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融合视角下京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研究

2023-12-14任慧敏

创新 2023年6期
关键词:京族三岛融合

■张 彰 任慧敏

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的“京族三岛”——巫头岛、山心岛、尾岛(今已联通为半岛)及恒望、潭吉、红坎、竹山等地区,其他小部分京族人散居在北部湾周边陆地上。在民族发展历程中,京族传统文化不断地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融合发展成为当代京族文化,具有独特的海洋性、多元化特征。

民族文化融合形成的关键在于,不断增强多元文化的共同性和包容性,不断夯实多元化的交流和重塑。在承认多元价值观和文化传统的差异的同时,还需要在考虑不同利益主体利害关系的前提下,为各方创造“和而不同”的多元化对话机制[1]。

一、京族三岛地理环境特征与文化特质

地理环境是文化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子。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着文化的差异,东北地区的文化与西南地区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大陆与岛屿的地理环境的差异。京族是一个以海洋为生的民族,依靠海洋生存发展的历史,使京族人形成了和谐相处、坚韧勇敢、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精神[2]。海洋气息早已渗透到京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之中,他们与海息息相关、命运相依。独特的北部湾滨海环境造就出京族传统文化的海洋性、多元化特征。

(一)地理环境特征

京族聚居区地理位置特殊,海洋环境特征明显。京族聚居区京族三岛位于北部湾,背倚十万大山,位于北纬21°33′40′′、东经108°08′25′′,为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西南端。京族三岛与越南一水之隔,三岛中的巫头岛、尾岛与越南隔水相望,涉水可渡,近在咫尺。中越两国界河北仑河从京族三岛旁缓缓流过,汇入北部湾。

京族三岛最初是由海水长期冲积而形成的沙岛,后因筑堤引水、围海造田而变为半岛。三座沙岛以尾岛为中心,北为山心岛,西为巫头岛,呈现“品”字形结构。巫头岛地形呈纺锤状,中间凸出,两头下垂;山心岛地形呈盆地状,周围高,中间低;尾岛地形呈沙滩状,地形狭长,地势平坦。20 世纪60 年代,当地人民政府带领京族人民筑堤引水、围海造田,将巫头、山心、尾三岛连为一体,并与内陆相连而形成半岛,京族三岛的环境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海堤环绕三岛,海堤外10 多公里的海滨沙滩沙质细软、金光闪耀,浅水区宽阔平坦,天水相连,船帆点点,潮涨潮落,浪拍堤岸。村落、堤岸、沙滩、海洋构成了京族三岛独特的海滨画卷[3]。

(二)文化特质

京族滨海而居,以海为生,在生产、生活中,所造就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呈现出浓郁的海洋文化特质。本文选择最能体现京族文化特质的海洋渔业文化、传统建筑文化和民间信仰进行考察。

1.海洋渔业文化

京族世代与大海为伴,渔业是京族最重要的传统生产方式。京族人民在渔业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知识与劳动技能,熟知各种海洋鱼类的洄游规律,能准确预测潮水的涨落和海上气候的变化,并根据潮水的涨落规律来安排渔业生产。

京族群众以拉网、塞网、渔箔、鱼笼等传统捕捞工具从事近海捕捞,以竹筏、麻网、鱼钩、鱼叉、蟹耙等工具从事浅海滩涂等渔业生产。渔猎工具多、渔猎分工细,形成了京族独特的渔业生产方式。

在近海捕捞和浅海滩涂渔业的生产过程中,京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知识与劳动技能,同时也形成了海洋渔业生产民俗。例如,京族著名的拉大网①拉大网所用的渔网有大、中、小三种。大网长三四千米,中网长一两千米,小网长在1千米以下,网宽一般为4~6米。。拉大网是京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浅海捕鱼方式,是京族人民从事海洋捕捞中最常见的一种浅海作业方式。拉大网伴生“寄赖”风俗。“寄赖”是京族渔业生产活动中一种“见者有份”的劳动成果再分配的民俗习惯。每有捕鱼归来时,遇见者可拿几条鲜鱼分享。在京族社会,“寄赖”寓意丰收与幸福。又如,京族著名的高跷捕鱼捞虾。高跷捕鱼捞虾是京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浅海滩涂捕鱼捞虾的方法。为了捕获通常在1 米多深的浅海滩涂活动觅食的小鱼小虾,京族人踩在高跷上,手执捕鱼工具罾,在海水漫过膝盖以上水域捕鱼捞虾。京族独特的渔业生产民俗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和东兴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21 年,京族高跷捞虾习俗被列入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4]。

