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争奇斗艳门帘里拼出传统文化之美

2023-12-14丨影子

旅游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门帘丽丽剪纸

丨影子

裁剪

走进山西平定的山间村落,处处可见家家户户的门上挂着漂亮的拼布花门帘,鲜艳的布片巧妙地拼成各种吉祥图案,咋一看 “貌不惊人”,但细细品味,韵味却很浓,和城市各家门前千篇一律的防盗门相比,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平定地处晋冀交界处的太行山间,地理环境恶劣,一年有三季是寒冷而咆哮着风沙的天气,人们为了遮风挡雨,使窑洞能保暖,便要缝制门帘挂在家门上。这里的门帘,既是生活实用品又是民间艺术品,小小的门帘,折射出姐妹们心灵手巧、巧夺天工的不凡之处,也反映出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

拼布门帘 争奇斗艳点亮乡间

“帐帘上是龙和凤,门帘拼出牡丹香。”山西独具特色的传统窑洞民居,堪称民居文化瑰宝,层层的砖筑空洞和巧妙的门窗雕饰,形成了一种稳重而浑厚的主调。秋冬季节树木萧瑟,目之所及多为灰黑的冷色,然而在这主调中各家精美的拼布花门帘却最为耀眼,配上门两边的红对联,真是美不胜言。宋家庄是平定县一个古老的村庄,步入村中“古味”扑面而来,街道两侧青砖蓝瓦错落有致的四合院,诉说着古村的悠久历史,更为奇特的是,窑上楼,院上楼,院中院,门连门,无门不挂花门帘,拼布门帘花样繁多,争奇斗艳,亮丽的色彩点亮了冬日北方山区的沉闷,挂在门上,顿觉墙面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生活带来了无限的生趣。

看到这些挂在门上的艺术品,立刻被那独具的风格所吸引,门帘各不相同,有几十种之多。几何图案的门帘,白色的菱形布块有序地排列在黑边赭底上,其间再巧妙地拼上蓝绿相间的树枝花叶等冷色调彩布图案,整体效果鲜明而淡雅,给人一种和睦之感。色块拼接的门帘,红、绿、蓝、黄各种撞色齐头并进,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展现鲜明风格,真是万紫千红,夺目明快,营造出一种跳跃欢乐欣欣向荣的气氛。还有融汇寓意型,用多种颜色的布裁剪、缝绣出有意义的装饰图案和吉祥文字,文字多为连年有余、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祝福用语,图案则展现喜鹊登梅、莲生桂子、花开富贵等民间喜闻乐见的意象,这些图案形象地表现出多种含义,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其中最突出的又要数动物图案,玉兔、小鹿、猫狗、牛羊等色彩各异的萌宠造型,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帘上,欣赏这样的民间艺术作品直令人目不暇接,却又不知不觉陶醉其中。

拼布门帘制作人宋丽丽

山西民俗中自古对家的观念非常看重,对于家的布置也格外珍视,他们爱护家庭,珍视家庭的物件,也尽可能地用细密的心思制作家庭所使用的物品。其中对门的装饰犹为重视,门帘是太行山民众生活中重要的物件,起着保暖、通风、挡蚊虫等重要作用,一般使用棉质布料制作,有单层的布门帘和夹层的棉门帘。单层门帘一般使用于天气较暖和的春季、夏季,有利于窑洞里面和外面的环境空气交换。夹层门帘即双层布门帘,有的在两层中间还填充有薄厚不等的棉花,一般用于寒冷的冬季,使窑洞的热度能有效地保存于室内,不易挥发。本是普通的门帘,在太行山人手中,却变得多姿多彩,从意趣朴拙、色彩艳丽、寓意深远的拼布门帘,可见乡民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格外珍视,妇女们愿意花较大的功夫与较大的心思做出千针万线精工细做的门帘,那门帘上也很自然地包含了门的许多内涵,展现了她们的情感气质以及代代传承的文化观念,除了具有最基本的使用价值以外,拼布门帘更多地体现了其特有的艺术价值。

拼布门帘 巧用边角拼出美好

做门帘

平定拼布门帘一般都由心灵手巧的农家妇女所做,她们有着发自内心的对生活的热爱,更是具有一双灵巧的手,取材于旧衣废布边角料,却拼接出她们充满希望的心灵之花,把自己的家园打扮得美丽多姿。宋家庄村就有一位十里八乡有名的巧女能人,名叫宋丽丽,剪纸、缝纫、设计服饰样样在行,还在小学校里担任美术教师,从小教孩子们做手工,传授乡土文化知识。在她家的院子里,宋丽丽和母亲王先翠正带着几位农家妇女聚在一起,你一针我一线的缝制着拼布门帘,她们分工各不相同,有拆剪的、拼接的、缝制的,材料大部分为穿旧变小的衣服,妇女们把这些衣服收集起来,用剪刀将缝合衣服的线条拆剪,将布料整理好,随后在纸板上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再将布料按照自己画好的图形,一刀一刀的裁剪出来,就这样旧布料通过他们的巧手在多道工序后变成了独具特色的门帘。

