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穿越土-岩交界面隧道围岩变形和衬砌受力特性研究

2023-12-14杨治军刘泾堂胡金鑫

岩土工程技术 2023年6期
关键词:交界面主应力拱顶

杨治军 刘泾堂 胡金鑫 洪 铭

(1.甘肃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30;2.长安大学 公路学院,陕西西安 710064)

0 引言

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山岭隧道建设已成为常态。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岩体一般由多岩层组成,隧道开挖过程中,软硬岩层交界面对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存在较大影响(见图1)。为此,诸多学者针对层状岩体开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腾俊洋等[1]采用室内模型试验,结合声发射技术,研究层状复合岩体的单轴压缩破坏机理。王启耀和蒋臻莉[2]系统总结了斜形层状岩体的力学特性与三种数值计算方法,使得层状岩体的工程问题研究得以实现。刘 科[3]运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层状岩体不同倾角、不同层间距及软硬互层中隧道围岩稳定性和支护结构受力特性,在此基础上,范 雨等[4]、邓少军[5]基于穿越上软下硬复合地层交界面隧道工况,得到隧道互层岩体开挖变形规律、隧道衬砌受力及变形特征。此外,陈庆发等[6]早先提出改进声波方法在围岩松动圈测试方法中的应用,初步探明松动圈厚度等指标。杨平庆等[7]结合缓倾泥页岩地层与隧道围岩松动圈形态复杂性,得到岩体侧压力系数与松动范围的相关性。

图1 岩层交界面开挖实例

近年来,高速公路西部路网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点,而黄土隧道是我国西部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黄土隧道达到一定埋深时,往往出现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泥岩等沉积岩,隧道穿越土-岩交界面时,围岩易出现失稳,衬砌结构受力复杂。何金峰[8]采用现场测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土石交界地层隧道开挖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孙文君等[9]针对不同掘进方向和不同土石界面倾角下的隧道开挖围岩形变特征,得到土石界面倾角对隧道开挖围岩变形影响规律。此外,土石地层开挖方法对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张 雄等[10]、林炳潮等[11]针对土石地层爆破开挖对岩层稳定性展开了研究,得到较为合理的隧道开挖方案。实际施工过程中,偏压隧道开挖地层也易出现土石交界带,其中,谢壮等[12]采用现场测试和数值模拟手段,提出了土石交界地质隧道不对称支护措施。肖 靖[13]采用室内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手段,研究了隧道在预加固前后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特征,得到了不同开挖方法下隧道围岩变形影响规律。

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结合隧道穿越土-岩界面实际工程,运用数值计算手段,结合隧道施工过程中土-岩交界面分布规律,分析土-岩交界面空间位置对地表位移及洞内收敛变形特征的影响,进一步得到衬砌结构主应力变化规律,为隧道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研究模型

1.1 模型建立及参数确定

结合黄土隧道地质分布特征,将土-岩交界面近似简化为水平状态,而随着掘进深度增加,交界面逐渐抬升。因此,模型选择矩形断面,长宽均为100 m,隧道埋深约为44 m(见图2)。隧道断面选择单心圆,内轮廓拱部圆半径为560 cm,拱脚圆半径为150 cm,仰拱圆半径为1520 cm,衬砌厚度为78 cm,开挖高度约11 m,开挖宽度约13 m。

图2 模型参数与网格划分

为实现隧道围岩衬砌受力变形的可研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将黄土与泥岩考虑为弹塑性材料,并采用莫尔-库仑弹塑性准则模拟黄土、泥岩的塑性特征,具体参数根据室内土工试验确定(见表1)。衬砌采用C30 钢筋混凝土结构,弹性模量与强度均采用等效值。为使研究模型与初始应力相适应,根据土体参数、土-岩交界面埋深确定研究模型体的荷载与初始地应力场(见图3);对于模型边界条件,侧部控制水平向位移,底部控制水平向位移与竖向位移。此外,模型土体采用四节点平面应变单元(CPE4)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并对局部集中受力区进行网格加密;衬砌结构采用平面应变四节点非协调单元(CPE4I)进行网格划分,并采用“硬接触”模拟衬砌与土体的接触力学行为。

