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23-12-14李晓晗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10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群文文本

李晓晗,宋 扬

(吉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2017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次出现了“任务群”这个概念,“任务群”改变了以往以单篇文本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通过多篇文本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新课标提出要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并提出了四方面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践“任务群”的教学模式成为教师所关注的问题,推动着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与“任务群”学习模式的不断融合发展。

一、“学习任务群”和群文阅读

1.“学习任务群”和群文阅读的概念

“学习任务群”是为了改变只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旧模式,而形成发展学生思维逻辑、情感态度和语言能力的新模式,学习任务群中的“任务”强调了“实践”而“群”字则偏重在“量”,学生完成任务就达到了一种实践,“群”则表现一种语文实践的反复。每个任务群都反映了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核心主题,主题内容、价值不同,培养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但每个任务群的学习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系统的学习十八个任务群后,其语文核心素养将会得到提升和发展。

群文阅读是与单篇阅读相对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任务群的提出,群文阅读的研究也更加深入。群文阅读强调文本整合,改变以往的单篇文章教学,选定一个主题进行多篇文章的研讨学习。群文阅读通过学习迁移的方式,将单篇文章的学习方法迁移到中心主题中其他文章的研讨,还能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习任务群”和群文阅读之间的关系

群文阅读为实践任务群的教学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作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模式,经过前人的反复研究,已经是成型的文本整合学习模式,也将在任务群的教学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首先,群文阅读的教学操作为任务群提供了参考,形成将语文课程中的多篇文章进行整合的教学逻辑,在教学设计中应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使任务群易于设计和实践。其次,教师使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可以保证任务群的教学质量。最后,群文阅读实施策略的研究也可以补充任务群在方法研究方面的不足。学习任务群以“多任务”为特点,而群文阅读以“多篇目”为基础,二者相结合可以深化学生的学习,群文阅读在任务群教学中的应用也促进了二者的融合。

二、“学习任务群”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任务群”的实施也可用与其称谓最为贴近的“群文阅读”式教学,施教过程中,“文本群”与“任务群”,双“群”辉映,相得益彰。[1]基于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实施的策略有很多,主要有实践群文阅读的多种教学模式、基于“学习任务群”设计群文阅读的方法、教师指导在“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中的应用等多方面的措施。

1.实践群文阅读的多种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值得借鉴的教学模式众多,教师如果掌握了此类教学模式的相关知识,将完善教师的授课思路,将其运用于任务群的教学中,也能提升任务群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完成任务群学习任务,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

第一,精讲+泛读教学模式。以一篇文章的学习带动多篇文章的研讨是最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也是教师在任务群中应用最多的群文阅读模式之一。教师通过精讲一篇文章,让学生在系统讲解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的阅读技巧,再结合任务群的主题选择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反复应用和巩固阅读技巧,这时教师不再带领学生做固定的篇章分析,而是由学生自己总结经验形成其自身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

第二,程序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是把教材分成连续的小块,严格按照逻辑编成程序组织教学的一种自动教学活动体系。[2]任务群也是将语文学科的若干知识内容加以分解组合,形成学习模块和体系,其中包括应用型任务群、知识技能型任务群和研讨型的任务群。高中语文任务群教学就是在任务的引领下,探索研讨群文阅读的相关议题,这些议题是符合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并且能实践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议题。这里要求教师要有整体教学观和系统教学思维打基础,并且学习过程是持续的,贯穿整个高中学段的。

第三,合作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与新课标所强调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有着相似的理念,都表现为学生自主阅读,与小组同学讨论阅读内容,教师尽量只提供群文阅读的资料以及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并且对学生表达的观点给予鼓励并提出相应建议。高中语文任务群的分类学习也为将来学生选择专业奠定基础,当代高中生在面临大学专业选择时缺乏兴趣和思考,导致毕业生常常学无所获或择业困难。而在任务群的教学中,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完成不同类型的任务群项目,在合作中实现自我认知突破,相关课外知识的拓展活动也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合作也成为新时代社会人才所必备的品质之一。

2.基于“学习任务群”设计群文阅读的方法

在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有任务整合应用意识,将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系统化地分为十八个任务群,利用任务群展开教学组织和调动,推动群文阅读的顺利进行。[3]