宋丽丽和她母亲正在制作的是一款立体几何图形叠加动物图案拼合的门帘,立体型几何图案的拼接要难于平面型几何图案,使用不同样式的几何形体的结合,在剪裁、缝接等方面要复杂得多。宋丽丽仿佛成竹早已在胸,几种颜色的布被她麻利地剪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几何形体,这些不同的形体、不同的颜色布块在宋丽丽母亲的手下,巧妙地用缝纫机拼接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然后,她们开始制作动物图案,2023 年是生肖兔年,宋丽丽有剪纸功底,就地取材拿起一片食品外壳的纸盒包装,几下就绘出一个匍匐奔跑的兔子并用剪刀剪好,看看成形的兔子,宋丽丽若有所思,她像是想到了什么,用碎纸片剪了两朵花,放在兔子身上,好像是两个毛旋,顿时一只活泼的小兔趣味大增。把剪好的图案模型拓印在布料上,按纸板的形制剪出同样的图形,用糨糊粘贴在底布上,晾干后用缝纫机对贴布图案进行走线固定,用熨斗过面,最后完成里子和挂纽的制作,一块变化丰富的“瑞兔吉祥”门帘就完成了。

乡间拼布门帘艺术,有着朴素的创作意图,它和其它民间艺术品不同,没有商品意识,只想满足自家的审美情趣。长短不齐的各色布片,做衣物剩下的边边角角,这些在平日的剪裁中剩下或剪落的废布片,没有谁会将这些碎布随手丢弃,而是被合理利用,经过细心的剪裁、悉心的设计,在妇女们的手上变成了一件件精美的拼布门帘艺术品以及椅套、床单等各式家居用品。门帘的花式、颜色、图案不仅要和家具门窗相互配合,质地还要既厚又软,“厚”是为了保暖阻挡房里风光外露,“软”是希望在人进出时,能够出现飘逸翻飞的美姿。她们的创作风格出自于内心,和他们的劳动场所、生活,自自然然地融为一体,形成了一种具有民间地方特色的美,拼布门帘就是点睛之笔,以其独具的鲜明个性,为自己的院落增添了光彩。

农家院里的门帘

拼布门帘 传承文化温暖岁月

午后的阳光灿烂和煦,宋丽丽和姐妹们把各自做好的门帘挂在院中,绣线上泛着点点的亮光,一瞬间这冬春静寂的小院变得万紫千红满园春色,做门帘、品门帘、晒门帘、赏门帘,乡村妇女们活跃在院中,看着出自手中一针一线做出来的门帘,满是欣喜,犹如跨越了时空,穿越到那门帘里,畅想在门帘中那风和日丽的美景中。手做的门帘,是每户农家的一道景致,它多彩多样,缤纷迷人,它隔中有透,静中有动,时光过隙。门帘内,一家人同甘共苦,守望相助,遮蔽着外面的风风雨雨,凝结着岁月的温馨记忆。

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宋丽丽,是土生土长的平定人,娘家婆家都在宋家庄,可以说是在古村的历史文化中培育成长的。宋丽丽从小就喜欢绘画,对剪纸、布艺、缝纫及民间美术颇有天赋,爱学习的她向网络、书本认真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功底,很快掌握了剪纸、布艺的技巧。随后,在多年的练习中,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作品取材也多源自农村生活,反映民俗民风、百姓生活、民间传说等。2008 年,宋丽丽接受了宋家庄小学开设特色文化课程的任务,将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在全校推广。宋丽丽的母亲王先翠,是个纯朴实在、勤俭持家的农村妇女,宋丽丽的记忆中,妈妈勤劳能干,再忙再累也要把家里收拾的井井有条,旧衣废布总是舍不得扔掉,翻着花样做成各种门帘、坐垫,凭着天然对植物花草与小动物的亲近,自创了许多图案,除了自己家里挂,还送给亲朋好友。在妈妈的影响下,她也对布艺拼布门帘情有独钟,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原始的生态文明被现代工业文明冲击而日趋衰落,精美的拼布门帘也在逐渐消失,宋丽丽看在眼里愁在心上,乡村老宅里如果门里门外都千篇一律,不仅失去了往日的特色,而且艰苦朴素的精神也会丢掉,建设新农村更重要的是把传统留住,把文化传承下来。现在村里会做门帘的妇女们大都放弃不做,宋丽丽和妈妈就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她们,一起来学习剪纸、布艺。图案设计上,她利用多年从事剪纸与美术教学的经验,把剪纸图案与拼布门帘设计相结合,让传统拼布门帘焕出了新生。2018 年,宋丽丽成立了工作室。她通过这一平台和广大的乡村艺术爱好者学习交流,至今已累计培训了600 多名小能手和100 多位爱好者。如今的她,各类作品多次参赛并获奖,是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平定县剪纸协会副会长,有“三晋巧手”之称。平定县文旅局为她的工作室挂牌,命名为“非遗传承基地”。以剪抒怀,以艺传情,宋丽丽信心满满,用剪纸、布艺表达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同时,还要把传统文化发扬下去,带领更多的人爱上传统文化。

几何图案门帘

动物图案门帘

夸门帘

细心的剪裁,悉心的设计,朴拙的图案,画意的呈现,贫寒的外部环境并不能取代丰富的精神世界,这些藏在碎布中的多样变化是太行山人们赞美生活的绝妙诗句。拼布门帘艺术通过太行山妇女们的奇巧心思加灵巧双手创造出来,是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美好愿望的传达,更是来自于民间艺术之花的盛开。山西的文化底蕴丰富,古州平定的文化气息更是浓厚,而最可喜的是这片土地上,文化的发展、传承蕴藏着无尽的创造力。千变万化的图案、多样的色彩搭配体现了民间妇女的勤劳与智慧,从这普普通通却又精美绝伦的拼布工艺门帘中,看到的是不一般的艺术天堂。

猜你喜欢

门帘丽丽剪纸
快点 快点
剪纸
门帘
画一画
善,润了华年①
马未都忆旧——门帘
I love my family
赖丽丽
剪纸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