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抢太多了,随便丢丢
2023-12-15范一骥
范一骥
2023年8月16日,大英博物馆官方表示,因馆内藏品(包括黄金、珠宝和宝石)丢失、被盗或损坏,一名涉事工作人员被解雇。此消息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让一直以来处在风口浪尖的大英博物馆,再度成为舆论的焦点。
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博物馆之一,馆内共有藏品800多万件,不过大多数藏品没有被公开展出过,此次失窃的藏品便在此列。大英博物馆表示,失窃藏品是一批用于学术研究的小物件,主要是15世纪到19世纪的金银首饰、半宝石和玻璃宝石等。盗窃不知道始于何时,持续多久。直到2023年初,内部人员才确认藏品被盗。
面对数量庞大的损失,大英博物馆的补救措施是解雇了一名疑似“内鬼”的工作人员。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启动了一项独立的安全审查,伦敦警方也开始出动——他们要对被解雇者采取法律行动了。
官方并未公布失窃藏品的数量,但内部人士爆料,失窃的藏品约2000件。重压之下,馆长菲舍尔表示,其实早在2021年,就有专家提醒博物馆,藏品存在被盗的风险,但是博物馆的管理人员并未将专家的提醒当回事儿。
这位来自德国的艺术史博士还表示,一旦董事会确定了新的临时馆长,他会立刻辞职。
8月25日,大英博物馆主席乔治·奥斯本接受了菲舍尔的辞职,称他“勇敢面对了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并表示博物馆会吸取教训,重新振作起来,以恢复民众对他们的信心。
实际上,多年来,大英博物馆的藏品失窃风险一直居高不下,在欧洲众多国家级博物馆中它的安保漏洞更为明显。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
面对博物馆的信誓旦旦,民众的反应却十分冷淡。
毕竟,这已经不是大英博物馆第一次发生失窃事件了。早在1990年,一件17世纪的酒井田柿右卫门雕像被盗。仅一年后,博物馆地下室里的两个日本明治时期的雕像又被盗走。1993年,15枚罗马时期的硬币被盗。1996年,一个日本箱子和两本波斯时代的书被盗。2002年7月,一座价值5万英镑的大理石雕像被盗……
享誉全球的知名博物馆屡屡失窃,令人感到痛心,也有些啼笑皆非: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这一次应是监守自盗。
在游客看来,大英博物馆有严密的安保措施,有庄严肃穆的展品,有“此处禁止开闪光灯”的禁地,藏品丢失的可能性很小。事实上这里只有将近1%的藏品被曝光过。比起藏在玻璃后面的展品,那些从未被公众见过、躲在门后的藏品,才是最容易丢失的。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博物馆的安保措施集中于面向公众的展品,因而针对其他藏品的关注度也就少了很多。单就安保措施而言,目前大英博物馆拥有全世界最为先进的电子传感器、闭路电视,员工活动也需要通过刷卡获取权限。
然而,这一切的科技手段,都需要在安保团队的监控下才能发挥作用,而端着铁饭碗的安全团队职员们,往往是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对工作不怎么上心。这也正是奥斯本主席所说的导致失窃的原因——“集体思维”。
除此之外,一些工作人员拥有清除或修改记录的权限,他们也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将箱子里的文物重新排列组合,乍一看这没有什么大不了。可正因为如此,博物馆会在藏品失窃数月后,才发现东西丢了。
藏品可能有点多
长久以来,大英博物馆毁誉参半。支持者仰慕其气势恢宏、藏品众多,讨厌它的人则各有各的说辞。大英博物馆也许应该守护好“来自”世界各地的宝藏,但800多万件是不是太多了?
