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医沈金鳌疟疾诊治思想辨析*
2023-12-15张晓晨张璐砾
张晓晨 张璐砾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南宁 530000)
疟疾是疟原虫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典型临床表现是周期性寒战、壮热、头痛、汗出等特征[1]。疟疾历来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虽然我国目前已经消除本土疟疾,但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输入性疟疾将长期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安全[2-5]。目前疟疾的治疗主要是采用西医干扰手段为主,但尚存诸多用药问题亟待解决[6]。中医药治疗疟疾历史悠久,具有独特优势,比如临床常用的治疟药物青蒿素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出来的,其对治疗疟疾具有显著效果[7]。然而随着青蒿素的广泛以及长期使用,部分地区已出现抗药性[8-9],因此需积极开发新的抗疟方法与抗疟药物。
沈金鳌(1717-1776 年),字芊绿,号汲门,江苏无锡人。沈氏探搜诸书之奥衍,博综前人而发明,广泛吸收前人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著成《沈氏尊生书》。中医学中的“疟疾”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疟疾”是指感受疟邪所引起的寒战壮热、休作有时为特点的疾病;“广义疟疾”包含疟邪以外因素引起的以寒热往来为主症的疾病[10]。本文所探讨的疟疾是指广义而言,因疟疾具有感受时邪、患者体质等诸多差异,导致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在临床辨证方面也有一定难度。沈氏在治疗内科杂症方面颇有创见,现将沈金鳌治疗疟疾的学术思想整理如下,可为现代临床诊治疟疾提供参考。
1 历代医家对于疟疾的认识
我国防治疟疾历史悠久,关于“疟”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时期,“疟疾”病名首见于《素问·疟论》,“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水”[11]。并首次将疟疾分为寒疟、温疟、瘅疟。《神农本草经》书中明确记载了治疟药物,如常山、蜀漆等。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中对多种类型的疟疾进行辨证分治,并提出“疟母”一说。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提出“瘴疟”的病名并认识到青蒿为治疗疟疾的要药。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疟病诸候》已认识到正虚与外邪的关系。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了常山、蜀漆、马鞭草等治疟专药以及诸多截疟众方。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疟病不内外因证治》中认识到疟疾具有传染性并提出“疫疟”。明代张景岳认识到疟疾乃感受疟邪所致,在治疗上提出和解法。清代韩善徵在《疟疾论》中详细论述了疟疾的脉、因、症、治等内容。
2 临证诊断辨三因,细分疟疾重脉象
2.1 疟疾病因在三邪 张介宾曰“疟者,风、寒、暑、湿之邪”[12]。陈修园言“疟疾不离少阳”[13]。巢元方道“夫疟皆生于风”[14]。裘庆元述“疟者,暑之表症”[15]。沈氏认为疟疾是由暑邪、寒邪、风邪相搏而成。其谓“然疟虽原于暑热,而疟之发实因于寒与风”[16]。因此,在治疗上沈氏主张清暑散寒祛风。其次,沈氏在继承《黄帝内经》“阴阳交争”的基础上,认为疟疾发生寒热的原因在于阴阳相移,其道“邪入于阴,则阴实阳虚而发寒;邪入于阳,则阳实阴虚而发热”[16]。此外,沈氏还认识到疟疾的发病与卫气有关,“故疟之发……其邪随经络以内搏者,必俟卫气相会合,病乃发也”[16]。
