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阶教授从脾肾论治胸痹经验探析*

2023-12-15陈寅萤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10期
关键词:心气薤白胸痹

陈寅萤 指导 王 阶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1]。现代医学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归属于“胸痹”范畴。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冠心病患者高达1 100多万[2]。目前,冠心病的西医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冠脉血运重建方法,其中以二级预防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抗血小板、降脂稳斑、改善心肌缺血、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治疗等,但预后欠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高。药物洗脱支架置入亦会造成冠状动脉夹层、无复流现象、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血栓形成等手术并发症的出现。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具有独特优势,治疗方法多样,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改善临床症状,稳定斑块,改善心肌缺血,缓解心绞痛,预防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且无毒副作用[3-5]。

王阶教授系全国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岐黄学者、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首都名中医,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和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学临床和教研工作4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及慢性疑难杂症,效验颇佳。笔者有幸随师出诊,现将王教授辨治胸痹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 王阶教授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

1.1 冠心病“痰瘀滞虚”的核心病机

王教授将冠心病的核心病机概括为“痰、瘀、滞、虚”,认为这4 个证候要素贯穿于冠心病病理变化全过程,四者紧密结合、相互转化、互为因果。冠心病早期冠脉临界病变以“滞、瘀”实证性病机为主,气滞可影响血行而成“瘀”,而“瘀”又可加重气滞。“滞、瘀”日久又可形成其他病理产物。冠心病心绞痛阶段表现为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体现了痰、瘀、滞、虚4 个证候要素之间的复杂变化,“实”主要表现为痰、瘀、滞,而“虚”则以气虚、阴虚和阳虚为主。介入术后主要表现为“虚、瘀”,其中“虚”以气虚、气阴两虚和心肾阴虚为主[6-7]。

1.2 “虚”是内在发病基础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四字,即上焦阳虚,阴寒之邪乘虚而入,阴乘阳位,痹阻胸阳,不通则痛。因此,“虚”是冠心病的内在发病基础。王教授认为,“虚”以气虚、肾虚为主,包括心气虚、气阴两虚、心肾阳虚和心肾阴虚。其中,气虚包括元气亏虚和宗气亏虚两种情况。先天禀赋薄弱,年老脏器虚衰,五脏皆虚,或久病伤正,均可导致元气不足、宗气亏虚,从而耗伤心气,引起心气亏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行,就会出现气虚血瘀的情况;气虚不能生血,可导致气血两亏。心失气之温养,则易出现心悸、气短、胸痛、胸闷等症状。正如《诸病源候论·风邪惊悸候》曰“心藏神而主血脉,虚劳损伤血脉,致令心气不足,因为邪气所乘,则使惊而悸动不安”。反之,因虚致实,因其虚所产生的气滞、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因此,王教授临证治疗重视顾护正气,补脾益肾扶助正气,以补养心气,鼓动心脉,复心用。

1.2.1 心虚要重视补脾,补脾益气以养心 《脾胃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曰“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曰“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脾胃为元气之本,脾胃之气旺盛,则元气化生之源不绝,元气生化有源,则百病不生。若脾胃气虚,元气失养,诸病皆可以此为基,随之而发。心主身之血脉,实现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依赖于心气或心阳的鼓动,心气充沛,才能使心力、心率和心律维持正常,血液才能正常地在脉内运行。再者,心属火,脾属土,火能生土,心为脾之母,脾为心之子,脾气不足,子盗母气,则心气不足。反之,心气虚,母病及子,而致脾气虚弱。从经脉循行来看,足太阴脾经注心中,足阳明胃经上通于心,心与脾胃经脉相关。清·顾德华《花韵楼医案》云“脾藏气血大伤,脾为营之源,虽云心主生血,然血不自生,须得脾气运液,中焦取汁变化而成。心虚而不知补脾,绝其生血之源矣”。中焦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运化功能健旺,气血阴阳不亏,脉道充盈,心有所养;心血充盈,亦可濡养脾土,使之运化正常。因此,王教授认为,补养心气应重视补脾,心气的充裕有赖于脾胃的运化。

