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路径研究
2023-12-12李哲辉董清芝
张 瑞 李哲辉 董清芝
(1.河南《创新科技》杂志社,河南 郑州 450003;2.河南省科学技术情报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3)
0 引言
高新技术企业是区域创新发展的主力军,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经济主体。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状况在反映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也决定着未来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力[1]。河南省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了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和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河南省作为GDP 全国排名第五的经济大省,为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建立了由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持的创新联合体。截至2022 年,河南省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 万家。本研究通过分析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的对策建议,为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及出台精准政策提供参考。
1 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1.1 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激发创新活力
为推动创新,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养力度,引导创新要素聚集,河南省建立了“微成长、小升规、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同时,鼓励国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完善企业的经营业绩评估标准,并将创新转型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为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它们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如大型科学仪器),同时也为“瞪羚”企业、新认定的创新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及新备案入库的企业提供更多支持。为更好地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采取更加精简的申报流程,并建立“白名单”制度,确保名单内的企业享受环保免检政策。此外,积极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以确保所有企业都能获得充分支持。加强“1+3”科技信贷制度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
1.2 大力实施一流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第一,通过重塑实验室体系,促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和提升。为满足河南省关键战略要求,以更高要求来建设省级实验室,通过“省级层面设计布局”和“地方政府主导创建”等多种方式,对省级创新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塑造功能完善的科创平台,嵩山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黄河实验室陆续建成。优化调整省级重点实验室,促进“调节结构、增强合力、提升水平、产出成果”政策的落地执行,强化对省级重点实验室的系统配置,并且持续优化管理架构和运作方式,以增强其创新支持的能力。第二,加快各类创新平台发展,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体系。主要将资金投入到关键“卡脖子”技术和其他重要的、核心的、共享的、前瞻性的技术上,以科技创新为最主要的考量,积极推进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技术的应用转化,着力构建省级科技创新中心。第三,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着力推行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科学装置的配置构建,并与中央科研机构、著名高等学府及全球顶尖500 强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引进和共建一系列前沿的研发机构,以提升河南省的研发水平,并积极争取成为国家级的典型研发机构。
1.3 凝练实施一流课题,引领高新技术企业跨越式发展
一是争取国家项目支持。河南省在项目总数和国家资金的分配上一直在全国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二是改革实施省级重大科技专项。已实施的重大科技项目成效明显,如成功研制出全球最大直径的硬岩掘进机,开发出光互连芯片和引线框架铜合金新材料。三是不断改进和完善“揭榜挂帅”项目。重新评估项目的筛选和支持机制,扩大成果转化类项目的范围,取消入围标准,放宽揭榜限制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并引入揭榜保险的创新措施。
1.4 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建设上新台阶,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持续加强自创区创新发展能力建设。加快智能传感器、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和作物加速育种等关键通用技术的创新与转化平台建设。二是推进高新区省辖市全覆盖。新设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覆盖范围在全国排名第四,在中部地区排名第二。三是强化双创孵化载体建设。2020 年期间,河南省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不断壮大,增设了2 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孵化平台数量增至113 家,在全国排名第二。为促进创新发展,中原龙子湖智慧岛正式挂牌。同时,还新建了7 个国家级双创基地,依托双创基地布局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超过300家。
1.5 引育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提质增效
积极推动学术发展,紧紧围绕学院、学科、专业的发展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搭建良好的平台,精心选拔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助力学院、学科、专业发展。一是加大引育高层次人才支持力度。进行大规模人才招聘和智力引进,并制定相应政策方案,以吸引更多创业型人才。进一步加大对关键创新平台和科研机构的扶持力度,并引入更多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制订“中原英才计划(育才系列)”等相关方案,旨在培养和发展高端人才,让更多优秀人才享受到各类人才计划的支持,进而提高全省科技创新水平。二是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及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有效融合。打造一个由上至下的基础研究资助链,进而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深度发展。围绕河南省一流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育,研究有针对性的培育措施,为争取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重大项目储备力量。合理分配省优势学科培育联合基金,通过典型示范,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基础研究工作。
2 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质量不高
一是帮扶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活动不够精准,需建立更加精准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培育库,并根据企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对入库企业建立帮扶台账,逐户分析诊断,梳理政策清单,按需精准施策。对有研发活动的高新技术企业,及时跟踪并了解其经营状况和创新诉求,支持其持续提升的创新能力,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在扩大增量、稳定存量的基础上,需研究制定激励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举措。三是应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引导帮助高新技术企业自建、合建或产业链共建实验室、技术中心、研发部等研发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优先升级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等省、市级研发平台。
2.2 专项政策不够精准
一是应制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创新重要发源地的政策。构建一套全面的阶梯式培育机制,来夯实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基础。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条政策,提升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的专业孵化实力。二是应推行精准的政策措施,以吸引更多的科技人才。为了促进企业家的创新进步,出台一系列政策,激励企业家成为探索者、组织者和领导者。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人才,出台校企、院企科研人员“双聘”等流动机制政策。促进产业园合作,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能力。
2.3 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企业支持力度不足