2.2 疟疾分类有六种 历代关于疟疾的分类名称颇多,如《黄帝内经》有六经疟、寒疟、温疟、瘅疟等名;《金匮要略》有温疟、瘅疟、牝疟、疟母之称;《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分为风疟、热疟、风热疟、暴疟、温疟、久疟等;《诸病源候论》将疟病细分为十四候。沈氏综历代名医之精华,对疟疾进行详细的分类。按发作次数分为日作之疟、间日一作之疟、数日一作之疟;按发病寒热先后分为寒疟、温疟、瘅疟;按阴阳分类分为三阳经疟与三阴经疟;按经络分类分为足太阳疟、足阳明疟、足少阳疟、足太阴疟、足厥阴疟、足少阴疟;按脏腑分类分为五脏疟,即肺疟、心疟、肝疟、脾疟、肾疟;按病因分为风疟、寒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血疟、劳疟、瘴疟、疫疟、鬼疟、牝疟、疟母。
2.3 诊察脉象鉴他症 沈氏认为“疟脉自弦”[16],疟疾病在少阳故其脉弦,因此诊察脉象可将疟疾与似疟的伤寒、暑症等他症区分开来。故沈氏道“至如似疟非疟一证,亦恶寒,亦发热,抑或连日作,或间日作,而其与疟分别处,惟在乎脉不必弦,”诸多著作里均有相关记载,例如《金匮要略》述“疟脉自弦”。《脉经》载有“夫疟脉自弦”。《古今医鉴》曰“但疟脉弦”。
3 疟疾详治先察汗,补中消痰和祛风
沈氏在临床诊治疟疾时,首先关注患者的出汗情况,据此采取养正或散邪的治疗原则,以及补脾益胃、兼顾消痰祛风的治疗方法。
3.1 关注汗出定先旨 关注患者是否有汗是沈金鳌辨治疟疾的一大要素。其谓“有汗欲其无汗,养正为先……无汗欲其有汗,散邪为急”[16]。沈氏常用参、苓、芪、术等补益,以及柴胡、姜皮、石膏、葛根、羌活、苍术等发汗。
3.2 治疟根源补中焦 沈氏认为治疟根源在于补中焦,“而究其故,要皆中气不足”[16]。从中可知,沈氏认为患疟者必脾胃虚弱,暑邪与风寒乘虚而入相搏成疟,因此在治疗上主张清暑益气,祛风消痰,兼理脾胃。其次,在治疗久病之人时,沈氏主张使用补气之法并忌用破气药,其认为“疟必由中气虚,若用破气药,则中气愈伤,邪不得解,甚则中满不思食,作泄,恶寒,口干”[16]。因此喜用药性和缓之品并用六君子汤培补真气。
3.3 疟疾必兼痰与风 沈氏认为疟疾必挟痰、挟风,其道“疟病必挟痰,所谓无痰不成疟是也”[16]。因此在治疟中侧重于消痰。沈氏治痰从寒热分治,其中,热痰常用贝母、竹茹、竹沥、橘红、茯苓、瓜蒌霜等药;寒痰则以半夏、白术、橘皮、姜皮来治疗此症。此外,沈氏又云“疟病必挟风,有风者先治其邪”[16]。因此在治疗上注重祛风,常用到首乌、白术、橘皮、葛根、羌活、姜皮等药。
4 发病规律析病势,用药谨慎防预后
沈氏在诊治疟疾时会关注患者的疟疾发作特征,并根据疟疾发作的频次、季节、时刻、寒热、昼夜等特点灵活用药。
4.1 发作频次辨深浅 沈氏根据疟疾的发作频次可以分辨疾病深浅,其谓“邪之浅者,日随卫气为出入,卫气一日一夜与邪气会于风府,疟即相应而发。邪之深者,即留着于内,不能日随卫气出入……故病亦不能日发,且不能有定时耳”[16]。又云“阳为腑,邪浅与荣卫并行,一日一作。阴为脏,邪深横连膜原,不能与正气并行,故间日蓄积乃作,或三四日一作”[16]。由此可见,临床诊治疟疾可从患者发作频次分析病情深浅。
4.2 发作昼夜辨阴阳 诸多医家已认识到疟疾的昼夜发病规律可辨别阴阳,例如《医学入门·疟》曰“阳有日发……阴为夜发”。沈氏从发作时辰辨别阴阳,故道“阳为子时至巳,阴为午时至亥”[16],并据此灵活用药,即“阳疟截住,阴疟升散”[16]。在此基础上,沈氏研究发现疟疾发病昼夜可辨别气血,其谓“气虚则日发……血虚则夜发”[16]。因此沈氏在临床治疗中主张昼夜分治,气虚宜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等,血虚用麻黄黄芩汤、柴胡芎归汤等。
4.3 发作时刻辨六经 沈氏从发作时的节气辨别六经,其谓“是知三阳疟其邪浅,发在夏至后处暑前。三阴疟其邪深,发在处暑后冬至前”[16]。在此基础上,沈氏还采用发病日期区分三阴经疟,认为“作于子午卯酉日者,少阴经疟;作于寅申巳亥日者,厥阴经疟;作于辰戌丑未日者,太阴经疟”[16]。此外,沈氏对前人以日作间作来辨别三阴三阳疟提出异议,其谓“三阴三阳疟,俱有日作间作之症,前辈谓三阳疟定日作,三阴疟定间日者非也”[16]。沈氏经过临床实践认识到“独三日疟……乃必发于三阴耳”[16]。