2.传统建筑文化

京族的传统建筑与近海岛屿的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京族入驻三岛修建的第一代建筑为“栏栅屋”,采用木条、竹片依房屋基线竖向编织成一人多高的围合墙体;或用泥巴糊抹墙体,或用竹篾夹茅草稻草铺挂墙体;用茅草、树枝叶或稻草覆盖屋顶;用砖块、石块压实房顶,以防大风吹刮。京族第二代建筑为“石条瓦房”,采用方形灰白色石条砌墙,在屋顶脊和瓦行之间压上小石条。

京族村落标志性建筑为“哈亭”,这是京族人民进行祖先祭祀、祭神及民俗娱乐的核心公共场所。哈亭通常位于京族村落中显要位置,是京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代表性载体,更是京族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载体。当代哈亭的构造与庙宇、祠堂相似,建筑主体采用白色,与红瓦盖顶形成鲜明的对比;屋顶采用反翘曲线式样,双龙戏珠雕塑伫立在屋脊正中;建筑为二进式结构,内部分为正殿和左右偏厅两大部分,以过道直达大门,过道两侧为通透的厅堂[5]。哈亭正殿供奉镇海大王等诸位神灵和当地京族主要姓氏祖先的牌位。哈亭不仅是京族群众的文娱中心,还是举办哈节活动的主场所,承载着京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

3.民间信仰

京族非物质文化呈现出北部湾海洋文化特质。京族的生活方式、风情习俗、民间信仰、口传文学、民族艺术等多取材于大海或与海洋有关,如京族口传文学《镇海大王》《斩龙传》《龙王开大会》《琴仙》等,京族民俗哈节、镇海大王祭、船头设海公海婆神位等,无不打上了深深的海洋文化烙印[6]。

“镇海大王”与京族社会生活密不可分,是京族海洋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京族群众把镇海大王立为守护神。白龙半岛的白龙尾上有一座镇海大王庙,每年农历的二月和八月,京族三岛的群众都要择日派各自的代表到庙里进香祈福和还福,祈求镇海大王保佑。京族群众还将镇海大王的牌位放在哈亭里供奉,并在每年哈节期间举族前往海边恭迎镇海大王回哈亭享祭。请镇海大王回哈亭享祭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为京族重要的节庆“哈节”。哈节以哈亭为活动场地、以歌(唱哈)为系带,贯穿以祀神、祭祖为核心的祈福活动始终。哈节的活动流程在各个京族聚居区基本一致。哈节的流程分为4 个阶段:迎神、祭神、“坐蒙”(入席)、送神。哈节是京族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是京族最具特色的节庆民俗。

京族男子每次出海,老人、妇女、孩子都要到海滩上送行,并举行一系列祭海活动。京族群众还在渔船的船头设海公和海婆的神位,每次出海前都要在神位前焚香祷告,祈求平安和丰收。每年农历十二月二十日到二十八日之间,同船出海作业的渔民还要一起做“年晚福”,以感谢镇海大王和海公海婆一年来的庇佑,祈求镇海大王、海公海婆保佑来年生产顺利和丰收、出海平平安安[7]。

二、文化融合视角下的京族文化

(一)京族文化的多元性

1.语言多元性

京族语言多元性特征明显。京族在与汉族长期和睦相处的过程中,汉语(以粤方言为主)逐渐成为现代京族的主要语言,而京语本身也融入不少汉语借词。

京族是以百越后裔壮侗语系民族中的雒越为主体,又与南岛语系民族的占人、南亚语系民族的高棉人及汉藏语系民族的汉人多元融合而形成的民族。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其民族语言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不断融合,而语言功能也从以满足生活需求为主转向满足生活、生产和发展需求并重[8]。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京族语言的多元性使得京族传统文化亦呈现京汉文化融合为主体的多元性。

2.民间信仰多元性

民间信仰是京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京族民间信仰呈现多元性特征。例如,京族民间信仰的载体哈节,其信仰多元性特征明显。哈节有五大神——镇海大王、高山大王、点雀大王、广达大王和兴道大王。其中,点雀大王、广达大王应是源于越南传统村社保护神,兴道大王源于越南陈朝名将陈国峻,此三者为越南神祇;镇海大王源于汉族白龙海神,高山大王为东兴京族自创的山林农耕保护神,此二者为中国神祇[9]。

