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模式推广和应用的探讨

2023-12-12王海霞

农民致富之友 2023年30期
关键词:高质分蘖苗床

王海霞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是实现水稻绿色优质高质高效的重要手段,其通过采用各种先进的栽培技术、管理技术等,实现水稻的优质、高产、高效。为此,笔者对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对稻作模式、品种、栽培技术等有较高要求。传统的水稻栽培技术,普遍存在着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应大力推广和应用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优化品种布局和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好稻田资源,实现优质、高产、高效目标。

本文主要从水稻品种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阐述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并从生产管理及收获环节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可以为广大农业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我国水稻种植技术水平。

一、播种育秧

1、播种前准备

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的播种前准备。

①种子处理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精选,以保证种子具有良好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确保种子在育秧过程中发芽整齐、生长一致。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可使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 倍液浸种48h,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稻种浸泡前应保证田间无积水、无杂草等情况,以保证种子具有良好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②培育壮秧

水稻秧田应选择排水良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不重茬,不在高岗、低洼、积水地块建秧田,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1.0%。秧田播种量应控制在250~300g/m2左右。移栽前秧田还应施足基肥,亩施农家肥2000~2500kg、复合肥30kg、尿素15kg 或有机肥250~300kg。其中,化肥全部作底肥施入,有机肥于移栽前施入。移栽前7~10 天,及时做好秧田的灌水工作,确保插秧后秧苗不干旱浸害。

2、苗床选择和播种

苗床的选择要遵循就近原则,方便管理,便于投入使用。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水源方便的地块作为苗床。在平整的土地上按照宽1.2~1.5m,长8~10m,高0.5m 的尺寸做苗床。将稻种在苗床上进行催芽,发芽后将芽谷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种后及时用稻草或麦秸覆盖苗床,防止稻种因失水过多而死苗。同时还要注意防鼠害、虫害和鸟害。稻种播前要进行种子消毒。用清水浸种10~12 小时,捞出后晾干后再进行催芽或催芽后播种。如果采用地膜覆盖育苗,要提前10 天左右进行播种。在播种后到出苗前,要进行苗期管理工作。首先要根据苗床的干湿程度及时浇水;其次,要加强苗床温湿度的管理;再次,要注意防治病虫害。具体管理措施如下:①控制好苗床温度。②适当控水蹲苗,使秧苗扎根深而不倒;③保持适宜的床土湿度和空气湿度;④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3、苗期管理

钵体育苗盘一般由盘体、盘底、盘孔、护孔纸及育秧基质组成。其规格有大有小,如按1 盘育苗盘可栽6~8 盘计,即:盘径12cm 的钵体育苗盘一般可栽72 盘。穴数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栽培方式而定。一般每穴播1~2 粒种子,播后覆土0.5~0.8cm,并保持水分充足,然后将育秧基质均匀地撒在钵体育苗盘内,厚度1~2cm,再将播种后的种子覆盖在基质上,厚度0.3~0.5cm,再用塑料薄膜盖严,用喷壶喷水保湿。在播种后约1d 内出苗。若气温高,可盖草或遮阳网遮阴。播种后1 周左右即可出齐苗,苗床应保持湿润、温度适中,并及时揭膜炼苗。

二、大田整理

1、水耕整地

水耕整地是用机械在稻田中进行翻耕作业,然后把稻田底部的泥土翻上来。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整地质量较好、没有杂草的水田,并且可以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还可以提高耕层深度,增加土壤透气性,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但是这种方法比较费时费力,还需要定期进行翻耕,不适合大面积稻田使用。旋耕法是在水田整地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机械耕翻深度浅、操作方便、对土壤没有破坏。并且旋耕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不仅可以深耕细翻,还可以进行浅耕,对土壤有较大的破坏作用。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将泥土和肥料翻到田里,只能将泥土翻上来后再进行施肥。而且使用旋耕技术需要注意把握好旋耕的深度和时间。

2、晒田

当稻田处于分蘖期时,一般每隔15 天左右就要进行晒田,如果晒田时间过长,会导致稻苗发黄、生长缓慢、分蘖少等现象。水稻种植期间一般需要进行3 次晒田工作,分别是播种前的晒田、移栽后的晒田以及收割后的晒田。播种前的晒田工作主要是为了消灭土壤中的杂草和种子。而移栽后的晒田工作主要为了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所以晒田工作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进行合理安排,以保证水稻能够获得高产。