在治疗上,沈氏承缪希雍之法采取分经论治的治疗原则[16]。其中,沈氏认为三阳经疟大约为多热多渴多汗之症,因此在治疗上以清暑除热为主兼扶脾开胃,常用知母、柴胡、葛根等泻火;姜皮、桂枝等散寒;人参、白术等补脾;陈皮、山楂、神曲等消导。其中,在治疗三阳经疟时,沈氏综李士材之说,分别采取汗法、下法、和法,其谓“在太阳曰风疟,宜汗;阳明曰热疟,宜下;少阳曰风热疟,宜和”[16]。例如,足太阳经疟邪盛在表先寒后热,因此用羌活黄芩汤来治疗汗出不止;足阳明疟先寒后热且热较甚,因此用竹叶石膏汤治疗烦躁失眠;足少阳疟邪在表里寒热不甚因此用小柴胡汤治疗心悸倦怠;足太阴疟先寒后热饥不欲食,因此用桂枝汤止呕开痞;足厥阴疟先寒后热小便不利,因此用三黄石膏汤加鳖甲牛膝汤祛暑通便;足少阴疟多热少寒呕吐较甚,因此用人参白虎汤加牛膝鳖甲汤滋阴止呕。此外,沈氏善用槟榔、半夏去痰;常山除癖;鳖甲、香薷清暑散结。
4.4 诊察寒热辨治法 沈氏根据疟疾发病的特征细分为多种类型,例如在治疗感风而得、先热后寒、恶风自汗的风疟时善用川芎、白芷、细辛、青皮、槟榔、紫苏等祛风之品;在治疗感寒而得、先寒后热、寒多热少的寒疟时常用姜、桂、厚朴、草果等散寒之品;在治疗受暑而得、但热不寒的暑疟时惯用益元散、香薷饮、小柴胡汤等清暑之剂;在治疗感湿而得、寒热相等的湿疟时喜用参用胃苓汤、除湿汤、五苓散等除湿之剂;在治疗痰结胸中、寒热乍已的痰疟时擅用二陈汤、导痰汤等消痰之剂。在治疗食滞痰生、寒热交并的食疟时常用陈皮、青皮、砂仁、蔻仁、山楂、神曲、麦芽、草果等消食之品。此外,又有血疟宜治血,用桃仁、莪术、延胡索;劳疟宜补益,用补中益气汤;瘴疟宜祛毒,用小柴胡汤加大黄、木香;疫疟宜祛邪,用五瘟丹、不换金正气散等。综上所述,可知沈氏在临床诊治疟疾时,重点观察患者的发病特征、寒热发作的先后顺序以及寒热的偏重等方面。
4.5 灵活遣药来治疟 柴胡素来为治疟要药,沈氏纠正前人对柴胡治疟的盲崇,“今人治疟,必用柴胡,若非柴胡即不足以为治者,故致辗转淹滞,变生不测。”其认为少阳疟可用柴胡,除此之外滥用柴胡可致殒命,其谓“夫柴胡为少阳表药,若其疟果发于少阳,而以柴胡治之,无不立愈。若系他经用之,则必令他经之邪辗转而入少阳……以至毙命”[16]。
沈氏治疟善用常山,缘由常山“以水在上能吐之,水在中下能破其结而下其水”[16],并认为常山与甘草配伍功效更优。《仁斋直指》载“疟家多蓄痰涎黄水,常山为能吐之利之”。《神农本草经疏》载“古方治疟多用……非常山不可,以其性能祛逐老痰积饮,善散山岚瘴疠之邪故也”。《本经逢原》载“常山治疟,有劫痰截病之功”。
此外,沈氏在《要药分剂》中记载有诸多治疟药,例如白豆蔻治脾虚疟疾;高良姜治瘴疟;豨莶草治久疟;五灵脂治肝疟;麝香治温疟;龙骨治疟痢;牡蛎治风疟;草豆蔻治寒疟瘴疟;半夏治痰疟等[16]。
4.6 预后变症需谨慎 疟疾变证主要有痢疾、疟劳、厥疟等情况。首先,疟疾治疗不当导致最危重的变证是痢疾,沈氏道“疟后变症,惟痢最为危急”[16]。此种变证是由于暑邪太盛失治误治,以致邪陷入于里而变为痢。应立即采取表里分消法,例如使用黄芩、黄连、白芍、甘草、滑石、红曲消里,葛根、升麻、柴胡治外,以及加入人参、扁豆、莲肉等培土。其次有疟劳,此种变证的患者素来体虚,久病不愈,应立即使用补中益气汤、八味丸等补益之剂。另外尚有厥疟,是由患者气血亏虚、复感寒热所致,治法当分辨寒热、热厥宜升阳散火汤等;寒厥宜建中汤等。
5 结 语
沈金鳌治疗疟疾主要从疟疾的病因、分类、症状、预后等方面来辨证施治。首先,沈氏认为疟疾病因在暑、寒、风三邪,且疟脉必弦,并有6 种分类方法。其次,沈氏辨治疟疾优先诊察患者的出汗情况,并根据患者出汗情况分别采取散邪与养正的治疗原则,注重调补中焦兼消痰祛风。另外,沈氏侧重于观察患者的发病规律,根据患者发病的频次、季节、时刻、寒热、昼夜等因素分而治之,并擅长使用柴胡、常山、白豆蔻、高良姜、豨莶草、五灵脂、半夏等治疟药,为临床治疗疟疾提供更多的用药参考。除此之外,沈氏认识到疟疾治疗不当皆会引起痢疾、疟劳、厥疟等危重变证,因此在临床诊治疟疾时应注重观察发病特征,做到未发宜防,既发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