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中医药文化在临床护理带教的应用 *

2023-12-13沈宇航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中医药育人思政

颜 菊 沈宇航

(1.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全科医学科,辽宁 沈阳 110032;2.辽宁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辽宁 沈阳 11084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随着中医药文化的不断普及,民众对中医药健康文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医药健康服务逐渐成为评价医疗水平、影响护患关系、树立医院形象、展现医护工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临床护理带教是护理专业学生提升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一站。带教老师将中医药文化的内在智慧和思想精髓融入临床护理带教理论与实践教学全过程,可极大开拓新时代护理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新路径,打造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传承精神、中医专业优势的临床护理带教课程思政,对传承中华医学灿烂瑰宝,增强中医文化自信、中医专业自信、中医道路自信,坚定医学生服务“健康中国”理想信念,培育良好医德医风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创新、医学院校“双一流”建设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1 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1 契合发展中医药事业文件精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在“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一章中,要求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1]。作为中医药人才产出的摇篮和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基地,中医院校加强临床带教思政课程建设,有利于强化新时代医学生走出围墙、服务基层、造福民生的责任意识,同时也是临床带教教学实践在育人理念、育人路径以及育人方式上对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文件精神的及时跟进和充分贯彻。

1.2 突出中医院校思政教育主旋律“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新时代背景下,临床带教老师应结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利用中医药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和简、便、廉、验的技术优势来丰富临床带教思政内涵建设,在医疗临床实践中让学生体会苍生大医治病救人的责任意识,强化建功新时代担当意识,积极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旋律中,成为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中坚力量。

2 中医药文化融入性优势

2.1 文化同根人生观方面,中医药文化蕴含深刻的“仁心”“仁术”“上医治国”等人生哲理,其中的“神农尝百草”“杏林春暖”等典故是思政教育的活教材。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临床护理带教课程,帮助护理专业学生树立为国为民、治病救人的奉献精神,增强学生对患者性命相托、健康所系的责任意识。

道德观方面,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正如《黄帝内经》所言“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古代医家收徒更是以品德作为入行标准;为医者,必诚实守信、乐善好施、医者仁心,可以看出,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道德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理同源,是医护工作者必须崇尚遵循的道德准则[3]。

职业观方面,良好医德医风是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操守,也是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医者应有“一心赴救”之治疗决心,也要有“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之仁爱之心[4]。

技能观方面,历代中医对医者技术水平有严格的要求,“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至精至微”等名家典故都对医者医术水平提出了高要求,认真严谨的诊疗作风是医护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准则,将中医技能观教育融入护理带教课程中,有利于培养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诊疗作风[5]。

2.2 理论同源中医防病治病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将中医药文化蕴含的“治未病”“医者仁心”“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理念融入临床护理带教中,可以很好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机融合,构建起一套完整的、适合护理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连贯思维体系。

“治未病”培育护理专业学生的健康心理。中医治未病理念蕴含“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是中医对人类健康的系统分类,包括“未病养生,健康未病态”“欲病施治,欲病未病态”“已病早治,已病未传态”。大学生正值人生观形成关键期,易受竞争压力影响产生负面情绪,甚至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将中医“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之未病先防理念融入临床护理带教中,及时了解实习阶段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想动态,在树立良好医德医风道路上给予必要的人文关怀,对于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具有重要意义。

“医者仁心”塑造医学生的医德医风。医者“怀仁、重仁、敬仁”的思想是中医传承千年,得到世代认可的本源。以“仁心”为切入点,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临床带教课程中,激发学生苍生“济世”之精神,让医学生更深入认识理解中医悬壶济世、生命至上的文化内涵,为培养护理专业学生“医者仁心,仁者爱人”的职业信仰打下基础。

“整体观念”增强学生对护理工作规划的统一性与连贯性。中医药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中医“整体观念”在人与自然关系论述方面的具体体现。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自己。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天人合一”等理念引导护理专业学生尊重自然、敬畏自然、适应自然,帮助学生在职业道德、生命价值、人生理想方面实现统一融合,从生理、心理、疾病组成、病因、疫苗、治疗和药物等方面形成完整连贯的疾病意识和护理思维,全面掌握患者情况,规范护理程序,强化临床带教中循证治疗法,使患者得到具体全面的护理。

“辨证论治”契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辨证论治是在整体观念全局看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把整体观念当作是认识事物的指导思想,那么辨证论治则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医治疗以五行相克相生辨证思维、阴阳平衡道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中医辨证论治阴阳平衡的疾病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高度契合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将中医辨证论治理念融入护理临床带教课程思政,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高度,帮助护理专业学生运用辩证法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做好正在新形势下开展的临床带教课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3 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程的总体思路

“大思政”教育格局下,临床护理带教过程应契合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要点,在育人理念、培养目标、理论与实践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思想、文化、技能等多维度的教育引导,突出新时代护理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临床护理带教实践中,带教老师可充分利用中医药文化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和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合理运用思政课教学素材,将《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所提出的“医乃仁术”“医患和谐”“医术精专”“诚实守信”四大理念融入护理实践全过程[5],实现临床带教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目标、教育原理、教学内容上的一致性、衔接性、延续性;将思政教育融入临床带教全过程,增强临床护理带教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关联性,让护理实习生充分融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氛围。

