁路干线运输、到站卸车、配送交付。其中提车、装车和卸车、配送均属于两端业务管理范畴。具体如下:
(1)两端业务。中铁特货公司在各属地分公司成立了汽车到达项目部,专职管理两端业务。以招投标的形式精选配送队伍,着力提高两端装卸配送服务品质,降低两端成本。在此模式下,中铁特货对各作业点的两端业务进行优化整合[2],并制定相应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着力推动铁路商品汽车物流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装卸配送效率,加强和配送企业的业务合作,建立了与配送企业严管、厚爱、共赢的良好关系。
(2)干线运输。在国铁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中铁特货公司运输调度部门入驻了国铁和各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大楼,通过合署办公,超前解决了车辆调配、运行异常等情况,保证了重车和空车的运输时效,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成本。中铁特货坚持规模化运输,深入调研积极掌握市场货源流向,精准定位运输线路,构建了“六纵三横”等37条班列运输线路,主干线运输时效及稳定性远优于公路运输[3],并充分发挥班列网络作用,组织“零拼整”运输、对流运输、多边循环运输等;协调推进JSQ型车驼峰溜放试验,减少车辆在途货检、编组等作业时间,有效提高货物在途的时效性,提高了车辆运行效率。
(3)仓储业务。中铁特货公司合理地规划了全国物流基地的布局,构建了具有储运功能的特货运输仓储网络。目前正在不断加大物流基地建设、升级力度,开通新的装卸作业站点,扩大储运网络的辐射范围,提高网点的集疏散能力。目前其在全国范围有151个汽车作业装卸站点,188个汽车物流基地已投入使用,辐射范围延伸到二三线城市。其中,仓储容量较大的物流基地主要有蒲河、鱼嘴、新筑、圃田、吴家山等基地,并已启动广州大田、郑州占杨商品汽车物流基地和北京奔驰专用线规划建设工作。
(4)信息系统。中铁特货公司开发的“中铁特货物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特货1.0信息平台”),通过系统对接传输或人工上传以及PDA扫描商品车识别码(VIN码)等方式生成物流基础数据台账,利用数据交换功能匹配铁路内网集成平台数据和铁路货票系统数据,实现了商品汽车物流各环节业务数据的实时采集,包括接车、装车、发车、到达、卸车、仓储、配送等数据[4]。特货1.0信息平台采集的基础数据中,包括交接单号、订单号、VIN码、客户名、品牌名、发到站、制票日期、目的地、物流服务类型等信息,设计以VIN码为最小统计单元,可以多维度地对商品汽车物流数据进行查询统计,基本满足了上市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数据化和精细化管理要求。
2.2 铁路汽车物流运营保障存在的问题
随着汽车物流市场对铁路物流运到时限、服务质量、物流成本等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待,中铁特货的经营压力也不断加大,迫切需要尽快对运营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优化、升级和完善,以实现物流全链条协同高效发展。
(1)两端服务品质还有待提升。虽然当前已有两端服务标准体系,但还需要结合不同汽车主机厂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明确各个责任单位,让标准更具可实施性。在作业考核标准的指导下,加强装卸、配送作业标准化落实管理,加强属地化监管能力。同时,在招投标中,调整低价中标思路,选择服务质量优、投诉少、实力更强的配送企业,避免运量增加时能力短缺,影响中铁特货运输市场品牌效应。在配送时效方面,建立待配送数据池,科学配板,降低配送成本,缩短配送业务时间,助力提高铁路商品汽车物流整体时效。
(2)干线时效有待改善。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商品汽车物流灵活性和时效性相对较差,所以部分汽车主机厂在新车型上市铺货阶段较多选择公路运输。在运输组织上,旺季时,全路路网运能趋于紧张,部分区域装车方向停限装,分界口交车拥堵,打乱了商品汽车运输的计划性,导致商品汽车运输班列时效不高。在货源组织上,汽车厂的计划生产模式已经随着消费需求进行了调整,当前是以订单生产模式为主导,计划生产为辅,导致订单量比较零散,且时效要求较强,铁路干线需要转变整列运输模式,适应零散和大组运输模式。
(3)仓储能力有待提高。个别地区的商品车物流基地,存在面积不够大、地面没有硬化坑洼较多、照明设备不够、避雷设施不足等问题,条件较差,影响了商品汽车的作业和仓储安全。商品汽车主机厂较少引入铁路专用线,导致“零仓储”业务开展不够,增加了商品汽车前端配送费用[5]。