1.2.2 久病及肾,益肾固本以补心 肾是人体一身之气的根本,元阴元阳封藏之所。心与肾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联系,心主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生,《景岳全书》云“心本乎肾”。《医原》云“谷气归心,奉君火而化赤,赤血得金气敷布,下行入肾化精”。心火与肾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即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保持动态平衡。心阳本于肾阳,久病及肾,年老肾亏,肾阳不足者,可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肾阴虚者,可引起心阴内耗;肾损及心,心脉阻滞,心脉不荣,皆可发为胸痹。正如《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肾病者……虚则胸中痛”,《黄帝内经太素·寒热·厥心痛》云“肾脉足少阴贯脊属肾络心,故肾气失逆,令心痛控背”。因此,冠心病病在心脉,根源于肾,现代研究也表明,肾气虚是冠心病发病的关键证候要素[8]。

1.3 血瘀、痰浊为标,重视治痰,痰瘀同治

血瘀、痰浊是胸痹主要的实性证候要素,痰瘀互生互结,作为冠心病的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贯穿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证型转变及治疗的整个过程。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生冷,或嗜酒成癖,以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健,聚湿成痰,痰阻脉络,则气滞血瘀,胸阳失展,而成胸痹。忧思伤脾,脾虚气结,气结则津液不能输布,聚而为痰;郁怒伤肝,肝失疏泄,肝郁气滞,甚则气郁化火,灼津成痰,均可使血行失畅,脉络不利,或痰郁化火,炼液为痰,灼血为瘀,痰瘀交阻,胸阳不运,心脉痹阻,因此,血瘀、痰浊、气滞内结于心之脉络,不通则痛,发为胸痹。从现代生物学视角来看,痰以脂质为物质基础,脂质沉积损伤血管内膜并形成斑块是痰浊证素的病理表现[9]。研究表明冠心病痰浊证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LP(a)等脂蛋白代谢之间存在关联[10]。课题组前期研究也发现,血瘀、痰浊基本贯穿了冠心病心绞痛介入治疗前后整个过程,介入术后第4 周血瘀证比例下降,整个介入前后痰浊证比例变化较小[11]。因此,王教授认为,冠心病的病机总属本虚标实,冠心病发病早期不可一味地活血化瘀,应重视治痰,结合活血化瘀通络之法,兼顾益气补肾之法以扶正固本。

2 王阶教授方证相应处方用药的经验

2.1 补脾益气,以养心颐

王教授基于多年临床实践,谨守病因病机,遵循“有是证,用是方”,胸痹辨证为气虚或中气不足证,运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补中气、益元气、调理脾胃气机,恢复中焦升降之功,使后天生化有源,心气充盈,有助于调节心主血脉的功能,奏补脾益气以养心之功效,往往收效甚著。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中药剂量是方剂之灵魂,王教授临床应用补中益气汤的常用剂量为:党参20~25 g,黄芪30 g,白术10 g,当归10 g,陈皮10 g,升麻8~10 g,柴胡20~25 g,炙甘草6~10 g。补中益气汤遵循《黄帝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的治疗原则,其方证“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全方以益气健脾的四君子汤去茯苓为基础,重用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遵“火郁发之”之理,配伍升麻、柴胡,升胃中清气,又引甘温之药上升,协同人参、黄芪升举下陷之清阳,共奏益气升阳之功。此外,患者倦怠乏力,气虚表现明显,王教授多予党参-黄芪药对,党参15~25 g,黄芪20~30 g,益气健脾,补益心气以升元阳,屡获良效。补中益气汤充分体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异病同治思想,研究报道,补中益气汤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炎症因子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且不良反应少[12],具有免疫调节、抗炎、抗肿瘤等功效,对脾胃功能、心功能、肌张力等都会产生影响[13-15]。

2.2 补肾益精,并补肾之阴阳

年老体弱或久病不愈患者,王教授常配合补肾益精之法,加入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杜仲、桑寄生、怀牛膝、山茱萸肉、黄精等滋补药,补肾阳,滋肾阴,养精血,从根本上达到调补肾阴、肾阳之效。王教授常用对药肉苁蓉20 g 配伍巴戟天15 g,补肾助阳、填补肾精。《本草汇言》记载肉苁蓉“养命门,滋肾气,补精血之药也……此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若肾阳虚衰,不能化水,水饮上逆凌心,则心阳受制,致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多以温阳化气利水的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等为主方化裁。肾阴虚者,配合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加减,起到滋阴益肾的作用。

