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融通的“理实创一体”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
——以工学院专业建设为例
2023-12-13山东协和学院工学院郝绘坤
■ 山东协和学院工学院 郝绘坤 马 磊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对于传统机械类专业而言,校企深度融合是促进专业升级改造的有效路径。
1 研究现状
国外对校企合作的研究较早,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CBE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职业岗位确定能力目标,从而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德国的双元制是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是开设工、读交替的课程教学计划,实行在校学生到工厂实践的教育体制。
国内有关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的研究已有很多。李志鸿等学者认为新工科建设产教融合的形式有建设产业学院、行业特色学院等。向美来等学者建议通过实际工程项目促进学生对生产实践的认识。万健等学者提出了以专业教育为中心,课程与项目融合、实习实训基地与创新创业平台融合、教师与导师融合的“一中心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井冈山大学罗润生教授指出应以就业为导向,在课程开发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2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设计方案
智能制造产业、高端装备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技术更新与跨界融合使企业对人才的知识、技能、素养要求不断升级。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如何紧跟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发展步伐,以满足社会需求成为当前传统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难题。
前期校企融通倾向于单一专业与对口企业的某生产环节的合作,侧重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工程训练和强化,学生对所学专业将来在社会生产中的服务面和具体实用不清楚,对实践内容及实习企业在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和产业链上下游衔接不清楚,不能有效促进未来的就业选择和工作。
学校和专业教师可遵循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校企融通为路径的改革思路,通过联合行业企业需求,将企业的高端设备、高端技术、高端人才培养、名企管理和文化等融入教育教学资源,整合高端资源、构建高端平台,开展基于“理实创一体”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在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等方面与行业企业深度融通,实现全方位、全过程、全产业链合作(如图1所示)。
图1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设计方案
3 构建“理实创一体”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理实创一体”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过程中,行业产业技术更新与跨界融合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升级,研究新工科人才培养如何紧跟产业转型和满足社会需求成为当前各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点。本课题研究高端装备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等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理实创一体”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如下。
3.1 构建专业知识与企业需求有机融通的课程体系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研究人才培养理论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三大平台的校企融通方案。
3.1.1 将职业素养融入通识教育平台
实施具有山东地方产业特色的新文理通识课程教育,校企联合授课,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等通识课程,培养学生健全有力的人格,奠定扎实职业素养。
3.1.2 将技术前沿融入学科基础平台
紧密联系企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和行业技术前沿,加强学科基础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校企共同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企业岗位目标要求为基础构建基础学科课程体系。
3.1.3 将企业特色课程融入专业课程平台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教学设计、情境化模块式资源配置理念,共同开发企业特色课程,使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
3.2 构建校内实践与企业实践有机融通的实践教学体系
研究实践教学体系中基础实验、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企业认知、企业实践基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科研项目融通方式方法,构建校企融通实践教学体系。
3.2.1 将基础实验融入企业认知实践
遵循“夯实基础,激励创新,工程导向,主动实践”的实践教学理念,建立以学生为本、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基础实验教学。
3.2.2 将校内实训融入企业专业实习
校企共建实习场所,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参与学院的相关实训课程。校企共建“捆绑”式培训团队,为企业员工和学院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3.2.3 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融入企业顶岗实习
探索实施“一专多企,一企多专”的顶岗实习模式,通过吸纳、筛选等方式建立优质企业库,并对其提供的岗位进行分类,形成具有梯度的实习岗位群。
3.2.4 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毕业设计
从企业真实项目出发开展毕业设计,让学生在参与项目中掌握岗位技能,在学习理论中深入领会岗位职责,培养其勇于实践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3.3 构建第二课堂与企业研发有机融通的双创教育体系
依托企业研发平台,研究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涵盖教师队伍与企业研发人员融通建设、学生学科竞赛与企业科研项目融通等内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3.3.1 将教师团队融入企业研发团队
学院和企业共建教师团队,教师到企业工程项目中参与研发或实践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促进“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
3.3.2 将校内实践平台融入企业研发平台
开放企业研发平台,实现校内实践平台与企业研发平台融通,开发和培育校企双方平台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过程共管、责任共担和互动共赢。
3.3.3 将竞赛项目融入企业研发项目
与企业共同建设校企融通项目中心,从企业研发项目中学习专业技能,挖掘创新点,依托项目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提升实践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4 结语
构建“理实创一体”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校企深度融通发展,强化了校企融通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形成了系统的校企合作方案,建有稳定的校企合作单位群,并建成实践教学基地群,实现了校企共定标准、共修方案、共建基地、共搞科技攻关、共同实施教学。打造校企结合的省级教学团队,按照目标策划、目标控制、目标检查、目标改进四个程序,实现100%企业顶岗实习,密切接触工程实际,形成探索性学习模式,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得到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实践能力和行业企业参与度得到明显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加密切,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引路人。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学习参与度明显提高,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展示,学习成效明显提升。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加扎实,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得到大幅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