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推实力与地位:大战略视角下法国“印太战略”再定位*

2023-12-14陈奕蓉邢瑞磊

法国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印太战略印太法国

陈奕蓉 邢瑞磊

一、问题的提出

在大国竞争和国际秩序转型叠加的重要时期,“印太地区”在全球大国地缘战略规划和未来国际秩序构想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①赵青海:《“印太”概念及其对中国的含义》,《现代国际关系》,2013 年第7 期,第14-22 页;韦宗友:《美国在印太地区的战略调整及其地缘战略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13 年第10 期,第140-155 页;樊吉社:《从亚太到“印太”:美国地区安全战略的变迁与回归》,《国际安全研究》,2022 年第5 期,第30-35 页。法国自2018 年起频繁活动于“印太地区”,并逐步明确了“印太战略”的战略定位:2018 年5 月,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访问澳大利亚期间提出建设“强大的印太轴心”倡议,随后落实法版“印太战略”。②2019 年,法国国防部发布《法国在印太地区的防务报告》。法国2021 年正式推出《法国印太战略》,并于2022 年根据国际形势更新战略文件内容。参见Ministère des armées,«La stratégie de défense française en Indopacifique» (2019-05), https://www.defense.gouv.fr/dgris/enjeux-regionaux/strategie-francaise-indopacifique, 访 问 日 期2023 年7 月15 日;Ministère de l’Europe et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La Stratégie de la France dans l’Indopacifique» (2022-02-22),https://www.diplomatie.gouv.fr/IMG/pdf/fr_a4_indopacifique_022022_dcp_v1-10-web_cle017d22.pdf, 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2022 年11 月,马克龙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表示,法国“印太战略”致力于维持地区的“动态平衡”(un équilibre dynamique)。2023 年4 月,马克龙访问中国期间强调法国平衡“印太地区”安全与稳定和维护真正多边主义的愿望,并且中法两国在安全、经济、人文与非传统领域达成多项共识。法国外长卡特琳·科隆纳(Catherine Colonna)表示,俄乌冲突的爆发不会削弱法国对“印太地区”的重视。

学界认为法国介入“印太”主要出于以下三点动机:一是理性选择论,即法国介入印太事务是出于经济收益率的现实考虑。从潜在收益看,“印太地区”的经济体量增长较快,政治影响力日益扩大。从介入成本看,法国在“印太”的海外领地和前殖民地拥有相近语言、文化的“资源禀赋”,使得法国在该地区拥有排他性战略优势。③葛建华:《欧盟战略自主与欧版“印太战略”》,《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年第2 期,第38-57 页;王越:《法、德“印太”战略:利益诉求、差异及前景》,《区域与全球发展》,2021 年第5 期,第26-46 页;毕阳:《欧盟“印太战略”的进程、动因与展望》,《国际研究参考》,2021 年第11 期,第17-24 页。二是战略追随论。由于法国是美国坚实的大西洋盟友,且法国“印太战略”紧随美国之后,因此法国“印太战略”是对美国的战略追随,即配合美国制衡中国。④Liselotte Odgaard, “European Engagement in the Indo-Pacific: The Interplay between Institutional and State-Level Naval Diplomacy”, Asia Policy, Vol.14, No.4(2019), pp.129-160;Christophe Penot, «Le renforcement de l’engagement de la France en Indo-Pacifique se poursuit»,Revue Défense Nationale, 844e année, Vol.844, No.9(2021), pp.15-20; 李颖、陈翔:《法国“印太战略”:内涵、动力及局限》,《和平与发展》,2021 年第5 期,第52-68 页;张腾军:《欧美“印太战略”之比较及其互动前景分析》,《法国研究》,2022 年第1 期,第69-87 页。三是“第三条道路”论。法国为避免陷入在中美间“选边”的战略困境,并重振大国影响力,因而推出“印太战略”领导欧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战略自主”。①Nicolas Regaud, «Enjeux de la coopération de défense et de sécurité dans l’Indo-Pacifique pour l’Europe et la France», Revue Défense Nationale, 844e année, No.9(2021), pp.45-50;邢瑞利:《欧盟的“印太转向”:动态与评估》,《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1 年第1 期,第34-53 页;汪金国、张立辉:《欧盟加速推动“印太战略”及其影响》,《国际论坛》,2022 年第1 期,第25-43 页。

既有文献为研究法国“印太战略”的动机提供了多元视角,但对以下两点解释不足:一是法国介入“印太”的地缘正当性。尽管法国声称关注“印太”旨在维护海外领土利益,但法国自2018 年起方才系统性关注“印太地区”,证明保护海外领土利益并非其主要动因。在俄乌冲突威胁法国本土安全的背景下,何种因素驱动法国不惜地缘代价持续参与“印太”事务?二是法国战略立场的前后矛盾性。法国出台“印太战略”通常被理解为战略性追随美国及其盟友,但法国自2022 年底以来偏离原有立场轨道,强调发挥平衡性大国的作用。法国对“印太”究竟持有何种战略立场?

在日本、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印太战略”旨在同时履行盟友义务和助推本国大战略②日本配合美国在域内发挥“牵线人”作用的同时,领导搭建“中等国家集群”,追求本国自主性;澳大利亚在防务领域紧跟美国步伐的同时,积极推进“太平洋升级计划”,尝试重塑太平洋岛国秩序。参见乔亮:《日本“印太”战略的生成、演变和发展的新趋势》,《东北亚论坛》,2022 年第4 期,第54-59 页;归泳涛:《“灰色地带”之争:美日对华博弈的新态势》,《日本学刊》,2019 年第1 期,第45-70 页;陈晓晨、常玉迪:《“印太战略”对太平洋岛国地区秩序的影响》,《社会科学》,2022 年第3 期,第22-25 页。的背景下,本文认为法国“印太战略”对大战略的助推价值有待阐释,否则将难以理解法国“印太战略”看似矛盾的行为。基于此,本文将研究问题明确为:法国“印太战略”如何服务于国家大战略?法国“印太战略”通过何种手段助推国家大战略?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从战略目标—手段匹配关系、大战略—次级战略关系切入,尝试解读在法国相对实力衰落背景下推行“印太战略”对于法国大战略的助推作用。

二、大战略的理论演进与内涵特征

本部分在梳理大战略研究演进的基础上,分析了战略目标—手段匹配关系、大战略—次级战略关系以及战略手段的传导机制,为下文对法国“印太战略”进行再定位并分析其助推价值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一)大战略研究的演进

在世界大战爆发以前,有关大战略的古典研究通常以战争为中心,聚焦于如何使用军事工具实现国家目标,将非传统因素排除在外,在实践中与当代军事战略研究相近。③B.H.Liddell Hart, Strategy: The Indirect Approach, London: Praeger, 1954, p.333; Robert J.Art, A Grand Strategy for Ameri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4, p.10.孙子、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和克劳塞维茨都是典型的古典大战略家。21 世纪以来,仍有部分学者强调古典研究路径在大战略研究中的价值。例如,巴里·波森(Barry R.Posen)认为探索大战略非军事基础的研究忽略了“大战略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国家消除战争的潜在风险”这一事实。①Barry R.Posen, Restraint: A New Foundation for U.S.Grand Strategy,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14, pp.1-3.科林·格雷(Colin S.Gray)则指出,在安全研究表现出去军事化倾向的背景下,战略研究需要重拾以军事问题为主的大战略概念。②Colin Gray, The Strategy Bridge: Theory for Practice,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1,pp.44-98.

