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医药类高职院校在线教学教育质量保障的探索 *
2023-12-13王翰华阮洪生陆雨天孟振豪
王翰华 阮洪生 陆雨天 孟振豪
(1.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中药学院,浙江 宁波 315503;2.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线教育迎来了一次重大发展机遇。当前疫情已逐渐由暴发期步入防控期,我国进入后疫情时代[1]。由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在线教学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高校的主流教学方式。巴格利(Baggaley)[2]认为,在线教育可能对未来的高等教育质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指出只有教育质量提升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保障在线教学的质量,保证线上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质等效,文章通过资料收集、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后疫情时代浙江省内两所医药类高职院校(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和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在线教学教育质量保障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并分享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相关经验,以期为其他院校在线教学教育质量保障提供参考。
1 文献综述
后疫情时代,众多学者从理论和实证方面对在线教学开展了多样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范志顺[3]指出在后疫情时期,为使在线课程更好地服务于高等教育教学,高校必须突破困境、完善自我,依靠政策扶持,寻求多方合作。赵瑞斌等[4]将在线教学概括为三种典型模式,即基于在线课程的异步教学、基于教师直播的同步教学和基于虚拟课堂的临场教学,分析得出这三种模式在教学要素组织形态、师生交互形式、教学临场体验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征和优缺点,并探讨了每种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张玲忠等[5]从在线教学模式、教师和学生三方面深入分析当前在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包括选用教学授课模式、提出有效教学设计、严密教学流程,巧用智慧手段、注重课堂研讨及课后交流等优化策略。姚远等[6]基于2D与3D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一种在线评估学习状态的方法,即利用AdaBoost 算法与ResNet 模型实现人脸检测和识别并加入质心跟踪算法提高人脸识别检测效率,利用RGB-D 图像实时获取人脸三维模型,通过EPNP 算法获取学习者头部姿态进而评估学习姿态;提取学习者眼睛和嘴巴的实时图像特征以获取学习者眼睛与嘴巴纵横比值,实现对学习者疲劳状态的实时预警。测试表明对学习者的身份识别、姿态评估以及疲劳预警有效可行,为提高在线学习质量提供了积极思路。许嘉等[7]概括了当前实施同伴互评的通用流程;随后,分别阐述评价者分配、评语分析、异常互评信息检测与处理,以及主观题作业真实分数估计等重要同伴互评流程活动的主要研究成果;然后,对比具有代表性的在线教育平台或已发表的教学系统中的同伴互评功能,总结和展望同伴互评的未来发展趋势。陈颖[8]在对在线教育学习绩效的评价方式与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综述基础上,总结用户在线学习中的社交行为,通过心理学实验探讨大学生社交行为与学习绩效的关联性,依据实验数据提出社交化学习理念。
在实证研究方面:刘想元等[9]基于H省两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指出,在后疫情时期高职院校教学必须转变观念,开发并利用线上教学资源、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及教学能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吴慧华等[10]以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为例,提出了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对策,包括高校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加快教学方式改革、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引进“线上名师”,探索“双师”育人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助力教师发展;应用多元化评价体系,保障教学质量。李璠[11]针对传统课程评价方式难以适应新教学模式的问题,以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考虑教师、课程和学生三类参与主体,从课程本身评价、课程实施过程、实施效果等多个维度,提出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的大规模在线教学课程评价指标;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确定具体指标及其权重,构建基于OBE 理念的大规模在线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为深化课程评价改革提供有益经验和实践参考。韦艳玲等[12]对地方某医学院校662 名学生进行在线教学效果问卷调查,通过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包括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适应性;线上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多维度知识体系的完善;优化教学资源,发挥互联网优势。蒋涛等[13]以医学统计学为例,通过分析在线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和教师角度分别提出改进措施,包括提高在线教学的参与度、加深在线教学的交互层次、挖掘学生在线学习的个性特征、落实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丰富综合评价体系等,从而保证线上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然而,查阅各大文献数据库,医药类高职院校在线教学教育质量保障的相关研究仍较匮乏。
