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进广西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12-16孟祥宁

桂海论丛 2023年3期
关键词:纺织服装广西

□孟祥宁

[中共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1]

一、引言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1]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对广西提出“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在维护国家安全上作出更大贡献,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更大成效”[2]的重要要求。为实现党中央对广西提出的目标要求,推动广西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就必须坚持做实做优做强制造业,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抓手,着力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纺织服装产业是广西的传统制造业,在吸纳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广西主动承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及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积极推动面向东盟及澜湄次区域的纺织服装经贸合作,深化陆海双向开放。在广西出台的《关于推进工业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广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红利的加持下,广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广西经济发展提供了较为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因此,笔者深入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玉林(福绵)生态纺织服装产业园、浙江云龙镇蚕茧丝绸企业等走访调研,对加快推进广西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作如下探讨,为进一步推动广西纺织服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二、广西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与基础

(一)注重顶层设计,高标准谋划

广西强化顶层设计,高标准谋划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专门出台《广西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广西支持纺织产业振兴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1—2025 年)》《广西轻工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发展实施方案》等,全力支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其中《广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3]指出,要着力推动广西纺织服装产业做大做强,重点发展棉纺织业、印染业、服装业、羽绒业,建设贵港、玉林、梧州、来宾等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着力培育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南宁锦虹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李宁体育(广西)有限公司、广西世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中健运动休闲服饰有限公司、广西桂平立泰隆针织印染有限公司、贵港龙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重点引进中纺集团等国内外纺织服装产业龙头。打造纺织服装出口制造基地,支持和鼓励纺织服装产业龙头企业开展境外合作,在越南、柬埔寨等劳动力和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布局初级加工基地。着力打造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按照园区“八个一”(即一个租赁住房小区、一个商业综合体、一所综合学校、一家综合医院(卫生院)、一个体育活动场所、一个党群服务中心、一个公安派出所(警务点)、一条公交专线)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要求,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桂平市纺织服装产业园区则围绕“打造华南最大的休闲运动服饰生产基地”的目标,把园区建设成为承接粤港澳大湾区、杭州湾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大平台,打造集聚度高、知名度高、创税效益高和管理水平高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和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园。

(二)产业发展基础好,集群效应逐步显现

广西纺织服装产业起步较早,基础较为坚实。玉林市福绵区是广西玉林市服装产业的发展重地,以生产牛仔裤出名,素有“世界裤子之都”的美誉。20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当时人民群众生活物资需求短缺,市场供不应求,加之人工成本低廉,玉林市福绵区抓住机遇,制衣行业迅速发展并壮大起来,这种制衣技艺也被延续至今。桂平市木乐镇已发展成为中国休闲运动服装名镇、广西最大的休闲运动服装生产基地。木乐镇的服装业在福建人的带领下,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发展壮大起来,以低廉的价格、实用的设计和高质量赢得了市场青睐,并逐步形成了针织、印染、服装、绣花、织带等产业链,主要产品是运动服和校服,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非洲等地区。近年来,广西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从2021年起,广西实施推动工业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将轻工纺织业作为广西重点发展的九大产业集群之一;2022年,将轻工纺织产业链作为广西15条重点产业链之一来推动,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2021年,广西纺织服装与皮革工业已拥有规模以上企业304 家,全行业实现纺织服装皮革工业总产值243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03亿元[4]。作为纺织服装产业上游的蚕茧和桑蚕丝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0%和30%以上,分别连续17年、12年保持全国第一;生丝出口量占全国的50%,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重要的桑蚕茧、桑蚕丝生产基地[5]。目前广西共拥有5个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近300家规模以上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和7000 多家贸易企业,对巩固中国在全球茧丝绸市场上的大国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5]。

(三)营商环境优良,劳动力充足

自2018 年全面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以来,广西举全区之力抓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从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面主动对接国际先进标准,制定出台了《2022年广西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广西复制推广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任务清单》《广西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通过上线广西营商环境“智管云”监测平台、开展第三方评估、进行绩效考核等举措,不断优化广西营商环境。广西贵港市平南县、桂平市作为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的主战场,其营商环境2021年分别排在广西县域营商环境第二位、第三位[6]。调研发现,不少企业反映贵港市政府服务企业水平不断提高,对企业发展“急难愁盼”的事情及时跟进、及时解决。比如,贵港市平南县可以边申请土地指标边开工建设,有利于推动项目尽快建成投产。另外,广西纺织服装产业的劳动力资源较为充足。比如,贵港市平南县及其附近的桂平市、梧州市藤县都是人口大县(市),年轻劳动力和低技术工人充足,为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成本较低的劳动力,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