随着和平时代的到来,许多学者认为大战略不应仅与战争或军事相关,而是调用军事、经济、外交等工具的全方位规划。正如威廉·马特尔(William Martel)所言,“酿成战争的大战略是失败的大战略”③William C.Martel, Grand Strate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Need for an Effectiv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p.4.。自20 世纪40 年代以来,古典研究中对大战略的认知通常会被批评过于狭隘。爱德华·米德·厄尔(Edward Mead Earle)1943 年发表《现代战略的缔造者》(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辨析大战略与战争时期的军事指挥艺术(狭义的战略)间的差异,将大战略定义为“国家通过整合资源和政策而有效避免战争或赢得最大胜算”。④Edward Mead Earle, 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p.viii.利德尔·哈特(B.H.Liddel Hart)表示,大战略不仅需要赢得战争,还要在和平时期取胜⑤B.H.Liddell Hart, Strategy: The Indirect Approach, p.202.。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赞成哈特的观点并指出,“真正的大战略应当像关注战争一样多(甚至更多)地关注和平”。⑥[美]保罗·肯尼迪:《战争与和平中的大战略:拓展定义》,载保罗·肯尼迪主编《战争与和平中的大战略》,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年,第3 页。在长期远离世界性战争冲突的背景下,学界基本达成共识认为,大战略作为一种组织原则和蓝图构想,⑦Nina Silove, “Beyond the Buzzword: The Three Meanings of ‘Grand Strategy’”, Security Studies, Vol.27, No.1(2018), pp.27-57.通过发挥军事、外交、经济、社会、制度、技术等元素的作用⑧John M.Collins, Grand Strate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73, p.15; Stephen Brooks and William Wohlforth, America Abroad: The United States’Global Role in the 21st Century,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6, p.75.,保障国家安全并实现利益最大化。⑨Jeffrey W.Taliaferro, Norrin M.Ripsman and Steven E.Lobell, “Introduction: Grand Strategy between the World Wars,”in Jeffrey W.Taliaferro, Norrin M.Ripsman and Steven E.Lobell,eds., The Challenge of Grand Strategy: The Great Powers and the Broken Balance between the Wars,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 p.15.

有关大战略研究的演变体现在时间、空间、议题和目标四个维度:在时间上,不再随战争结束而停止,延伸至和平时期;在空间上,从战场拓展至目标辐射范围;在议题上,大战略不仅是军事指挥艺术,而是通过调用各议题工具达成战略目标的过程;在目标上,大战略的目标不再是取得战争胜利,而是保证国家安全,甚至关乎国家发展。由此,本文认为大战略是国家行动和基本存在中最高层级的战略,集一国应当实现的理想目标为一体,表现了国家的最高政治目标。大战略通常覆盖全球范围,聚焦长期规划,通过调用军事、经济、科技、外交等多领域工具追求国家安全与繁荣发展等利益。

(二)大战略的内涵特征

在厘清大战略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本部分从结构主义和过程主义视角解读大战略的内部组成及其与战略、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归纳出以下三点特征。

首先,从结构主义视角看,战略手段与战略目标的匹配(ends-means matching)是成功推进(大)战略的必要条件。战略目标(ends)指国家在对战略环境、资源进行评估的基础上为追求国家安全等国家利益而设立的目标,而战略手段(means)指国家为实现战略目标而对可调配资源的实际使用。①刘丰:《中国周边战略的目标、手段及其匹配》,《当代亚太》,2013年第5期,第4-15页。肯尼迪和哈特提出,国家需精确评估大战略的目标和手段,使战略目标与手段相匹配,方能有效推进国家大战略。法国战略家安德烈·博弗尔(André Beaufre)对战略目标—手段的匹配情况进行类型学划分②André Beaufre, Introduction à la Stratégie, Malakoff: Armand Colin, 1963, pp.17-23.:一是目标较易达成,手段威慑力强大,则战略手段足以形成较大的威慑;二是目标不易达成,手段威慑力不足,那么国家需要增加隐蔽手段来增强有限的威慑力;三是目标重要,而手段种类有限,国家需在有限手段中增加行动数量以增强威慑。③约翰·柯林斯(John Colins)认为博弗尔对战略目标—手段的匹配情况提出了五种类型学划分,具体解释为:(1)目标有限,手段充足;(2)目标、手段均有限;(3)目标重要,手段有限;(4)目标多样,手段匮乏;(5)目标重要,手段无限。但本文认为,柯林斯并未区分大战略和军事战略语境。实际上,柯林斯所讨论的(4)、(5)两种情况被博弗尔限定在军事语境下,具体表述为“若军事手段有限,但行动较为自由,国家可采取持久战的方式拖垮对手”以及“假若军事战争中的手段丰富,国家通常偏好采取短暂、激烈的冲突形式结束战争”。See John M.Colins, Grand Strate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pp.6-7.以上对战略目标—手段匹配情况的类型学讨论证实,国家推进大战略时易发生战略“目标—手段失调”(ends-means mismatch)问题④Steven Canby, “American Strategy—The Ends—Means Mismatch: A Performance Gap?”,The RUSI Journal, Vol.130, No.3(1985), pp.19-21.,即现有手段对资源的调配不足以达成战略目标。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降低战略目标以适应手段,二是加大战略资源投入并加快调配能力提升,以配合实现战略目标⑤刘丰:《中国周边战略的目标、手段及其匹配》,第7 页。,且两种方法可以同时推进。

其次,从过程主义视角看,大战略与次级战略互动密切,国家在大战略指导下制定次级战略,次级战略服务于国家大战略。爱德华·卢特瓦克(Edward Luttwak)将层级观念引入大战略研究,认为大战略的酝酿、制定和实行是一个分层过程,大战略与次级战略、行动、战术和技术五个层级之间互动密切,上述层级与层级间互动的集合构成“战略有机体”(见表1)。“战略有机体”的底层是技术层,即国家能力建设所必需的技术基础和实践知识;第二层是战术层,指服务于国家大战略目标的小规模行动,强调技能、领导力、机遇等因素;第三层是行动层,区别于战术层限于本次冲突/竞争直接涉及的领域,行动层囊括对全领域政策倡议的规划和执行;第四层是次级战略层,指运用政治、经济、心理、军事等手段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的科学和艺术,旨在达成大战略制定的目标;大战略位处顶层,指国家领导人在最高层制定对外政策的原则和目标以保障国家安全。①Edward Luttwak, Strategy: The Logic of War and Peace,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p.69-108.

表1 “战略有机体”的分层

最后,结合结构主义和过程主义视角分析,大战略层的战略手段可自上而下传导至次级战略层。“战略有机体”内部层级之间存在两种动态影响机制(见表1):一是自上而下。一方面是战略目标的传导,大战略所确立的国家最高政治目标支配了各地区各领域的次级战略部署。另一方面是战略手段的传导,国家大战略的手段会传导至次级战略层,即国家推进地区次级战略时会沿用大战略层的手段。二是自下而上,即次级战略部署需服务于国家大战略。与此同时,技术层的实践知识、战术层和行动层的事件以及战略本身分别通过特定机制影响着国家的大战略。②William C.Martel, Grand Strate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Need for an Effectiv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pp.27-31.

