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2023-12-13张学琴王玉影陈思洁刘丹青
潘 宾 张学琴 王玉影 刘 佳 陈思洁 刘丹青
[1.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康复科,安徽 合肥 230031;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3.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教学办,安徽 合肥 230031;4.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研究生科(住培办),安徽 合肥 230031]
在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医药国际化人才不仅要有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底蕴、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更应了解各国经济及医疗实况,做新时代的中医药国际化人才。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时代动力与国家政策,彰显了中医药人才拥有广泛的国际视野与优秀的对外交流能力的必要性[1]。目前从国际社会对中医药产业的关注角度来看,外国学者对中西医对比和中医文化不断加深探索,为中医药的治疗方式、检测标准、文化内涵提供了更广泛的视角与思路[2]。因此,规范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能够有力推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国际化发展,从而使我国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进而提高中医药在国际医疗行业的地位。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应有丰富的中医药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技能,同时具备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在国际社会中正确分析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差异性,并掌握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的实验技术及理论知识[3];另外,还应能熟练运用专业的英语,全面解读国际化的医药标准和用药规范,从而推动中医药与现代技术有效融合[4];应具有良好的跨文化社交能力,在明确国际中医药标准的前提下,深入了解中医药国际化流通政策及国际贸易纠纷的处理方式等相关国际法律条规。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最主要的内涵是要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与爱国情怀,正确的政治思想,以及在国内资源的大力支持下将中医药国际化的探索加入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标准的能力[5]。
安徽素有“北华佗,南新安”之称,从古至今,人才辈出,名医众多,具有极其丰富的中医药相关人才资源。合肥市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城市,是“一带一路”10 个重要节点城市之一,随着“健康合肥”的提出以及中医药国际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亟需更新、制定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本研究基于合肥市中医药高校的现实土壤,建立规范的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合肥市以及全国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与参考。
1 合肥市建立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1.1 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形势的日新月异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了全球化时代,这就亟需我们培养国际化中医药人才,以加强中医药在全世界的推广,进而提升其国际影响力[6]。
随着长三角协同发展、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提出和施行,合肥市拥有了更多的客流量以及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此,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潮流的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就成了合肥市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1.2 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是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必然需求2020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级别视频会议中指出,要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指明了方向[7]。中医药事业为“一带一路”中的“健康之路”建设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医药在国际社会得到广泛认可,但同时也暴露出人手不足及质量不高的问题[8]。这对中医药教育事业提出了以中医中药教育为主,同时辅以国际教育的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新要求。
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在国内外疫情的防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国也派遣了大量中医药专家通过赴海外或远程视频的方式,指导国外抗击疫情。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9]中指出,要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推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并将中医药纳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重要内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应在服务本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同时,服务全人类健康。
2 合肥市创建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2.1 合肥市具有创建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的客观优势安徽中医药大学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是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以及国家硕士、博士授权推荐免试单位,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4个校区,17个二级院部,7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及全日制在校生共18 194 人,拥有丰富的中医药人才及教育资源。
学校大力开展国际教育与交流活动,截至2022 年6月,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希腊、马来西亚、日本等2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 多个医疗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在希腊设立安徽中医药大学雅典中医药中心,这也是安徽省在海外成立的第一个中医药中心,每年为世界培养大量中医药国际化人才。
合肥市依托安徽中医药大学丰富的中医药人才资源和广阔的海外市场,具有创建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的客观优势。
2.2 合肥市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推动了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国家大力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黄河流域等中医药优势资源较为集中的区域建设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和创新高地,实施中国中医科学院人才强院计划,深化人事制度、科研管理综合改革,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创新型中医药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发现和培养科技领军人才,培育中医药国际化人才。
合肥市位于长三角经济带,是“一带一路”重要战略城市,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城市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走出去”战略的不断实施,合肥市独特的地理位置、广泛的经济发展空间以及对外贸易交流的优势,得到不断的优化与提升,迎来了城市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机遇[10]。随着国际交流合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的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将会迎来更加广阔和明朗的就业前景。