应出台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支持力度更大的科技金融政策[2]。出台各类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基金等全链条科技金融政策,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出台专项科技金融政策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加大科技成果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转移转化力度。
2.4 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政策宣传力度不足
应进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政策的宣传解读,破解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设立专项资金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宣传方式,推广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经典案例。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并加强正面宣传,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
3 推动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的对策建议
3.1 设立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专项资金,推动高新技术企业量质齐升
整合相关资金,设立高新技术企业专项培育资金,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提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鼓励各地设立成长基金,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根据各地情况,确保省市政府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资金能及时到达符合要求的企业,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的发展。优化认证流程,激励各地积极促进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利用项目、资金、政策等多元方式,协助企业建立研发团队、整合研发资金,加速企业成长,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数量与质量。
3.2 出台科技金融专项政策,建立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发展体系
3.2.1 进一步强化基金聚集,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和广度。加大河南省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力度,孵化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利用郑洛新自创区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进行精准扶持,使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出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充分发挥郑洛新自创区创新创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使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增加现有政府类基金数量,扩大基金规模。用财政资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引导更多资本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发挥省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效应,引导社会资本做大做强产业发展基金,依托科技金融专业管理机构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促进更多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产生。鼓励有条件的地市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风险补偿基金、并购基金等,吸纳民间资本投资高新技术企业。
3.2.2 建立“白名单”制度,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信贷支持。地方科技管理机构设立科技企业“白名单”。鼓励银行金融机构积极与列入“白名单”的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提升服务水平,减少审批层级,提供快捷审查审批通道,提高授信审批的效率。“白名单”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试行“无需偿还本金继续贷款”业务,以提升其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大科技人才贷、认股权贷、研发贷、专精特新贷等科创金融产品的推广力度。重点深入推行“科技贷”,强化政银企对接,优化业务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投放率,确保“科技贷”应贷快贷。加大科技保险支持力度,引导高新技术企业降低企业研发风险和损失。
3.2.3 打造综合性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平台,推动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运用尖端的科技与管理模式,构建高新技术企业信息库,并对准备上市的企业进行归类筛查[3]。创建备选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库,并对其加强动态监控,提供专业化服务。尤其要支持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投资和融资协同机制,以及财政奖励等政策,帮助其达到上市目标。加强河南省拟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与深交所、上交所的对接,引导帮助企业快速进入IPO 渠道。各地政府应对上市挂牌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财政奖励。打造综合性服务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平台,开展创业孵化、评估咨询、法律、财务、投融资等专业化高技术服务,满足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各项需求。
3.3 精准评价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链,明确产业发展的突破口
3.3.1 开展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综合精确评价。在对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进行深入精准评价的基础上,精确把握这些行业的国内外专利科技、成长动向、专利配置、主要申请者、行业分布地域状况、市场竞争态势等,进而更精准地定位高新技术企业的结构、创新能力、创新人才储备、专利运营实力,深刻认识本地产业的优势和不足,把握现阶段的发展机会,为未来成长供给提供有效引导。明确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构筑区域产业增长路径[4]。
3.3.2 依据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制定河南省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在产业分析的基础上,对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制定这些产业发展的实际技术路线图。以技术路线图为基础,对各个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解析相关专利的分布情况、技术发展路径及核心技术的申请者分布情况,确定各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及具有的关键技术掌握情况。针对其中薄弱、缺失、低附加值的链条环节,支持通过自主研发、招商引资、技术引进、专利交叉许可等方式达到强链、补链、延链的效果,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企业的实力并增加其数量。
3.3.3 制定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创新发展规划。依据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和各关键技术发展路线图,从专利布局的角度认清这些产业技术在产业链中的地位,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关键技术攻关方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人才,促进产业升级和高新技术企业聚集,推动这些产业的合理布局和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3.4 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4.1 坚持“指挥棒”的引导作用,推进成果转化效能提升。将技术合同交易额作为评估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标,积极推动城市关于科技成果的采纳。构建合理布局、功能齐全、公开协作、高效运作、符合科技创新原则和市场经济法则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系统。该系统以企业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实现产学研深度整合,形成一种新的科技成果实施模式,进一步提高河南省的科技成果实施效果。
3.4.2 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依据郑洛新自创区的进步优势,积极推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的创建。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运用和转换。落实《河南省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工作任务要求,以河南省现有各类开发区及科技园区为基础,建立省级示范区建设动态储备库。
3.4.3 持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改革,创立一种区别于传统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来推动科研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科学布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省级示范区建设,出台省级示范区绩效评价办法,完善技术交易中介服务,扩大成果交易范围,使科技成果数量再创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