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口语表达在课堂生根发芽
——以《动物儿歌》教学为例

2023-12-12文|张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3年10期
关键词:本领儿歌表达能力

文|张 月

2022 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积累语言经验,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低年级多以口语表达的方式落实语用能力, 而口语表达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包括选词表意能力、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能力。口语表达能够反映学生的思维,也是理解能力的外化,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语文素养,帮助学生提升气质,彰显个人魅力。下面笔者以一年级下册《动物儿歌》一文为例,谈谈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实现从“学语文”到“用语文”的转变。

一、体验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说

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源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表达兴趣要先于表达智慧的培养。学生如果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就会产生好奇心和表达欲望,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动物儿歌》一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小动物们活动的画面,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为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有趣的动物世界里徜徉。

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夏天到了,你身边有哪些小动物经常出没?

生:我有时候会看到地上有许多蚂蚁。

生:我经常会看到蝴蝶在花丛里飞来飞去。

生:我看到过蜻蜓点水。

师:是呀,这些小动物给夏日增添了许多生趣。今天它们要举办嘉年华活动,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本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嘉年华课件,生聚精会神地观看。)

师:都有哪些小动物来参加活动?请你做主持人介绍一下。

(播放邀请函,出示动物名字。)

生:参加活动的有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和蜘蛛。

师: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展示了什么本领呢?

(出示儿歌,生积极发言。)

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在情境中学习,在故事中体验。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文本特点,结合实际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在教学时,教师可利用文本链接生活,抓住夏天小动物频繁活动的契机,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过的动物,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而创设“动物嘉年华”的情境,让学生作为主持人介绍动物,不仅能让学生读准字音,还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提升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在情境中有话可说,积极主动地说,让口语表达在课堂上真正地发生。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夸赞小动物的本领,层层推进阅读教学。

二、探索范式,让学生有条有理地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动物儿歌》一文,内容通俗易懂,句式排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学生易于模仿的范例。低年级学生处于写话的起始阶段,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其“依葫芦画瓢”,发现文本的表达特点,体会表达的方法和技巧,感受文字的精妙,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同时自然地渗透表达方法,使学生做到“有据可循,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教学片段如下:

师:老师邀请你们玩个问答游戏。谁在半空展翅飞?

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师:谁在花间捉迷藏?

生:蝴蝶花间捉迷藏。

师:蚯蚓哪里造宫殿?蚂蚁哪里运食粮?

生: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师:蝌蚪池中干什么?蜘蛛房前干什么?

生: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师:仔细看看这首儿歌的编排,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句开头写动物,然后是在哪里,最后是干什么。

师:是的,每句都写了“谁在哪里干什么”,编排很巧妙。再看看“间、里、中、前”这些方位词将地点说得更加准确。自然界的动物有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它们各有各的习性,各有各的奇妙之处。你能做小诗人描绘一下身边的小动物吗?(出示图片和提示:谁在哪里干什么。)

生:大雁空中排成行。

生:小狗草丛打滚忙。

生:螃蟹沙滩称霸王。

师:你能联系生活,自己再想一个吗?

生:大象河边洗澡欢。

生:小鸟树梢把歌唱。

生:小猴树林荡秋千。

师:将你们说的内容汇总起来,就是一首生动活泼的小诗了。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应该以落实语用为核心。而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模仿可以使儿童从不自觉到自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所以,教学时,教师可以从文本的语言形式入手,引导学生模仿范例,让学生在模仿中感受语言的优美凝练,体会表达的方法技巧。在模仿时,教师可以设置梯度,激活思维,先引导学生看图仿说,再联系生活表达。这样的梯度,遵循语境和表达逻辑,有助于学生内化文本语言,将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语言建构,口语表达便能有条有理,拾级而上。这样的练习,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信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搭建支架,让学生想象拓展地说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人们沟通交流的表达符号。低年级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弱。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悟促读。教师还应该搭建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表达支架,促使学生不断地自我思考,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和个性人格的塑造。

教学片段如下:

师:同学们,小动物们要上台夸夸自己的本领,谁来扮演蚯蚓?

师:你的眼睛里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小蚯蚓,你有什么本领?

生:我会造宫殿。

师:看来你是个建筑师。

生:我造宫殿的时候也是在帮大地妈妈松土,这样植物就能长得更好了。

师:你能想到他人,真无私!建造宫殿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生:我特别开心,也很自豪。

师:那就请你加上动作,读出你的自豪。

生:(竖起大拇指,充满自信)蚯蚓土里造宫殿。

师:瞧,这位同学联系生活说出小动物的本领,还想象他们的心情,把句子读得特别生动。下面请四人小组合作,每人扮演一种小动物,说一说,读一读,加上动作就更有趣啦。

生:我是小蜘蛛,我会结网捕虫子,捕到很多虫子我就可以饱餐一顿,想到这儿我很激动。我来读读——蜘蛛房前结网忙。(生挥动双手装作结网)

生:我是小蚂蚁,别看我很小,但是我的力气却很大,能搬起比我重很多的粮食,我很自豪。听我读——蚂蚁地上运食粮。(生做出蚂蚁扛粮食的动作)

生:我是捉迷藏的高手,猜猜我是谁?因为我像花儿一样美,所以捉迷藏的时候经常躲在花丛中,我要快乐地读读——蝴蝶花间捉迷藏。(生舒展双臂)

师:我们联系生活发挥想象,不但了解了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还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扮演动物的环节,教师可以搭建表达支架,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发挥想象,介绍小动物本领的同时揣摩心情,读好语句。这样的支架可操作、可迁移、可再生,能够给学生提供思维路径,拓宽思考角度。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了拓展表达的方法。搭建支架能够为师生互动提供基础,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学互评。学生的表达丰富多彩、绘声绘色、富有创意。这样基于2022年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日常交往需要的教学,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训练,不仅能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还能促使学生将积累的语汇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口语表达的指导要遵循语言表达的规律,也要具有表达个性,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这样才能使母语文化更加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教师肩负着设计和组织教学的重任,应该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探究口语表达的范式,让学生言之有序、言之有理。同时,教师要注重依据学情来搭建支架,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创意表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教师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探究优化策略,相信很快就能听到学生自信流畅的表达。

猜你喜欢

本领儿歌表达能力
小透明,大本领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谁的本领最大
谁的本领大
睡觉儿歌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儿歌绝唱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