三、法国大战略:战略目标与战略手段

通过大战略—次级战略关系可知,法国在大战略指导下制定“印太战略”,“印太战略”服务于国家大战略。为再定位“印太战略”并明确其助推价值,本部分须首先讨论当前法国大战略的目标与手段。

(一)法国大战略目标的调整

基于对国家大战略的战略目标相关认知,本文结合法国自“二战”末期以来的战略表现提出,法国的大战略目标根据国际权力分配、国家自主性诉求的变化经历了“光辉伟大”——“自由接触”——“平衡大国”三个阶段。法国的大战略目标在三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是追求全球大国地位,各阶段间的区别在于对大国自主性的理解和诉求不同(详见图1)。国家自主性指国家在不受外界胁迫的情况下自由决策的能力①李志永:《政策自主性与美国退群外交》,《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 年第4 期,第132-135 页。,在法国外交政策中通常被称为“战略自主”(autonomie stratégique)。其对立面是趋同性,即强烈偏好追随联盟领导国的决策。

图1 法国自“二战”以来的大战略目标及其特征

图2 当前法国(大)战略的战略手段与推进路径

一是自“二战”末期到两极格局瓦解前,法国以“光辉伟大”(grandeur)为大战略目标,整体上表现出强烈的大国自主性诉求。正如夏尔·戴高乐(Charles de Gaulle)所说,“法兰西如果不伟大,那就不成其为法兰西”②[法]夏尔·戴高乐著:《战争回忆录》(第1 卷,召唤:1940—1942),陈焕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1 页。。“光辉伟大”的核心是探求大国地位,以法国民族权益而非追随美国霸权为核心,优先发展国防实力并有权自主调动武装部队。例如,戴高乐执政时期表现出强烈的大国自主性诉求:在防务上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和军事委员会,在经贸上提出建立一个摆脱霸权色彩的国际货币体系,外交上在美国盟友体系中率先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二是两极格局瓦解到中美竞争加剧前,法国转而以“自由接触”(engagement libéral)所谓“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为大战略目标,国家自主性衰退而趋同性增强。法国在国家实力相对衰落的背景下,主张拥护西方国家(而非美国)领导下的多边主义,通过在世界政治多边格局中巩固大国地位来维持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而军事手段则是在其他手段显示无效情况下方可谨慎启动的备选工具。③Thierry Balzacq, “France”, in Thierry Balzacq, Peter Dombrowski and Simon Reich, eds.,Comparative Grand Strategy: A Framework and Cases,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9, pp.99-100.整体而言,法国在“自由接触”时期较“光辉伟大”时期呈现出更多追随联盟领导国的行为。例如,法国在尼古拉·萨科齐(Nicolas Sarkozy)执政期间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体系,追随英美介入利比亚战争等。

三是在美国领导的所谓“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衰落背景下,法国逐步确立打造基于战略自主的“平衡大国”(puissance d’équilibre)大战略目标。在中美竞争背景下,法国虽然身为美国的跨大西洋盟友,但希望在联盟体系中保留一定国家自主决策权与执行权,在地区安全与稳定过程中发挥平衡作用,维护以国际法和多边主义为基本准则的国际秩序。在欧盟发生全球转向并强调“战略自主”的背景下,法国提出“欧洲主权”概念,并发挥欧盟“战略自主”关键引擎的作用。不过,在欧盟整体实力衰落和中美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欧盟层面及内部成员国对自主性诉求产生分歧。其中,法国自2022 年底以来反复强调自主决策和执行能力的重要性,呼吁到2030 年将法国塑造为平衡大国①Secrétariat Général de La Défense et de La Sécurité Nationale, «Revue Nationale Stratégique» (2022-11-28) , https://www.sgdsn.gouv.fr/files/files/Revue%20nationale%20 strat%C3%A9gique%20-%20Fran%C3%A7ais.pdf, p.1, 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国家自主性诉求上升。

就法国大战略目标的转变而言,本文提出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法国大战略目标转变的核心原因是国际权力分配发生变化,即法国既有的战略资源无法适应新的战略环境,因此需要调整战略目标以避免出现“目标—手段失衡”的困境。其次,鉴于设计与实施大战略的时间跨度较长,以上划分大战略目标的三个阶段仅能粗略展现长时段的整体情况,而法国在某一较短历史时段的自主性诉求会根据国家领导人偏好转化为差异化政策。例如,尽管法国在“光辉伟大”大战略目标指导下自主性诉求整体较高,但仍存在短时期内制定趋同性政策的情况,具体而言,乔治·让·蓬皮杜(Georges Jean Pompidou)作为戴高乐的接任者缓和了法美关系。

(二)“平衡大国”指引下的大战略手段

法国为实现“平衡大国”大战略目标,需要具备一定物质性实力和国家威望、良好声誉等观念性因素,因此法国主要采取国家实力建设和国际地位伸张两种战略手段。②威望(prestige)是其他国家对某国行使权力的潜力、能力和意愿的认可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权力在国际结构中的地位。声誉(reputation)是其他国家对某国持久特征的观念判断,通常被其他国家用于预测该国未来的行为。威望、声誉和地位的共通之处在于均是他国关于某国的集体性主观认知/观念(collective subjective perception/beliefs),是国家间互动双向构建的产物。差别在于,地位更强调在国际社会非正式等级中的排位,是具有相对性的“位置性商品”。参见[美]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武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年,第29-33 页;Daniel S.Markey, “Prestige and the Origins of War:Returning to Realism’s Roots”, Security Studies, Vol.8, No.4(1999), pp.157-158;王学东:《外交战略中的声誉因素研究——冷战后中国参与国际制度的解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年,第48-58 页;Deborah Welch Larson, T.V.Paul and William C.Wohlforth, “Status and World Order”,in T.V.Paul, Deborah Welch Larson and William C.Wohlforth, eds., Status in World Politics,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pp.8,16.为证实该假设,本部分将结合法国领导人的公开讲话、行为和官方文件解读法国的大战略手段。

1.国家实力建设

国家实力建设主要包括资源性实力建设和操作性实力建设。社会科学界通常将实力/权力(power)理解为行为体影响结果的能力,是一种影响关系(a relationship of influence)。例如,罗伯特·达尔(Robert Dahl)将其界定为A 迫使B 做某事能力(反之,B 不具备该能力)。国际关系学界研究者分别对实力展开阐释。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将其表述为“控制他人心灵和行动的能力”,肯尼斯·沃尔兹(Kenneth Waltz)将其界定为“各种能力的分布”,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称之为“国家所能获得的特殊资产和物质资源”等。综上,国际关系学界对实力/权力的讨论通常围绕资源和能力两个要素展开:一是资源,即达尔所说的实力/权力基础(power base),也被阎学通称为资源性实力,通常包括军事、经济、科技信息和文化实力。二是能力,阎学通将其理解为整合、运用资源性实力的能力,即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实力。乔尔·S.米格代尔(Joel S.Migdal)讨论的国家能力与其相似,即国家通过政府部门对社会力量的动员和影响能力。①[美]乔尔·S.米格代尔:《强社会与弱国家》,张长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5 页;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70-83 页;阎学通、何颖:《国际关系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年,第122-123 页。