2.3 活血祛瘀,通阳豁痰

辨证为血瘀证者,王教授常予冠心Ⅱ号方(丹参40 g,川芎10 g,赤芍30 g,红花10 g,降香10 g)加减化裁,以活血行气,祛瘀通络。冠心病痰浊证者,表现为胸闷,痰多,苔厚腻,王教授灵活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王教授临床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的常用剂量为:瓜蒌20 g,薤白20 g,法半夏10 g。痰浊盘踞,致使机体气血运行不畅,胸阳失展,闭阻心脉,故选用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的瓜蒌薤白半夏汤。代谢组学研究也表明,瓜蒌-薤白配伍可改善载脂蛋白E 基因敲除(ApoE-/-)小鼠肝脏甘油磷脂及鞘脂代谢紊乱[16],增强对亚油酸代谢、甘油磷脂及花生四烯酸代谢的影响,二者协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小鼠体内脂质紊乱及炎症反应,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17]。针对痰瘀痹阻者,两方合用,化痰散结、活血祛瘀效果显著。

2.4 随证候要素、随病症加减用药

随证候要素、合并疾病、合并症状加减配伍是王教授临床处方的一大特色。若合并血瘀、痰浊、气滞或热毒等实性证候要素,王教授兼顾活血化瘀、豁痰泄浊、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等治法。血瘀甚者,在冠心Ⅱ号方基础上,加延胡索、蒲黄、川楝子增强活血行气止痛之效;寒凝者则加荜茇、高良姜、细辛温中散寒止痛;痰浊甚者,加山楂、神曲或泽泻化浊降脂;气滞明显者,常予四逆散、柴胡疏肝散或逍遥散加减,或配伍理气、行气、破气之品,以疏调气机,和血舒脉。凡有失眠多梦者,常加酸枣仁、夜交藤、远志安神除烦,养心安神;噩梦连连者,加琥珀、珍珠母以镇心安神;王教授常用丹参30~40 g,具有显著的安神、安眠作用。若筋骨不利、腰腿酸痛者,常加独活、桑寄生各10 g,或合用独活寄生汤加减,以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强筋骨,壮腰膝。患者出现纳差、腹胀,多加木香、砂仁,或合平胃散、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理气和胃、消胀散满。若患者合并心律失常,常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以调和营卫,镇心安神,宁心定悸,并配伍苦参和琥珀等抗心律失常单味药。若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水饮内停者,合并五苓散或四苓散治之。若合并高血压者,常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天麻钩藤饮或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或配伍续断、夏枯草、三七等单味降压药。

3 验案举隅

3.1 冠脉支架术后虚损案

患某,男性,58 岁。2022 年6 月1 日初诊。主诉:冠脉支架术后胃部不适伴乏力1 年。患者于2021 年4 月因冠心病置入支架,具体不详。刻下症:胃部不适,打嗝,乏力,痔疮便血,纳差,眠差,需服用安眠药,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既往有糖尿病,胃窦浅表溃疡,空肠慢性炎,痔疮病史。辅助检查:超声心动结果示:EF 66%,左房前后径40 mm,左房增大,左室舒张功能减低(Ⅰ级)。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脉支架术后,糖尿病,胃窦浅表溃疡,空肠慢性炎,痔疮。中医诊断:胸痹(证候要素诊断:气虚、肾虚、血瘀)。治法:以益气、补肾、活血为主。予补中益气汤、平胃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苍术10 g,厚朴10 g,陈皮10 g,柴胡20 g,白芍20 g,党参20 g,木香10 g,砂仁6 g,白蔻仁10 g,焦三仙各10 g,延胡索20 g,川楝子10 g,黄芪20 g,升麻8 g,当归10 g,肉苁蓉20 g,巴戟天15 g,炙甘草10 g。30 剂,水煎服。

2022 年8 月3 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胃部不适、打嗝缓解,易气短乏力,无胸闷胸痛,无头晕头痛,偶有濒死感,活动后汗多,大小便无力,纳可,入睡难,眠轻,大便1~2 日一行,偶需用开塞露。血压118/80 mmHg(1 mmHg ≈0.133 kPa),心率84 次/min。以冠心Ⅱ号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丹参40 g,川芎10 g,赤芍30 g,红花10 g,降香10 g,瓜蒌20 g,薤白20 g,法半夏10 g,党参20 g,黄芪30 g,柴胡20 g,升麻8 g,当归10 g,白术10 g,肉苁蓉20 g,巴戟天15 g,酸枣仁30 g,夜交藤30 g,蒲黄10 g,甘草10 g,三七4 g,茯苓30 g,泽泻30 g。30剂,煎服方法同前。