育人理念方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营造新时代中医药文化育人氛围,结合中医院校参与“三进”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利用好“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将治未病、医者仁心、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等理念融入护理教学课程思政建设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校本化改造,让中医学生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培养目标方面,构建以中医药文化自信为核心的道德素质培养体系,以大医精神为核心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以实践技能、创新意识为核心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以岗位胜任力、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专业素质培养体系,从而形成以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相融合、大医精神与时代责任相融合、中医文化自信与社会实践相融合为主导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

课程建设方面,思政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临床带教老师也应承担对学生实习阶段意识形态教育的责任。临床带教老师应着重加强中医价值引领,在教学中丰富中医药文化内涵,深化中医包含的科学精神,培育学生对中医事业和中医文化的正确认知[6]。同时,强化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增强中医事业发展的道路自信,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坚定中医学生的专业自信[7]。

育人机制方面,形成临床带教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育人共同体,构建临床带教老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全路径。将遵循中医专业知识传授与中医文化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原则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临床带教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同向同行,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目标。临床带教和思政课教师应结合中医文化特色和融入性优势,共同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作为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思政的开发及实施,摒弃课程思政建设以往的传统单线思维与单兵作战模式,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培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8]。

4 护理带教中的中医药文化沁润

4.1 丰富体验式教学护理学专业实习阶段虽然为实习生提供了与病患交流互动的机会和平台,但是临床带教老师和学生更多关注教学效果,以让更多的实习生快速“上手”“成手”为目的,重点还是围绕在提高学生护理技能和强化工作规范上,对于共情能力、护理思维、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多局限在理论层面和带教老师的口述中,使这部分能力在护理实践中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临床护理带教应创新教学和实践环节,丰富教育媒介和教学方式,提升中医药文化在教学中的融入感。例如,将部分教学场地改在医史馆、中医文献研究院、制药厂、药材基地,将中华文明灿烂瑰宝、华夏民族伟大智慧以新视角、新形式、新氛围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对中医药文化经典爱听想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入脑入心;邀请名老中医分享中医价值取向的人生经历,开展“名家讲堂”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课本之外感受真实的中医药魅力,让尊崇医道医术思想成为临床带教课的主旋律。

4.2 强化人文立课中华5000年文明沉淀了丰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涵养新时代中医“仁爱”思想,塑造关爱、至善、至美、慎行的医德医风,为开展临床护理带教提供了丰厚的思想素材。护理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人文与护理学多重属性的融合,将中医药文化浸润在护理学专业学生人文思政教育中,突出“人文立课”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爱国敬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将思政元素融入护理专业术语,强化“大医精诚,医乃仁术”的中医学科专业理念,发扬中医技艺传承与匠人精神。临床带教过程中可参照中医护理学绪论教学中关于中医护理的历代名家经典,分享张仲景灌肠法、葛洪口对口吹气复苏术、孙思邈首创葱管导尿术等故事,师生共同探索中医药文化与护理工作的共通性,帮助学生熟悉中华古今历代名家在中医护理发展史上做出的突出贡献,激发学好中医护理、用好中医护理、造福人民的责任感。

4.3 推进三进实践教学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三进”体系建设离不开中医院校的有效参与。将中医思想融入护理学专业学生思政课的核心环节是知行合一,因此要提升实践教学的地位,重视其育人作用。将课程实践平台、医德实践平台、产学研中医健康服务实践平台、医药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中医药双创实践平台全方位纳入到建构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大思政”格局中,打造一体化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模式,通过富有思政气息的校内实训实践和校外实践,锤炼、检验学生的医德品质,形成意识形态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与哲学融合的中医院校特色育人模式。在实践教学环节,可配合学校组织护理专业学生进社区、进小学、进基层医院开展义诊服务,使护理工作、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以及思政课教学内容高度融合,提升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发挥中医药文化引导学生加强专业自信的积极作用。

4.4 提升护患沟通能力护患沟通是协调护患关系的重要纽带,也是促进护患和谐的必备技能。中医护理学课程中多次提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思想以及调和气血脏腑等理论,可以看出“和”思想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医患、护患和谐是开展医护工作的重要基础,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支持。当前护理临床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和学生更多注重护理技能的提升和安全规范的学习,对护患沟通能力重视程度不够。护患沟通能力培养是长期渐进性的学习过程,护理学专业学生要有沟通意识、重视护患沟通能力,带教老师应向学生渗透中医文化中的“和”观念,重视护患沟通。

4.5 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临床带教老师应加强党史学习,例如可以用“中医文化大讲堂”丰富临床带教“金课”建设,打造“课程思政”优质课程载体,将中医伦理贯穿护理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全过程,实现优质护理专业课程传授知识与课程思政价值引领的全过程统一,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涵养独具中医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现代医学职业精神。提升中医专业教师政治素养和思政育人能力,建立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思政育人考核与评级机制及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保障机制,形成“大思政”教育格局下护理专业教学与文化育人逻辑互构,打造出中医文化浸润下的临床护理带教与思政教育新路径,解决目前课程思政与护理学专业课程内容衔接不够的问题,树牢新时代护理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中医药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