由此,法国的国家实力建设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积累、夯实资源性实力,主要包括加强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信息等非传统安全实力。其一,军事实力。法国增加国防预算②法国防部2023 年4 月向议会提交的《2024—2030 军事规划法》提出该阶段的国防预算为4130 亿欧元。,提升核威慑实力,以保障法国在潜在军事冲突爆发的情况下具备自由行动能力。具体行动包括保持法国威慑的独立性,保障常规军事力量发挥支撑作用,并在国家和欧盟层面加强核威慑的理念。③Secrétariat Général de La Défense et de La Sécurité Nationale, «Revue Nationale Stratégique»,pp.31-32.其二,经济实力。法国2022 年11 月发布的《国家战略评估报告》(Revue Nationale Stratégique)称法国致力于加强经济韧性,以准备随时进入战争状态。因此法国在提升贸易投资活力的同时,积极发展保障国防实力的国民经济。④具体而言,法国(1)组建战略存储设备,搬迁敏感的生产链,以实现供应来源国多样化。(2)缩短生产周期,加强国防工业和技术,制订战争经济准备计划。(3)放宽关键产业的审批要求,如欧委会《关键原材料法案》提案建议简化开采关键矿产的审批程序。其三,信息等非传统安全实力。法国主张增强网络韧性,并提升混合作战和高强度作战能力。一方面,提高网络安全水平以应对复杂威胁。⑤法国国家网络安全局2022 年度报告中指出,针对法国的网络攻击手段越发多样化的情形,敦促欧盟尽快细化数字安全法令。参见Agence nationale de la sécurité des systèmes d'information, «Panorama de la Cybermenace 2022» (2023-01-04) ,https://www.cert.ssi.gouv.fr/uploads/CERTFR-2023-CTI-001.pdf,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另一方面,提升法国在网络、太空等混合战场的防御和行动能力。①法国提出加强通信基础设施保护,以应对恶意阻断活动;提高对太空领域等公共空间的投入;并与伙伴国家协同合作。参见Secrétariat Général de La Défense et de La Sécurité Nationale, «Revue Nationale Stratégique», pp.48-52。

二是调整、优化操作性实力。法国为增强应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复杂威胁的能力,提出要建立一个团结和具有韧性的国家,提升对战略资源的调配能力和效率。其一,通过国家韧性战略提升集体和深度的抵御能力,以便与欧盟和北约形成有效衔接。其二,在社会层面弘扬国防精神,以提升国家凝聚力。一方面,在青年中传播提升社会韧性的价值观,推进普遍公民役。另一方面,增强军队吸引力,提升军人的福利待遇。其三,协调国家和军队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法国计划加强军队—国家之间的联系程度,巩固军民对话机制,并提高公职人员对国防和国家安全的敏感程度。

2.国际地位伸张

国际地位伸张指地位伸张国通过发出易观察的行为或话语释放地位信号(status signaling),从而获得其他国家对本国国际地位的集体认可。②Charles L.Glaser, “Realists as Optimists: Cooperation as Self-help”, International Security,Vol.19, No.3(1994), p.50;蒲晓宇:《地位观众、多重信号与中国外交再定位》,《外交评论》,2014 年第2 期,第22 页。虽然国家在世界政治中的地位与实力紧密相关,但它无法仅仅依靠强大的物质性实力伸张国际地位。首先,国际地位的概念是“关于国家在财富、凝聚力、文化、人口、社会政治组织、外交影响力等重要属性排位的集体观念”。③Deborah Welch Larson, T.V.Paul, and William C.Wohlforth, “Status and World Order”, p.7.黛博拉·韦尔奇·拉森(Deborah Welch Larson)、T.V.保罗(T.V.Paul)等借用亚历山大·温特(Alexander Wendt)的经典句式,提出“地位是国家建构出来的”。其次,国家偏好通过释放地位信号的方式投射预期的国家形象(desired image)。大多数情况下,地位伸张国追求维持/提升全球性大国地位。鉴于地位是一种主观认知,国家若要改变相对地位,便需要获得易被观察到的地位象征(status symbols),从而证明本国享有的优势和担负的责任有所提升。④Deborah Welch Larson, T.V.Paul, and William C.Wohlforth, “Status and World Order”,pp.11-13;[美]罗伯特·杰维斯:《信号与欺骗:国际关系中的形象逻辑》,徐进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 年,第1-12 页。最后,国际地位伸张可推进国家大战略的原因在于它能够实现国家利益增长:一方面是象征性利益(symbolic interests)。⑤Iver B.Neumann, “Status Is Cultural: Durkheimian Poles and Weberian Russians Seek Great-Power Status”, in T.V.Paul, Deborah Welch Larson and William C.Wohlforth, eds., Status in World Politics, pp.85-87.在社会心理学中,人们对地位本身的追求无关于其可能附加的物质性结果,有时甚至愿意牺牲物质利益以获得地位带来的象征性利益。⑥Bernardo A.Huberman, Christoph H.Loch and Ayse ÖNçüler, “Status As a Valued Resourc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Vol.67, No.1(2004), pp.103 -114.保罗进一步明确,国家参与国际机制时便在心理上完成了地位伸张。另一方面是实质性利益(substantive interests),即地位提升会带来物质性特权,为国家实力建设提供资源性实力。①参与国际机制的国家与机制外国家存在象征性区别,而深度参与国际机制规则制定的国家与普通成员国之间也存在象征性区别。参见T.V.Paul and Mahesh Shankar, “Status Accommodation through Institutional Means: India’s Rise and the Global Order”, in T.V.Paul,Deborah Welch Larson and William C.Wohlforth eds., Status in World Politics, p.173。具体而言,国家深入参与国际机制规则制定时可取得物质性特权。例如,《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赋予联合国五常拥核的合法性,保证了相应国家的军事防务实力。

法国通过投射大国形象的方式伸张国际地位,具体路径如下:一是投射地区安全稳定的平衡性大国形象。法国广泛参与欧洲大陆、地中海—北非以及“印太地区”的安全维护与秩序建设,以获得相应国家对本国地位的认可:在欧洲大陆,法国积极在俄乌之间调和冲突,投射欧洲地区负责任大国形象。在地中海—北非,尽管法国近期从非洲撤军,但仍在非洲法语国家保持一定实力。由于中美在非洲的实力日益增强,因此法国计划与非洲形成“安全、防务、外交和发展一体(un continuum)”的合作状态,维持原有地位。在“印太地区”,法国致力于在中美竞争的背景下维持“印太”处于动态平衡状态。②Secrétariat Général de La Défense et de La Sécurité Nationale, «Revue Nationale Stratégique», pp.43-44.由于欧陆稳定直接关乎法国安全,地中海—北非是法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因此法国在相关地区的平衡行为对提升他国对其地位认知的影响力有限。相比之下,法国介入“印太地区”最能作为地位标志彰显全球大国地位。