(四)区位优势显著,交通便利成本低

广西纺织服装产业主要分布于贵港、玉林、梧州、来宾等市,区位优势显著,毗邻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陆海相连,水路、公路、铁路纵横交错,大大降低了纺织服装产业的物流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借助2022 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纺织行业第一大出口市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的发展契机,广西发展纺织服装产业的区位优势、通道优势、资源优势得以进一步充分释放。从陆路交通看,来宾市与工业重镇柳州市和首府南宁市毗邻,境内3条国道4条省道贯通四邻。玉林市地处桂东南,东邻粤港澳,南接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两湾”联动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广西重要的工业城市,为纺织服装产业机器化生产提供坚实保障基础。从水路交通看,贵港市一年四季可通行千吨级船舶,直达粤港澳,是我国西南地区东向出海最便捷的通道。来宾市红水河越城而过,千吨级船舶可直航珠三角。梧州市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是广西距粤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享有“百年商埠”之美誉,拥有国家一类口岸,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这些区位优势都为广西纺织服装产业“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物流基础。

三、影响广西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透视

(一)创新要素集聚不足,发展后劲不足

相比起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的纺织服装企业,广西的纺织服装企业规模偏小,技术水平较低,大多处于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开展创新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少。广西纺织服装企业创新能力弱,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高技能人才较为缺乏。比如,桂平市木乐镇由于医疗资源、教育条件等比较欠缺,配套的基础设施有待加强,导致“引不进、留不住”高端人才,特别是高水平管理人才、高端服装设计师等人才非常紧缺。二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2020年以来,纺织服装行业企业盈利空间下降,投入创新环节的资金少,技术创新能力弱。部分企业家满足于现状,进行产品创新、管理创新的意愿较低,企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企业的创新精神、前瞻性视野、团队凝聚力有待提高。调研发现,贵港市桂平市木乐镇纺织服装产业历史悠久,但是大多企业为家庭式作坊。截至2022 年底,木乐镇服装企业仅有22 家规模以上企业①。三是人才“再生”能力较弱。目前广西没有专业的、有影响力的纺织服装学院、纺织服装研究院,缺乏纺织服装产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四是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相比起福建、浙江等地的纺织服装企业的机械化、定制化、智能化运作模式,广西的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水平相对较低。大多数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为主,虽然能吸纳就业,但是劳动生产效率较低,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二)产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结构亟待升级

从总体来看,广西纺织服装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产业集群度不高,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资源较分散,产业集群化不明显。广西虽然是桑蚕主产区,但大部分生丝均销售到外省。广西纺织服装产业面料大都从外地购进或依靠进口,辅料、配件、饰品也主要从外省购入。调研发现,在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的龙头企业,大部分原材料在福建、广东、浙江等地采购。广西梧州、玉林、河池、贵港、来宾、河池等多个城市均提出要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但资源较为分散,彼此之间未能真正形成协同发展合力,产业集群度不高。二是民营经济实力不强。纺织服装行业民营企业大都是劳动密集型的小微企业,规模小而散,原材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调研发现,不少民营企业的销售市场主要在广东、福建等地,这样的生产运营模式使得大部分利润未能留在本地,产业附加值较低。三是产品种类较为单一。比如,贵港市纺织服装企业大多生产休闲运动服饰,但是运动鞋、运动帽、运动袜、运动背包等产品研发生产不多,产品种类较少。四是生产设备智能化水平不高。大多企业缺乏个性化定制和绿色智能化车间,对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较为依赖。可以说,产业集群效率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是制约广西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产业链与创新链脱节,会导致创新团队缺乏施展才华的平台,出现人才流失,产业创新失去人才支撑,形成恶性循环。

(三)品牌支撑力不足,特色产业“不特”

广西纺织服装企业数量多,生产量大,但缺乏有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本土品牌,导致特色产业特点不突出,企业竞争力较为薄弱。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以加工生产为主,产业链短。从走访的园区及服装企业了解到,大部分企业以来料加工或贴牌出口生产为主,产业品牌价值较低。比如,贵港市桂平市木乐镇纺织服装企业只有100 多个商标②。服装的设计和销售环节在外地,产业链不完整,资源分散未能形成合力,难以形成高价值的服装品牌,纺织服装产业带给当地的财税收入较少。二是生产技术有限,部分企业未能达到出口标准。广西纺织服装产业要想进入东盟、欧美等国外市场,其生产技术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和相关要求。但是,目前广西纺织服装企业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劳动人员的技能水平能达到国际标准的较少,难以跻身更广阔更高端的海外市场。

四、加快推进广西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整合产业空间布局,打好服装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组合拳”

针对广西纺织服装产业空间布局分散、产业链条不完整、市场开拓不足、产业发展特色不鲜明等情况,建议以打造纺织服装特色区域品牌为抓手来整合各地市服装产业发展政策。

1.加强纺织服装产业的顶层设计。建议及时成立自治区层面纺织服装产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全区纺织服装产业规划,由自治区政府组织自治区相关部门与纺织服装产业有关地市组成纺织服装产业工作专班,专项研究起草《广西纺织服装特色区域品牌三年行动规划》。加强与国家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在纺织服装产业方面的规划衔接,优化整合资源配置,谋划将中国(贵港)纺织服装时尚新区、玉林(福绵)生态纺织服装产业园等广西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布局园区合作共建,打造区域特色品牌产业集群。

2.加强推行项目清单制。建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商务厅、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对贵港、玉林、梧州、来宾等市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拟建设项目进行梳理汇总,以项目化形式出台《广西纺织服装特色区域品牌建设项目清单》,推动其纳入国家、自治区级项目建设库,争取多方面支持,强化持续跟踪落实。