2 医药类高职院校在线教学教育质量保障现状分析
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编制“医药类高职院校在线教学教育质量保障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和问卷两部分。以浙江省内两所医药类高职院校(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问卷星(https://www.wjx.cn/vm/PBkQJml.aspx)开展调研。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二校126 名工作人员(包括专任教师、教辅人员和相关行政人员)为研究对象。调研结果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调研分析结果显示,存在如下问题。
2.1 学习平台建设不完备教育信息化2.0 时代,各高校均有自建或外购的在线教学平台,如清华大学发起建立的学堂在线、浙江大学参与共建的摩课书院、中国大学MOOC 及超星泛雅平台等。以调研学校来看,两所学校主要采用超星泛雅平台和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但由于各高校开学、上课时间基本一致,高峰时平台大堵车乃至平台崩溃时有发生,严重影响正常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用户体验较差。
2.2 教学设计能力不足目前,大部分在线教学形式比较单一,类似传统课堂中“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学习需求与个体差异。此外,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普遍不足,使许多网络课程知识由“纸质教材”变成了“电子教材”,将“传统课堂”生搬硬套成“网络课程”,“新壶装旧酒”,本质并未发生改变。
2.3 学习资源更新不及时前几年推广的精品课程,后期由于管理力度不够,部分课程的内容更新较慢,影响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共享[14]。尽管多数课程建设对教学资源更新有一定要求,但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
今天,部分课程的资源还是显得略微陈旧、过时。特别是一些时效性强的内容,如药事管理与法规、政治类等,更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
2.4 教学反馈机制不完善目前,大多数教学平台已具有平台交互和论坛互动功能,但学生在平台交互中,对于笔记功能交互、视频页面交互、实时同步交流方面意愿较强,而实际教学中交互次数较少;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养成教学反馈和问题反馈的习惯;线上交互中,学生不能全部参与,遇到问题时不能及时跟教师沟通,随着课程的开展,课堂教学反馈数量不断减少。
2.5 部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当前,在线教学平台众多,不同平台的界面设置、各种功能不尽相同。为了有备无患,很多教师都需要熟悉两个乃至两个以上的平台操作,这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6 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不受重视近20 年来,我国的在线课程经历了从网络课程、精品课程(含国家精品开放课程)至在线开放课程等系列发展阶段,越来越重视课程质量的评价或认定。但目前多数在线教学平台仍是重建设、轻评价,造成课程质量良莠不齐。
2.7 学生管理不到位由于缺乏监管,部分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在上网课时,往往学习终端登录教学平台,而人却在玩游戏、追剧、购物、聊天等,即所谓“机在人不在”。
3 医药类高职院校在线教学质量保障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学习环境建设 做好应急预案高校应转变观念,将在线教学提升至与线下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大投入,加强学习环境软、硬件建设。后疫情时代,医药类高职院校更应积极主动完善网络支撑条件,提升网络平台服务能力,加强对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优化网络平台教学管理服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支持,扎实做好教育网络信息化工作。必须针对教学平台网络堵塞或无法正常访问的情况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在线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注重对网络课程知识产权的保护。可将所有的教学资料、学习要求做好备份,及时通过QQ、微信或钉钉等交流群进行发布,并通过交流群开展相关教学活动。
3.2 博采众长 更新学习资源网络教育的教学建设水平由教育平台上的网络学习资源数量和质量决定,而资源体系建设的效率和质量也是制约在线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构建全媒体学习生态需要在线教育利用好各类适合的教育媒体[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后疫情时代,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医药类高职院校可充分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如国家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共享服务平台)和免费开放的优质在线课程,博采众长。
3.3 加强教学设计 灵活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医药类高职院校可结合在线教学特点,灵活运用如视频会议直播、主题讨论、随堂测验、作业布置等多种线上课堂教学活动,掌握学生学习轨迹,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针对不同教育形态的优缺点,可考虑采用“完全线上”的混合式教学[16],即对于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采用课程平台MOOC 的方式开展;对于课后互动不能解决的教学内容,采用直播的形式进行“线下”教学。