二是投射坚实拥护真正多边主义的大国形象。由于法国希望维护以多边主义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因此深入参与国际制度,通过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维护国家威望和良好声誉,从而在实力相对衰落的情况下维持他国对其全球大国的认知,与此同时获得物质性特权。由于法国作为传统发达国家是既有国际秩序的主导国之一,且享有的物质性实力不足以启动新的多边倡议,因而主要维护其在既已参与多边组织中的领导角色:就全球性国际组织而言,法国认为“二战”后建立的多边机制自冷战结束以来面临被削弱的风险,因而作为联合国五常之一呼吁在国际法框架下解决俄乌冲突等争端。就地区性国际组织而言,法国仍旧有意领导欧盟“战略自主”,并提升其在北约框架中的话语权,以此保障“欧洲主权”。上述行为不仅有助于法国维护国际制度制定权,且借此捍卫法国周边安全等国家利益。此外,由于欧盟在气候等非传统治理领域具有领导力基础,因而法国尤其强调在相关治理领域发挥领导作用。在欧盟于后巴黎时代气候领导力相对衰退的背景下,③寇静娜、张锐:《疫情后谁将继续领导全球气候治理——欧盟的衰退与反击》,《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 年第1 期,第87-104 页。法国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中国等合作伙伴携手推进碳中和、海洋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问题。

四、法国“印太战略”:再定位及其助推价值

当前,法国大战略致力于打造基于战略自主的“平衡大国”形象。法国“印太战略”作为次级战略沿用了大战略层的战略手段,通过结合军事、经济、外交等工具,充分发挥“印太地区”作为法国海外领土所在地、全球经济引擎和秩序竞争地区的多重属性,服务于法国“平衡大国”的大战略目标:在国家实力建设上,为法国提供战时经济的转型保障;在国际地位伸张上,为法国塑造全球性大国地位提供理想空间。

(一)“印太战略”再定位

在法国基于战略自主的“平衡大国”大战略目标指导下,虽然“印太地区”在法国战略观念中属于“边缘”地带,但能够为法国国际秩序观中的“中心”和“半边缘”地带提供经济韧性保障和大国形象投射空间。

首先,“印太战略”是法国“战略有机体”中的次级战略。根据上文对战略构成的阐述,在“平衡大国”大战略目标的指导下,法国针对各地区设计了系列次级战略,包括关注跨大西洋地区、欧洲大陆地区、地中海地区、北非—中东地区、“印太地区”和南极北极等。“印太地区”是法国战略焦点之一,“印太战略”是法国众多次级战略中的一项。本文明确这一前提,旨在避免过分抬高“印太战略”在法国战略认知中的定位。

其次,“印太地区”是法国的战略边缘地带。鉴于战略观念能够塑造战略和政策结果,①[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等:《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刘东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4-13 页。本文认为有必要归纳法国的地缘战略观念。法国在大战略目标指引下形成了以“中心—边缘”为特征的地缘战略观念(见图3)。“中心环”以法国为圆心通过“欧陆”“大西洋”“地中海”三个视角向外围扩散:向西北穿过英吉利海峡聚焦英法双边关系,向东通过欧陆视角关切与德国的竞争合作,向南勾连地中海。②Luis Simón, “The Spider in Europe’s Web? French Grand Strategy from Iraq to Libya”,Geopolitics, Vol.18, No.2(2013), pp.405-434.“半边缘环”沿上述三个视角继续扩散:在欧盟框架下的跨大西洋关系(欧盟—英美)中追求防务自主,在欧陆视角下的西欧—中东欧国家关系中尽可能减少地缘政治威胁,在欧洲—北非关系中密切经贸关联。“边缘环”是当前全球战略重心“印太地区”。位处“边缘环”的“印太地区”距离法国本土较远,因而法国能够分配给印太边缘地带的物质因素有限。

图3 法国以“中心—边缘”为特征的地缘战略观念

最后,“印太地区”对法国大战略具有双重助推价值:一是在国家实力建设上,提供向战时经济转型的韧性保障。其一,法国需要分配一定军事部署维持海外领土安全,且在“印太地区”需要配合美国等盟友的军事行动。其二,法国经济活力有待增强,因而需要与作为全球经济引擎的“印太地区”密切交往。其三,法国需实现供应来源国多元化,而许多关键资源的来源国处于“印太地区”。二是在国际地位伸张上,提供全球性大国地位的塑造空间。当前,法国享有的国际制度制定权和话语权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在跨大西洋关系中,法国领导下的欧盟与美国的国际秩序认知存在分歧,且后者较前者占上风。①双方虽然就价值目标达成共识,但对实践路径存在差异化构想:美国奉行霸权稳定论,主张霸权国在“自由主义国际秩序”中发挥主导作用;而欧盟的理念则偏向后霸权合作理论,主张通过基于多边主义的国际机制展开协商。参见焦莉、严骁骁:《理解中美博弈下的欧洲战略自主:限度、立场与行为逻辑》,《国际关系研究》,2021 年第5 期,第45-69 页。在欧洲—北非地区,法国践行的地区主义行动较全球主义治理理念存在一定差距。相比之下,“印太地区”的多边合作机制多元,且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呼唤着制度确立与秩序定型,因而成为新一轮多边主义实践的元地区(meta-region)②Christian Wirth and Nicole Jenne, “Filling the Void: The Asia-Pacific Problem of Order and Emerging Indo-Pacific Regional Multilateralism”,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 Vol.43, No.2(2022),pp.213-242.,是法国伸张国际地位的理想场所。

简言之,法国针对“印太边缘地带”的独特优势为其“中心”“半边缘”地带提供物质实力保障和地位伸张价值,由此实现“印太战略”作为次级战略对法国大战略的助推价值。

(二)“印太战略”的双重助推价值

本文通过整理法国在军事防务、经贸联系和价值观与文化领域的公开讲话和实际行动发现,法国在推进“印太战略”的过程中模仿了大战略层的战略手段,符合分析框架中大战略层的战略手段能够“自上而下”传导至次级战略层的论点。具体而言,“印太战略”对法国追求大战略目标具有以下两点助推价值。

1.国家实力建设:为法国转向战时经济提供韧性保障

从国家实力建设的战略手段看,法国借用“印太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活力,为法国的战时经济转型提供资源性实力保障。战时经济转型对国防工业和经济活力有一定诉求,法国“印太战略”从两方面提供保障:在军事防务上,保障主要军事力量部署在法国本土及其周边,为法国直接提供国家安全利益;在经贸联系上,法国借力“印太”赋能法国经济复苏的同时,增强供应链韧性,以保障国防工业发展。