京族的神灵崇拜、祖先崇拜亦呈现多元性特征。京族三岛人民主要由苏、杜、黄、罗、阮等12 姓氏家族联盟形式共存。与汉族宗族共祖祭祀形式有所不同,京族三岛人民采用异姓氏家族共祭的崇拜模式。例如,尾哈亭的正坛会在五大神神位旁摆放12 家先祖的神位牌;红坎哈亭则采用百神尊神、尊祖百神、百神夫人、百神列圣祖神和百神列圣夫人作为正神,自然神明和祖先神明在此处地位相同[10]。

3.传统习俗多元性

京族传统习俗呈现多元性特征。京族三岛与越南茶古地区在文化上相近,京(族)越(南)文化同源异流,数百年间宗亲互通鲜有间断,故而在民族生活习俗上多为相仿。尤其是在民族传统节日习俗、场所、时间等方面,东兴京族依旧保留了许多与越南京族相同的民族文化印记,如在传统哈节中首日迎神、生猪(“大象”)祭神、塔饼供神、乡饮、唱哈和送神等节庆仪轨与越南北部京族如出一辙[11]。在生活中衣、食、住、行及渔农业生产等方面,京族也延续了越南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

京族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频繁接触,使得京族在生活和文化中吸收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元素。例如,在清朝初年,因村社治理而出现的翁村长老制度及为祭祀典礼管理而出现哈亭长老制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此外,在传统京族的春节、中元节庆典中,也可以见到诸多非京族本土文化习俗的印记[12]。

4.口传文学多元性

京族的民间文学主要以口传文学为主,由神话传说、人物传记、民俗故事、抒情诗歌等文学类型组成。京族的口传文学在创作主题、价值选择、情感表达及文学修辞等方面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即便是以海上捕鱼为主题的传统京族民歌,也处处体现出多元化的价值观取向。例如,来源于京族渔民劳动号子《左除右扣两手空》直接抒发了海上生活的辛劳;表达男女爱情的《问明月》表达了海上生活环境中的美好;描述农耕、商贸和生活的《识歌音》《白鹤歌》反映了当地京族在陆地上生活的真实现状[12]。

通过这些代代相传口头传唱的艺术,我们既可以看到京族在发展过程中因生计需求而出现的多元化生计方式,又可以感受到京族的民族情感流露——幸福和苦难、温婉和刚毅、固守和开放等,更能看到京族与其他民族的交往、文化交流。

京族文化融合的多元性特征烙印着京族三岛与内陆交往的历史,记录了京族文化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程。京族文化汲取丰富养分不断发展,构成了多元化的文化形态和精神生活的空间。

(二)京族文化的融合性发展

与其他民族的交往为当代京族文化融合发展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石。从哈亭、独弦琴和哈节能够明显地看到文化交流交融的成果。

1.哈亭:融合性发展的物质文化

作为民俗文化和神灵信仰文化活动的核心场所,哈亭是京族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也是神庙和祠堂物质文化融合的体现。京族的思想观念、民间信仰、宗族文化、民俗礼仪、审美情趣等汇聚哈亭,与哈亭伴生。

哈亭是京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的物证,从京族历史文化传承主要载体哈亭的演变,便能见证京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

早期的哈亭为木柱草盖的亭子,与早期京族木柱草盖民居相一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京族三岛诞生宽裕家庭,他们出资捐物建造砖瓦厅堂结构的哈亭。东兴市江平镇红坎村《“哈亭”碑》上有记载:“至于戊辰年,次室黄氏孺人再给予本村大钱七十贯,沙牢一只、酒二呈,糯米三斗,并田二十箩,坐落三坡处,这田潘族配供入殿宇,留来递年为香灯,鉴赐德厚恩深,其本村上下同心竖立石碑永远吉兆。”改革开放后,京族三岛群众过上富裕生活,人们捐资加上政府拨款,新哈亭端庄大气,焕然一新。

哈亭的发展演变深深打上了京族与汉族文化交流、交流、交融的烙印[13],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哈亭的楹联。楹联作品透出浓郁的汉文化气息,是京汉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成果,如山心哈亭楹联“圣德广敷千载流芳千古念,神恩普及万年景仰万代传”“巧手擎天功高日月庇万民,精心盘地义表山河冠古今”“观感乡情说古谈今消夜永,遵从村例沤尧歌舜沫天庥”“硫秀萃山心瑞凭观音望海,发祥钟此地妙在龙尾回湾”。特别是“山属精神英人杰地歌盛世,心存正气民安物阜享千秋”这副楹联,透出较强的时代气息。

