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环境下出镜记者需要锤炼的“四力+”路径探析
2023-12-16谭雁
谭 雁
(广西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2)
一、媒介融合环境下出镜报道的变化
(一)“大屏+小屏”联动传播
媒介融合发展带动了传统电视大屏幕与移动小屏幕的融合传播,“大屏+小屏”的联动传播已经成为当下的新趋势。因此,出镜报道既要适应传统媒介的大屏幕,也要服务移动互联网媒介的小屏幕。传统大屏幕出镜报道一般至少需要一名出镜记者和一名摄像师合作完成,具有作品质量较高、单向传播等特征。相较于大屏幕传播,小屏幕传播更加灵活,往往由出镜记者一人独立完成,互动传播特征明显。依托日趋完善的手机拍摄功能,小屏传播可以做到单人单机拍摄,“人、机、网”到位便可独立进行出镜报道。因此,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大屏+小屏”的联动传播已经成为新趋势,出镜记者也需要适应不同媒介、不同屏幕的出镜报道方式,如电视、微信、微博、客户端、抖音和Vlog等。
(二)全能型新闻人才已成为行业新趋势
2016年10月,南方报业集团提出并实施了“南方名记者培养工程”,致力于培养一批全能型专家型生力军[1]。目前,媒介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全能型新闻人才成为了下一个“风口”,这种趋势给出镜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出镜记者必须在出镜报道中学会“用脚”“用眼”“用脑”“用手”“用口”。所谓“用脚”,即记者能够深入新闻一线采集信息,体现新闻报道的“在场性”,增强出镜报道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用眼”,即记者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传播“新闻眼”,仔细观察现场,在繁杂的信息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细节”;“用脑”,即记者要培养“互联网思维”,适应不同媒介特点的出镜报道;“用手”,即记者会写策划、撰文稿、能拍摄、擅互动,能熟练运用电脑、手机制作发布新闻;“用口”,即记者要具备一定的有声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传达现场信息。比如,在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事故报道中,由于路途遥远,失事地点地形复杂,不少媒体记者选择单人单机直播,向受众传达现场情况。在整个报道中,从材料搜集、出镜角度选择,到安排报道思路、面对镜头报道等一系列工作任务,均可由出镜记者一人完成。
(三)记者的符号表达越来越有温度
生活中,有温度的话语可以暖人心扉;报道中,有温度的话语可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出镜记者的符号表达承载着新闻信息、记者态度等各种内容。出镜记者的语言符号表现在有声语言上,他们通过语言传播信息;非语言符号则表现在出镜记者的体态姿势、表情眼神、服装搭配等方面。除语言本身外,非语言符号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让人感受到暖意。当前,移动互联网传播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很多记者开始尝试从传统大屏幕走向移动小屏幕,一些从事文字报道的记者也开始“跨界”进行出镜报道,竞争愈发激烈,但真正让受众记忆深刻并感受到温暖的出镜记者一般具备有温度的符号表达行为。
例如,在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事故报道中,央视总台记者张腾飞的暖心报道感动了无数网友。在进行核心救援现场直播时,镜头正在拍摄现场散落着的充电宝、钱包、证件等物品,当张腾飞看到一张乘务人员的证件时,他立马伸手捂住,示意镜头避开,并对摄像说:“这个不要给特写了。”记者挡住乘务人员证件的举动,让许多观看直播的网友感动不已,纷纷留言“张腾飞记者,被你的暖心举动感动到了,祈愿所有人都平安”“记者做得很好,有心了”。
二、出镜记者需锤炼“四力”
媒介融合趋势下出镜报道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此,出镜记者要不断锤炼适应时代发展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
(一)脚力:采集信息,了解现场
脚力是要求记者有深入基层“跑新闻”的能力,优秀新闻作品都是靠记者的脚板“跑”出来的。原NBC新闻部主任弗兰克曾说:“采访是我们这一行的基本手段,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2]。”出镜记者的脚力除了要到现场搜集新闻素材外,还要事先进行走场,为自己出镜报道的“在场性”做准备。
1.线上+线下采集资料
