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优化路径研究

2023-12-12◎唐

传播力研究 2023年30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大学生

◎唐 烨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河北 保定 071000)

一、新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校园公共事务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明显倾向性的综合的情绪、态度和意见[1]。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舆情关注度更高、传播性更强、网络舆情环境更复杂,具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突发性和快速性交织

在全媒体视域下,互联网与现实生活深度融合,每个人都可以是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发布者,成为网络传播的节点。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共计4 430 万人[2],已经成为舆论场上一支重要的力量。面对突发舆情事件,必然会在短时间内引发大学生群体的集中关注和谈论,进而形成群体舆论,受此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必然会快速传播,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形成爆炸性的传播效应,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这是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和传播快速性的现实表现。

(二)复杂性与多样性交织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从传统的单向传播转向多元多向传播,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等新兴社交媒体的不断涌现,给大学生提供了情感交流,表达不同立场、观点、诉求的平台和情感宣泄的出口,也增强了网络舆情传播的复杂性。在内容上,高校网络舆情覆盖范围广泛,信息内容纷繁复杂,不仅涉及学校管理制度、师生权利、校园大事、社会舆论热点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而且各专业师生的关注点还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使舆情内容更加多样化。

(三)隐匿性与情感性交织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微平台都可实现匿名发表言论,网络空间的虚拟性更加凸显了网络舆情的隐匿性。大学生情感丰富且压力较大,感性与理性交错,他们既对事关高校和大学生群体的相关话题异常关注,又希望将自身认知和想象投入网络空间,容易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但是他们容易受到集体行为以及群体性的情绪感染,当具有相同年龄特点、受教育程度和心理诉求的学生在网络集聚时,会成为网络舆情发展演化的助推者,极易产生“滚雪球”效应,进而引发群体危机,使高校网络舆情应对难度加大。

二、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现实困境

(一)高校网络舆论场日趋复杂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即时通信工具,特别是自媒体的迅速发展,让每个人可以随时随地发布新闻和评论,高校舆情的传播主体不再局限于师生,舆论场的讨论也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相较于校内网,社交媒体的传播力强、影响力大,可控性弱,一旦发生舆情,如果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借助网络快速朝着难以控制的方向发展。因此,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让高校舆论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舆论场日趋复杂,增加了治理难度。

(二)应对思路保守,治理观念陈旧

在传统媒体时代,大学生被动接收校报、广播等媒介的信息,信息传播的渠道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舆情治理主要依靠传统的层层汇报,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往往是以“化”为主,强调“堵”而非“疏”。在新媒体时代,部分高校对于负面网络舆情的破坏力和风险性认识不到位,对舆情演化规律认识不足,舆情应对理念滞后,危机意识淡薄,导致高校舆论生态治理滞后。同时,不少高校限于人员不足、技术手段落后等情况,仍采用传统手段应对新形势下的舆情,引导手段单一,线上宣传引导与线下思政教育工作未形成联动,未采用合理有序的舆情管控方式,易陷入舆情应对不力的困境。

(三)大学生自身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所谓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3]。作为使用互联网的生力军,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运用新媒体的能力也较强,同时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但仍存在思想成熟度不够,对信息的辨别与解读能力不够,容易主观化理解网络信息,缺乏理性参与能力等问题[4]。

三、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5]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动互联网健康发展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一个新认识。因此,高校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学校层面加强对网络突发事件的顶层设计,明确各单位部门的网络舆情治理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引导策略,实现舆情应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一)建立健全的舆情管理团队体系

1.优化舆情工作队伍

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治理难度高,影响因素多样。因此,高校应优化舆情工作队伍,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网络舆情治理。一方面,要组建一支政治能力强、网络信息技术能力精湛的舆情工作队伍,既包括相关职能部门,如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处、后勤处、保卫处等,也包括校外专家团队,第一时间协作联动,平稳处理舆情。另一方面,要组建一支由心理专家、辅导员、班主任、优秀学生骨干等组成的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学生网络舆情引导团队,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力量,及时了解班级动态,掌握异常情况,把控网络舆情。

2.加强网络素养培训

高校应与时俱进,培养一支既懂网络技术又懂思政教育的网络舆情工作队伍。首先,要开展对各类热点问题的分析解读,鼓励思政工作者积极学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坚定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敏感度,保持思辨能力。其次,通过开展讲座等形式,讲授网络技术等应用性知识,提高全员网络信息筛查、处理、回复、评论等引导能力,将新媒体的运用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提升网络思政教育效果。最后,队伍全员要自觉加强对网络舆情知识的深入学习,全面提升网络应急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切实增强网络教育的实效性。

(二)建立严密高效的舆情工作机制

1.建立舆情探测与预警机制

任何一种舆论危机都是有预兆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详细周密的舆情探测与预警机制,做到未雨绸缪。

