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往春天的列车

2023-12-12邓井英詹陶文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香雪铅笔盒预设

邓井英 詹陶文

【教材文本分析】

《哦,香雪》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当代作家铁凝的代表作,曾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被选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的40部小说之一。

部编本教材以“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两条线索组织单元结构。此单元的人文主题为“青春激扬”,编者选择这些课文,试图引导学生感受青春年华,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课文《哦,香雪》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课文通过对香雪等乡村少女的生动描摹,表现了山里姑娘淳朴、善良和美好的心灵,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它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台儿沟写出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走出阶段性的历史阴影,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阵痛与喜悦。这篇课文注重心理描写,抒情性强,语言优美,注意氛围的营造,具有“诗化小说”的特点。

那么,对于《哦,香雪》这篇课文,教师该如何开展阅读教学,以落实单元目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小说是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为此,笔者在思考《哦,香雪》的阅读思路时,力图引导学生在感受以往台儿沟环境特点的基础上,聚焦人物细节描写的语句,体会台儿沟姑娘们的美好品质,发现以香雪为代表的台儿沟姑娘对山外文明的好奇与向往。铁凝自己也说,希望能够从这个平凡的故事里,唤起我们年轻一代改变生活、改变社会的强烈责任感。所以,笔者在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改革开放初期其他文学作品中的青年形象,感悟那个时代的青春气息,并由此对自己的青春年华进行思考。顾明远说:“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正是生命彼此影响的过程。平凡的故事,不平凡的人物,影响着一个个青年学生对自我生命的思考,为他们注入无限力量,这便是生命教育的意义。

这篇课文的特殊性在于没有激烈的冲突和曲折的故事,只是捕捉了几个小的生活场景,细致入微地描绘了香雪等姑娘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波澜,是一篇散文化的小说。“单元学习任务”中的“任务三”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欣赏小说的描写艺术”。基于此,笔者选择让学生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把握文中有关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语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表达各组的阅读感受,在解析语句手法、体会人物和鉴赏环境的过程中,让学生既能体会到小说描写的特色,又能掌握小说阅读的方法。

【教学目标】

1.感知以往台儿沟的环境特点,分析以香雪和凤娇为代表的山村少女美好品质;

2.通过心理和环境描写体会香雪的心灵成长,感受“诗化小说”特点;

3.通过分析“自动铅笔盒”等意象的象征意义,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通过心理和环境描写体会香雪的心灵成长,感受“诗化小说”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自动铅笔盒”等意象的象征意义,领会作者的情感态度。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启发式、合作探究式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播放绿皮火车呼啸而过的视频,营造出20世纪80年代的氛围。)在课堂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把目光转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那些年,没有动车,更没有高铁,有的只是绿皮火车。绿皮火车上,有人世间的烟火:有年轻人奔波整年,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回故乡看望双亲;有舍不得买卧铺,趴在小桌板上睡觉的工人;也有千里求学,追逐自己的梦和远方的莘莘学子……人间百态,就在这旧旧的绿皮火车上展现开来。现在,这样一辆绿皮火车开进了台儿沟,又会给台儿沟带来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跟随作家铁凝,踏上开往台儿沟的列车,进入课文《哦,香雪》。

二、“那沟”——偏僻、贫弱、人们安于现状

1.梳理小说内容

我们已经在课前预习过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个故事。

参考:火车开进原本宁静的台儿沟(序幕),姑娘们争相打扮着自己,欢喜地去看火车,姑娘们和火车上的旅客做交易(开端),香雪在学校的时候渴望拥有自动铅笔盒,所以勇敢地踏上火车(发展),和女学生换回铅笔盒后,从西山口一路走回台儿沟,产生丰富的心理变化(高潮),并在隧道里和前来迎接她的姐妹们相遇(结局)。

师:火车在台儿沟短暂停留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可是,以往的台儿沟除了宁静,还具有哪些特点呢?

2.感受以往台儿沟的环境特点

我们已经在课前思考过这个问题,请结合文本分析以往的台儿沟除了宁静,还具有哪些特点呢?

【屏显】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地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嘯,挟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背匆匆而过……这短暂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

活动一:请结合文本分析火车开进前的台儿沟具有哪些特点。

预设1:“褶皱”一词突显出台儿沟是大山中的山沟,其闭塞落后程度不可想象。

预设2:“勇敢地盘旋”“悄悄地试探着前进”“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等语句写出了火车来到的不容易,也从另一方面写出了台儿沟地理位置的偏僻。

预设3:“台儿沟贫弱的脊背”“还是这里有石油储存,有金矿埋藏”等语句写出了台儿沟经济情况的贫穷落后。

预设4:“从前,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他们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写出台儿沟人一直生活在闭塞、贫穷的环境当中,一直安于现状,从未想过要有所改变。

師:从对台儿沟的环境描写当中可以看到,火车到来之前的台儿沟是那样的偏僻、贫弱,台儿沟人也是一直安于现状,从未想过要有所改变。所以,作者在文中也说道,台儿沟,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备挽住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台儿沟,火车却开进来了,火车在这里仅仅停留了一分钟,在这短暂的一分钟里,台儿沟又发生了哪些事情呢?