现场出镜报道不仅是对现场的描述和解说,更是对新闻事件来龙去脉的剖析,因而出镜记者要准备充分的事件背景资料,理清前因后果,把具体的新闻信息梳理好呈现给受众。有学者认为,出镜报道做的就是“新闻背景”,即传达完告知性信息之后,支撑出镜内容的只能是新闻的相关背景信息。新华社记者张扬也曾说:“镜头里呈现给大家的短短几分钟,其实背后要做许多工作,比如,我的每一段出镜都是要在前期采访素材的基础上,对各种材料进行梳理……”
媒介融合环境下,信息传播技术更新迅速,新闻素材的采集方式呈现出多样性特点,这对出镜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熟悉各种媒介的传播方式,也要运用各种媒介进行资料采集,例如,直面采集、视频采集、书面采集、体验采集、电话采集、互联网采集等。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和5G技术的普及,出镜报道直播化趋势愈发明显,互联网采集的比例不断攀升,要求出镜记者能够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采集信息资料。
2.出镜前走场
选择一个好的出镜地点是顺利完成出镜报道的助推剂。出镜记者在出镜前一般要选择一个与新闻内容相关的标志性“现场”作为出镜背景,以便在报道中能够清楚地展现所在的位置,体现出镜报道的“在场性”,增强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出镜前走场可以选择“云走场”,即出镜记者通过网络视频了解现场情况,与受访者做好采访前的沟通准备。在有采访需要的出镜报道中,出镜前走场还包括和受访者的沟通,例如,事前征求受访者接受采访的意愿,避免在出镜报道中出现让受访者尴尬或是拒绝采访的情况。
(二)眼力:善于发现,捕捉细节
眼力考验的是出镜记者去伪存真、识别关键信息的能力,要求出镜记者“看得见”。对于出镜记者而言,所谓“看得见”是指善于观察、发现新闻线索,用“眼力”及时捕捉最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不仅要求记者应选择最合适的报道角度,还要对新闻现场的细节深入观察,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从而传递最有意义的新闻信息。
1.选取合适角度
选取角度,包括报道角度和地点的选取。出镜记者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新闻现场细节的慧眼,找到合适的报道切入角度,挖掘新闻价值。例如,1997年香港回归直播时,原本的直播点在皇岗口岸,但是,记者白岩松在直播前得知在深圳和香港之间有一条标志性的“管理线”,于是将直播地点换到了这条“管理线”上。在直播的最后他提到:“这条线并不长,大家看到车速也并不快,但是今天驻香港部队越过管理线的这一小步,却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为了这一步,中华民族等了一百多年。”[3]这次出镜报道的角度以“管理线”为切入点,成为香港回归直播报道的关键点,后来,这条管理线又成为回顾香港回归十周年的历史标识,足以体现整个报道的新闻价值。
2.找出具体细节
白岩松认为:“新闻人应该养成这样一种习惯:无论做什么样的选题,首先要考虑人物,其次是寻找细节。”[4]对于视频类新闻而言,要想吸引受众的关注,就要在出镜报道中向受众展示更多的细节,从而让受众将注意力持续放在新闻报道中。例如,央视总台记者张腾飞在报道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事故现场情况时,曾这样向受众展示现场细节:“刚才在直播的时候,我和我的摄像师差点跌到这个水渠里。我再给大家看一个细节,就是我现在所在这个水渠,大家可以看到这里面的水吗?其实非常深了。而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边几乎是干涸的,这个水渠里边是没有水的,大家可以通过这个鞋,就知道这个降雨量有多大,所以应该说现场这个条件还是非常恶劣的。”张腾飞记者通过把脚伸入水渠里,展示水深的细节,以此显示搜救现场环境的恶劣,突出了本次搜救的难度。
(三)脑力:转变思维,把握时机
出镜记者对出镜的时机、分寸的拿捏、效果的预判,都需要通过自己的脑力来完成。互联网的发展创造了更加多元的信息接收与传播平台,使得信息传播逐渐从传统的大屏传播转向大屏+小屏传播,单向传播转向单向+互动传播。在这样的背景下,出镜记者应转变思维,与受众建立新型的关系,重视新闻的首发首播,及时回应受众的关注点。
新闻现场一般都是“正在进行时”,某些新闻时机稍纵即逝,记者必须快速把握时机,并选择最佳时机出现在镜头前。例如关于火箭发射的出镜报道,央视总台的出镜记者选择在火箭发射倒计时的时候出镜,当倒计时结束,火箭升空而起,出镜报道结束,这样的报道在时机把握上恰到好处,能够在时间上做到零误差。
(四)笔力:文笔流畅,口齿伶俐
笔力决定新闻作品最终呈现的质量,新闻作品是否准确、生动,是否有感染力、说服力,最终还要看记者在文字上的功夫。对于出镜记者而言,呈现的新闻作品为视频作品,因而要求记者锤炼的笔力不仅要体现在新闻写作能力上,更要体现在口语表达能力上。
1.要擅长文稿写作
