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产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实现路径研究

2023-12-15张川昊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21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体育产业

张川昊

(南昌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站在新的历史阶段,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培育国内国际合作及竞争新优势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需求。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发挥国内市场规模优势与内需潜力。体育产业要肩负起新时代的重大历史使命,积极迎接风险与挑战,抓住高质量发展机遇,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1、体育产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理论逻辑

随着我国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国家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内循环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逆全球化潮流的泛滥,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变得错综复杂,难以凭借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维持经济稳定发展。因此,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必然选择。一方面,要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改革,发挥内循环的经济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际经济的繁荣与稳定,实现国内与国际循环的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内需、消费升级、供给侧改革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和其他产业相比更容易融入国际环境中,可以作为打通国际循环体系的“排头兵”。因此,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重要力量。

首先,体育产业发展能够扩大内需,打通经济循环堵点,促进内循环的良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是战略基点,而体育产业在需求扩张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体育产业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具有高需求收入弹性特征,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可以提振消费,对体育及旅游、住宿、餐饮、交通等周边产业发挥强大的带动作用。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体育需求会不断扩大,体育产业可以持续扩大内需规模,驱动经济内循环的稳定高速发展;

其次,体育产业发展可以发挥供给提升效应,优化国内产业供给结构,为国内大市场建设提供帮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而体育产业可以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动力支持。体育产业需求弹性大、产业链条长,对于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强大的渗透性作用,提供的高质量服务产品有助于产业供给结构的转型升级。因此,体育产业发展有助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可以对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再次,体育产业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联通国内与国际市场,培育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要实现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体育产业具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可以作为融入国际市场的切入点。体育产业在发达国家是重要的支柱性产业,国外体育消费水平整体较高,而体育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极佳的国际流通性,这使得国内的体育产业在吸引国际资源和融入国际市场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体育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联通国内与国际市场;

最后,体育产业发展可以深化国际分工,提升产业专业化程度,优化整体发展环境,强化国内与国际市场的交流合作。国内体育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可参与到体育产业链的国际分工中,发挥国内的资源优势、制造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强化与国外体育产业在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关联,借鉴学习国外体育产业的优势和长处,优化整体发展环境。

2、体育产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现实条件

体育产业发展在扩大内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以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强劲而持续的动力支持。目前国内体育产业保持着旺盛的发展态势,也取得了一系列的突出成绩,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因此,分析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可以更好地为发挥体育产业的驱动作用提供可靠依据。

2.1、体育产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国内大循环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国内体育产业增速高于GDP 名义增速,体育产业比重不断升高,形成了布局合理、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我国体育产业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国内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口众多,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是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为推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动力支持。同时,体育产业依托信息技术推动产品和服务创新,各类传统体育赛事在线上组织开展,线上体育娱乐受到了人们的热烈欢迎,科技力量使得潜水、马术等小众项目也有所发展,并对制造业、旅游业等产业产生较强的产业带动作用。随着人均GDP 的增加,体育产业未来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中国的体育文化也蜚声海外,体育成为促进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交流合作的纽带。体育项目的受众广泛,不局限于某个地区或国家,和其他产业相比更容易受到不同国家和民族人们的欢迎。在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入国际市场,在全球体育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将国外的优秀资源引入国内,并将我国优秀的体育文化推广到国外。以体育为载体,不仅可以促进国内外的经济合作,也可以促进文化交流,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创造有利局面。

2.2、体育产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现实问题

现阶段国内体育产业发展尚面临诸多问题,整体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仍未能成为真正的支柱性产业,与发达国家的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客观差距,这必然会制约体育产业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驱动作用。而在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企业、产业、宏观环境三个层面的现实困难,导致体育产业的驱动作用不够理想。

在微观层面上,体育企业和产品服务发展质量不高是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原因。企业是体育产业的微观主体,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个个高质量的企业。然而,虽然国内体育产业生产值快速增加,体育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然而企业的发展质量相对不高。体育企业的规模偏小,知名品牌较少,且体育产业的头部企业多为运动鞋服企业。不少企业不重视品牌建设和产品创新,多以大批量低附加值产品抢占中低端市场,低端产品产能过剩,体育服务局限于运动培训、健身和赛事转播等形式,内容单一陈旧。这使得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受限,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不足,不利于扩大内需和供给提升。

在中观层面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产业链分工过低等问题。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畅通国内国外循环,重塑产业价值链。然而我国体育产业面临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影响了体育产业结构升级的效率。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体育产业发展落后,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体育赛事活动等多分布于东部发达城市,西部城市、乡村地区的体育产业类型单一,区域结构性差异会阻滞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制约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同时,我国体育产业处于全球产业链条的底端,主要凭借丰富而廉价的低端要素从事加工制造,很少涉及核心技术研发、赛事IP 开发、品牌营销等环节,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够显著。随着我国低生产成本优势的逐渐减弱,体育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生存空间呈缩小趋势,不利于国内与国际市场的相互促进。