表1 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

图3 工况设置(单位:m)

为模拟实际隧道开挖分布卸荷作用,采用模量软化法进行隧道开挖卸荷模拟,衬砌施作前,开挖土体弹性模量减小20%,衬砌施作后,开挖土体弹性模量归零。

1.2 工况设置

结合黄土隧道中泥岩分布特征,洞顶泥岩埋深均较小。因此,根据土-岩交界面空间位置(即土-岩交界面与隧道起拱线间距离),得到以下研究工况:H=-4 m、H=-2 m、H=0 m、H=2 m、H=4 m、H=6 m、H=8 m、H=10 m、H=12 m。其中,H=0 m 为隧道起拱线位置(见图3)。

1.3 数据监测

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开挖卸荷作用,导致地表出现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沉降,故在模型顶部布设监测路径(见图4),分析土-岩交界面分布位置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与此同时,隧道围岩存在较大收敛变形,拱顶布设沉降监测点,研究围岩拱顶沉降变形规律。此外,为了深入研究衬砌结构各个部位的应力变化特征,在衬砌内侧布设16 个监测点(见图5),研究土-岩交界面分布位置与衬砌受力特征相关性。

图4 围岩与地表监测点布置

图5 衬砌结构监测点布置

2 结果分析

2.1 土-岩交界面分布对地表沉降的影响

通过对比不同土-岩交界面分布的模型总位移场(见图6),发现拱顶处位移最大,并以隧道为中心,呈扩散状分布。此外,位移场分布在土-岩交界面处存在较为明显的折点,主要是由黄土与泥岩自重应力差异性导致的。

图6 模型总位移云图

为进一步分析模型顶部位移变化规律,得到地面沉降分布曲线(见图7)。各个工况下地表沉降曲线均呈“漏斗形”分布,且与位移场分布限界形态近乎一致(见图6)。随着土-岩交界面逐渐靠近地表,地表沉降逐渐减小。其中,工况H=-4 m 对应的地表沉降曲线最低,即地表沉降最大。此外,模型顶部中间沉降差值最大(地表沉降曲线差异性最大),地表路径起、终点处沉降值变化不大。当H值大于4 m 时,地表沉降曲线变化不大,接近重合。由此可见,土-岩交界面位于拱肩以上时,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影响规律恒定。

图7 地表沉降曲线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地表沉降差值(地表沉降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值)分布特征(见图8)。随着土-岩交界面逐渐接近地表,隧道围岩逐渐由黄土过渡为泥岩,地表沉降差值逐渐减小。当隧道开挖范围均为泥岩时,地表沉降控制在8.5 mm 左右,拱效应较为显著。因此,结合地表沉降差趋势线演化规律,当土-岩交界面位于隧道拱顶以上时(H≥6 m),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基本不变。

图8 地表沉降差值分布

2.2 土-岩交界面分布对围岩变形的影响

根据材料力学理论,数值模型采用平面应变准则进行分析计算。其中,应变表示为研究对象长度的相对变化量,而对于最大主应变,围岩内部受力平面上的任一点同时受到几个方向的力作用时,每个方向都会产生一定的应变,其中最大的力的方向产生的应变就是最大主应变。隧道围岩最大主应变云图见图9。

图9 隧道围岩最大主应变云图

如图9 所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土-岩交界面处于最低时(隧道范围均为黄土),拱脚附近的最大主应变值最大,达到1.77%左右,且分布区域集中在拱脚附近;当土-岩交界面位于隧道开挖范围内时(-4 m<H<-6 m),围岩最大主应变值在0.76%左右,且主要分布于侧墙附近,变形厚度约为4 m 左右,交界面顶部附近最大主应变范围逐渐较小。