出镜记者在镜头前能够流畅地传达现场情况,与自身的文史哲修养、写作能力密不可分。录像型出镜报道为了追求播出效果,可以多次录制,但在直播型出镜报道中,记者只有一次出镜的机会,这非常考验记者的基本功,如果直播出现失误则会影响新闻报道效果,会对记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记者后续现场报道的表现。对于出镜记者而言,“重语轻文”的思想不可取,新闻写作能力是基本要求。出镜记者在掌握传统新闻写作的基础上,还需要掌握出镜报道文稿写作的本领。出镜记者虽然以有声语言传达事实信息,但文稿提纲的构成、信息的逻辑顺序、专业词语的口语化解释、单句成段的写作技巧等都需要出镜记者提前准备。
2.要善于口语表达
语言素质指有声语言表达要规范,包括语音标准、用词准确、语法规范、表达流畅、语言链条与思维链条同步等。不同于一般的文字记者,出镜记者是通过语言讲述新闻事实的,口语表达是出镜记者最擅长使用的“笔”,由于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可能给出镜记者提供过多的思考时间,无论之前做了多少准备,最终都要站在镜头前及时向受众传达现场情况。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出镜记者不可避免地要适应直播型出镜报道,有些小屏幕的直播报道还需与受众实时互动,所以,出镜记者的口语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整个新闻报道。因此,出镜记者要善于口语表达,注意表达的条理性和逻辑性,语句要层次分明、详略得当、突出重点,要用简洁、真实、准确的语言直接把受众带入现场,切忌出现机械背稿、自说自话、表达不流畅等情况,或是在报道中过多出现“嗯、啊、然后、这个、那个”等既无必要、也无美感的“假口语”。
三、“四力”之外仍需加强的“+”
(一)亲和力
亲和力,即给人一种亲近感,它在出镜报道中能够拉近记者与受访者、记者与受众的距离。首先,出境记者要保持微笑 (除灾难报道)。诗人雪莱说:“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5]微笑作为一种象征互动符号,能够给受访者或受众传递一种真诚、友善、轻松的感觉,可以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其次,出镜记者要学会倾听,这主要体现在采访环节。例如,出镜记者不能贸然打断受访者的谈话,而是要根据实际需要适时进行提问或引导,从而让受访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线索。最后,语言要有温度,出镜记者要做有温度的新闻报道。例如在东航MU5735航班坠机事故报道中,央视总台记者张腾飞在事故核心区进行出镜报道,由于现场环境非常恶劣,报道非常不易,张腾飞记者在报道中多次提醒摄像师注意安全、小心脚下,体谅摄像师的不易。他在报道中反复说:“我们安全第一,摄像,好吗?镜头可以晃,没事儿。”评论区不少网友评论“张腾飞记者专业素质高用词严谨温暖”“这位记者很有良知,细节很到位……”
在移动小屏幕前做出镜报道,记者与镜头的距离更近,记者能否给人一种亲近感至关重要。例如,2021年央视的一则《两会你我他》系列报道里,央视记者到改造后的社区进行采访,在社区中与老年人交流时,她并没有像传统采访一样刻板地问着问题,而是以一种温和的语气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脸上更是一直挂着笑容,与各位老人坐在一起聊天。在采访视频中,记者举着相机靠近采访对象时,用自拍的方式和采访对象一起向镜头打招呼,使得采访对象能够更加从容地接受采访、回答问题。
(二)应变力
应变力,即随机应变的能力。出镜记者必须具备对新闻现场全方位驾驭的控场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能够在采访过程中,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情况适时调整问题;另一方面是对现场各种因素的掌控,要能够提前预判环境的变化并做到随机应变。新华社的出镜记者张扬拥有超强的应变能力,她曾提到:“很多时候都需要在新闻现场立刻把信息进行提炼、整理,然后以自己的视角把我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传递给大家。”曾经有媒体评价张扬:“不管是录播还是直播,她总能一秒进入状态。”
拥有超强应变能力的前提是记者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以生理条件为基础,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密切联系。新闻现场瞬息万变,尤其是突发事件的现场,出镜记者要快速到达现场,并对现场的突发事件作出敏锐反应,保证出镜报道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出镜记者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突发情况时,在镜头面前很容易出现“卡壳”情况,导致出镜报道无法继续。
四、结 语
当下,媒介之间的融合与互补正在加深,数字化、移动化成为新的传播方向,这对出镜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做好出镜报道,出镜记者不仅要锤炼“四力”,还要提升自身的亲和力和应变能力,不断适应时代变化,制作出既能体现专业性又适合不同媒介传播的新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