在宏观层面上,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部分政策制度不成熟、不完善的局面,难以对资源要素进行优化配置,无法充分释放市场活力。从国家财税扶持政策来看,近年来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的财税扶持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仍存在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和政策落实困难的问题。不同地区的财政资金投入差距过大,吸引社会投资力量的效率也存在明显差距,这加剧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而且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资质审核标准,对研发等阶段的优惠政策较少,很多企业难以享受到实质性的优惠。同时,体育产业管理制度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仍在一定程度上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缺乏具体的制度完善办法,主管部门的市场监管存在协同性问题,政策执行效果不够理想。政府部门治理能力的欠缺,会影响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建设,制约体育产业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促进作用。

3、体育产业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实现路径

充分发挥体育产业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驱动作用,必须发挥体育产业的优势和现有条件,破除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遇到的阻碍,提升体育产业供给,抬高产业链位置,优化制度政策环境。

3.1、提升体育产业供给,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在微观层面上,要实现体育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质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国内的体育企业要立足于自身优势,丰富体育产品和服务内容,创新产品和服务形式,通过差异化供给走特色化、品质化发展之路。

体育企业不能局限于传统的加工制造业领域,也不能局限于现有的体育项目。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研发方面下功夫,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比如,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需求进行精准掌控,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体育用品和服务;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运动器械等领域的产品,借助直播手段对赛事活动进行优化升级;向潜水、冰雪等新兴领域拓展,丰富体育项目的类型,满足不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在提升产品服务附加值的同时,企业要重视自身的品牌建设,明确品牌定位,做好品牌营销等工作,努力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骨干企业。

3.2、抬高产业链位置,增强国际竞争优势

在中观层面上,体育产业发展要致力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国内统一的大市场。在此基础上,要以创新驱动抬高国内体育产业在全球体育产业链上的位置,使我国体育产业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要依托地方资源禀赋,深入挖掘和调动各地区的资源要素,改善产业空间布局,释放体育消费潜力,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平衡发展。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扬长避短,围绕本土特色体育产业开发体育市场。比如,东北地区可以着重发展冰雪体育,西部地区可以开发攀岩、漂流等户外体育产业。同时,可在重点城市建设产业基地,带动区域体育产业发展,并在不同区域间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将体育产业资源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引流。比如,对于逐渐失去成本优势的加工制造业可向中西部转移,欠发达地区主动借鉴学习发达地区的经验。要大力发展乡村体育产业,吸引体育产业组织与经营主体参与乡村体育资源开发,发挥体育企业资金、人才、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培养村民的体育意识和消费习惯,打造乡村体育赛事、旅游等精品工程,逐渐缩小体育产业的区域发展差距。

抬高国内体育产业在全球体育产业链上的位置,要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产业融合为途径,以文化交流为载体。首先,要依托科技创新来实现体育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创新体育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比如,在竞技体育领域,要大力推进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借助先进技术优化训练模式,帮助运动员突破身体极限;在体育场馆建设中,要凸显科技、绿色等特色,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建设智能化场馆;其次,要通过产业融合延伸体育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整体附加价值,参与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积极推动国内体育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促进体育与教育、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催生体育产业新业态,补齐国内体育产业链的短板,以此带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从而提高国内体育市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降低对国外产业链的依赖程度,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地位和价值攀升;最后,要强化体育文化交流,以体育传播文化,促进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合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体育是对外交流的重要抓手,可以组织和参与国际化的体育赛事活动,借助体育媒介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以体育为载体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我国的文化传播力。

3.3、优化制度政策环境,助力体育产业发展

“双循环”背景下,要发挥体育产业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促进作用,必须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管理格局,强化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作用,并将更多的权力交由市场,营造健康稳定、生机蓬勃的市场环境。

一方面,要完善财税支撑体系,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有效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财税扶持政策,要扩大扶持范围和力度,将优惠政策覆盖到研发等环节,综合运用多种扶持手段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中央层面要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体育产业加大财政投入,并出台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平衡和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同时,要对财税优惠政策进行明确和细化,优惠资质审核等工作流程,确保企业真正领会扶持政策的精神和要求,使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可以得到妥善落实;另一方面,要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尚处于较低水平,需要依托政府的规划、指引和协调来突破重重困难。各级政府要建立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制度体系,推动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改革,与时俱进完善政策制度,细化制度具体措施和执行办法。同时,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定位,明确职权边界,从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减少直接干预,激发市场活力。比如,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促进政府与企业、社会体育组织等主体间的交流合作,强化政府的治理与服务水平;建立体育大数据库来了解消费者需求,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的针对性;建立体育诚信体系来强化监管力度,改善市场环境。通过优化制度政策环境,激发体育产业的发展活力,更快更好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4、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实力增强有着深远的意义,要充分发挥体育产业的促进作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不仅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娱乐需求,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了一份力量。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体育产业肩负的时代使命,通过体育企业和产品服务高质量发展来提升体育产业供给、扩大内需,通过区域协调发展和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文化交流来抬高国内体育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和竞争力,通过优化制度政策环境来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凸显其对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的驱动作用。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体育产业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打造内外“双循环”安全生态系统
玩具产业如何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小人物的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