2.独弦琴:融合性发展的民族乐器

历史上,由于京族居于祖国南疆边陲,京族文化长期被忽略,独弦琴自然而然成为边缘小众的艺术,其制作及弹奏技艺仅靠师带徒,亟待保护。2007 年独弦琴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京族文艺工作者与时俱进,对独弦琴进行优化,如对独弦琴的琴身进行“三替一配”的改良,将独弦琴传统的麻绳琴弦、竹篾琴弦用钢丝琴弦替换;将独弦琴传统竹筒琴身用红木琴身、紫木琴身、棕木琴身替换;将传统独弦琴的竹片摇杆用牛角替换,从而提高了独弦琴的音色品质;为了增强独弦琴的音量,给琴弦装上拾音器,配置扩音设备……经过不断改进,独弦琴音色更柔美典雅、悠扬悦耳、宽阔稳定。从此,独弦琴走出京族三岛,步入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从文化再生产的角度来看,从民族传统乐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到产生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商品,独弦琴及其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京族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结果。其中,将民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商品化改造是关键之一。一批文艺工作者守正创新,将传统的独弦琴乐曲融入现代音乐元素,《我爱京岛》《拜海》《欢乐的哈节》《赶海》《四乡曲》《思乡曲》等一批新独弦琴歌曲、乐曲问世。通过传统文化场域、非物质文化场域和现代文化商品场域的有机融合,京族独弦琴艺术文化本体的再生产得到发展,从而形成独弦琴文化的“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商品”并存的局面[14]。

3.哈节:融合性发展的非物质文化

哈节诞生至今,经过长期演化,特别是20世纪80 年代边贸与旅游的兴起,哈节融入现代文化元素,成为多元文化融合的典型案例。哈节传统文化类型主要有3 种:民间信仰、传统民俗、文学艺术。哈节传统文化内容主要有10项:神灵崇拜、祖先崇拜(民间信仰类),特色饮食、传统工艺、服饰艺术、民歌演唱(传统民俗类),唱哈、独弦琴、舞蹈、海歌(文学艺术类)。上述10 项传统文化内容是哈节诞生伊始便存在了的。在哈节诞生初期,10项传统文化内容相对简单。随着哈节的演进,节日文化活动内容日趋丰富,哈节成为京族传统文化的集成平台、展示窗口、传承载体。哈节的自我演进、自我完善,为京族传统文化多元文化融合、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文基础。

20 世纪90 年代之后的哈节增加了新的类型与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推动了京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哈节现代文化类型主要增添2种:现代文娱、现代文教。哈节现代文化内容主要增添10 项:节日庆典、文化娱乐、歌舞演艺、文创产品、休闲游乐、滨海游艺(现代文娱类),爱国主义教育、传统音乐教育、传统工艺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现代文教类)[15]。

哈节传统文化类型与文化内容并没有因现代文化类型的增添与现代文化的融入而消逝或受到削弱,而是得到补充新鲜血液般的增强与丰富。同时,京族传统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与丰富的文化内容,为多元文化融合,以及促进京族哈节的非遗文化现代化提供取之不尽的人文养分(如图1所示)。

图1 哈节多元文化融合图示

三、京族文化融合发展的现状

(一)文教融合发展

京族独弦琴、石雕、戏曲和舞蹈等传统文化已成为学术研究的关注点,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不断面世,京族优秀传统文化逐渐走入社会公众视野。特别是2009 年7 月29 日京族生态博物馆开馆,标志着京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展示教育走向专业化、现代化。该馆集中展示了京族民族服饰、字喃风采、生产生活工具、独弦琴、居住环境、民间信仰、婚恋礼俗、地图资料等,全面反映了京族生产生活历程,具有展示、教育、科研等功能,成为展现京族传统文化魅力的一个重要窗口。京族三岛本地居民有了现代化的京族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外地游客有了了解京族传统文化的窗口。爱国主义成为当代京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从1996年开始,升国旗仪式成为哈节最隆重的典礼,而唱红歌也正成为哈节的新习俗[16]。爱国主义文化成为京族当代文化的核心板块。

(二)节日文化的融合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哈节呈现出新的文化特征,从闭环式的民族传统祭祀习俗演变为面向旅游消费者的民族旅游节庆活动,引入了歌舞晚会等现代文化娱乐元素,哈节的娱乐文化效应增强,具有浓郁信仰祭祀的哈节民俗礼仪逐渐转化为信仰祭祀与节庆文娱相结合的旅游节庆民俗文化,诸如彩旗方阵、哈亭装饰等成为迎神和祭祀典礼上的新亮点。唱哈以现代舞台歌舞演艺的形式呈现,与游客互动的环节常将节庆活动推向高潮。而大众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效应,使得哈节成为广西东兴边关文化旅游的核心产品[17]。