三、“那人”——纯真、美好、勇敢执着

1.分析以香雪和凤娇为代表的山村少女美好品质

(1)阅读课文(6-67自然段),思考在火车停留的一分钟里,台儿沟发生了哪些事情,并分析人物形象。

【屏显】

活动二:请同学们阅读课文(6-67自然段),思考在火车停留的一分钟里,台儿沟发生了哪些事情,并分析人物形象。

提示:关注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等细节。

预设1:“她指的是那个妇女头上别着的那一排金圈圈。”从关注物中可以看出对物质渴求的凤娇。

预设2:“我撕了你的嘴!”从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率直、泼辣的凤娇。

预设3:“哟,我们小,你就老了吗?”从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大胆的凤娇。

预设4:“开到没路的地方怎么办?”从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对山外文明感到好奇和向往的姑娘们。

预设5:“可她愿意对他好,难道非得是相好的才能这么做吗”从凤娇和北京话的关系中可以看出向往爱情的凤娇。

预设6:“只有香雪躲在后边,双手紧紧捂着耳朵”通过动作描写可以看出胆小的香雪。

预设7:“她指着行李架上一只普通的棕色人造革学生书包”“打听能自动开关的铅笔盒”从关注物中可以看出热爱学习的香雪。

预设8:“你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通过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纯洁美丽的香雪。

预设9:“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从打听的事情中可以看出渴慕与追求现代文明的香雪。

……

(2)香雪和凤娇两位姑娘在性格上略有不同,可是,她们有哪些相同点呢?

参考:她们都具有淳朴、善良和美好的心灵。不论是关注到金圈圈的凤娇,还是关注到皮书包和自动铅笔盒的香雪,抑或是对火车感到好奇的其他姑娘们,都表现出了对山外文明的好奇和关注,都渴望现代文明。

师:她们是如此纯真、如此美好。正如铁凝所说,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火车在台儿沟停留的一分钟,是五彩缤纷的一分钟。可是在一分钟的短暂停留过后,火车马上就开走了,香雪也被火车一起带走了。香雪在离开台儿沟后,又发生了哪些心理变化呢?

2.体会香雪的心灵成长,感受“诗化小说”特点

(1)阅读课文(72-77自然段),聚焦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进行小组讨论,梳理香雪在离开台儿沟后发生的心理变化。

【屏显】

活动三:请同学们阅读课文(72-77自然段),聚焦人物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进行小组讨论,梳理香雪离开台儿沟后的心理变化。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巡视。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来分析人物心理,感受环境描写的作用。

参考:面对西山口,香雪联想到“各种各样的害怕”,看到“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感到害怕;香雪注意到自动铅笔盒后,“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发现“风也柔和了许多”“月亮是这样明净”感到满意,想到了自己和台儿沟未来的美好;香雪想到娘的责备,还有爹替人打家具为她挣学费的劳苦,对爹娘感到愧疚,正在犹豫要不要撒谎骗娘,感觉到“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当她下定决心要欺骗娘后,她的心情立刻就像“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感到兴奋、愉悦。

(2)从这些心理变化中可以感受到一个怎样的香雪,和以前的香雪相对比,她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预设1:以前的香雪对火车感到害怕,现在不仅勇敢地踏上了火车,还一个人趁着夜色走回台儿沟,由害怕变得勇敢。

预设2:以前的香雪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感到自卑,现在她拿着自动铅笔盒,相信台儿沟未来一定是美好的,从自卑变得自信。

师:香雪在执着追求自动铅笔盒的过程中,经历了从害怕到满意、从犹豫到兴奋的心理变化,这一变化虽然是在三十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尤其是在最后香雪完成转变时,小溪的歌唱都高昂了起来。

【屏显】

“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

(生朗读。)

师:这里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参考:环境优美欢快,具有营造氛围,烘托香雪愉悦之情的作用。

师:这段环境描写趣味盎然,语言优美,情中带景,景中含情,具有一种诗歌般的情景交融之美。在《百合花》当中也有这样的环境描写。

【屏显】

“我朝他宽宽的两肩望了一下,立即在我眼前出现了一片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一个肩膀宽宽的小伙儿,肩上垫了一块老蓝布,扛了几枝青竹,竹梢长长的拖在他后面,刮打得石级哗哗作响……”

