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域下图书馆学会工作创新服务模式研究
2023-12-16田利
田 利
(河南省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52)
1 图书馆学会工作研究文献回顾
图书馆学会作为图书馆界的行业组织,具有承上启下、沟通左右、协调各方的作用,是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各级各类图书馆的桥梁和纽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图书馆事业发展。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下设文物局,其中重要的一项职责就是负责管理全国的图书馆事业[1]。为更好地统筹全国图书馆工作,1979年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关于成立中国图书馆学会的请示报告》,同年7月中国图书馆学会(以下简称“中图学会”)在太原举行成立大会,并通过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章程》[2]。随后,各省市相继成立了地方性图书馆学会组织。各级图书馆学会已成立40多年,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学会工作进行了研究和总结,主要成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图书馆学会历程回顾及展望。张靖总结了学会在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在工作中中图学会职责应定位清晰,通过顶层设计、活动把关、品牌塑造、政府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等提高学会工作积极性,对其他学会各项工作应起到榜样作用[3]。杜希林就辽宁图书馆学会40年学会工作做了回顾,总结几十年来的组织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以及促进全民阅读方面的经验与成绩,对其他省市图书馆学会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意义[4]。②图书馆学会组织形式和职能探讨。顾烨青对图书馆学会及协会各自的任务和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学会的主要功能在于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同行评议,专注学术研究,偏重于理论。作为行业代言人的协会则应支持和维护图书馆员的权益,开展行业自律,获取公众资源及支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与协调图书馆事业和职业的发展,侧重于行业管理,更重于实践,并就二者如何发挥作用、采取何种工作模式提出了建议[5]。王明慧就正确认识学会与协会之间、系统内图书馆之间及政府与图书馆协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6]。陈娟则通过国外图书馆学会和协会的发展特点分析,对我国图书馆学会及协会如何延伸图书馆学会职能进行了理论探索[7]。谢林就学会工作,特别是图书馆学会秘书处具体工作进行了分析,指出代行学会理事会职能的办事机构即常务理事会的工作多侧重于对学会的政策把控、方向指导、工作职责分工,而具体的发展和服务会员、组织建设和协调管理及协助开展学术交流等活动都由秘书处具体运作。秘书处是学会工作的中坚力量,这种机构职能安排方式可以使学会的网站建设、组织建设与管理、财务与物资管理、学术交流与合作、行业规范与咨询、工作通讯与文秘档案、职业培训与资格认证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8]。③完善图书馆学会工作的建议与理论基础。高美云以现存问题为导向,梳理了传统部门管理模式下图书馆行业统计数据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图书馆学会可增设专业统计委员会,制定图书馆行业统计法规制度,设计行业统计指标体系,组织统计交流平台,应充分发挥学会作用,完善行业数据统计工作,创新学会工作服务模式[9]。杨前进根据多年的学会学术论文分析提出学会应注意偏远落后地区、中小学及其他机构图书馆的学术动态,应多关注他们,提升整个业界的研究水平[10]。肖红凌提出图书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只有将学会工作做得深入细致,解决业内实际问题才能增强行业凝聚力,因此应扩大学会现有下设机构并加强职能建设,促进图书馆学术研究工作与实际业务工作的结合,同时与国际图书馆机构加强合作与交流[11]。另外,目前社会对图书馆事业的认知度还有待提高,需要学会发挥行业统筹职能,出面组织有关专家,系统性、计划性地向政府和公众进行寓理论于现实的宣传活动,扩大图书馆事业的影响力。
以上研究文献对学会工作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学会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对学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采用协同理论,对图书馆学会工作创新服务模式加以研究。协同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提出的,又称“协和学”或“协同学”,原属于物理学说范畴,后被引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协同”是对一个系统整体性、多样性和关联性的认识,协同理论认为所有系统的宏观有序性都是其子系统间协同作用的结果[12],各要素间进行规划、重组、调配和资源共享,从而实现组织和系统“1+1>2”的功能和效果。同时,协同理论具有普适性特征,其不仅可应用于生命界的演化发展,也可广泛应用于无生命界的各种不同系统中,因此利用协同理论分析图书馆工作的运转是可行的。当前,将协同理论运用到图书馆工作已有先例,如:王静基于协同理论对智慧图书馆服务过程控制进行了研究[13],韦瑛结合协同服务模式对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科技信息协同发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协同理论的采用可以有力地促进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协同融合发展,对于创新图书馆学会工作同样如此[14]。