世界上很多博物馆会渐进地出售藏品,以保持博物馆的活力,同时也让藏品在新的买家手中获得更好的保护,发挥更大的价值。在比利时,除了每个城市的博物馆以外,更有各式各样的典当行,发挥着保护文物的作用。
比起那些打卡上班的博物馆员工,典当行、拍卖行的老板们,对手头的藏品更像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地珍视。
大英博物馆曾经标榜文化是免费的、公益的、大众的,可失窃的近2000件艺术品,却永远无法被大众看到了。
外界对于大英博物馆的另外一个争议就是其展品。2018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说:“非洲的文化遗产不应当出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和博物馆里。”此话引起了欧洲文化界的反思。不过大英博物馆对此兴趣不大,埃及的罗赛塔石碑、中国的《女史箴图》、日本的《神奈川冲浪里》,以及印加帝国的金制迷你美洲驼塑像,依然伫立在博物馆内,向世界展示着大英帝国最后的倔强。
在策展人眼中,大英博物馆过度占用资源;在英国百姓心中,博物馆拿着纳税人的钱讨好外国人;在外国人眼中,大英博物馆则是盗贼的化身。
大英博物馆要兑现主席奥斯本许下的“让公众恢复信心”的承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次失窃的具体原因,还有待警方调查。失窃以后,奥斯本聘请了专人前去调查,同时,他希望得到10亿英镑来重新布置博物馆永久陈列室。
每年,英国政府会拨给大英博物馆7500万英镑,而这10亿英镑则需要奥斯本自己去找了。
比起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展厅,对于大英博物馆而言,是时候用更多的钱找更专业的团队,把关注的焦点转移到那些不见天日的储藏室了。
盗窃藏品产业链
尽管这次失窃的藏品年代悠久、数量庞大,但比起历史上那些知名的藏品失窃案,大英博物馆这次失窃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也就是说,正因为这次失窃的藏品不是那种举世闻名的“大作”,盗窃者才得以掩人耳目,长期作案。
在英国,对于藏品众多的博物馆,丢东西的“博物馆奇妙夜”出现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2011年,一封伦敦兰柏宫图书馆已故职员的密信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在信中,他透露了许多丢失的珍藏书的下落。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图书馆就不断丢失知名藏品,包括理查德·班克罗夫特和乔治·阿博特等历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原始手稿均在丢失的1000余卷图书之列。按照密信里的线索,人们走进图书馆外的一座楼,发现它从阁楼到屋顶的房梁,都被失窃书籍塞得满满当当。这些书如何被盗,至今仍是个谜。
不仅英国文物盗窃活动猖獗,发生过名画被盗事件,对岸的法国也不例外。1911年,与大英博物馆齐名的卢浮宫发生了失窃案,丢失的作品是大名鼎鼎的《蒙娜丽莎》。1911年9月,卢浮宫的勤杂工,意大利人佩鲁贾将《蒙娜丽莎》藏在斗篷下盗走,留下了一面空墙。当时很多展品需要保养和清洁,因此直到《蒙娜丽莎》消失24小时后,人们才意识到这幅作品被盗了。頗具讽刺意味的是,失窃让这幅作品名噪一时,人们纷纷排队,只为一睹《蒙娜丽莎》被盗后留下的那面空墙。两年后,佩鲁贾归还了这幅作品,并被判处7个月的监禁。
到了本世纪,名画被偷的现象依然时有发生。2004年8月22日,两名持枪男子拿走了挪威奥斯陆蒙克博物馆的名作《呐喊》。为了找回画作,奥斯陆警方发出了200万挪威克朗的悬赏令,糖果制造商M&M也表示愿意用200万颗M豆换回《呐喊》。两年后,《呐喊》终于被警方找回,盗窃团伙成员悉数归案,但警方并未公布更多细节。
当年,意大利人佩鲁贾说自己拿走《蒙娜丽莎》,是让它回意大利老家。但对于大多数的盗窃犯而言,偷走藏品进行套现,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然而,在信息网络发达的今天,变现并非易事,表面上看这是发了一笔横财,但也可能催生出更复杂、更棘手的难题。
“艺术品丢失登记册”列出了大约70万件物品,都是丢失、被盗或被抢的艺术品、古董和收藏品。该网站负责人称他们的网站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数据库,总部位于伦敦,目的是帮助人们在购买或处理物品之前,检查其来源,同时他们也向国家机构提供免费帮助。每年,该组织都会代表国家执法机构对拍卖行等各类文物收藏机构进行45万次搜索。一旦有失窃物品被官方确认,那么物品就会被登记在册。
因此,对于盗窃者来说,想要套现,就要和时间赛跑。有时,盗窃者不得不压低价格出售,甚至不惜损毁藏品。例如,2005年,价值300万英镑的亨利·摩尔雕塑被盗。经调查,警方认定该艺术品已经被熔化,并以不到1500英镑的价格出售。
大英博物馆引起公众愤怒的原因,除了藏品被盗,还在于他们错过了找回失窃物品的“黄金时期”。这也导致一些藏品已经被摧残得面目全非,甚至失去了大部分艺术价值,才得以被出售。它们可能还没等到在公众面前展示,就已经永远失去了原来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