诗化小说:文章不以情节取胜,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重意象、重象征,进而凸显小说主题,注重营造氛围,语言优美。

(生朗读。)

师:这里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这段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参考:环境安宁祥和,表达了战争年代人们对安宁和平生活的向往。

师:这正是“诗化小说”的特点。“诗化小说”,即文章不以情节取胜,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重意象、重象征,进而凸显小说主题,注重营造氛围,语言优美。

四、“那青春”——向往、追求、前途光明

詩化小说不仅具有注重营造氛围、语言优美的特点,还具有重意象、重象征的特点。《百合花》当中有一个关键意象——百合花,《哦,香雪》中也有一个关键意象——自动铅笔盒,自动铅笔盒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1.理解“自动铅笔盒”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1)结合文章中自动铅笔盒出现的三个场景,思考自动铅笔盒的象征意义。

【屏显】

第一个场景:在学校,香雪与同桌日常聊天,她渴望拥有一个自动铅笔盒。

第二个场景:在火车上,香雪用鸡蛋换女大学生的自动铅笔盒,错过了下车时间。

第三个场景:在西山口车站,香雪在月光下认真打量着自己换来的铅笔盒,并紧握着它朝台儿沟的方向坚定地走去。

活动四:请同学们结合这三个片段思考自动铅笔盒的象征意义。

预设1:香雪是台儿沟唯一一个初中生,她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所以会关注到自动铅笔盒,自动铅笔盒可以象征着知识文化。

预设2:香雪在学校时拥有木质铅笔盒,曾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所以想要获得自动铅笔盒,自动铅笔盒可以象征着自尊。

预设3:自动铅笔盒来自城市,香雪想要获得自动铅笔盒,实际是想要改变台儿沟封闭贫穷的现状,自动铅笔盒可以象征着现代文明。

……

师:小说中的自动铅笔盒,经过作家的精心点染,不仅是一个实物,也是一种象征,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一种向往、一种追求,一种自尊的象征。在《百合花》当中,除了百合花之外,还有野菊花、中秋月等意象,《哦,香雪》当中,除了“自动铅笔盒”之外,还有火车和台儿沟等意象,火车和台儿沟又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2)火车和台儿沟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参考:台儿沟象征着封闭传统、保守的农耕文明,而火车则象征着开放进步、自由的现代文明。

师:正是因为意象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所以《百合花》便以文中关键意象作为标题,可是我们这篇课文的标题却是《哦,香雪》,不仅如此,它的结尾也是“哦,香雪!香雪!”。

(生朗读。)

2.文本主旨思考

(1)作者对香雪是什么情感?

参考:作者对香雪是赞美的态度,作者赞美香雪不安于现状,渴望摆脱贫困和封闭,由自卑变得自信,由胆小变得勇敢,勇敢地追求现代文明。

师:可是,作者只是在赞美香雪一个人吗?我们一起来看看20世纪80年代初其他文学作品中的青年形象。这是王蒙创作的短篇小说《春之声》当中的一个片段,这篇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岳之峰出国考察归来,在一个闷罐子车里的所见所闻,岳之峰的目光所至,每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出现转机,充满了希望和活力,而这个片段展现的则是岳之峰所见到的一个妇女,她抱着孩子,正在跟着录音机里面播放的德国歌曲学习德语。

(2)将这个妇女和香雪进行比较,她们有哪些相同点呢?

【屏显】

“岳之峰看清楚了,录音机就放在那个抱小孩的妇女的膝头。开始下人和上人。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叭’地一声,不唱了……岳之峰仿佛看到了她的经历过风霜的,却仍然是年轻而又清秀的脸。‘从北京买的么?’岳之峰又问,不知为什么这么有兴趣。本来,他并不是一个饶舌的人。‘不,就从这里。’这里?不知是指X城还是火车正在驶向的某一个更小的县镇。他盯着‘三洋’商标。‘你在学外国歌吗?’岳之峰又问。妇女不好意思地笑了,‘不,我在学外国语。’她的笑容既谦逊,又高贵。‘德语吗?’‘噢,是的。我还没学好。’”——王蒙《春之声》

预设1:她们都热爱学习,勇于追梦。香雪是台儿沟唯一的初中生,打听北京的大学要不要台儿沟人,她想考大学;这里的妇女跟着录音机里的德国歌学德语,也是非常上进。

预设2:她们都生活艰苦,却能不畏艰苦。香雪来自偏远、贫弱的台儿沟,而这里的妇女带着孩子还在学德语,非常不便,而且坐闷罐子车出行,还是通过跟着录音机里的德国歌学德语,可以看出她的条件艰苦。

……

(3)作者只是在赞美香雪吗?作者想要赞美哪些人呢?