3.加强配套政策扶持力度。建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靠前指挥,指导贵港、玉林、梧州、来宾等广西纺织服装产业重点布局区域及时出台地方配套政策。建议各地市单列纺织服装产业用地指标,加大土地资源要素保障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把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红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红利。

(二)创新产业体制机制,构建加快服装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要素支撑体系

针对当前广西纺织服装产业仍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价值低,企业自我潜力挖掘不够、创新能力弱,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支撑力不足等情况,建议在体制机制上加强联动整合。

1.构建高水平研发的支撑体系。纺织服装研发设计等产业发展源动力不足是广西纺织服装产业最大的短板,加快培育广西纺织服装设计、制造、研发资源迫在眉睫。探索通过校地共建模式,加快与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合作共建,在贵港、玉林等地创设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纺织服装学院。创新“柔性引才”机制,对纺织服装设计高端人才实行“绿色通道”,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创新源动力,提升广西纺织服装特色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

2.构建高水平金融支撑体系。建议参照江苏、浙江等地做法,通过广西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北部湾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基金优先支持纺织服装产业特色集群发展。深化政银企合作,借鉴桂惠贷模式,联合推出“纺织服装助力贷”产品,将纺织服装产业列入绿色信贷,对规模以上类纺织服装企业可给予最高额度1000 万元贷款并享受全额贴息。加强对纺织服装中小制造企业的财金联动支持,推行纺织服装产业用电低于一般工业电价的方式,多渠道降低纺织服装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3.构建高水平人才的支撑体系。针对广西纺织服装产业高层次人才及生产加工等高技术工人呈整体结构性紧缺态势。一方面,要通过市场方式解决人才引人难、留人难问题,支持鼓励纺织服装企业通过技术入股等方式吸引高层次设计人才扎根企业。同时,对销售人才实行高额奖励,鼓励电商人才回流,如电商人才的营销量达1000 万以上就对其实行奖励商品房的激励机制。另一方面,各地市要积极应对产业工人总量不足问题,及时研究制定出台吸引产业工人专项政策,吸引广西区外产业工人回流。

(三)打造专业特色产业园区,推动服装产业高端化、智能化

纺织服装产业园的优势在于园区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性以及相关企业和资源的集中和相互作用。通过政策导向作用,纺织服装产业在园区生产要素会得到优化配置,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广西纺织服装产业园区配套,整合要素,链接资源,助力企业发展。

1.构建高标准全产业链体系。园区规划要贯彻“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理念,规划打造印染、纺织、制衣、设计、销售、商贸、物流于一体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对纺纱、织布、缝纫、印染、服装等相关产业进行布局,使产业之间相互配套、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发挥集约效应。通过引进世界知名品牌商,补齐服装设计和品牌运营的短板;引进国内龙头企业,推动提升生产制造、产业设计开发、自主品牌培育和市场渠道建设,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自主纺织服装品牌,实现产业高端化。

2.打造全方位专业化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园区企业帮扶服务机制,如规划建设专人管理的专业物流仓储区,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服务窗口”前移,及时解决园区在项目建设存在的用地、能耗、环评、用电等要素保障问题,推动企业发展。同时,加强对各园区投入产出考核评价,确保产业生命周期内的产值税收至少能够覆盖政府资金、资源等投入,从顶层设计上提高产业的造血能力。

3.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智能化。建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指导相关地级市推动纺织服装产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对纺织服装产业链进行优化升级,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服装产业应用数字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实现智能化发展。

(四)加强平台载体联动,提升“桂服”品牌影响力、吸引力和驱动力

针对目前广西纺织服装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影响力不大,企业单打独斗难发展,平台分布较为分散等情况,建议加强纺织服装产业平台载体的协同联动予以解决。

1.加强专业协会与商会联动。充分利用桂商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影响力,坚持“以商招商”,加快补齐浆染、织绸、针织印染、数码印花等方面的产业链条短板。探索举办RCEP纺织服装论坛、“新丝路”服装赛事等活动,与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深度合作,积极参加广西区内外专业展会,提升“桂服”品牌吸引力。

2.研究成立广西纺织服装产业技术联盟。借鉴石狮纺织服装产业联盟、温州服装产业联盟等的发展经验,将广西纺织服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单位)、社团组织以及区外具有影响力、能够对行业发展作贡献的企业(单位)联合组成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探索构建全产业链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纺织服装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创新等专业能力。通过产业联盟的力量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相关行业规范、行业发展规划,整合产业链资源,推动联盟会员在技术、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等多方面的合作,增强品牌驱动力。

3.探索推动“桂服出海”行动计划。在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东盟国家建设纺织服装加工产品供应链基地。鼓励支持引导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等国际大型会议及赛事中优先使用广西生产的服装。对广西纺织服装企业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赞助国内外大型赛事等行为,予以补贴奖励,提升广西纺织服装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注释:

①②数据根据调研整理而得。

猜你喜欢

纺织服装广西
澳洋纺织
让人心碎的服装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服装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