一方面,法国维持地区内军事部署,低烈度参与地区安全秩序建构。由于法国需集中力量应对本土周边的安全威胁,因而推进以低烈度为特征的“灰色地带化”军事行动,即投入成本低,且避免热战冲突①戴正、洪邮生:《美国学界对“灰色地带”挑战的认知》,《国际展望》,2019 年第4 期,第79-97 页;陈永:《精准修正主义与美国对华海上“灰色地带”策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19 年第9 期,第41-73 页;赵懿黑:《大国竞争背景下美国对华的“混合战争”威胁》,《国际关系研究》,2021 年第5 期,第92-112 页;韩爱勇:《大国地缘政治竞争的新嬗变——以混合战争和灰色地带为例》,《教学与研究》,2022 年第2 期,第71-82 页。,从而在履行盟友承诺的同时保护海外领土安全,主要表现有二:一是战略初期通过“自由航行”履行盟友承诺,俄乌冲突爆发后不再将“印太”视为“自由航行”目标区域。“自由航行”具有高度战略模糊性,是典型的灰色地带行动。法国在中国南海的“自由航行”兴起于对美国的战略追随,衰落于本土“防务自主”的安全需求,具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后,法国及其他美国盟友将“自由航行”于中国南海视为“印太地区”重要灰色地带行动。2)马克龙2018 年5 月提出“印太轴心”后,法国对在中国南海进行“自由航行”的公开强调和实际行动频次均有所增加②2018年5月,法国“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迪克斯莫德”号与“拉法耶特”级护卫舰“絮库夫”号在南沙群岛附近航行。2021 年2 月9 日,“红宝石”级核潜艇“翡翠”号和潜艇支援舰“塞纳”号在中国南海完成了名为“玛丽安”任务(Marianne)的巡逻。2019 年4 月6 日,法国“花月”级护卫舰“葡月”号穿越台湾海峡。同年,以“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雷电”号和“拉法耶特”级护卫舰“絮库夫”号为主的法国“圣女贞德”(Jeanne d’Arc)舰队两次通过南海。其中,该舰队于4 月与澳大利亚海军在南海进行联合巡逻。2022 年2 月20 日,“葡月”号护卫舰在履行“亚洲-22”(Asie-22)任务过程中穿越台湾海峡,其间短暂停航并派出人员检查舰体。3 月11 日,“葡月”号再次穿越台湾海峡。。3)俄乌冲突爆发后,法国罕见强调在“印太地区”进行“自由航行”。自2022 年2 月以来,法国“自由航行”的主要力量转而集中于红海和霍尔木兹海峡,可证实法国在“印太地区”并无直接威慑对象,而是旨在低烈度维持军事存在。二是法国通过前沿部署保护海外领土安全,而无意威胁域内国家。法国在“印太地区”拥有五个高级指挥部,相关部署以防御为主要目标,并未配备攻击型先进装备(详见表2):海军方面,高吨位的作战舰艇火力有限,未配备对空/反舰导弹。作战及支援舰艇未配备现代化侦察及电子对抗作战设备,无法在“印太”进行有效情报搜集。陆军方面,驻扎兵力多用于反恐训练、人道主义救援,缺少轻重型装甲部队,难以就地转化为有效作战力量。空军方面,3 支海外领土主权部队并未部署固定翼作战飞机,现有轻中型直升机和运输机仅可胜任“自由飞跃”,而部署在“印太”西部的10 架战斗机旨在稳定法国“半边缘”地区安全,无意且难以对“印太地区”国家构成威胁。

表2 法国在“印太地区”的武装力量部署一览

另一方面,法国利用印太经贸政策为其本土经济提供韧性保障。一是法国借力“印太”经济引擎,加速本国经济复苏,赋能未来经济发展。在加速本国经济复苏上,法国有计划地投资“印太地区”。法国政府全资拥有的金融机构法国开发署2020 年向“印太地区”提供了超过90 亿欧元的投资额,其中向中国的投资占到了13%,其他投资分摊流向东南亚地区和印度洋地区。①Ministère de l’Europe et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La Stratégie de la France dans l’Indopacifique», p.28.与此同时,法国与部分“印太”国家签署双边贸易政策。例如,法国与新加坡就促进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农产品等产业的进出口贸易上达成系列协议。在赋能未来经济发展上,法国领导人2023 年4 月的访华代表团中有50 多位商界领袖(学术界和文化界只有15 位),释放了促进两国经贸往来的信号,双方表示将改善在服务业、农业等领域的市场准入,或优化法企在中国的营商环境。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联合声明》,《新华社》2023 年4 月7 日,http://www.gov.cn/yaowen/2023-04/07/content_5750444.htm,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尤其,法国大力扶持“未来产业”。法国国会下属外交事务委员会表示,将扶持在“印太地区”“未来产业”中具有竞争力的法企,帮助法国在印太经济崛起的背景下获得实际利益。②Assemblé nationale, «Rapport d’Information sur ‘L’Espace Indopacifique: Enjeux et Stratégie pour La France’» (2022-02-16), https://www.assemblee-nationale.fr/dyn/15/rapports/cion_afetr/l15b5041_rapport-information,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马克龙访华期间,中法企业签署的能源合作协议中除涵盖传统能源外,还延伸至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与此同时,法国经贸官员还为投资印度尼西亚的可再生海洋能源、生物技术产业做好准备。③Le petit journal Jakarta, «Visite du ministre Franck Riester en Indonésie» (2020-12-16),https://lepetitjournal.com/jakarta/actualites/visite-du-ministre-franck-riester-en-indonesie-294675,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二是法国寻求关键物资供应来源国多样化,增强国防工业等关键产业韧性。全球新冠疫情暴发后,法国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法国的进口产品中有121 个产品供应源过于集中,其中28 个产品依赖中国供应,12 个产品缺乏供应多元化的潜力。④Ministère de l’économie, des finance et de la relance, «Vulnérabilité Des Approvisionnements Français et Européens» (2020-12), https://www.tresor.economie.gouv.fr/Articles/511478e4-5fb3-48a6-afbc-edc5186be04c/files/e1968df8-f94a-4718-bbeb-992db19864e6,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同样,欧委会指出欧盟超过90%的轻稀土、重稀土、镓和镁均来源于中国。⑤European Commssion, “Regul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Establishing a Framework for Ensuring a Secure and Sustainable Supply of Critical Raw Materials and Amending Regulations”(2023-03-16), https://single-market-economy.ec.europa.eu/publications/european-critical-raw-materials-act_en,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在此背景下,法国高级委员会将“关键产品和服务”(produits ou services d’importance vitale)重新界定为国防武器(尤其是核武器),网络安全和航空、太空产业,水,能源,电子通信,农产品,医疗与健康产品⑥Haut-Commisariat au Plan, «Produits Vitaux et Secteurs Stratégiques: Comment Grantir notre indépendence?» (2020-12-18), https://www.gouvernement.fr/sites/default/files/contenu/piecejointe/2020/12/produits_vitaux_et_secteurs_strategiques_plan_2020.pdf,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基于此,法国国会外交事务委员会提出在“印太地区”供应源多样化的具体方案⑦Assemblé nationale, «Rapport d’information sur ‘L’Espace Indopacifique: Enjeux et Stratégie pour La France’».:1)战略金属产业:在陆地矿藏枯竭及主要供应国减少出口的背景下,法国为保证稀土、镍、钴、钛、铂金等军民两用金属的供应,计划在南太平洋寻找其他供应源。①Ministère de l’économie, des finance et de la relance, «Rapport sur La Sécurisation de L’Approvisionnement en Matières Premières Minérales» (2022-01-11), https://www.economie.gouv.fr/gouvernement-devoile-strategie-securiser-approvisionnement-metaux-critiques,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2)医疗产业:法国致力于扩大在“印太地区”的制药能力,试图扭转主要从印度进口疫苗的现状,寻求将印尼发展为重要的疫苗供应商。3)半导体产业:法国正寻找除中国以外的供应商,预防科技“脱钩”引发的供应链断裂风险。与此同时,由于马六甲海峡是贸易交通枢纽,因此“印太地区”对保障法国各关键产业的供应链安全都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价值。

从国家实力建设视角看,法国在“印太地区”的安全防务和经贸投资政策结合构成了“印太战略”对法国大战略的第一个助推价值,即为法国向战时经济转型提供军事部署、经济收益基础和关键供应链安全等多重韧性保障,同时弥补法国在全球大国战略竞争中的物质实力短板。