一是要善于运用大数据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对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及时发现、收集、汇总、筛选、研判,对于可能发生的重大舆情,要及时预警,密切跟踪,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把各种不良信息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安排专人及时关注各大媒体平台,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社会环境和舆情动态的分析研判,防止不良信息发酵成舆情事件,坚守校园意识形态阵地,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

三是制定详细的危机预警方案,在网络舆情进一步发酵时,做到有规可循、对症下药,有效处理和化解舆情。

2.建立舆情处理的联动机制

首先,要加强学校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和联系。面对突发网络舆情,学校应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启动舆情应急预案,牵头研判确定舆情层级,研判传递途径、范围、时机,在保护师生人身安全,尊重个人隐私,维护学校声誉的基础上,正面引导,保障学校公信力,维护并打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环境。

其次,高校还需实时关注网络舆情走向和动态,对不良信息做出及时处理,加强对突发事件的协调,发挥各方的作用,正确处理社会舆论。同时,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公安、网监等部门的合作,及时掌握新闻动态,做好舆论分析,作出正确的决策和引导。

最后,舆情事件结束后,应及时召开相关工作会议,聘请专业人士,从第三方角度客观评判本次舆情处理的得失,总结学校的网络舆情工作开展和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更加严密、高效的舆情工作体系和机制。

3.构建通畅的网络话语疏导机制

一是定期召开会议,加强对社会环境和舆情动态的分析研判,重点防范重大风险和网上意识形态渗透。面对网络不良信息,积极联动学校各单位第一时间处理,防止舆情事件发生,造成负面影响。

二是构建互动引导机制。在全媒体时代,学生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收方,而是信息互动方。因此,要正确把握,正向引导,重视与学生的线上交流,拓宽交流渠道,通过及时有效的良性互动,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生态环境。

三是增强风险意识,全程全方位全过程开展指导。如辅导员老师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动态的关注,及时纾解学生的不良情绪。由学生骨干、辅导员等组成的团队长期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学生立场出发,引导学生积极乐观地看待问题,养成健康心态,夯实管理基础。

(三)建立大学生行为长效引导机制

在当今网络匿名的大环境下, 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相连,构建大学生行为长效引导机制,引导大学生坚定政治立场,合理规范大学生的网络传播行为,对于建立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至关重要。

1.全面提高大学生精神素养,培育时代新人

(1)道德素养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种信息纷繁复杂,形形色色的文化思潮涌入网络,对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错误思潮,通过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隐形渗透,对网络环境的和谐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应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宣传先进典型模范事迹以及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和道德实践活动,唤醒其公共理性和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不良诱惑,对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建立清晰的文化价值边界有着重要意义。

(2)法治观念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一位网络用户在互联网自由发表言论时都必须尊重事实,对自己的言行负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坚守法律底线。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加强理论教育,夯实学生法律知识基础。同时,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学生能够听得懂的法律案例培育其法治精神。除此之外,利用学校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微博、宣传栏等线上线下媒体,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提高大学生法律知识素养,宣扬法治思维。

(3)网络素养

网络素养是指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安全、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信息促进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修养和能力[6]。在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的网络素养亟待提升,通过定期开展讲座以及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增强网络素养,拒绝负面、虚假的网络信息,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传播观念,理智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判断网络信息的真伪[7]。

2.发挥新闻媒体的引导作用,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坚持正面宣传。高校新媒体平台的设立,实现了校园网络信息的聚合与共享,要持续深入一线挖掘师生身边的优质素材,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多方位报道典型人物及其先进事迹,传播校园正能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二是注重凝聚力建设。高校的媒体平台,不应仅限于信息发布,还应注重凝聚力建设。如在学校新媒体平台上定期组织活泼、有温度的沟通活动,灵活运用网络语言,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线上与学生沟通时,态度温和细腻,语气友好,必要时运用生动形象的表情包,拉近彼此之间的情感距离,增强交流平台的用户黏性。畅通学生发表意见的渠道,积极回应学生意见,平等沟通,双向互动,实现真正的人文关怀。

三是培养意见领袖。意见领袖会在网络平台上通过频繁地对某一话题发表原创性的观点和见解,往往能够对舆情发展方向产生影响。因此,应培养一批大学生意见领袖,激发其主体意识,当出现负面舆情事件时,运用适应大学生语言风格的话语表达方式,牵头发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言论,正确引导,纠正舆论方向,净化网络舆论环境。

3.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润物无声的。构建大学生行为长效引导机制,离不开校园文化建设这个抓手[8]。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隐形”的教育作用,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

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是育人载体,高校应积极营造高尚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培育良好校园风尚,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9]。将校风、校训、办学理念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不断提升校园文化育人的作用和成效。积极组织科研竞赛、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带动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在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着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不断优化高校舆情管理的路径,形成可信、安全、有序的高校网络舆情环境。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大学生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