参考:香雪和这位妇女是改革开放初期虽然生活艰苦,却能勇敢地追求自己梦想的青年的代表,作者赞美了改革开放初期这样一群追求上进的青年。

师:这篇小说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助台儿沟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愚昧、封闭、落后,走向开放、文明、进步的阵痛与喜悦。香雪的理想代表着穷乡僻壤的山民要摆脱贫困和封闭的渴望,香雪的性格代表着那个时期进步青年的纯真、善良、追求上进的性格。

“青春”一词,充满时代的厚重,点燃理想的激情。我们现如今身处的安宁富裕的中国,正是一代又一代以香雪为代表的进步青年勇于追梦所铸就的。而未来那个更加繁荣昌盛的中国,也亟待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去勇敢地追逐我们的梦想,这便是属于我们的“青春中国”。

结束语: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辆列车,它冲破了偏僻、贫弱、安于现状的大山,见证了山村少女的纯真与美好,唤起了进步青年的向往与追求,而且,它也让我们的中国永葆青春。忘不了,南海边的春风,让希望的田野开满鲜花;忘不了,高山巍峨险阻,挡不住列车开往春天的步伐。相信这辆火车一定能载着我们的青年,开往更加辉煌和灿烂的春天!

五、作业布置

老师结合自己对本课“青春”主题的感悟,写了一首诗。

【屏显】

青春印象

如果不是那个夜晚

我不会相信百合花的美

可比百合先盛开的

是枪弹火药的花

他的青春融进了迸开的火花

她将破碎的花瓣缝补

用一朵纯洁的百合花

为青春留下阵阵花香

如果没有那个山村

我不会懂得铅笔盒的诱惑

贫穷是一把刀子

时不时刺向人们的后背

四十个鸡蛋换来的铅笔盒

闪着比刀子还要锋利的光

光芒照亮的

是青春的自尊,是山村的未来

是先进的文明

也是青春中国未来的航向

(师朗读。)

我们这个单元的五首诗歌和两篇小说虽然创作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是对青春的吟唱,让我们既体验到了各具特色的文学表达,又点燃起澎湃的青春激情。请同学们结合对此单元“青春”主题的感悟,想一想自己有哪些值得诉说的青春故事、青春情感,运用诗或散文化的语言写出你对青春的理解。

【板书设计】

【教学思考】

这篇小说的写作背景和现在高中生的生活条件有较大差异,学生较难切身体会到台儿沟姑娘们对绿皮火车的新奇,更难以理解香雪追求自动铅笔盒的行为。所以,笔者在课堂开始之前采用短视频的方式创设情境,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心理距离。

《哦,香雪》是一篇短篇小说,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想要将一篇小说讲深讲透,就必须从这三个要素出发。可是,如何安排讲授的顺序呢?在反复查阅大量名家教学设计、观摩名家教学实录视频,不断地将自己代入学生的视角后,笔者与其他前辈教师讨论认为,既然在导入环节已经营造了时代情境,不如顺势让学生概括小说情节并分析以往台儿沟的环境特点,让学生进一步贴近时代,走进山村,体会特定的氛围,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至此,课堂上不仅概括了小说情节,分析了小说环境,学生们对台儿沟姑娘的美好品质、对香雪在追求自动铅笔盒过程中产生的心理变化等内容的理解也水到渠成。

深度学习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途径,而大单元主题式教学能优化学生的知识建构,是有效推进语文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篇课文在教材中放在《百合花》的后面,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这两篇小说作为“诗化小说”的特点,体会其优美的抒情語言、情景交融的诗意环境,探寻意象背后的象征意义,加深学生对“诗化小说”风格的理解和体验,体会小说艺术风格的多样性。

依据单元学习任务,教师应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用自己的观点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创新,从而理解文本深意,形成个性化的解读能力。笔者将这篇课文和《春之声》当中的青年形象进行比较,能唤醒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内在动力,也能扩大其品鉴小说艺术的视野,做到读懂香雪、读懂作者、读懂那个时代,读出自己的感受。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浸润文学的诗意,渗透生命的哲理。教师要通过对课文层层递进的深入讲解,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所独有的文化气息、诗意美感和广阔境界。虽然这堂课在2023年宜春市高中语文学科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可是,对于初出茅庐的教育工作者而言,不论是在钻研教材还是在锻炼教学技能上,笔者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与君共勉!

[作者单位:(邓井英)江西省奉新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詹陶文)江西省奉新县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香雪铅笔盒预设
香雪形象探析
台儿沟的姑娘们——评女性视角在《哦,香雪》中的运用
青春的觉醒和生机——《哦,香雪》自主读写
便携彩铅笔盒
紧贴人物读小说
小袋鼠的新家
放弃后的惊喜
放弃后的惊喜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