2022 年9 月7 日三诊:服药后前症好转,气短乏力好转,无明显濒死感,活动后无明显汗多,大便仍无力,眠差,入睡困难,易醒,纳可,小便夜尿多(起夜3~4 次/夜)。辅助检查:2022 年8 月16 日于外院行冠脉CTA 检查示:左前降支(LAD)近段狭窄70%~80%;左回旋支(LCX)有错层,斑块;右冠状动脉(RCA)支架以远重度狭窄。血压129/95 mmHg,心率81 次/min。守2022 年8 月3 日方,去当归10 g,白术10 g,加延胡索20 g,神曲30 g。30 剂,煎服方法同前。

按:王教授认为,冠心病介入术后以“虚、瘀”为主。介入治疗为机械性外源性创伤,虽可疏通血管狭窄,但破血留瘀,易耗伤人体正气,心气不足,鼓动无力,血滞心脉,不通则痛,故发为胸痹。久病体虚,心血亏虚,心失所养,心神不安,故眠差。心病及脾,心气虚者,下累于子,而致脾气虚弱,运化失职,水谷内停,故胃部不适、纳差;脾胃虚弱,胃失和降,以致胃气上逆动膈,故打嗝;脾主肌肉四肢,脾虚日久,肢体失养,故神疲乏力。《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阳气渐损,心气渐亏,累及于肾,患者为老年男性,考虑有肾虚存在。故以补中益气汤补其中而升其阳,使后天生化有源。合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消胀散满。加木香、砂仁、白蔻仁、焦三仙,行气除滞,消食和胃。加延胡索、川楝子活血行气止痛。加肉苁蓉、巴戟天补肾助阳,填补肾精。二诊时,患者服药后胃部不适、打嗝缓解,继续以该法巩固治疗。加冠心Ⅱ号方行气活血,祛瘀通络;加瓜蒌薤白半夏汤,行气解郁,通阳散结,祛痰宽胸。患者入睡难,眠轻,加枣仁、夜交藤滋阴养血、养心安神。加茯苓、泽泻,泻重于补,健脾除湿利水与化浊降脂二者兼而有之。三诊时,患者服药后前症好转,气短乏力好转,无明显濒死感,说明活血、化痰、益气、补肾之法奏效,继续巩固治疗,加延胡索、神曲以加强活血行气止痛、化浊降脂之功。诸药合用,标本兼顾,恰中病情,疗效满意。

3.2 冠状动脉狭窄案

患某,女性,55 岁。2023 年2 月22 日初诊。主诉:胸闷气短3 个月余。患者2022 年疫情期间生气后出现放射状胸部发紧,近3 个月常自觉胸闷,气短,体力下降,就诊于某医院查冠脉CTA 示:左前降支LAD近段管壁非钙化斑块,管腔重度狭窄(70%~99%),未进行手术。平时规律服用华法林、拜阿司匹林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既往于2009 年因风心病行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刻下症:胸闷气短,患者描述“上不来气,有发堵的感觉”,偶有左肋间歇性针刺样走窜疼痛,上窜到手臂,无头晕,偶头痛,体力下降,无心慌,烧心,口干口苦口臭,怕热,纳眠可,二便调。舌偏红有齿痕,脉细弱无力。查体:血压148/85 mmHg,心率78 次/min。西医诊断:二尖瓣机械瓣置换状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诊断:胸痹心痛(气虚血瘀证)。治法:益气补肾,活血通络。予补中益气汤合五苓散加减:党参25 g,黄芪30 g,柴胡20 g,升麻10 g,白术10 g,陈皮10 g,当归10 g,茯苓30 g,猪苓10 g,泽泻30 g,桂枝10 g,木香10 g,厚朴10 g,丹参30 g,三七6 g,红花10 g,延胡索20 g,姜黄20 g,秦艽15 g,羌活10 g,甘草6 g,肉苁蓉20 g。30 剂,水煎服。