第一,把握教学主题,深化群文阅读设计。由于任务群涉及的主题和内容繁杂,而群文阅读往往要筛选多篇统一主题的文章进行教学,通过阅读篇目的选择推动任务群的主题整合,经过任务群的学习,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升。任务群中群文阅读的设计,首先表现在对任务群专题的选择,选择有内在价值的主题才有研究意义。同时,根据学生的基础,对群文阅读的难度进行分级教学,设置多篇不同难度的文章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和篇目,但要保证所选的文章符合任务群统一主题且有群文研究价值。其次表现在任务群不是孤立的存在,任务群之间也有相应的联结,也可以应用群文阅读来深化这种联系。例如,任务群10“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和任务群16“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这里需要注意研讨和研习之间的关系,研习是研讨的基础,研讨关注探讨和深化,既要注重任务群之间的区别,又要关注任务群之间的联系。所以,在选择群文阅读篇目时,既要注意研习和研讨文章的关联性,又要区分基础和深化的难度层次。最后表现在群文阅读的材料不是只有文本材料,还有非语言的材料,把握群文阅读的“读”字很关键,“读”也意味着吸纳其他材料,比如视频、图像、故事等。这样既丰富了群文阅读的文本形式和阅读媒介,又拓宽了任务群的学习资源,符合大语文的教育观。

第二,创设教学情境,提升群文阅读效果。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既要注意主题上群文阅读中心思想的体现,又要关注学习上任务的完成,所以设置学习情境可以将二者相联系。语文学习情境包括广义上生活的情境、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情境、针对特定学习任务创造的情境三种形式,这三种情境都与学生语言能力的建构息息相关,能力的培养属于语文学习任务层面,所以学习情境的创设有利于推动任务群学习目标的完成。同时教师选择的各种情境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情境的创设可以包括文章演绎、多媒体视频、朗读朗诵等。这些情境性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感,使其聚焦任务群的相关任务,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这些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到群文阅读之中,达到对学生阅读兴趣和审美的培养。例如,在进行《茶馆》戏剧文本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戏剧片段,还可以采用自主选角扮演的方式,吸引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人物的性格,并总结戏剧文本的阅读方法,深入后续篇目的群文阅读。

第三,关注文章异同,实现群文阅读互补。教师在选择群文阅读的文本时往往不会选择完全不同的文章,因为主题式的任务群教学利用群文阅读分析相似文本的意义更大。例如,在《六国论》的教学中,选择苏轼、苏洵、苏辙三个人的同题文章,这是教师选择的相似之处。但是,完全相同的文章也失去群文阅读分析的价值,三篇《六国论》也有相“异”之处,作者的观点不同、文风不同、写作背景和所处的时代也不同。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思考这些差异之处,学生才能既把握文本共性又体会文本个性,实现群文阅读中思想的互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逻辑思考能力。

3.教师指导在“学习任务群”群文阅读中的应用

教师应当遵循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依托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改变学生存在的阅读知识储备量不足的问题。[4]教师基于丰富的阅读经验进行指导,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教师灵活利用课内外阅读资源。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得到思维的启迪、视野的开拓,教师在把握文章主旨和作者创作风格的基础上,参考教辅书籍和网络学习资源,推荐课外阅读文本。例如,任务群10“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选择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体裁,小说部分选择鲁迅小说中的“看客”形象,课内文章选择《孔乙己》和《故乡》。首先,通过课堂阅读学生初步形成对“看客”的理解;其次,教师再推荐课外资源《娜拉走后怎样》《一思而行》,让学生带着“什么是看客”的问题进行略读,深化“看客”的含义;再次,精读《祝福》和《药》,对比分析其中“看客”的不同之处,安排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梳理看客的人物形象和不同类型;最后,探究鲁迅塑造诸多看客形象的目的,虽然文章表达的主旨相异,但鲁迅在其中都安排了看客的形象,所以任务群可以把看客作为学习线索将鲁迅作品串联起来。教师灵活利用课内外的阅读资源,也是教师指导群文阅读实践的方法之一。

第二,教师组织多样化的群文阅读活动。新课程改革要求摒弃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提供任务群探究式的新教学。教师深入了解群文阅读活动的活动形式,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首先,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确定学生感兴趣的研究主题,学生参与任务群的设计,提升其学习感和参与感。其次,采用比赛的活动形式,班级评选优秀作品,学生分享群文阅读经验和方法,提升学生群文阅读的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读书笔记展览大赛、阅读比赛和读书手抄报展览等多种新颖模式。最后,教师采用读写结合的课后拓展形式,结束群文阅读课程,总结作者写作特点和值得借鉴的方面,进行文章仿写,既锻炼了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又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结语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仍需深入研究,群文阅读既是学习任务群的实现手段,也为学习任务群实践提供了参考模式。新课标任务群模式的提出和应用,使教师不断践行两者整合的教学理念,丰富现有理论,创新实践模式,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语文教育教学发展。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群文文本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群文活动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群文阅读教学
从学情认知“思辨”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