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具有主导和定向作用;是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决定性因素。在教学设计中,应强调在线学习的自主性,做好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效果的评价、反馈与交流,特别是网络学习情境的创设及教与学策略的设计,注重提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3.4 丰富教学交互方式 完善教学反馈制度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除了常规的创建笔记、论坛互动等形式,可适当采用直播互动,主动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需求和困难,及时解答疑问。教师除了需要完成既定教学任务,还需要向教学平台及时反馈课程的详细情况和内容,使平台能够在收集反馈数据的同时尽快调整课堂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更容易接收教学信息。
3.5 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实施第三方质量认证为保证在线学习的教学质量能够同线下课堂相当,必须构建在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医药类高职院校不仅应设立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还应建立在线教学质量评估中心,负责在线教学评价和在线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除了加大教学质量监控力度、充分发挥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作用、强化对教学环节的全过程监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还要积极开展第三方质量认证,最大限度保证在线教学效果。
3.6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在线教学中,教师是其中的领航员和辅导者,他们的作用尤为重要。医药类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与能力。后疫情时代,一方面,医药类高职院校可重点培养教师熟练掌握在线资源的设计和教学方法,使其能熟练有效开展平台直播授课、同步课堂、教学平台互动、考核评价等相关教学活动,保障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此外,技术人员可运用QQ、微信或钉钉等社交软件及时解决教学平台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加强自我学习、适应网络教学;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反思,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及交互方式;熟练掌握网络教学技巧,及时评价学生学习效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3.7 重视课程文化 开展课程思政依据全员育人的指导思想,在线教学也要重视课程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文化教化人、培育人的作用。根据医药类专业特点,把疫情及时政作为“教材”,深挖“思政”元素,宣传战“疫”先锋团队和个人先进事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健康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等有机融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爱国之行,引导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课程思政实效。
3.8 健全考核体系 加强学生管理与学生建立公约,明确学习要求,包括精神面貌、学习环境、着装要求等,进而体现上课的仪式感。增强线上课堂教学的现场感。大力发展和持续创新形成性的评价方法,重视学生学习后提供的智能学习评价反馈,从而对学习过程做出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充分利用在线平台的签到、在线互动等功能,加强学生在线管理。
4 具体措施
在线教学是特殊时期、特殊形式的教学活动,需要边实践、边总结、边提炼,及时分享交流在线教学经验,共促教学质量提升。以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为例,自疫情发生以来,学校制订在线教学工作方案和各类应对预案,相继出台《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质量监控工作预案》《疫情防控期间信息技术服务保障工作预案》《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组织与实施工作意见》等多个通知及实施细则,多措并举保障教学工作开展。
为提高教师在线开课能力和水平,学校依托超星教师发展中心平台,组织开展多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通过超星“学习通”APP 为广大教师提供专家直播培训授课,加强教师在线教学的建设指导和管理。在正式开课前1 周,需要先进行线上教学测试。教师提前要求学生完成好本课程相关授课所需软件的安装(包括备用的QQ 群、钉钉群或微信群)及熟悉课表,做好上课准备。测试内容主要包括视频播放、授课直播、问题讨论、作业布置、在线测试等教学活动及课程需要交代的其他内容。针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不断优化、改进之前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各学院组织学院教师积极研讨、分享优秀教学案例,及时解决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定期开展在线教学经验交流会,挖掘优秀线上课堂案例,逐步构建优秀案例凝练、推广及提升的有效路径;积极推动实验、实训等实践课程的部分线上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工作;加强学情监控,充分了解在线教与学的情况,持续改进教师在线教学方法。
目前,学校共有307 名教师开设在线课程815 门次,开课率达100%;参加在线学习的学生人次数超过3.5 万,学校教学秩序整体运行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