2 图书馆学会工作实践
2.1 开展理论研究,促进学术交流
学术研究是图书馆学会的立会根本,学会以学术活动为载体,以学术研究为中心,时刻关注行业发展动态。中国图书馆学会的学术研究委员会早在80年代初就成立了,历届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们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目录学、图书馆馆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图学会通过会员代表大会讨论修改有关学术组织制度规定和章程,在业界制订切实可行的激励措施以吸引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图书馆学术研究活动。1980—1990年,中图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以图书馆的工作方法、先进理念为主,如中图学会和各地市学会联合举办的图书馆法专题学术研讨会[15],地市学会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学会举办的“关于目录学研究的现状及发展”等系列学术报告。1990—1999年,各级学会组织举办了“数字图书馆现状与发展”“论第三代图书馆”等学术报告讲座。2000年至今,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图书馆的信息化技术广泛普及,面向各图书馆的学术报告内容侧重于“漫谈读者服务与数字图书馆”等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建设等。中图学会不断完善学会办会机制,在每年学会主题中以图书馆学科发展前沿为立足点,围绕不断涌现出来的图书馆工作难点和热点及国家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政策发展方向拟定各类学术议题,以吸引图书馆界广大会员参与学术研究活动,营造活跃的图书馆界学术氛围,增强会员的学术研究能力。
2.2 加强培训工作,储备专业人才
图书馆员是完成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面向读者的服务主体,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馆员需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理论、文献检索技能、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沟通能力。馆员的业务能力与素养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层次和效果。因此,各级图书馆学会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业界从业人员开展业务培养工作。我国图书馆员是一个数量庞大、地域分布广散的群体,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截至2019年年末我国仅公共图书馆就有3,196家,从业人员57,796人,这还不包括3,000余家高校图书馆及所属数万名馆员。中图学会相继开展了“图书馆服务规范”培训班、《中国图书分类法》第五版培训、阅读推广人计划,以及深受基层图书馆馆长欢迎的“基层图书馆培训”志愿者行动等活动。近年来,由于疫情的影响,线下活动无法正常开展,各级图书馆学会开始利用各种线上平台继续加强培训工作,如中图学会云课堂和“‘书香战疫’、阅读通达未来——馆员业务提升专题讲座”“革命文献与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线上专题培训班等培训活动。地方学会如江苏省图书馆学会举办了“全省中青年图书馆员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河南省图书馆学会举办了“全省图书馆业务技能培训班”等。2008年2月,中图学会在七届四次理事会上通过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服务宣言(2008)》。各级学会积极开展各类型培训工作,为图书馆事业储备了一支懂业务、重服务、善思考、会学习的专业服务队伍。
2.3 促进文献资源建设,延伸服务职能
保障文献资源建设工作是图书馆各项服务顺利开展的最基本要素。图书馆建设好文献资源,通过文献资源的存储、检索、交流及传播方式的不断改变,可以在为读者提供相应服务的同时延伸各项服务职能,如文献检索、参考咨询、学科服务等。各级图书馆学会积极参与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如:中图学会与湖北省图书馆学会及其他机构联合主办的“数字时代文献资源建设新思路”研讨会,以及中图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主办、河南省图书馆学会承办的“全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讨会”等活动,促进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工作。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公众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多,图书馆已不仅仅是文献资源典藏与借阅机构,而逐渐成为读者的信息交流中心。各级图书馆学会应促使图书馆开展延伸服务功能,一方面加强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另一方面将单向的为到馆读者服务转为满足全社会的公众需求。另外,各级图书馆学会还要依靠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优势,组织业内专家学者为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机构提供各项延伸服务。