3、大田准备

移栽前要选择无病虫危害、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田块作为插秧地块。大田耕翻深度为20cm 左右,耙平后作畦起垄,畦宽为80~100cm。若土壤肥力较差,应增施有机肥。一般每亩施饼肥1500kg 或菜籽饼50kg,过磷酸钙20 kg,硫酸钾10kg,硫酸铵25kg。整地时每亩撒施50%敌克松1500g 或50%辛硫磷800g 或40%毒死蜱乳油1000 ~1500mL 或40%氧化乐果1000mL 加水600~750kg 混合均匀后施入田面,然后用旋耕机将田整平后待播。如果采用塑料钵盘育苗,要在秧苗移栽前2d 将育苗盘洗净晾干。

三、机插秧

根据机插秧作业要求,采用塑盘育苗或秧盘育苗,旱育秧或半旱育秧,保证播种均匀、密度一致。苗床应平整,并备好稻种。根据机插秧作业要求,将稻种均匀撒到秧盘上,秧盘和种子都要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根据播种量和播种方式进行机插。采用“机械精量播种、旱育机插”作业模式,要求在3 日内完成机插秧作业。先将秧盘放入育秧温室,摆满秧盘后,启动插秧机进行插秧作业。水稻机械精量播种技术是基于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需求和农民对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迫切期望,通过对播种机、秧盘、插秧机等的研发,将精量播种技术与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相结合,在播种机上集成“免耕、免泡、免整平”技术,将秧盘的质量从原来的200g 提升到750g 以上,使秧苗的规格和质量达到或超过插秧机的要求,在插秧机上集成“插前泡水、插中保湿、插后控水”技术,使秧苗的生长环境达到了旱育机插的要求。该技术是在播种前通过对播种机的调整,使播种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达到较高的均匀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该技术的特点是:①播种机排种准确,漏播率低,基本无“吊种”现象;②排种均匀一致,可控制每穴粒数和播种深度,实现均匀播种;③具有自动清洗装置,减少了伤种率;④作业效率高,一般可提高20%~30%;⑤作业质量好,生产率高。另外,水稻机械精量播种技术具有以下优势:①减少了用工量;②有利于培育壮苗;③有利于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④可以克服因劳动力不足而造成的减产问题。

四、科学施肥

1、施肥量

稻田施肥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水稻产量的高低。根据不同地区和土壤类型的施肥标准和经验,稻田肥料施用量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类型都存在一定差异。一般情况下,稻田肥料施用量越多,水稻产量就越高,但是产量提高的同时也会导致肥料的浪费。因此在水稻施肥时,必须结合土壤类型和产量确定施肥量。根据具体的土壤类型和水稻种植地区,可以确定适宜的肥料施用量。例如,在我国北方地区水稻种植中,北方地区的土壤类型多为中性或者偏酸性,因此适合施用有机肥;而在南方地区水稻种植中,南方地区的土壤类型多为酸性土壤,因此适合施用复合肥。因此在确定肥料施用量时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可以通过试验对比法来确定适合当地土壤类型和产量水平的施肥量。

2、施肥方式

传统的施肥方式主要包括:基肥、分蘖肥和穗肥。在实际水稻施肥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基肥的作用,忽视了分蘖肥和穗肥的作用。虽然基肥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肥料,但是也不能只重视基肥,还要重视分蘖肥和穗肥的施用,因为分蘖肥和穗肥具有很好的增产作用,能够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另外在施肥时还要重视追肥的施用。传统的水稻施肥方式是以土壤为基础进行的,在实际施肥过程中还会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导致施肥效果不佳。追肥是水稻生产中最重要的施肥方式之一,通过追肥可以改善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肥力,促进水稻生长和发育,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五、肥料类型

在肥料类型方面,与其他粮食作物相比,我国水稻种植施肥相对较少,肥料类型也比较单一。目前水稻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氮、磷、钾三种元素肥料的配比比例一般为2∶2∶1,氮肥施用量约占60%~70%,磷肥约占30%~40%。对于氮磷钾肥来说,其利用率分别为46%、34%和57%。由于水稻种植的肥料类型比较单一,养分结构不合理,因此在施肥时应合理施用肥料。水稻的生长需要多种元素共同作用才能实现高产和优质。例如:钾、镁、锌、铁等元素都是水稻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为了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的目标,应合理施用氮肥和钾肥等肥料,同时还应适当施用磷肥、氮肥和钾肥等肥料。