2.国际地位伸张:为法国投射大国形象塑造理想空间

从国际地位伸张的战略手段看,“印太地区”作为当今全球的战略中心地带,地区内安全竞争加剧,且地区秩序尚未定型,为法国提供了伸张全球性大国地位的理想空间,构成“印太战略”对法国的第二个战略价值。在此背景下,法国跨地区参与“印太”秩序塑造:一是构建全球性平衡大国形象,使得他国对法国形成负责任大国的印象;二是拥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在获得象征性利益的同时争取实质性利益。

第一,法国积极构建调解冲突的“全球性平衡大国”角色。法国在“印太地区”通过话语和象征性行动维持与美国及其跨太平洋同盟之间的关系,同时以人文交往为切口调和中法、中欧关系,以法国方式维持“印太地区”的相对安全与稳定,获得伸张全球性大国地位的象征性利益。一方面,法国维持跨大西洋盟友形象,推进与美国跨太平洋同盟的合作。法国在“印太战略”文件和实际行动中尤其加强与日本和印度的双边关系。在法印关系上,法国将印度视为“印太地区”的第一个战略伙伴:国防方面,法国对印度的军售额近年来不断攀升,在2020 年成为印度最大军售国。两国自2018 年来在“印太”频繁举行联合军演。②2018 年5 月于留尼汪附近海域进行海军演习;2019 年5 月于吉布提附近海域进行海军演习;2019 年7 月于蒙德马桑第118 空军基地进行空军演习;2020 年3 月于留尼汪专属经济区进行联合巡航;2021 年1 月于印度焦特布尔进行空军演习;2022 年4 月法、印与孟加拉国在印度果阿邦进行救援演习。民用核能和信息技术方面,法、印签署了《民用核能联合宣言》和网络安全与数字技术合作路线图。太空方面,双方建立了太空安全对话机制,并计划在2025 年对金星进行第一次联合探测。在法日关系上,双方拥有“例外伙伴关系”(un « partenariat d’exception »)③Assemblé nationale, «Rapport d’Information sur “L’Espace Indopacifique: Enjeux et Stratégie pour La France”».,并建立多个高级别对话机制。防务方面,双方在外长、防长“2+2”合作框架下频繁开展联合军演①2019 年8 月于吉布提附近海域进行海上干预演练;2020 年1 月于亚丁湾进行海上医疗演练;2020 年3 月于索马里海域进行护航演练;2020 年12 月法、日与美国共同在菲律宾海进行反潜演习;2021 年3 月法、日与美国在阿拉伯海开展联合演习;2021 年5 月于冲绳附近海域展开双边演习;2021 年9 月于新喀里多尼亚海域进行海空联合演习。。海洋治理方面,双方合作在新喀里多尼亚进行深海探测,并签订渔业合作协议。②高文胜、刘洪宇:《“印太”视域下的日法海洋安全合作及其对华影响》,《太平洋学报》,2022 年第2 期,第91-101 页;程智鑫:《“印太战略”下的法国与日本关系、动力及局限》,《法国研究》,2022 年第2 期,第34-50 页。与此同时,虽然法国继续维持与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双边关系,但由于法澳“潜艇危机”的持续影响和法美关系的不对称性,法国在这两段双边关系中的活跃度有限。另一方面,法国则再次成为“西方世界”中率先与中国“破冰”的国家。法国与中国在政治安全、经贸交往和人文交流上达成合作,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其对大国自主性的追求。在政治安全上,法国关心台海稳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表现出长久关切“印太”地区安全的态度。与此同时,双方提出深化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和法国军队太平洋海区之间的战略对话关系,以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在经贸交往上,法国保留与欧盟层面的分歧,推进中法贸易投资。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主张中美脱钩以及欧盟倡导降低对中国经济依赖的背景下,法国在承认中国是竞争对手同时推进双方经贸往来的态度意味着,中法经贸交往不再仅限于为法国经济赋能,更重要的是释放地位信号,即法国追求区别于其他全球大国的自主性表现。在人文交流上,法国尤其强调重启中法人文交流合作,突出法国在全球文化艺术领域的大国地位。具体而言,规划举办中法文化旅游年,在文物修复、语言教学、职业教育、科技和体育等方面加强双边合作。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联合声明》。

第二,法国坚定拥护真正、有效的多边主义合作机制,一方面获得多边主义拥护者的全球性大国地位象征,另一方面使得法国维持多边机制中的领导地位从而争取更多实质性利益。具体而言,法国通过三种方式在“印太地区”积极构建“真正多边主义”拥护者的形象:其一,法国积极巩固与“真正的”多边主义机构、机制的合作,倡导基于规则的共治秩序。具体而言,加强与以下多边机制合作:1)跨地区的政府间多边机构,如二十国集团。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倡议欧盟遵守二十国集团规则。④2022 年欧盟印太合作部长级会议期间,与会者赞同在基础设施投资质量上遵循二十国集团的监管框架。法国在该地区参与基础设施项目时,优先推进符合二十国集团投资原则(包括环境保护、公平竞争、透明度等规则)的项目。⑤Ministère de l’Europe et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La Stratégie de la France dans l’Indopacifique», pp.59-61.2)地区内政府间多边机构,如东南亚联盟。2020 年9 月,东盟成员国外长批准法国成为东盟的发展伙伴国。第19 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法国防长表示希望加入东盟防长会议。3)与海外领土密切相关的多边机构。例如,法国长期是印度洋委员会(la Commission de l’océan Indien)的第二大成员国,法国开发署2018—2021 年间向其投资超过1 亿欧元①Agence française de développement, «L’AFD et La Commission de L’Océan Indien Partenaires pour Une Coopération Régionale Efficiente» (2021-11-25), https://www.afd.fr/fr/actualites/afd-commission-ocean-indien-cooperation-regionale-efficiente,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4)多边经贸机制。法国拥护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印太”的存在。与此同时,法国认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机构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协定遵循国际贸易规则,进而为减少贫困和促进繁荣做出巨大贡献。其二,法国致力于强化欧盟在“印太地区”的存在,输出欧盟的多边合作范例。法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行动积极,2022 年2 月举办首次欧盟“印太”合作部长级会议,来自欧盟和印太地区的国家代表,以及欧盟、太平洋和印度洋区域组织代表出席。②Ministère de l’Europe et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Forum pour la coopération dans l’Indopacifique» (2022-02-22), https://www.diplomatie.gouv.fr/fr/dossiers-pays/strategies-regionales/indopacifique/evenements-et-conferences-internationales/article/forum-ministeriel-pour-lacooperation-dans-l-indopacifique-paris-22-02-22,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与此同时,法国积极推动欧盟与东盟、太平洋共同体、太平洋岛国论坛等印太地区组织的合作,试图彰显欧盟有关可持续发展与繁荣、人道主义安全、促进联通性等传统价值观念。③Ministère de l’Europe et des affaires étrangères, «La Stratégie de la France dans l’Indopacifique» , pp.69-75.其三,法国强调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海洋治理等领域开展行动,争取在非传统安全治理领域的话语权。首先,法国遵守联合国框架下的非传统安全治理原则。法国访华期间表示,承诺秉持2019 年11 月提出的《北京倡议》,并在“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下继续做出贡献。其次,法国积极融入“印太地区”应对非传统威胁的多边合作机制。法国2021 年12 月在第17 届亚洲地区海岸警备机构高官会高级别会议上被批准加入亚高会,从而更好通过多边合作应对海上威胁。最后,法国在“印太”创立并领导多边对话机制:在气候和能源转型上,法国和欧洲理事会有意复刻在南非的能源转型合作模式,借助“欧洲绿色团队”倡议公平促进印太地区的能源转型,并欢迎印太地区城市继续遵守由欧盟颁布的《气候和能源市长公约》;在海洋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上,法国在布雷斯特举办首届“一个海洋”峰会,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印太国家参与此次峰会,峰会达成各国到2030 年保护30%的海洋区域的目标。