进一步地,结合部分模型隧道围岩总位移场方向分布特征(见图10),当土-岩交界面接近地表,拱圈围岩总位移场方向由竖直向下逐渐转变为垂直临空面,即隧道围岩由黄土逐渐过渡至泥岩,围岩收敛变形方向逐渐指向隧道中心。

图10 围岩总位移场分布特征

根据模型总位移云图(见图6),发现隧道拱顶围岩沉降值最大。为此,通过监测拱顶围岩竖向位移值,得到隧道拱顶围岩沉降变化规律(见图11)。如图11 所示,在模量软化分析步中,开挖范围岩土体模量软化20%(模拟应力释放20%),工况H=-4 m对应拱顶围岩沉降增长速率最大。而当H大于6 m时,应力释放对拱顶围岩沉降影响不大。进一步地,隧道施作衬砌之后,应力释放剩余80%,拱顶围岩沉降值增加幅度较为显著,其中,H值在-4 m 与6 m 之间时,各工况对应拱顶围岩最终沉降值较为接近。H值大于6 m 时,最终沉降值较为接近。由此可见,若拱顶出现黄土时,拱顶沉降变化几乎一致,最终沉降值均在45 mm 左右。

图11 拱顶围岩沉降曲线

2.3 土-岩交界面分布对衬砌结构受力变形影响

2.3.1 衬砌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为了得到土-岩交界面分布位置对隧道衬砌结构受力变形影响规律,在衬砌内边缘布设16 个监测点,以此得到衬砌主应力与主应变分布特征。如图12所示,当隧道开挖范围均为黄土(H=-4 m)时,衬砌拱顶与拱底位置最大主应力均最大。随着泥岩分布范围逐渐增大,拱顶处最大主应力在15 MPa 左右浮动,而工况H=4 m 对应拱顶处最大主应力最小、工况H=12 m 对应拱底处最大主应力最小。同时,衬砌侧墙附近(监测点3-7 和11-15)最大主应力变化不大。由此可见,黄土隧道拱顶与拱底衬砌受力较大,并随着土-岩交界面的“抬升”,拱底附近拉应力波动程度大于拱顶附近。而当土-岩交界面位于拱肩附近时,拱顶拉应力最小,拱底拉应力相对较大。

图12 衬砌内侧最大主应力分布(单位:MPa)

与此同时,拱腰附近(监测点4-5、12-14)最小主应力受土-岩交界面位置影响最大(见图13)。其中,工况H=12 m 对应最小主应力绝对值最小;工况H=-4 m 对应最小主应力绝对值最大。而对于拱圈附近(监测点14-16 和1-4),工况H=-4 m 对应最小主应力绝对值均最小。由此可见,拱腰附近衬砌压应力与土-岩交界面位置近似呈正比关系,即随着泥岩范围增加,衬砌内侧压应力逐渐减小,围岩自稳能力逐渐增加。而当土-岩交界面位于拱肩附近时,拱圈附近衬砌压应力达到最小。

图13 衬砌内侧最小主应力分布(单位:MPa)

结合衬砌内侧主应力分布规律(见图12、图13),进一步得到拱顶与拱腰位置力学特征曲线(见图14)。随着土-岩交界面逐渐“抬升”,在工况H=4 m 中,拱顶衬砌受拉最小。而在工况H=6 m 中,拱腰附近压应力显著增加,随后逐渐平稳减小。由此得出土-岩交界面位于拱顶位置时,衬砌拱腰处受压明显。

图14 拱顶拱腰衬砌结构主应力分布

此外,对于平面应力状态下 TRESCA 屈服准则,当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材料发生屈服。如图15 所示,衬砌结构等效塑性应力在监测点3 和监测点15 附近为最小,故拱圈附近衬砌受力临界点位于拱肩附近。