六、水分管理

1、合理灌溉

水稻是喜温作物,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但同时也有耐湿特性。因此,水稻的灌溉必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要坚持以水调温;二是要坚持以水调气。由于不同的生态环境和水稻品种,其对水分条件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水分条件好的地区,可以利用浅层地下水或河水灌溉,保持土壤相对湿润状态;在水分条件差的地区,应以浅水层灌溉为主,但也要注意排水。此外,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还要注意根据天气情况和土壤条件适时适量灌水。一般来说,在气温高于35℃或低于15℃时不宜灌水;在温度低于10℃或高于30℃时不宜灌水;在土壤板结、湿度较大、杂草生长旺盛时不宜灌水。

2、浅湿交替灌溉

“浅湿交替灌溉”是以水稻灌溉浅水层为主,让土壤保持湿润,在此基础上,加强后期田间排水,提高土壤透气性能,使水稻根系生长健壮、根系活力增强。“浅湿交替灌溉”能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通透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降低田间湿度,有利于水稻根系发育,促进水稻生长。同时由于“浅湿交替灌溉”的应用,土壤养分吸收利用率也有所提高。在“浅湿交替灌溉”的应用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首先是水稻的插秧时间不宜过早,一般以插秧后15~20 天为宜。因为过早地插秧会使田间湿度较大、气温较高、容易引发水稻病虫害发生。其次是稻田施肥量不宜过多,一般每亩施肥量以尿素10 公斤左右为宜。最后是水稻的分蘖期不宜灌水过深,以免造成死苗现象。通过这一系列的栽培措施可使水稻高产、优质、高效。

3、湿润灌溉

湿润灌溉是指在水稻分蘖和幼穗分化阶段,保持田间土壤湿润,以促进分蘖和幼穗分化。当土壤湿度过高时,应及时排水,防止田间湿度过大。当水稻进入幼穗分化阶段后,应及时排水,控制田间湿度。当水稻进入分蘖期和孕穗期后,应保持土壤湿润,以防止倒伏。水稻抽穗扬花和灌浆期应保持田间湿润。

4、适时控水

控水是指通过控制灌溉次数、间歇灌溉等方法来减少田间水分,使土壤保持相对静止状态,促进根系发育,降低株高,促进分蘖和幼穗分化。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浅水勤灌(以浅水层为主)有利于根系深扎和分蘖的发生;干湿交替有利于控制无效分蘖;间歇灌溉能防止水稻根系过早衰老,有利于提高有效穗和结实率;间歇灌溉能保持土壤良好的通气状态,能抑制或降低水稻茎基部节间处的分生节间,增强抗倒伏能力;间歇灌溉可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有利于根、叶和穗下节间的营养物质运输和转化。一般在水稻分蘖末期进行第一次间歇灌溉,孕穗至灌浆期进行第二次间歇灌溉。

5、及时排水

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田面浅水层和田间积水不利于水稻根系生长,降低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水稻生长期间要注意排水,防止稻田积水,对促进水稻生长和提高产量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早发苗田排水:在移栽后10 天内,如果田间有积水,应及时排干,防止苗期积水造成烂根、烂苗;②早分蘖田排水:移栽后15 天左右,当田间有60%以上的叶片开始黄化时,应及时排水进行晒田;③早发穗田排干:在水稻进入分蘖期后,如果田间积水过多或田间水位过高,应及时排水。尤其是在孕穗至抽穗期间更应注意排水;④齐穗期排水:齐穗期是水稻的扬花灌浆期,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键时期。

七、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科学用药为关键。抓好水稻病虫害的临近预报工作,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准确发布预报。坚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科学用药为重点”的植保方针。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思想,提倡“治前、治中、治后”的预防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大力推广新型高效低风险农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提倡使用水稻病虫害的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工作,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条件,增强作物抗病抗虫能力。实行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管水。在水稻生长的各个时期都要进行防治:①对稻瘟病的防治要以预防为主,在播种前要用药处理好种子,在移栽后要用药保护好秧苗,一般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每隔10 天左右进行一次防治。②对纹枯病的防治可在分蘖末期开始用药预防,一般选用三环唑进行防治。③对稻飞虱的防治主要是在水稻抽穗以后用药防治,一般选用吡虫啉、杀虫双等进行防治。④对稻蓟马的防治可在秧苗移栽后10 天左右进行用药预防,一般选用吡虫啉和啶虫脒进行防治。

综上所述,水稻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而且能够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是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加大推广力度,加强技术培训,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水平,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高质分蘖苗床
小我融入大我 跑出高质发展加速度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推进项目高质发展
教你孕晚期拥有高质睡眠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提高冬小麦有效分蘖的技术措施研究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