从国际地位伸张视角看,“印太地区”成为法国伸张地区稳定平衡者和“真正的多边主义”拥护者两个全球性大国形象的理想场所。基于上述讨论,法国在该地区的全球性大国地位伸张可取得象征性利益和物质性利益:一方面是象征性利益。由于国际地位强调他国对法国在重要属性排位上的集体认知,而法国在财富等物质性属性上的排位业已衰落,因此法国尤其需要维持或提升在外交影响力方面的排位。就“全球性平衡大国”的地位伸张而言,法国在“印太”安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既维持与美国及其太平洋同盟的盟友关系,又加强中法战略对话以区别于其他西方大国,此类对冲行为旨在提升法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外交声誉。无论法国平衡“印太地区”安全稳定的愿景和行动是否奏效,上述地位伸张行动均有助于彰显大国地位。就“真正多边主义拥护者”的地位伸张而言,法国积极拥护多边主义的行为可提升其国际制度制定权和议程设置话语权,使法国在多边机制中享有领导地位。在法国相对实力衰落的背景下,多边组织中的领导地位是其维持全球性大国的关键“地位象征”。另一方面是物质性利益。由于国际制度具有私利性,因此法国通过参与真正多边机制所提升的国际制度制定权和议程设置话语权能够进一步转化为实质性利益。①李巍:《国际秩序转型与现实制度主义理论的生成》,《外交评论》,2016 年第1 期,第40-47 页;马荣久:《国际组织中的国家话语权》,第93-95 页;魏冰:《国际制度竞争、利益分配与国际秩序转型》,《国际展望》,2022 年第2 期,第43 页。例如,在参与多边经贸机制上,法国帮助法企获得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2019 年,法国商务投资署帮助法国企业从亚洲开发银行赢得了5660 万美元融资,其中包括3720 万美元的咨询项目和价值1940 万美元的货物和工程供应。②Business France, «Dispositif d’accompagnment auprès de la Banque Asiatique de Développement» (2021-01-18), https://www.businessfrance.fr/dispositif-d-accompagnement-aupresde-banque-asiatique-de-developpement-basd,访问日期2023 年7 月15 日。在非传统议题的议程设置上,法国领导欧盟推进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使得欧元取代美元成为国际碳交易的结算货币,助推其获得碳规则主导权③杨卫东、陈怡宇:《国际碳政治的话语权博弈:基于批评话语的分析视角》,《国际关系研究》,2022 年第5 期,第136-150 页。。当前,法国有意将欧盟在碳规则上的主导权扩散至“印太地区”,间接提升欧元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五、结语

为准确对法国“印太战略”进行再定位,并探究“印太战略”通过何种手段助推国家大战略,本文构建了有关大战略的分析框架,主要观点有三:一是战略目标和战略手段的匹配是国家顺利推进大战略的必要条件。二是国家的大战略、次级战略、行动、战术和技术各层级间互动共同构成“战略有机体”。大战略指导国家制定次级战略,次级战略服务于大战略。三是大战略层能够自上而下影响次级战略层,国家为实现大战略目标而采用的战略手段可能会在次级战略层沿用。与此同时,本文结合法国自“二战”以来的战略动向认为,法国自中美竞争加剧以来逐步确立塑造“平衡大国”的大战略目标,为此需要坚实的国际实力和全球大国地位作为支撑,因而采取国家实力建设和国际地位伸张两种战略手段。

由此可见,法国“印太战略”是服务于“平衡大国”大战略目标的次级战略,“印太地区”虽位处法国地缘战略观念的“边缘地带”,但能够为法国大战略提供双重助推价值:一是服务于国家实力建设,为法国提供战时经济的转型保障。法国“印太战略”在军事上通过低烈度行动保护海外领土安全,保留军事资源以提高法国本土的核威慑能力和常规军事装备;在经贸上利用“印太”经济引擎赋能法国经济,推进关键资源来源多元化,为建立战争经济提供物质保障,弥补追求“战略自主”过程中的物质实力短板。二是服务于国际地位伸张,为法国提供强化其全球性大国地位的空间。由于“印太地区”地缘竞争加剧且地区秩序尚未定型,法国因而在“印太地区”构建两个形象,即地区稳定与安全的平衡者和“真正多边主义”的拥护者。法国在改善他国对本国集体认知、提高地位承认(象征性利益)的同时,凭借国际地位排位高于国家实力排位的“实力—地位不一致”身份维持其在真正多边主义机制的领导性作用,从而获得实质性利益。

不过,在服务于大战略目标的过程中,本文认为法国“印太战略”的具体实践至少存在以下两点限度:一是从国家实力建设的手段看,法国在“印太”维持低烈度军事部署是旨在将防务资源集中用于维持“中心地带”安全与稳定,但法国上述实力建设行为难以达成目标,仍需协调与北约伙伴国的关系。与此同时,法国在“印太地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仍面临来自欧盟及其他成员国的阻力。二是从国际地位伸张的手段看,法国在构建真正多边主义拥护者形象的同时,不愿放弃追随美国及其盟友推行所谓价值观外交,两种行为虽然旨在“平衡”,但二者之间存在矛盾。鉴于打造“平衡大国”形象存在难度,法国可能难以借此成功获得国际社会认可,甚至有走向“失衡”的风险。

基于对法国“印太战略”再定位及其价值、限度的理解,本文认为中国对法交往可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发力:一方面,持续支持法国在“战略自主”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开展国家实力建设,并追求中法中欧互利共赢。在安全防务上,鉴于双方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中国尊重法国与欧盟追求战略自主,且支持在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基础上恢复乌克兰和平。①冯仲平:《战略自主关乎欧洲命运》,《欧洲研究》,2023 年第1 期,第8-17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联合声明》。在经贸联系上,欢迎法国及欧盟与华开展经贸投资合作,鼓励法国通过实践打破欧盟内部关于“相互依赖武器化”的顾虑。另一方面,理解法国伸张全球性大国地位的诉求,继续支持法国为促进真正多边主义合作所作出的努力,并加强中法在真正多边主义机制内的合作。鉴于中法均反对霸权国主导的多边合作机制,双方应继续坚持通过制度与规则协调各国关系,奉行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念,舍弃阵营化和排他性小圈子,构建大多数国家共同认可的“印太”地区多边主义。②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人民日报》2021 年1 月26 日;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 年,第9-12、60-63 页。

猜你喜欢

印太战略印太法国
“印太”概念视野下的印度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认知及应对
澳大利亚国防战略的调整及对印太安全形势的影响
法国(三)
法国(一)
印太战略:深化与勾连
警惕印太战略“实心化”
参不参与“印太战略”?韩国一天三改口
法国MONTAGUT教你如何穿成法国型男
安倍要拿“印太战略”遏制中国?
法国浪漫之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