2.4 凝聚行业共识,开展交流合作
为更好地了解各地域图书馆的工作特点,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各学会之间开展了跨区域合作。1988年,四川、吉林、江苏、广西等省(自治区)图书馆学会组织了区域性联盟,2010年由安徽省图书馆学会和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共同倡议成立了中南地区八省图书馆学会联盟,江苏省图书馆学会、浙江省图书馆学会与上海图书馆学会举办了长三角地区各项交流活动等[16],促进了图书馆员的了解和沟通,加强了图书馆跨地区的合作交流。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中图学会积极参与国际图联大会,如:2006年参与韩国首尔召开的线下会议“图书馆信息与知识社会的发动机”[17],2021年参与线上会议“让我们携手共创未来”等国际会议。在每一次会议上,中图学会积极发出中国图书馆界的声音,进一步增强在国际图书馆界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为全球图书馆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3 协同理论视域下图书馆学会工作创新服务模式
3.1 研究学术理论与承担行业职能协同创新服务
图书馆学会在行业内学业研究、学术交流及提高学术理论水平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得到业内认可,在进行图书馆学科研成果评定、发现并举荐科研人才、表彰奖励科研人员和优秀工作者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图书馆学会是学术性的群众团体,严格意义上来讲学会不是行业管理组织,没有社会性的行业管理职能,要使学会发挥更大作用,就要在促进研究学术理论与承担更大行业职能方面协同创新服务,共促全面融合发展。
随着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职能更加关注于宏观调控决策,具体事物逐渐转移到各行业管理,图书馆也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关于在我国实施图书馆行业管理制度的研究也一直存在[18],有学者提出另外成立图书馆协会的主张,也有学者提出采用由学会兼顾协会职能的办法,不管采用哪一种办法,都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最终达到融合协同发展的目的。具体措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注重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发挥行政职能作用,多举办馆长联席会议,交流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思路,学会只有获取强有力的行政力量支持才能有更好的研究条件,创造更多的学术研究成果。二是结合各类型图书馆优势,开展联动合作。公共图书馆具有基层读者多、社会需求旺及资源种类齐全的特点,高校图书馆具有科研力量强、学科馆员多、读者层次高的特点。学会可以充分发挥行业协调职能,在各类型图书馆间加强交流与合作,承担行业内的协调职能重任。三是以评估工作为契机,提升图书馆的全面服务能力。近年来,学会承担了公共图书馆的评估工作,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各级各类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包括各级政府对图书馆的政策、人才、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是否到位,以便学会未来可以有针对性开展各项工作。学会可以将评估成绩优秀单位的工作经验传达给图书馆各主管部门,反映图书馆的合理诉求,获得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
3.2 业务服务水平与馆员能力提升协同创新服务
当前,图书馆向社会提供各项完善服务的基础是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除了加大对基础业务的培训,如传统的采分编业务、读者服务、咨询服务,各级学会还应提高馆员的新技术应用、阅读推广的新媒体推介技能等业务水平,结合图书馆的重点主题活动,开展针对性专题业务培训,如基础标引编目工作、阅读推广工作、总分馆制工作、文化创意开发工作及智慧图书馆建设工作等。特别是对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图书馆馆长等核心管理者,各级学会也应有相应的针对性培训计划,使他们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更上一个台阶。在这方面,中图学会组织的“志愿者行动”为基层馆长们开阔眼界、吸纳前沿服务理念的学习方式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另外,中图学会承担的中美图书馆馆员专业交流项目对国内图书馆界更深刻了解美国图书馆行业的法律政策、管理体制、服务方式、评价体系产生了积极作用。
3.3 文献资源延伸服务与决策智库协同服务