图15 衬砌内侧TRESCA 应力云图

综上所述,土-岩交界面位于衬砌受力临界点附近时,拱顶受力最有力,此时拱顶附近黄土形成较为稳定的承载拱。而当隧道侧墙均为泥岩时,衬砌在拱腰处压应力显著增大,拱顶处拉应力也较大,此时衬砌结构受力最为不利。

2.3.2 衬砌结构变形特性分析

结合衬砌总位移矢量分布特征(见图16),拱顶与拱底附近位移均指向隧道中心,侧墙附近位移方向均以一定角度斜向下。对于泥岩、黄土隧道,初支钢拱架在拱肩、拱腰和拱脚位置打设锁脚锚杆,其悬吊作用防止拱脚收缩和掉拱。因此,可将锁脚锚杆打设方向与位移矢量方向保持一致,其中,对于最不利工况下(H=6 m),拱肩附近锁脚打设角度可控制为17°~38°,拱腰位置控制为48°左右,拱脚位置为43°左右,以此抵抗衬砌挤压变形,增加衬砌结构稳定性。

图16 衬砌结构总位移矢量图

实际施工过程中,拱顶沉降监测尤为重要。如图17 所示,衬砌结构施作之后,随着围岩应力释放,拱顶变形速率(曲线斜率)基本一致。其中,部分工况(H≤6 m)中拱顶衬砌沉降曲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H>6 m 时,围岩应力释放初期拱顶出现向上位移,随即方向改变为竖直向下,且位移增长幅度(曲线斜率)与前者基本一致。其主要原因是隧道开挖范围均为泥岩时,仰拱基底反力较大(回弹较大),衬砌存在抬升的现象。由此可见,隧道开挖范围均为泥岩时,衬砌结构变形较小,并随着拱顶泥岩层厚度增加,拱顶沉降逐渐减小。

图17 拱顶衬砌沉降曲线

3 结论

结合材料力学与弹性力学理论,针对黄土隧道穿越土-岩交界面实际工况,运用有限元数值计算手段,结合隧道施工过程中土-岩交界面分布规律,分析了土-岩交界面分布位置对地表位移及洞内收敛变形特征,进一步分析了衬砌结构主应力变化规律,得到了以下研究成果:

(1)隧道开挖导致地表存在一定沉降。各工况中位移场均在土-岩交界面处出现重分布现象,而地表变形与土-岩交界面位置存在直接相关性。其中,当土-岩交界面位于隧道拱顶以上时,隧道开挖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基本不变。

(2)土-岩交界面分布特征对隧道围岩变形影响较大。隧道围岩由黄土逐渐过渡至泥岩,围岩收敛变形方向逐渐指向隧道中心。若土-岩交界面位于拱顶及以上时,围岩沉降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3)土-岩交界面位置与隧道衬砌结构受力特性存在相关性。土-岩交界面位于拱肩附近时,拱顶衬砌拉应力最小,衬砌结构受力有利;土-岩交界面位于拱顶附近时,衬砌在拱腰处压应力显著增大,拱顶处拉应力也较大,此时衬砌结构受力最为不利。

(4)结合衬砌结构总位移矢量分布特征,可在拱肩、拱腰与拱脚处设置锁脚锚杆,以抵抗衬砌外扩变形与掉拱。其中,拱肩处锁脚锚杆打设角度宜控制为15°~ 35°,拱腰与拱脚处锁脚锚杆角度宜控制为45°左右。

猜你喜欢

交界面主应力拱顶
中主应力对冻结黏土力学特性影响的试验与分析
钢-混凝土交界面法向粘结性能研究
高速公路机电工程相关交界面管理组织建设探讨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与道床交界面损伤特性分析
复合断层对地应力的影响研究
立式圆筒拱顶储罐排版技术及控制方法
大型拱顶储罐三角形板式节点网壳正装施工工艺
地铁隧道施工拱顶下沉值的分析与预测研究
考虑中主应力后对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