3 合肥市国际化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3.1 完善投入保障机制营造良好氛围在建立持续发展的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多元机制的同时,应加强人才发展经费支持力度。政府组织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支持开展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平台建设。结合本土特色的新安医学优势,加快实施中医药国际化人才队伍专项建设,进而培养优秀的中医药国际化人才队伍。同时,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教育引导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弘扬崇高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遵守执业规范[11]。树立中医药行业优秀人才模范和工作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中医药人才职业荣誉感,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发展环境。
3.2 强化人才培养意识推动中医药人才国际流动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中医药文化自信,只有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实现中医药文化改革和发展[12]。因此,应将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内容贯穿到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几千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在具备扎实专业的中医药知识的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与爱国热情,肩负起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使命[13]。政府应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并积极宣扬爱国主义情怀,为孕育国际化中医药人才提供良好土壤。
3.3 加强外语教学理论指导深化外语教学渗透作用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重要内容是专业熟练的外语能力,安徽中医药大学作为合肥市国际化中医药人才的主要输出基地,应积极培养专业、优质的国际化教师队伍。培养一批精通中医药知识的国际化教师队伍,首先需要引进优质的外籍专家教师,以带动、提高国内教师的外语语言沟通交际能力;同时可以定期遴选国内优秀的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安排他们到国外拥有相关学科的优秀大学进修深造[14]。
在英语课堂外,鼓励广大中医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积极参与对外合作交流,加强学生的具体实践能力[15]。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学到的中医药文化知识,引导学生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医药文化和中医药文化传播,激发中医学生对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热情,坚定中医药理论文化自信[16]。
人才素质的提升是中医药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服务社会发展,最终造福全人类健康。
3.4 贯彻思政教育培养传承与创新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医药文化因为互联网信息化的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中医药高等教育也出于各种原因必须掺杂现代医学教育的理念与方法,最终导致传统中医药的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围被不断冲淡[17]。
思政教育需要积极融入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坚持以培养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和人文情怀为主,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中医药哲学内涵传播、弘扬中医药优秀的文化品格[18]。素养培育上,既要让学生夯实传统中医药文化基础、提高中医药文化自信心,又要积极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建立学生国际化人文素养。只有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才能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医药故事,进而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19]。
3.5 加强文化经典学习改进人才培养途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记和灵魂,是其赖以生存和不断发展的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同时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它凝聚着深奥的哲学智慧以及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20]。
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仅极大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正常经济和贸易方面的交流,更在海外激起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热潮,为中医药文化发展成为全人类接受和喜爱的国际文化提供了新的机遇[21]。随着中医药文化不断走出国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达到完美统一的中医药文化逐渐被世界各国人民关注与喜爱[22]。
安徽古称徽州,历史悠久,素有“南新安,北华佗”的美称。合肥市在培养中医药国际化人才方面,应多开设中国经典文化课程,设立中国哲学、古汉语等专业,以此挖掘更深层次的中医精髓,作为中医学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支撑条件;同时应将诵读、了解古籍经典与临床知识学习积累并进,从而培养学生辨病辨证、独立思考的能力;应加强与国际院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积极开展联合办学模式,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相关学术交流讲座,以培养学生认识、了解中医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文关怀[23]。
3.6 传承创新并重丰富教学内容重视和加强中医药经典教学,是新时代中医药教育贯彻“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要求的一个核心要义。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我们需要搭建以提升传统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课程体系[24]。
始终坚持以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经典课程为基础,在保证其课时充足的同时,开设“《黄帝内经》选读”等一系列中医药相关的选修课程,提升独具中医药特色的通识课程建设力度,加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同时推荐一系列课外中医书籍,以提升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如《药性赋》《千金要方》《中医入门》《脾胃论注释》《针灸甲乙经》等,使学生能够精心阅读典籍并提高临床应变分析能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打牢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中华传统文化”根基,也让学生形成以中医药思考为主的思维雏形。
开设“世界各国传统医学概论”“世界各国卫生体系”等非中医药相关专业的选修课程。通过较为系统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各国传统医学的基本情况,最终达到使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让中医药文化能更好更快地被当地认可的目的,为中医药在海外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25]。
4 结语
通过文章分析可以发现,随着合肥市国际化经济的不断发展,其作为国际化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城市之一,不仅应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还应根据自身中医药特色创建独特的中医药与专业教学;要加大对外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落实思政教育、加强文化经典学习、传承并创新课程体系等,提高合肥市中医药国际化人才培养效能;完善中医药教育发展,探索发展符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而在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实施过程中,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使中医药学科纳入世界人类文明大体系以及为全人类健康服务提供支持,为推动我国中医药人才发展提供理论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