2023 年3 月22 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口干口苦明显缓解,胸痛减轻,偶有胸闷、憋气、疼痛、气短,活动后自觉心律不齐,心跳加速;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矢气多;小便可,纳眠可,体力下降,指甲质软。舌质偏红,脉细弱。查体:血压112/78 mmHg,心率69次/min。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冠心Ⅱ号方加减:瓜蒌20 g,薤白20 g,法半夏10 g,丹参30 g,川芎10 g,赤芍30 g,红花10 g,降香10 g,党参25 g,黄芪20 g,肉苁蓉20 g,巴戟天10 g,厚朴10 g,桂枝10 g,独活10 g,桑寄生10 g,细辛3 g,骨碎补10 g,黄芩10 g,三七6 g,蒲黄10 g,延胡索20 g,炙甘草10 g。28 剂,煎服方法同前。中成药予百令胶囊。

2023 年4 月19 日三诊,患者诉服药后胸痛症状缓解,但情绪激动时偶有隐痛,胸闷,现胸前区紧束感,左下肢凉感,二便可,眠可,纳可,口苦。舌红,脉细弱。以补中益气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0 g,党参20 g,黄芪30 g,陈皮10 g,当归10 g,白术10 g ,升麻8 g,瓜蒌20 g,薤白20 g,法半夏10 g,丹参40 g,三七6 g,红花10 g,白芍30 g,肉苁蓉20 g,巴戟天10 g,独活10 g,桑寄生10 g,厚朴10 g,苏梗10 g,茯苓30 g,黄芩10 g,黄连8 g,麦冬10 g。28 剂,煎服方法同前。中成药予百令胶囊,血府逐瘀胶囊。

按:患者年逾五旬,肾气渐衰,曾行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属机械性外源性创伤,破血留瘀,易耗伤人体正气,心气不足,鼓动无力,气血运行不畅,血滞心脉,不通则痛,发为胸痹。心为火脏,惟畏水遏,肾阳虚衰,不能化水,水邪内停,水饮上逆凌心,则心阳受制,可致心气亏虚或心阳不振。胸阳不运,气机痹阻,血行瘀滞,故见胸闷气短,偶有左侧胸背痛,放射到肩臂。气虚故见乏力、气短。患者年逾五旬,肾气渐衰,肾阴亏虚,不能濡养五脏之阴,可致心阴内耗,心阴亏虚,故见口干口苦口臭,怕热。故以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渗湿;合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举清阳,调理脾胃气机升降;加肉苁蓉以补益肾精,增强温肾壮阳之力。加丹参、三七、红花、延胡索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患者自觉上不来气,发堵,故加木香,厚朴以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患者左侧肋间歇行针刺样走窜疼痛,上窜到手臂,故加姜黄,秦艽,羌活以除上肢肩臂疼痛,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二诊时,患者诸症好转,偶有胸闷,胸痛,故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冠心Ⅱ号方加减,以活血祛瘀、豁痰散结。患者觉得骨痛,故加独活、桑寄生,细辛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强筋骨;加骨碎补补肾强骨,疗伤止痛。服药后患者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但患者腹泻后不难受,说明在往外排出体内积滞。三诊,患者胸痛缓解,继续巩固治疗。患者生气后易出现胸闷,受情绪波动影响明显,口苦,正好对应小柴胡汤证的“胸胁苦满,口苦”,故予小柴胡汤加减,以调和少阳,疏利三焦,条达上下,运转枢机。患者胸痛减轻,考虑血瘀证已缓解,故方中减少活血化瘀药的使用。考虑患者从事教师职业,常觉乏力、气短,故合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升举清阳,恢复脾胃气机升降。

4 结 语

综上所述,王教授临床诊治胸痹,在方证相应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药理机制研究成果,根据胸痹患者表现出的不同症状体征及证候要素组合叠加情况,结合现代理化指标,依证立法,据法处方,并以药性结合药理,有针对性地加减配伍。治疗上,王教授强调补养心气应重视补脾益气,气血生化有源,则心气充沛;结合补肾益精之法,调补肾阴肾阳;重视补脾益肾养心以扶正固本,兼顾活血祛瘀,通阳豁痰之法,重视治痰,痰瘀同治,临床疗效显著。

猜你喜欢

心气薤白胸痹
晚秋乌桕树
枳实薤白桂枝汤应用浅析
水管通了 心气顺了
张艳治疗胸痹临床经验
有“心气”才大气
活血化瘀法论治胸痹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必 要
薤白验方
响应面法优化瓜蒌薤白汤总黄酮的提取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