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浚瑄的冠军密码

2023-12-14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3年11期
关键词:游泳队世锦赛队友

1

“赛前没给自己制定什么目标,唯一的想法是把转身等技术细节做得更好一些,把之前做得不够好的细节完善一下。因为和高手的差距主要是在细节上……”在获得2022年布达佩斯世界游泳锦标赛金牌后,杨浚瑄发表了这样的感言。那是她获得的首枚世锦赛个人金牌,也是那一届世锦赛中国游泳队获得的第一块金牌。

很显然,这段获奖感言的关键词落在“细节”上。这位来自山东淄博的女孩,9岁时就已成为一名专业游泳运动员,10岁时便进入了国家游泳队。小小年纪,她便养成了重视细节的习惯。据她的教练王爱民回忆,杨浚瑄遇到困难或者成绩不理想时,也会哭,但每次的训练都会一丝不苟地完成。

在“一丝不苟”里,究竟藏着多少对细节的执着与追求?这或许是杨浚瑄出发之时便已懂得的成功密码,是她在水中十年如一日的执念。细节到底有多重要?按照当下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是古代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对细节重要性的看法。

运动员日复一日地训练,难免会有感觉枯燥的时候。在我国女子游泳队中,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能完成教练计划的,叫作好运动员;能理解计划、完善细节的,才称得上是优秀运动员。平日里,王爱民教练制订的训练计划十分严苛,一些队员常常因为训练不佳受到严厉批评,而杨浚瑄几乎没有挨过批评。这大约跟她养成的“一丝不苟”的习惯有关,她总是细致地对计划进行拆解,并对照自己的实情逐条分析,领会教练的意图。而在执行过程中,她也是紧盯细节,专注而投入,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反馈和改正。

2

细节之于画家,是暗藏于作品里一笔一画的雕琢;细节之于学生,是在学问里字斟句酌的求解求真。而细节之于杨浚瑄,是在专业知识里寻找竞技运动的真谛。

2021年年初,国家游泳队前往广东肇庆参加“中国游泳争霸赛”。三个小时的旅途中,大部分运动员在飞机上吃零食、追剧、玩游戏,杨浚瑄却打开一本《运动解剖学》,时而在本子上做笔记,时而在自己身上比画。

“当我的手臂往前出拳,就是肩胛骨前伸;当我的手臂向上伸,肩胛骨就会发生一定的位移,这叫作肩胛骨外旋……”她对照着书本上的那张人体骨骼和肌肉图,一处一处地与自己的身体进行比对。折旧的书页和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显示着她对细节追求的极致。

看似生僻的专业知识,杨浚瑄却学得兴致盎然,对每一个细节都不轻易放过。几天后,她便在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游出了1分54秒70的优异成绩,打破了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以及日本名将池江璃花子保持的亚洲纪录。“因为和高手的差距主要是在细节上。”杨浚瑄坦言。

那么,她又是如何在细节上拉近与高手的差距的呢?

运动员们平日闲聊,难免会谈及国际泳坛上的高手名将,如意大利的佩妮,美国的莱德基,澳大利亚的蒂特姆斯,等等。从最好成绩看,杨浚瑄与她们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她的内心并不惧怕,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向她们发起挑战。她和教练常常反复观看这些游泳名将在水中的精彩片断,然后一个一个地拆解,再通过专业技术分析找出差距。正是这样的细节比照,杨浚瑄发现,自己在训练能力上并不输她们,差距主要体现在绝对速度上,而制约绝对速度的是体能。

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杨浚瑄加强了体能,特别是上肢爆发力的训练。因为这些来自细节又归于细节的训练,才成就了她的非同凡响:19岁时就站上奥运会赛场,和队友一起实现了奥运冠军梦;20岁时又拿到了个人首枚世锦赛金牌,完成了个人游泳比赛的“大满贯”。

3

杨浚瑄的小名“淼淼”,包含六个“水”字,有人开玩笑说,她就是“为水而生”的。如果你熟悉她的成长历程,就会明白:所谓“天生”,也许是一个女孩自幼便已种下的不屈奋进的种子。她自小爱读书、画画、练字,这些爱好也赋予了她恬静悠远、坦荡纯粹的气质。

在水中游泳时非常快,但楊浚瑄在其他事情上,动作总是比别人慢半拍。跟队友一起走路,她常常落在最后,说话也是慢条斯理。为了培养自己做事细致耐心、肯于琢磨的性子,她曾经用一个多小时训练自己穿针引线,整个过程专注而执着,没有丝毫的急躁情绪。

有人说,杨浚瑄出道后,成绩不是最引人注目的,成长速度也不是最快的,但她一步一个脚印,每一年都可以从她的成绩里感受到真真切切的进步。我想,当一个人把重视细节养成习惯,做到如水一般平静自然,获得成功便是指日可待了。

比如,在布达佩斯世锦赛中,杨浚瑄自第二赛道出发,前半程50米她没有显露出任何优势,但在后半程开始发力,最终反超至第一位。“赛前身体状况不太好,但通过不断调整、调动自己来改善,能有这样的结果非常不容易,这是非常宝贵的一次经历。”事后,杨浚瑄告诉队友。她的“调整”和“调动”,想必是她在赛场上一场关于细节的计算了。

对于细节的追求,究竟可以达到怎样的境地?这像一朵花儿,一瓣一瓣地展现着生命的张力,给予世界充满肌理感的绽放。在东京奥运会女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赛中,杨浚瑄作为第一棒,一出发就全力以赴,游出了1分54秒37的个人最好成绩。她的每一个细节都很完美,正如第二棒的队友汤慕涵所言:“淼淼游得太好了!我都没有吃到浪,我不能拖后腿……”

生活中,杨浚瑄喜欢画家梵高和莫奈。她说:“我惊讶于他们的作品之美,也欣赏他们的艺术表现形式。”她会在他们的画中感受深邃的星空、娇艳的睡莲,感知作品传递出来的强大的艺术信息。她的这份喜欢与普通读者显然不太一样,更像是一场层次丰富的细节鉴赏,就像她无数次一头扎入水中世界,调动全身心去捕捉这世界和自身所蕴含的细节之美……

猜你喜欢

游泳队世锦赛队友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坑队友专业户
近5届奥运会中国游泳队奖牌分布及成绩特征分析
2022再战东京,世锦赛我们来啦!
这两题很难吗
不可思议的游泳队
遭遇“熊队友”怎么破?
游泳队之歌
从近三届世锦赛成绩看我国高尔夫竞技水平的提升
不怕神对手,就怕萌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