(三)渔业文化的融合发展

京族三岛伴海而居、依海谋生,创造出海韵十足的渔业文化,独具滨海特色的金滩拉大网、踩高跷捕鱼、塞网鱼、渔箔捕鱼、耙螺等逐渐演变成旅游表演与旅游体验的文娱互动项目。文化消费群体既可观赏京族渔民金滩拉大网,也可参与到拉大网的队伍中去,体验滨海滩涂渔业的乐趣,分享拉网丰收的喜悦,品尝劳动果实生猛鱼虾的鲜美,回味与京族同胞合作赶海的幸福。若有兴致,消费群体还可坐着京族渔家小船到浅海塞网捕鱼,划船海湾渔箔捞鱼,或在退潮时到沙滩扒螺、去滩涂挖沙虫。京族的传统渔业文化,融合新的文旅功能,展现出强劲的文化活力。

四、京族文化融合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持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化是“多样性”与“共同性”的有机统一。由于京族在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交往中促使其民族文化呈现多元性,因此在文化认同上需要把握好民族文化“多元”与中华文化“一体”的关系,在充分尊重民族文化“多元”的同时,更需要凸显中华文化的“一体”,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认同,在自觉认同中华文化之中促进京族文化振兴。

京族文化的融合发展,需要以“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为指引,深入挖掘京族文化资源,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使京族优秀传统文化获得创造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进而呈现出强劲的现代文化活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但要重视京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还需要坚持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加深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是京族文化融合发展的根本前提。

(二)鼓励多方参与,构建文化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现代文化融合发展的焦点之一是鼓励不同的文化主体参与,并协调好各个利益主体关系,以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18]。以现有资源情况来看,东兴京族文化的再生发展应鼓励以下4 个主体参与。一是政府部门。政府部门作为文化政策实施者和产业资源分配者,是影响京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导力量,也是当地基础建设和市场监督的保障力量。二是东兴京族族群。东兴京族族群既是京族文化传承和再生发展的核心主体,也是特色传统和现代民族文化的直接生产者,同时还是民族文化保护的直接监督者。三是文化研究和科研专业群体,包括东兴京族文化研究学者、艺术家、设计师等从事少数民族文化相关专业人群。他们可以为京族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框架、产品研发技术,为京族文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保障。四是文化旅游开发单位,以旅游文化市场为中心,提供相关旅游消费产品和文化教育服务。这些商业主体不但可以提供一般属性的文化旅游商品,为东兴京族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条件,还可以发挥京族文化在当地经济产业中的作用,增强东兴京族文化软实力。

(三)优化管理水平,共创文化融合发展共赢模式

京族文化融合发展的目标是实现文旅项目创新、文教项目创新和文娱产品创新。为达到这一目标,有必要持续优化当前文化产业管理质量,将各方利益矛盾降至最低,打造利于各主体力量共同参与的协作模式[19]。就当前文化融合发展的情况来看,政府、文化科研群体与本地居民、文旅企业进行良性互动,成效明显。京族文化的融合发展是一种双向的良性互动式的融合发展。京族三岛的本地居民,对于外来文化,并没有拒绝,而是主动融入,使之成为京族三岛新文化的组成部分。政府在促进文化融合发展当中积极施政,完善京族三岛的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如京族生态博物馆),拨款整理出版《京族传统叙事歌》等古籍文献、口传文化资料。而文旅企业投资开发京族三岛旅游,植入文旅项目、文教项目和文娱产品,文旅企业的项目与产品植入,并非生搬硬套地植入,而是依托京族三岛滨海环境与京族传统文化二者有机地融合,最终成为现代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外来游客与当地居民的过程中实现京族群众与外来企业的双赢(如图2所示)。

图2 京族文化融合中利益主体的协作创新路径图示

因此,以深入理解京族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为前提,坚持文化认同、提倡文化多元性,鼓励多方参与和优化管理水平,是京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

猜你喜欢

京族三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京族丧葬音乐中的宗教文化研究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From Monroe to Mishima:Gender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Yasumasa Morimura’s Performance and Photography*
《融合》
论京族舞蹈的原生态美学特征
京族医药调查报告
京族传统服饰文化及传承与保护
莫言:三岛由纪夫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