文献咨询是图书馆面向读者的比较重要的常规服务,一般是以被动地解答问题为主,或是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文献名录或检索信息,而开展深度文献咨询服务对馆员的业务能力要求较高,也需要较多的信息管理平台和个人知识工具(如Noto、incopat、citespace等)[19],很多图书馆不具备提供深度咨询的条件,制约了文献咨询业务水平的提升与咨询产品的升级换代。各图书馆的文献咨询服务能力也很不均衡,这就需要各级图书馆学会引导图书馆加大对文献咨询馆员的能力培养力度,提高文献咨询水平。各级学会应与图书馆及其主管部门充分沟通,展现图书馆的业务研究水平,让社会了解图书馆除了能提供公共基础服务,更能提供高层次的文献延伸服务,最终达到智库资政服务能力的目标。例如,中国图书馆学会与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纂了大型资料工具书《中国图书馆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年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图书馆学会、各分支委员会、教学研究单位或相关机构提供动态数据,国家及地方文化行政部门提供相应的统计信息,统筹整理,采用分类编辑法编纂而成[20]。《年鉴》通过真实、系统、全面的事实资料,揭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全方位、宽领域、多维度地展示业内发展动态[21]。对该项工作,学会不应仅限于对各类信息数据的统计和整理,还应带领业内研究人员充分挖掘《年鉴》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强化信息的分析、提炼及前瞻性信息披露工作,为业内重大决策和战略指导提供更多的有效决策信息,为各类图书馆主管部门加大对图书馆工作的支持力度提供数据支撑。智库又称“智囊团”“思想库”[22],智库水平的高低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标志之一。图书馆嵌入新型智库服务有天然的文献资源优势,馆藏资源的种类和藏量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及综合性,使图书馆具备完善的信息资源体系。2017年,民政部、中宣部、中组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社会智库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为承担行政职能延伸功能的各级学会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政策依据。图书馆学会也可以带领各类图书馆做好智库决策服务工作,如:国家图书馆为“两会”提供了信息咨询的数据支撑服务[23],为国家在相关领域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提供面向读者的公众服务与面向政府和机构的智库决策服务都是拥有文献资源优势的图书馆应提供的服务,二者缺一不可,特别是目前社会上对图书馆的认识还存在就是简单的借借还还的偏见,图书馆更应加强智库决策建设,让公众特别是政府了解图书馆的文献价值和信息咨询价值。对学会来讲,其协调文献资源咨询与智库决策服务工作的意义重大。近年来,中图学会承担的诸如《公共图书馆建设行业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等行业标准及政策法律的编制和研究工作,对公共图书馆各项政策的制定都起到了关键作用,扩大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3.4 行业发展与社会力量支持协同服务
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各方力量的大力支持。自1994年以来,相关部门已经组织了多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通过对区域内图书馆的评估工作,当地主管部门可以充分意识到图书馆事业在城市建设中的意义。各级学会需要通过评估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增加彼此了解,为获取各方支持打下基础。例如,广西学会与广西生态学会合作的科普推广联合行动扩大了科普受众群体,活动以中小学生为主要受众,得到他们和家长的热烈响应,各新闻媒体做了报道,提高了学会和图书馆的影响力。学会与外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更好地促进业内图书馆开展更多工作。2016年5月,国务院转发原文化部等四部委《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国办发【2016】36号)的通知,提出要挖掘文化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设计研发文创产品,传承中华文明,提升国家软实力。2017年7月,文化部、文物局公布和备案了154家文化文物单位为文创试点单位,其中含有37家图书馆试点单位,试点单位和具备文创开发条件的图书馆开发了多种多样的文创产品,取得了较大成果。为取得更好的文创开发成绩,各级学会作为行业组织的引领者,可以组织有条件的图书馆成立文创工作开发联盟,发挥各自资源特色,利用学会对行业内图书馆及相关文化企业熟悉的优势,加大对行业资源的整体协调力度,整合资源、互通有无,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学会应积极与行业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帮助文创单位搭建文创信息平台及业务合作平台,使文创单位了解更多的资源信息和社会需求信息,增进彼此信任,增加合作机会。除了协助开发物质类文创产品,学会还可帮助图书馆与社会各界开展文化服务类的文创开发,共同推动图书馆事业与数字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达到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各级图书馆学会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要求,发挥行业协调职能,充分利用图书馆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平台,让社会更了解图书馆工作,寻求社会给予图书馆工作更多的支持。
4 结语
总之,图书馆学会是图书馆的引领者、协调者、组织者。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图书馆学会和各级各类图书馆应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资源建设及借助社会力量等方面团结互助、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