(4)信息系统有待升级。中铁特货已经在不断地完善其信息系统,但由于起步晚时间短,导致部分环节信息化程度还不够,数据采集一定程度上还依赖手工文件上传;与汽车主机厂的信息系统对接还不够深入,没有实现物流费结算自动推送、交付互认等;全程在途追踪方式还不够便捷,配送到经销商的信息还不能自动定位;仓储信息系统出入库数据基本要靠人工统计;数据分析全程可视化界面还不够先进;业财融合信息系统建设还没有跟上。
3 建议
为促进铁路汽车物流高质量地持续发展,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优化提升相应的运营保障能力。
(1)提高两端服务质量。聚焦提升两端服务质量和水平,对提装卸配等环节进行全工种、全流程分析,研究制订以时效性指标管理为核心的运营管理办法,持续提升两端运营管理水平。一是以加快交接单交付为目标,优化交付凭证手续,完善质损理赔流程。二是坚持前端装车站为后端卸车站服务,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重点解决商品汽车缺油、缺电等问题,提高卸车效率和能力。三是坚持社会公开招标,进一步吸引有实力社会配送企业参与,科学制订分包方案,有序推进商品汽车物流两端业务集中招标采购。四是按“严管厚爱”“合作共赢”的原则,加强配送企业管理,加快推进对配送企业板车定位信息系统的建立,配套建立经销店电子围栏,通过数据化支撑,推进形成特货现代物流配送评价体系。五是加强铁路特货物流配送体系应急能力建设,提高装卸配送服务质量,共同实现良性发展。
(2)提升干线运营能力。坚持市场导向,进一步强化运输生产集中统一指挥,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一张网”整体优势,提高车辆运用效率效益。一是继续坚持“算账”调度,以降低“空率”为抓手,持续加强35辆满轴班列、29+N 混合班列、“J车+”班列运输组织,进一步优化商品汽车的运输径路,加密加大特货物流产品线开行,加大对流运输、三角运输等精细化组织力度,积极推动运输调度不断向集约化、经营型方向转变。二是加强特货公司及所属分公司月计划、周计划编制质量,强化计划兑现率考核,提高运输计划管理水平。三是有序安排空车存放,减少非必要走行,提前做好装车旺季空车调整方案,保障各区域用车需求。四是加强各地区汽车物流流量和流向研究,掌握商品汽车货源结构日常变化动态,优化到发结构,进一步实现上海、成都、广州、北京等重点区域到发基本均衡,提升运输经营效益。五是加强与铁路局集团公司调度和货运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强化集中到达重点区域站点布局研究,优化卸车方案,提高卸车效率,扩大区域卸车能力。
(3)挖掘仓储服务能力。坚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挖潜仓储服务能力。一是积极协调主机厂、铁路局集团公司,加快桃花村、下塘集等汽车物流基地和重点区域专用线的规划建设,开展“仓配一体化”、“零仓储”等业务。二是以库区利用率、库位周转率等为重点,建立完善物流基地运营管理机制,加强物流场站经营效益和运营效率的考核,提高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加强与主机厂及物流公司对接,根据销售布局和市场需求,制订优化大客户各区域生产基地物流方案。四是积极推动商品汽车智能多维仓储模块试验,逐步实现商品汽车仓储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
(4)提升信息保障能力。加快信息系统升级建设进度,全力提升信息化保障能力。一是推进中铁特货物流综合管理平台2.0建设,完成调度管理、仓储管理、时效管理等功能模块的升级开发与应用。二是进一步加快RFID设备场站建设,全面完成汽车物流全流程RFID运用,提升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三是加快与汽车主机厂数据交换对接进度,完成大客户数据交换工作。四是加强数据中台建设,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的挖掘运用。五是大力推进汽车物流电子交接单试点,逐步减少纸质交付凭证,进一步提升后端交付效率。六是加强互联网门户网站建设,实现物流追踪、客户反馈等服务的一站式办理。
4 结语
在国家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优化的大背景下,尤其今年新出台《推进铁水联运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决策部署提到,要进一步发挥水路、铁路运输比较优势和综合运输组合效率。中铁特货作为铁路商品汽车物流专业公司,应充分发挥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运输优势,不断补强运营保障短板,大力提升两端服务品质,提高商品汽车运输的全过程时效性,为客户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率,提高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